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琴的造型及内涵溯源

2018-04-09 02:13督忠跃广西民族师范学院532200
大众文艺 2018年5期
关键词:琴弦葫芦

督忠跃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532200)

天琴是壮族人(布偏与布岱支系)使用的弹拨类弦鸣乐器, 在壮族的偏人与岱人中流传已经有上千年历史。在弹奏天琴的时候发出“叮叮鼎鼎”的声音,所以就叫“叮鼎”,与天琴音近,既符合天琴的含义(与天对话)又雅气一点,后面就统称天琴。天琴造型简约,声音清脆明净,不拖泥带水,不论是给歌舞伴奏还是独自表演,都有自己的特色,在壮族地区举行民间民俗仪式的时候少不了它,被誉为与天沟通的“神器”。

天琴(本文图片均为作者田野调查时所拍摄,后同。)

一、天琴的造型特点

天琴由琴头、琴筒、琴杆、琴马和琴弦等部分组成。

琴头:琴头是天琴最重要的部分,是天琴的最高点,控制着整把天琴,也是整把天琴最亮丽的地方;琴头前面和后面都比较窄,左右相对宽一点;一般情况下,都会把琴头作为一个整体来做雕刻设计,雕刻的物象一般有太阳、月亮、凤凰、龙、鱼、帅印等,寓意镇邪、照妖吉祥如意,万事大吉;雕刻师傅都是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民间师傅做的,反到没有那么拘谨,线条笨拙粗犷,显得天真而质朴感人;在太阳或龙头正下方开有比较深的一个弦槽,槽的左右开有二或三个小圆孔(天琴有二弦或三弦的,二弦就是二个圆孔,三弦就是三个圆孔),圆孔里插有木制琴轴。为在做法事时更有感染力,往往在琴头悬挂驱邪扶正的平安符等东西 。

琴杆:琴杆是天琴的身体,起着骨架的作用,琴杆的长度基本决定了天琴整体的长度,也差不多决定了琴弦的长度;琴杆从一节到五节构成的都有,但不论是一节构成还是五节构成,有一个鲜明的特点,未用一个钉,未涂一点胶,用这种造型方法制作乐器,在我国是独一无二的。现在的新式天琴,琴杆都是一节,传统天琴琴杆一般分为三节或者四节的居多,分为三节的指“三才”,即“天、地、人”,也是天道、地道和人道,《周易》上说,如果地道和人道改变了,人的命运就会改变;意味着法师用天琴可以改变命运;四节表示出入平安,四季吉祥;五节的也有讲究,五节即五行,代表着“金、木、水、火、土”, 也是描述人和事情的运动形式以及可转化关系,也是表示法师法术高强,把不好的事情改成好的事情,蕴含的大多是吉祥的意思。琴杆比较细长,前面是平的,后面是梯形,有一些后面的梯形上面是半圆;琴杆接近琴筒的地方比较宽,有五厘米左右,接近琴头的地方稍窄,四厘米上下,看起来象一个半圆柱体;琴杆正面的平面就是按弦指板,不设品位;琴杆接近琴头的地方,有的在背面刻有凹槽,是为在弹奏时定位左手大拇指的标记,定位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音调;琴杆最宽的地方与琴筒相结,不用铁钉和胶水,这是制作的特别之处。

琴筒:琴筒是天琴的共鸣箱,可以说是天琴的心脏,琴筒的作用能够将弦的声音聚拢,再与木板形成共振,将声音放大,同时面板的共振能够使其音色听起来更清脆;音窗开在琴筒的后面或侧面,不仅对琴筒起了装饰作用,而且对发音、传音和滤音有一定的好处,不至于刺耳,没有琴筒的话,就无所谓天琴了;琴筒实际上分为两部分,一为筒腔,一为面板;筒腔越圆越好,筒腔一般用霜降后采摘的葫芦或三年生的葫芦麻竹制作;葫芦麻竹下部肿胀呈葫芦形或梨形,后因传音效果不佳被淘汰,现存世已经很少,目前我们世上所见基本都是葫芦;葫芦必须是良道吉日采摘的,且没有得过病虫害,不然却邪除恶效果不佳;葫芦筒厚10厘米左右,在葫芦下部直径最大的地方上面二厘米处开口;筒腔前口蒙以三毫米左右厚桐木或笋壳或蛇皮为面,以桐木为最佳,一是桐木传音效果好,质地轻,防潮,不易虫蛀;二是桐木被认为是凤凰木,是凤凰栖息的地方,代表吉祥富贵。老一辈天琴音窗开在琴筒后面,做法事时搁在腿上或抱在怀里容易把音窗堵住,现在音窗基本开在侧面,一般分为二组,每组六个圆洞,成圆形排列;葫芦做为筒腔是有传统和科学依据的,自古代以来,葫芦就是重要的乐器制作材料,古八音之一“匏”,也就是葫芦,排在“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音的第五位,而且,居实验,葫芦做乐器优于很多材料;这种制作禁忌和规范世代口口相传。

