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瑞
[摘 要] 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信息传播中出现了很多虚假信息、低俗信息,严重污染了网络信息传播环境,也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为此应当尽快推动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的建构。以之为出发点,首先探讨了友善价值观的内涵及建构友善价值观的必要性,进而分析自媒体下大学生信息传播友善价值观建构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在自媒体环境下的建构路径。
[关 键 词] 自媒体;大学生信息传播;友善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0-0212-02
自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门槛低,自媒体的高自由度与高传播度也吸引了大量的不良信息,这些信息通过自媒体在网络渠道大肆传播,给大学生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导致大学生诚信水平下降,情绪波动大,更加容易轻信不良信息等,也使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受到了影响,因此在大学生中构建友善价值观是极为重要的。
一、友善价值观及友善价值观建构的必要性
(一)友善价值观
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统称“三观”,常常被人们挂在嘴上,但实际上许多人并不明确“三观”的具体含义。价值观是一个人对事物的认知与对是非黑白的辨别思维,而友善价值观就是一个人在认知世界与判定是非时,以更加友善的视角为切入点,从而更加友好、和善地处理人际关系。友善价值观要求人们发自内心地、真诚而友好地对待他人,是由内而外将友善付诸实践的一种思维去向。
友善价值观的根源来自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的“仁者爱人”与“忠恕”理念和墨家的“兼爱非攻”思想,而不论是哪种文化思想,“仁爱”和“忠恕”都已经深深烙印在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中,要求人们仁爱包容,能够将心比心,真诚待人,可以与人为善、真诚交往,这种精神品质直到今天依旧是需要我们大力赞扬并广为推崇的[1]。
(二)友善价值观建构的必要性
在自媒体时代,自媒体本身所具备的自由性与传播性,再加上有一些大学生还不具备明辨是非真假的能力,导致许多大学生在接收信息时,并不关注信息本身的内容,只将着眼点放在虚假或情绪化信息耸人听闻的标题上,随意地将信息传播给他人,而忽略了自己在进行信息传播过程中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与道德责任。这种信息的传播自然无法取信具备辨识能力的其他学生,但长此以往,这种信息的传播必将给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带来影响,不仅信息的传播者无法取信于人,甚至会导致人际关系中的信任危机。
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在大学生中建构起友善价值观,提高学生在尊重他人、诚信待人方面的水平与能力。友善价值观的构建是自媒体时代大学生建设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基础,其所倡导的诚信宽容等为人处世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并且建立其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另外,友善价值观的构建,有利于在大学生培养道德责任与法律责任意识,也可以有效减少恶劣信息的传播。
二、影响自媒体下大学生信息传播友善价值观建构的因素
(一)虚假信息的传播
在网络环境下,信息的传播更加便捷,尤其是匿名传播,自由度更高,且在很长一段时间不必承担信息传播的責任。自媒体的兴起,大幅度降低了网络媒体的准入门槛,无论是信息的质量、内涵还是道德水品都大幅度下降。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在提高了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也极大地增加了社会矛盾与利益冲突,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住房问题、医疗问题、食品安全、就业问题、教育问题等各种矛盾频发,都极大地吸引了社会各阶层的关注,这种情况下,自媒体的生存空间不断扩张[2]。
大学生对知识与信息的渴求也给自媒体虚假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许多大学生会倾向于通过网络平台、微信公号、朋友圈与群发信息来了解外部信息,尤其在敏感问题方面,大学生会产生天然的好奇心与猎奇心理,许多自媒体为了迎合大学生的这种心理,大量编造了虚假信息并通过网络渠道进行传播。这些信息其实很容易辨别真伪,但依旧有很多大学生,在不明真假的情况下盲目转发与分享这些信息,给更多的人带来了虚假信息的误导,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
(二)低俗信息的传播
自媒体由于其自身的低门槛与开放性等特征,吸引了大量年轻人的关注,大学生也更加倾向于通过自媒体来发布信息与观点,在缺少约束的情况下,自媒体中的低俗信息传播也逐渐猖獗起来,在网络平台上,通过评论、转发等各种途径攻击他人的行为,会给对方的心理与精神造成极大的压力与伤害。
三、自媒体下大学生信息传播友善价值观的建构方法
(一)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品质
在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信息传播友善价值观的构建,需要注重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大力开展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友善待人、尊重他人、推己及人的优秀品质。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首先需要培养的就是学生对人的尊重,具备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与自己不同的人的品质。对现代人来说,尊重是友善的第一前提,是人们交往与沟通的必要前提,只有相互尊重才能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在大学生通过自媒体接收信息与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必须努力识别网络信息中存在的轻视、侮辱、误解与道德绑架等各种带有情绪化信息的内容[3]。例如,许多人都收到过“今天是××节日/××生日,把这条信息转发N个群,就能保平安/发财/好运。不转发的父母的健康会受到影响/破财……”这种信息就是典型的道德绑架微信,这种信息的转发与分享让人很不舒服,也是一种不尊重他人的行为。
