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霞浦县实验小学 林赛玲
作为诗歌的国度,中华民族祖先给语文课堂留下了博大精深的优秀诗文。从浅斟低吟的《诗经》开始,古诗就如同一条河流从远古缓缓而来,生生不息地滋养了中华民族的灵魂。古诗文作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资源,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个资源,承担起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历史责任。下文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视角,针对小学古诗文课堂教学,谈几点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吟诵,是古诗词教学的重要环节,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反复诵读,边读边纠正学生的读音,明确诗句中音节的声调、语句的节奏及其变读,适时讲解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以便读出语气和作者的情感。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古诗两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时,在初读古诗、想象画面环节,教师可以这样设计:
1.自由朗读两首古诗,注意“遮”的读音和写法,趁时指导学生书写“遮”。
2.指名诵读,读出诗歌的节奏。在初读的这两个环节中,通过个别读、合作读、赛读等多种形式,读后再请代表点评,让学生在多次指导下读通诗句,读准节奏。
3.再次诵读全诗,发挥想象。这次让学生自由诵读这两首诗并思考:在两诗中作者分别描写了哪些景物,你读着读着仿佛走进了怎样的画面?尽情展开想象。第三个环节要求学生进行想象,想着想着,诗歌的画面就在学生脑中浮现,诗歌的语言就慢慢被学生内化了,诗歌的内涵也变得丰富了,也为学生走进诗歌意境和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生古诗词诵读要有良好的习惯,而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三两天就能完成的。为此,教师应坚持“树立信心,持之以恒”的诵读理念,在平时要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觉意识。
1.规定每天的诵读时间,坚持每天早会课诵读10分钟、语文课前诵读三分钟,中午午间诵读10分钟。每天下午放学前进行小组诵读比赛,语文老师还对诵读情况进行点评并为优胜组点赞。
2.为了更好地背诵,把要求背诵的古诗进行分类,有的按朝代分类,有的按作者分类,有的按不同内容分类,便于学生去进行记忆。
3.班级建立古诗文背诵个人档案。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制一张古诗词诵读情况表,用于记录自己已背过的古诗文题目、熟练程度、背诵时间和老师点评情况等。
4.抓住契机,及时推荐引导。古诗词中有大量优美诗句如:描写花鸟虫鱼、四季美景等的诗句、富含哲理的诗句、振奋人心的爱国诗句等。老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内容引导学生吟诵相关诗词。如美术课画荷花时,就引导学生在画边添上《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诗中的相关诗句;见到同学们浪费时间时,就让学生吟唱《长歌行》等有关珍惜时间的古诗词;当课文中学到忠心报国的爱国志士时,就引导学生背诵《过零丁洋》《满江红》等歌颂精忠报国精神的诗词,过中秋节时就带领学生吟诵《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有关美好祝愿的诗词。渐渐地,学生积累的诗词多了,底蕴厚实了,在任何时候都会触景生情、诗兴大发,成为老师和家长眼中的小诗人。
5.检查激励。为使诵读活动能持续并有效开展,老师一定要时时跟踪,做到多表扬鼓励,激发学生的读诗兴趣,最后习惯成自然。
收录于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很多都是中华语言艺术的瑰宝,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典范。在这些诗句中,诗人往往重视语言的推敲,且用词精妙。我们在分析诗意的教学设计中,要引导学生抓住诗词中的关键词,并与平时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调动多种感官充分感受其中的情味和韵味,使学生能够轻松自如地理解诗意,领悟其中的内涵,提高语言理解能力。
1.读懂“诗意”。例如,在教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一课时,我先用精炼的语言概括了南宋诗人陆游的《示儿》和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夏日绝句》中的爱国情怀。学生听着听着,就激发了对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爱国之情的探究兴趣。接下来学生就迫不及待地细读全诗,教师适时纠正字音;之后要求学生自由读,读准节奏,读得字正腔圆;最后再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读出自己的感情来,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诗人“非常渴望祖国统一”的心理,从字里行间具体叩问其“喜欲狂”的原因。
2.悟出“诗情”。《文心雕龙》“神思”篇中说,“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可见,在读诗中引导学生放飞想象是理解诗情的关键。 例如:我在教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第二个环节时是这样引入的:孩子们,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让我们闭上双眼,一起穿越到一千多年前,跟随着杜甫走进他的生活,踏入他的内心世界。接着老师闭着眼入情入境地诵读,学生也在教师抑扬顿挫的诵读声中闭眼想象:眼前出现了杜甫一家人是怎样的生活画面,诗人这八年生活过得如何,你觉得他们苦吗?诗人亲人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他们现在还愁眉苦脸吗?学生身在课堂,思绪却飞到了千年之前、万里之外,仿佛看到了一千多年前诗人背井离乡,长途跋涉的情形。之后,我继续引导:水深火热的生活过去了,现如今诗人终于盼到了可以回乡的日子——阳春三月,诗人的心情是何等的激动,那此时的他又会想些什么呢?此处,就自然地转入到“归心似箭”这一层面的想象,再引导学生看看诗人的回家线路图,感受诗人回家的迫切,之后再让学生对比朗读李白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来感受诗人前所未有的心情,这样也拓展了学生的思路,诗人“欣喜若狂”的心情在学生的想象中得到了充实。 此环节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不同的角度读出自己特有的感受,也激发了学生急于表达自己想法的欲望,在交流中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在“情”的体悟上,更使学生体会到了诗人忽闻叛乱已定的捷报后,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这情意,是乡情,是爱国情,更是诗情!