附件:附件有三样东西,分别是琴轴、琴马和琴弦;琴轴控制着天琴琴弦的松紧度,一般选择没有疤疖、纹理顺直、制作琴杆时的余料来制作,大小没有严格规定,以适用为原则,可以说是天琴的枢纽部位;为了更好的控制琴轴,一般在弦轴上面刻有花纹来增加摩擦力。琴马是连接琴弦和琴筒的关键部件,起媒介作用,负责把声音从琴弦传导到琴筒;琴马一般是陈年竹制品,为等腰梯形状,上面开有二个小口或三个小口(视琴弦而定,二弦开二口,三弦开三口),下面镂空,长四厘米左右,一般置于面板中上部,试音而定,可稍做调整。琴弦就是天琴的发声源,没有琴弦就不能发声,同时声音的变化也随着琴弦的变化而变化,是天琴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地人称天琴弦为“神王之口”;琴弦有两条的也有三条的,原来一直用蚕丝制作,后面养蚕的人越来越少,就改成用蜂蜡浸泡、打紧、烤火、定型等工序后的棉线,随着社会发展,现在很多的用鱼线了。

二、天琴的内涵溯源

《岭表纪蛮》有载:“……又有一种女巫,多散布于边防各县,名曰‘鬼婆’。以鲍为乐器,状如胡琴,其名曰‘鼎’。以铁或铜为链,手持而掷,使其有声,其名曰‘马’。凡病患之家延其作法,则手弹其所谓‘鼎’者,而口唱鄙但之词,杂以安南之音。置中间则掷铁链,谓之‘行马’。”文中的“鼎”就是天琴,可见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天琴被视为神圣之物,只有天婆在"跳天"时才能使用。"跳天"最初是偏人的一种僻异的迷信表演形式,由一位叫作"天婆"的妇女,身穿长裙,头戴珠绒帽,手持天琴边弹、边唱、边舞。她自称是天上的仙姑下凡来到人间玩乐、解难和降福。天婆的天琴被看作是天上神物,平时是不准动的,要用时也得先敬了香之后,才能取下弹奏。天婆是有等级的,天婆都有任命文书,只有最高级别的天婆授予的任命文书,才能使用天琴弹唱。后来,这种巫术性质的弹琴歌舞演变为群众性的娱乐活动,但仍称唱天、弹天、跳天。

用天琴伴奏歌唱(山歌或叙事歌)的表演形式,又称“唱天”。伴奏时换把较少,常以右手食指弹拨双弦,左手只按一弦,从而产生合音效果。由一人独唱、一人伴奏或一人自弹自唱的称作“独天”,两人以上弹琴对唱的称作“对天”,伴歌中,歌声和琴声的节奏、节拍、速度等均不相同,千变万化,但又结合融洽。过去的民间艺人还在脚尖挂上一串小铜铃,合着乐曲的节拍抖响,使“唱天”更富有地方特色。龙州清室文官黄敬椿有诗云:“口出蛮音莺弄响,足摇铃子手挥弦。”真实地描绘了演奏者唱、弦、铃三者兼顾的生动表演姿态。较著名的唱天曲目有:《开场曲》、《唱牛》、《四季》、《好年景》等。

“跳天”是天琴演奏者边弹琴 边唱歌边跳舞的综合性表演艺术形式。这种形式多为群众性的娱乐活动,常在节日、庆丰收或婚娶喜庆等场合进行,人数众多,场面浩大,个个情绪激动,人人欢畅快乐。

综上,天琴本是宗教器具,起源于民间信仰、人生仪礼,在乡土社会中的仪式传播中得以传承和发展。乡民的生活世界离不开各种法事仪式。仪式是族群记忆、信仰与情感交流的地方性表述方式,“体现了当地人们的认识、理解、解释和描述所在世界的文本或符号体系。”(张建军:《布傣人的人生礼仪与秩序建构》,广西民族大学, 2008:)大多数壮族人民是在参加各种法事仪式时见到天琴,欣赏天琴艺术的。

三、结语

天琴本是偏人的一种僻异的迷信表演,即"弹天"、"唱天"和"唱天"的宗教仪式器具,是边疆地区的民间手工艺品,是原始壮族人民精神需求的产物,是生活方式和文化习惯,显露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起源于巫术文化的民间信仰、人生仪礼,后被赋予法器(宗教信仰)、乐器(族群意识)、礼器(艺术审美)三重身份;本土乡民的生活方式离不开各种法事仪式,这是天琴在乡土社会的仪式传播中得以传承和发展的根本缘由。

参考文献:

[1]坚守天琴梦——记首届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天琴制作师秦华北 当代广西,2007.18:第52-53页.

猜你喜欢
琴弦葫芦
“葫芦镇”上喜事多
莫当“井中葫芦”——看似深入,实则漂浮
葫芦瓜
撞色雅痞,撞色乐章
宝葫芦
画葫芦
探究声音的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
额头上的琴弦
绿色的琴弦
谁动了我的琴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