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飞
有些知识,是自然生长出来的,是富有生命和灵性的。“认识面积”就是这样的知识,拥有生长的力量,具有生命的活力。《认识面积》的教学怎样展开?怎样“教对”?怎样“教好”?我们认为应该找到它生活或演绎的源头,将学生心中“对生活经验的明白”改造成“对数学学科知识的明白”,让学生体会面积是由面慢慢“生长”起来的。本文以《认识面积》为例,结合“五问四小结”的教学过程,谈谈改造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一问: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个关于“面”的话题,你在哪里碰到过、使用过“面”?请举一个例子来说一说“面”是什么?
【生成】面条、方便面,脸面,地面、墙面、桌面、封面……
【评析:开门见山直指“面”,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聊天入手,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不仅唤醒了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更激起了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兴趣和勇气。在此过程中,我们发现“吃的面”和“凹凸不平的脸面”等,不属于我们这节课研究的范畴,所以,教师要在此环节有智慧地除去学生生活经验中这些非数学学科的“伪经验”,将视线回归到像“桌面、板面、床面、墙面、地面、封面……”等“平平的面”上来。
在三年级常用版本的教材中,“面积概念”是表一这样教学的。可见,部分版本教材的“面积概念”涉及了“物体表面”,但如果囿于“物体表面”,由摸一摸三维物体的表面进入教学,因为摸的是“体外面的全部”,无形中就会给学生一种“体的空间感”,从而模糊了“面的二维感”,学生就会容易混淆“面积和体积”的概念。也有的教材涉及“围成”“封闭”,但如果囿于字面意思,无形中就会给学生一种“线围成面”的错觉,易混淆“周长与面积”的概念。所以,我们直接从“什么是面?”切入《认识面积》的教学,让学生既不会有“体的空间感”,也不会有“线的框架感”,而是紧紧在“平面”上初步感知“面的二维性”,避免“体”“面”“线”三个概念间的模糊与混淆。】
表一
●二问:找到了这么多的面,把它们都画下来好不好?
【生成】脸面画成了“圆形”,地面、墙面、课桌面、封面等都画成“长方形”……
小结1:生活中遇到很多的面,把这些面画下来时,一定是各种各样的平面图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
【评析:通过画找到“面”,很自然地将学生生活经验中的“面”抽象成数学学科中形式多样的封闭“平面图形”,巧妙地避开了面积概念中“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平面图形”的人为分割,让“物体表面”的“三维空间感”凸显不出来,避免了与“体积”概念的混淆;也避开了概念中“围成平面图形”的“线围成面”的错觉,让“线的一维感”凸显不出来,避免了与“周长”概念的混淆。让学生始终在“二维平面”上感知面。
而且,五个版本教材,面积概念涉及“(平面)图形”,甚至干脆就只有“图形的大小叫面积”,可见“图形”在描述“面积概念”中的重要性。所以本环节的横向数学化就显得非常有必要,这也是为什么不死磕教材概念中“物体的表面”和“封闭、围成”等词字面意思的原因。】
●三问:黑板上的这些面,哪个面最特别?特别在哪里?(黑板板书:脸面,地面、墙面、桌面、封面)
【生成】脸面最特别,因为它摸起来软绵绵的、凹凸不平,其他面都是平的。
小结2:我们今天不研究像脸面这样凹凸不平的面,只研究像地面、墙面、桌面和封面这样平平的面,这样的面叫平面。
【评析:本环节其实是在讲“面的分类”,若以“把这些面分一分类,你会怎么分?”提问的话,部分学生可能理解不了;而且这样的问法,因为分类的标准有很多,会导致学生的回答不切要领,答案过于分散,这样的分散,在这里是没有意义的。学生对于“在集合中找出最特殊的元素”是有先天敏感性的,从很多个“平面”中找出那个“凹凸不平的面”是比较容易的。小结2把学生经验中的面进一步缩小范围,去除“凹凸不平的面”,留存本节课所研究的“平平的面”,达成从混沌到清晰的教学目标。】
●四问:我们在谈论一个面的时候(或两个面作比较时),是讲大小?还是长短、厚薄、轻重?为什么?
小结3:对于面,我们不研究它的长短、厚薄、轻重,只研究其大小。面是讲大小的,面的大小叫面积。
【评析:由表及里,探究面的本质属性,是本课的核心环节。在学生的生活经验里认为面是有轻重、厚薄、长短和大小的,教师要做的就是采用恰当的方式,帮学生除去面的非本质属性——长短、厚薄、轻重,留存面的本质属性——大小。
怎么帮助学生除去非本质属性呢?1.去长短。其实,大小中是包含长短的,学生口中所说的“面的长短”,是对“扁扁的长条状”与“宽宽的短条状”的“长方形平面”的不科学表述。但我们还是有必要进行规范:不能将“面的大小”说成“面的长短”,因为“越长的面”不一定越大,“越短的面”不一定越小,即不能用一维的长短来描述二维的面的属性。此过程也是在辨析“面积”与“周长”的区别和联系。2.去厚薄和轻重。很多学生认为面是有“轻重”的,因为他们认为面是有“厚薄”的。比如,他们认为桌面就是桌子上面的那层木板,是有厚度的,是可称出轻重的。其本源为学生对“面”和“体”是不分的。我们可以出示两块面积相等但厚薄不同的木板,设问“哪块木板做出的桌面大?”,学生自然会恍然大悟——是一样大的!我们在研究面的属性时是不研究它的厚薄的,没有厚薄,当然就没有轻重。
进而把学生感悟到的进行小结:面只讲大小,不讲长短、厚薄和轻重,我们把面的大小,在数学中叫“面积”。突破难点,水到渠成。】
●五问:我们曾经比较过线段的长短,在比较线段长短时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怎样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怎样比较两个人跑步速度快慢?今天学习了面积,要比较两个面的大小,我们应该先做什么?
小结4:要比较,先测量;测量之前,必先规定度量单位。怎么规定面积单位?下节课继续研究。
【评析:如何描述面的大小抑或如何比较面积呢?这个知识可以通过类比和迁移自主生成。类比什么呢?是学生已经熟知的“比较长短、轻重和快慢”。1.比较长短。先要测量,在测量之前,我们规定了长度单位。2.比较轻重。用秤称,在称之前我们规定了重量单位——克、千克、吨、斤、公斤等。3.比较快慢。用计时器测量时间,测量之前要规定时间单位——秒、分、时、日、月、年等。那么,要比较今天学习的面积,我们应该要做一件什么事情呢?——规定面积单位。
怎样来认识面积单位呢?应该基于对旧知识的整理,自然推导出来。如何来比较两个面的大小?我们去回顾“如何来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如何来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如何来比较两个人跑步速度的快慢?”……学生突然领悟:所有的这些,都是用“规定的单位”来“测量”,然后进行比较。那么,面积的比较,不也就是“用规定的面积单位来测量,再进行比较”吗!关于面积单位怎么规定、测量工具怎么选择,只需看书阅读即可。】
五组问题四个小结,我们不断在激活和改造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谈话中,体会知识自然生长出来的舒适,感悟概念从模糊到清晰的豁然,避免了对教材中复杂面积概念咬文嚼字式的字面解释。
回到教学原点。教师教授知识,应该怀有敬畏之心,必须清楚自己明白了什么、知道学生已经明白了什么,然后选择贴切的“材”、立好恰当的“序”,让知识在合适的时空生长出来,最后以解决问题的方式让学生明白知识的作用。如此,方能“教对”数学,“教好”数学,让我们的数学课堂不仅有数学知识的传递,更有爱和善的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