3.浸润心灵。学生此时已陶醉于这首诗的诗意、诗情时,我再拓展延伸:同学们,《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读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非常真切地感受到了诗人那流离之悲,感受到了诗人那闻讯之喜。你们这个时候,还有什么话要问杜甫呢?教师一句不经意间的提醒促成了学生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探究。于是“回乡后的杜甫日子过得好吗?后人为什么称他为苦难诗人呢?”等等一连串的问题在学生脑中冒了出来。这样又引导学生从文本中跳了出来,与诗人对话,再次走进诗人的特殊生活,体验诗人的独特情怀,遨游于诗的世界,沉醉于诗歌文化,渐渐地,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会得到提升。
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是学生学好古诗文的重要前提。因此,古诗文教学可以与艺术教学相结合,如:书法、音乐、美术等。
1.古诗文诵读融合与学生书法。诗歌的语言艺术魅力会勾起学生对文字艺术的审美情趣,当他们在遇到自己喜欢的诗词时,就会产生运用诗词展示自己书法特长的欲望。在汉字的笔画、结构间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这样的书法展示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文知识。
2.古诗文诵读融合与音乐艺术。在古诗词的教学中融入学生喜闻乐见的音乐,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最有效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从而使学生的思想与诗人的情感相碰撞,学生就在潜意识中走进了诗歌的意境,明白了诗人的所思所想,深化了内心情感体验。
3.古诗文诵读融合与学生绘画。一首古诗,它意蕴深远,往往就是一幅画,给人以美的享受,值得人们寻味。自古以来,人们往往把诗、书、画融为一体,不可分割。“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为历代人们所称道。平时美术课上所展示的诗配画还可以粘贴在校园里,并定期更新,让学生时时体会其中的韵味。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又培养了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课堂上学习古诗词的意义不是培养出多少个诗人,而是让学生从小就接触古诗文,感受着古代贤人的情怀,学习古诗文的语言,积淀着中华文化的结晶。因此,学生不能只学习课本上的古诗文,还要学会触类旁通。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积累与运用和不断学习新诗文的习惯。那平时应如何积累与运用古诗文呢?
1.开展“古诗经典诵读”活动。学生根据古诗词的类型,通过个人诵读、小组合作诵读等方式,向同学、教师展示自己古诗积累成果,在展示中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素养。
2.举行班级读诗交流会。学生积累了一定量的优秀古诗文后,就有了自己的读诗方法和心得体会,教师就为他们创设一个平台,让他们畅所欲言,说说自己的感受,让他们在交流中去积累、运用。3.开展“诗词知识大比拼”活动,设有改诗词、写诗句、用名句等题型。如改诗词:不拘一格()人才。同学们肯定会改出“评、选”等许多字!写诗句:春色满园关不住,( )。用名句:教师多媒体出示图片或小视频,让他们当小诗人,为其配上相关诗句,学生在活动中都有露一手的欲望,因此个个兴趣盎然,诗句当然也是丰富多彩的!古诗词的积累与运用活动,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特有的艺术魅力,从而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郭英.形成学生人文精神的古诗文教学点滴 [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5(32):126.
[2]孙春霞.浅谈古诗文有效性教学策略[J].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13(4):88.
[3]李娟.小学古诗词教学探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5(04).
[4]邹梦婷.浅谈培育小学语文学科素养之策略[J].学苑教育,2017(01).
[5]安得福.对小学古诗词教学切入角度的探究[J].甘肃教育,2016(10).
[6]田凯.基于中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