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长梅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阶段是学习的起步阶段,是为今后习得更多知识和技能而铺垫的基石性阶段,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无疑是“养成良好的习惯”的一个重要方面。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一旦养成,不仅能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促进各项语文能力的形成,而且还能让学生在其他科目的学习中受益匪浅。
一堂课上,学生不应该是两眼无光的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老师有时候会跳跃性的讲到其他内容,学生就会慌张起来,因为他不知道老师所讲的内容在课本哪里,之后,学生就产生一定的疲惫感,很大可能就会放弃跟着老师,做自己的事情了。这样的情况正是学生没有做好充分预习的表现。老师在课前要对下一堂课所讲内容对学生做出一些预习引导,比如说,涉及几个问题,提出几个预习要求等等。学生要积极完成预习任务,找出哪里使自己认为重要的部分,哪里比较疑惑,标出文章的自然段,试着解答课后习题……并作出不同符号的标记。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轻而易举的跟上老师的脚步,并能够积极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环节。进而,课堂能够高效的进行,学生对于课堂的重、难点也会更容易得掌握。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就是告诉我们无论课内外,看书听课都要勤于动笔。平时读课本或课外书时,让学生拿一支笔,边读边动笔。动笔,可以用标注,用线段或者符号把他特别感兴趣的词句标注出来。然后进行批注,在课本或课外书的空白处,简单批一个词,如“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色彩斑斓。”(《九寨沟》)可以抓住“大大小小”和“颗颗”这样批注:体现九寨沟的湖泊多;或者批一个标点符号,如“就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反复地弹……不论雪下得多大,雪松始终完好无损。”(《山谷中的谜底》)可以这样批注: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雪松很多次积、弯、落、弹的过程,是那样地不屈不挠。总之,一定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有善于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学生的思想才会活跃,感情才会丰富,才能不断提高自身语文素养。留心生活,细心观察,方法很重要。例如:为了让学生观察身边常见的小麻雀,我把老舍先生的《小麻雀》一文中描写小麻雀的一个片段拿来引导学生分析,教师指出:“几根长翎拧在一起”,“小黑豆似的眼睛”,表现出来的是一幅失魂落魄、惊慌无助的神情,给人的印象是一只让人爱怜的小动物,黑豆似的大眼睛睁在人们心中,令人难忘。看,作者观察得多仔细,完全把麻雀的神韵写出来了。
还有,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把所见所闻和感想记录下来,哪怕非常粗略非常简单,都要记录,坚持一段时间,就养成习惯了。我要求学生养成写日记、记随笔的习惯。开头时可以非常简单,之后可以逐渐复杂,写成片断,甚至写成完整文章。日记、随笔,仍然是以片断为主,关键是培养仔细观察、爱好写作的习惯。
背诵是大量积累材料的最有效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显。古人很重视背诵,所以古人对于文字的锤炼和掌握远远高于我们现代人,古代优美绝伦的诗词歌赋正体现了这一点。现代的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小学阶段是机械记忆的黄金时期,不可错过,背诵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记忆力,规范学生的语言,对学生今后的人生道路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课本中要求背诵的课文,我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今后,我将适时举行古诗词朗诵比赛,检查学生背诵水平。学生要主动背诵在课外阅读中遇到的佳句名篇,家长对此也应当支持和鼓励,强化孩子的背诵水平,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语文的学习离不开阅读,在阅读中,学生能够分辨出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学生能够自觉培养出正确的三观,打开自己的眼界,并且,阅读有助于写作能力的提升,学生有意去积累新颖的写作材料,学会文章中的框架结构,在自己写作时就会自然而然的运用。在阅读中,学生也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些优秀的段落,学生可以做出摘记,一边之后反复阅读,必要的话,要将它们背诵下来。学生的阅读是需要老师与家长的配合,老师要周期性的举办读书交流活动,家长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资源。
结语: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像是一粒粒饱满的种子,在学生小学阶段给予种植、浇水、施肥,随着他们的长大,种子自然会发芽,成为大树。此时,也就是学生取得骄人成绩的时刻。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需要老师、家长、学生的共同努力。相信,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能够塑造一个个有为的学生,能够为我们的教育事业开出更多的花朵。
[1]张玲玲.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读写算:教师版,2017(9):26-26.
[2]李娟.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J].未来英才,2017(5).
[3]黄爱清.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未来英才,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