冶金企业煤气系统安全风险分析与对策

2018-04-10 05:16李小雷陈华知
安全 2018年4期
关键词:惰性气体焦炉煤气高炉

李小雷 陈华知

1.河南利源煤焦集团 2.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冶金企业是《安全生产法》规定的五类高危行业之一,其主体生产工艺包括炼焦、炼铁、炼钢、轧钢等,固有安全风险高,特别是煤气风险贯穿主体生产工艺全流程,其中,炼焦、炼铁、炼钢过程分别产生焦炉煤气、高炉煤气、转炉煤气,是易燃、易爆、易中毒的能源介质。三种煤气中,焦炉煤气爆炸下限最低,爆炸极限范围为4.5%~35.8%;转炉煤气爆炸极限范围较宽,为18.2%~83.2%;高炉煤气爆炸极限范围较窄,为30.8%~89.5%。焦炉煤气火灾、爆炸危险性最大,转炉煤气次之;但转炉煤气一氧化碳含量最高,达60%~70%,高炉煤气一氧化碳含量为23%~30%,焦炉煤气一氧化碳含量为5%~8%。因此,转炉煤气、高炉煤气毒性较大,且无色无味、不易觉察,极易造成煤气中毒事故。

另外,为稳定压力和均匀热值,冶金企业一般建有庞大的煤气储存、输配系统和管网系统,以便为煤气用户稳定可靠地提供合格煤气。在煤气的生产、回收、储存、输配和使用过程中,具有潜在的火灾、爆炸、煤气中毒事故风险,历史上曾造成多起较大、甚至重大事故。

1 冶金企业煤气系统的生产设备及工艺特点

冶金企业煤气系统工艺设备较为复杂,涉及人员多,安全风险高。煤气要达到使用要求,还需要除尘、降温、降压、排水,储存缓冲,混合及加压配送,配套设备有除尘器、冷却设备、减压设备、冷凝物排水器、煤气柜、加压机等。为防止泄漏和煤气系统运行安全,煤气系统还配备有检测装置、报警装置、燃烧装置、隔断装置、放散装置、吹扫装置、泄爆装置等。煤气具有易燃、易爆、易中毒的本质属性,这些生产、回收、储存、输送、使用煤气的设备和装置,一旦因密封不严、操作不当,特别是突发故障、甚至被迫紧急停车时,将发生煤气系统火灾、爆炸或人员中毒事故,造成严重人身伤害和重大财产损失,必须针对不同情形制定并落实完善的预防和应急处置措施。

2 冶金企业煤气系统风险分析

2.1 预先危险性分析

冶金企业煤气系统主要风险是爆炸、火灾和煤气中毒。应用“预先危险性分析法”分析其主要危险因素,见表1。

表1 冶金企业煤气系统预先危险性分析表

2.2 LEC半定量计算法分析

应用“LEC半定量计算法”分析可知,危险因素空气进入煤气系统、煤气泄漏、存在点火源构成重大风险;危险因素检测设施失效、进入煤气环境、防护失效构成较大风险,见表2。

表2 LEC半定量计算法分析表

3 针对冶金企业煤气系统事故风险对策建议

(1)按照《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 6222-2005)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冶金企业煤气安全技术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0〕125号)规定,设计施工和配置煤气系统设备设施和安全装置,并保证其功能可靠。

(2)对煤气管道压力、氧含量等进行连续检测预警和联锁保护,确保参数运行在安全区、不越警戒区,杜绝参数突破限值进入危险区。一旦进入危险区,要启动应急处置机制,果断安全停车。

(3)煤气系统必须保持正压运行,当压力低于500Pa时,各煤气用户应无条件立即熄火,停止燃烧,且不得开启管道附件,防止管道负压进入空气。

(4)正常计划停车时,停送煤气操作要用惰性气体彻底置换合格(不同地点取样检测三次以上,检查结果均为合格),操作过程中须严控各种点火源。

(5)焦炉、炼铁高炉属于连续生产并外供煤气的设备,冶金企业应避免单炉运行外供煤气;在极端情况下出现单炉运行时,应对设备水、电、风、气等能源介质加强特护;或采取果断措施,停产保安全。

(6)在煤气管网系统设置氮气等惰性气体应急保压气源,并确保正常压力。在煤气发生设备突发故障和停车时,能迅速开启惰性气体应急保压气源以保持管网压力。

(7)正确采取应急措施。对已发生爆炸的煤气设施,应立即切断煤气来源,迅速通入惰性气体,把煤气处理干净,防止二次爆炸;如爆炸后发生着火,则不能切断煤气来源,而应缓慢降压并通入惰性气体,待火熄灭后,再可靠切断煤气以防再次爆炸。

4 结束语

冶金企业煤气系统存在火灾、爆炸、煤气中毒重大安全风险,相对于正常生产,煤气系统在生产检修之间状态转换,停车、开车以及停送煤气时风险加大,特别是紧急情况下突然停产停车,风险剧增,连续产生和外供煤气的焦炉、高炉等主体设备应避免单机运行。

猜你喜欢
惰性气体焦炉煤气高炉
昆钢2500m3高炉开炉快速达产实践
昆钢2500m3高炉停炉及开炉快速达产实践
焦炉煤气生产LNG余气制氢工艺及问题讨论
利用焦炉煤气初冷器冷却水余热案例分析
玉钢3#高炉强化冶炼实践
不停输带压开孔封堵技术在焦炉煤气负压管道检修中的应用
高炉前
中学化学惰性气体化学平衡思维教学方法的研究
巴特莱特及其对稀有气体化学的贡献
输气管道置换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