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需要加强校园德育教育的渗透,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各方面,并着重突出虚假信息给人们带来的困扰,例如,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中融入虚假信息及友善价值观的教育内容,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各种虚假信息,包括虚假新闻、道德绑架信息、情绪化信息等,引导学生感受这种信息在逻辑层面、技术层面、心理层面等各方面的漏洞,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这种信息的辨别能力。
(二)开展友善价值观构建的校园活动
在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的建立,可以通过校园实践活动的形式来开展,通过校园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友善待人、真诚包容、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纠正大学生的错误理念,善良并不是居高临下的,善待他人也不应该出于怜悯和同情,而是以己度人的共情心与同理心。
自媒体不仅是各种不良信息传播的平台,也同样是社会正能量广泛传播的重要路径,自媒体应当成为弘扬社会正能量的主要阵地。例如,民间自发建立的寻找被拐儿童的“宝贝回家”计划,不仅开设了自己的官方网站,还通过微信平台、朋友圈、微博等各种途径发布寻找失踪儿童的信息。寻找失踪儿童需要社会大众的广泛投入,需要社会各界人士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失孤家庭扩散被拐儿童信息。高校也可以大力倡导大学生转发并分享这种信息,进一步扩散寻找被拐儿童的力量。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校园实践活动,开展“宝贝回家”的街头宣传,号召更加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到活动中;或者进行“警惕拐卖儿童骗局”的社会宣讲,提高市民对拐卖儿童的警惕意识。
(三)以自媒体为核心,建构完善的价值系统
德育教育需要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与校园文化,在自媒体时代推行大学生友善价值观构建的过程中,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自媒体在传播范围方面的优势,以自媒体为核心,以学校为主要范围,建立完善的价值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必须明确自身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承担的教育责任与历史责任,并有效利用自媒体这一宣传与推广渠道,通过“校园文化—文化实践活动—学生”的方式,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与校园文化氛围,从而推动价值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学校除了要向学生传播知识文化外,还需要干预学生的思想,为此,学校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提高教师团队的道德品质与价值理念,以教师为传播媒介对学生的思想境界加以影响,并在利用自媒体的过程中,以身作则,尽量传播社会正能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言传身教、循循善诱地帮助学生建构起正确而完善的价值观[4]。许多高校都有自己的官方网站、微博或贴吧等,学校也需要通过这些网络平台推进校园文化与友善价值观的构建,例如,通过官网、微博等平台发布校园内部或周边的好人好事,或者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社会正能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征文活动等,并通过自媒体开展诚信教育与道德宣讲活动,进一步推动友善价值观的建设。此外,还可以通過自媒体宣传为人处世的善良品质,引导学生形成关爱他人的良好道德,鼓励大学生多做好事,积善成德。
在自媒体环境下,友善价值观的建构需要学校通过教学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等途径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加强校园德育教育的渗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进而以自媒体为核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完善的价值系统。
参考文献:
[1]梅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思想建设的意义:试论自媒体视阈下高校学生价值观构建[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8):245-247.
[2]黄冬兰.自媒体下大学生信息传播的友善价值观建构[J].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7(1):93-97.
[3]曾静.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途径初探[J].现代经济信息,2015(21).
[4]王瑶.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途径探析[J].科技展望,2016,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