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小燕
前言:新课程要求地理教师实施教育时,不仅向学生讲解教材知识,也需要对他们进行学科能力的培养,逐渐提升学科教育的效果。地理教师对高中生合理渗透人文教育不仅能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化的成长,而且可以增加地理学科的魅力,从而让高中生更好的探索以及认知地理知识,进一步体现出地理学科的应用及教育功能。为此,地理教师应该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实施人文教育,在增加课程教育趣味性的同时,让高中生得到分析以及总结等能力的养成。
1.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化的成长 地理教师在对高中生讲解课程知识的过程中,合理渗透人文教育能丰富教育的内容,增加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地理教师通过将人文教育和课程教育进行融合,不仅能扩充知识教育的空间,也能丰富知识教育的类型,让学生在收获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得到情感认知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通过将人文教育渗透到知识讲解中,能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与文学、历史等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有效实现多种学科之间的知识沟通,以此让学生实现全面化的成长。
2.拓展学科教育的延展性 课程改革要求地理教师积极改变传统的授课观念,在知识教育以及知识交流等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学科思维的启发,促使课程教育更加体现生命力,也能让课程教育更加具有延展性。地理教师应该让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深层面的探究,让学生能精准掌握课程知识的核心思想,以此对学科知识进行全面性的认知[1]。通过和人文教育实施容融合,地理教师能让学生实现学科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得到正确的价值认知以及行为观点的教育,促使学生实现和谐化的发展。
3.增加课程教育的魅力,强化其效率 通过将人文教育融入到知识讲解中,地理教师可以增加课程教育的魅力,吸引高中生更好的参与至课程学习中,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不同学科之间所蕴含的关联。地理教师在开展知识探究时,融入相关的人文教育内容能让枯燥的课程教育更加体现出趣味性,也能减少学生对学习地理知识的抵触情绪。融入人文教育并不是改变知识讲解的内容,而是拓展知识教育的空间,逐渐引导学生正确认知社会发展,以此提升课程教育收获的效率。
1.基于古诗词对高中生实施人文教育 地理教师为学生讲解课程知识是让他们能正确看待社会发展,形成科学的宇宙观念,并且学习各项先进的思想。地理教师要想更好的融合人文教育,首先应该做的是基于古诗词对高中生实施人文教育,让他们具有求真、求善的科学认知。而在现实中,地理教师主要向学生讲解知识以及相关的技能,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合理培养。为此,地理教师要基于古诗词向学生讲解地理知识,促使他们得到人文素养的有效培养。如讲解大气层知识(垂直变化)时,渗入“高处不胜寒”古诗词的教育,不仅让学生掌握到大气层的气温是不断变化的,也能让学生得到相关的人文精神教育。
2.和历史故事进行融合 地理知识不仅与古诗词具有联系,也和历史发展有着很大的关联,所以地理教师可以在知识教育时积极和历史故事进行融合,增添学科教育的趣味性,促使高中生得到更高层面的素养培养。人们熟知的历史故事中往往体现一些地理知识,地理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实施课程教育[2]。例如地理教师在讲解有关地中海课程知识时,能渗透“希波战争”中裴里庇第斯奔跑42.193公里的故事告诉学生,这也是马拉松的由来。通过开展这样的课程讲解,能让学生更好感受到历史发展与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也能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课程知识,强化学科教育所收获的引导效果。
3.与地域文化进行融合 地理的发展是根植于地域的演变,为此,地理教师在渗透人文教育时应该将课程教育与地域文化进行融合。地域文化与自然环境有着很大关联,不同区域文化可展现出不同的地理特征,增加人们对区域文化的认知。地理教师在实施知识讲解的时候,通过渗透一些具有典型地域特征的文化与教材知识进行融合,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知识探索的主动性,也能让学生对相关的地理知识进行正确的理解,帮助他们对课程知识进行记忆。如地理教师向学生讲解西藏地理知识的时候,可以向学生讲解地域饮食习惯以及宗教信仰等知识,增加学生对西藏地理知识的兴趣和理解程度。
结论:地理教师在实施课程知识讲解时,如果能合理渗透地理知识,不仅符合课程改革提出的需求,也能帮助学生得到更好的课程教育。本文认为地理教师在实施知识教育时,应该基于古诗词对高中生实施人文教育,对他们进行人文知识的讲解。同时,地理教师可以将课程知识和历史故事进行融合,能增添学科教育的趣味性。此外,教师也能将课程知识与地域文化进行融合,以增加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知。
[1]涂小林.关于“高中地理教学促进乡土地理学习迁移策略研究”课题的问卷调查分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01):20-21.
[2]孔祥平.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策略——以甘肃省靖远县第三中学学生例谈[J].学周刊,2017(15):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