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教学:小学品德实践智慧的“孵化器”

2018-04-08 05:38:23江苏南京市同仁小学
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7期
关键词:孵化器品德分组

江苏南京市同仁小学  孙  丽

小学品德课堂教学该如何更好地适应核心素养的改革取向,推进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和资源配置方式的深入变革,是当今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议题。学者朱开群认为,只有将学生引向“深度学习”的“深度教学”才是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基于此,本文尝试进行对如何引导学生在小学品德课程中深度学习并孵化“实践智慧”的探讨。

怎样通过深度教学实现深度学习呢?《深度学习的7种有力策略》一书提出了一种简单的教学模式——深度学习路线(见表1):设计标准与课程、预评估、营造积极的学习文化、预备与激活先期知识、获取新知识、深度加工知识、评价学生的学习。

表1:深度学习路线

其中最关键的是第六个步骤:深度加工知识。它多用于精细和有效加工的领域,包括觉知、分析到综合、应用、同化等过程。笔者结合小学品德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参照深度学习路线,开发了三种促进深度加工的教学策略,作为孵化实践智慧的重要途径。

一、情境体验,孵化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智慧

品德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教师可以通过再现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帮助学生寻找和利用信息,建立知识与真实世界的联系,形成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逛商场》一课为例,笔者选择围绕学生最常购买的食品和文具设计系列情境(见表2),使学生获得“买食品的学问”。

表2:“走进超市,食品包装学问大”情境体验活动及设计意图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选择情境时要研究核心概念、知识体系和育人价值,引导学生系统掌握知识,实现技能迁移。通过寻找食品包装袋上的信息,再现真实生活情境,帮助学生建构关于食品的系列知识,培养购买食品的实际能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力,培养科学的理性精神、强烈的法治意识和较强的公共参与意识,孵化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智慧”。

二、小组合作,孵化协调人际交往的实践智慧

人际交往领域的具体能力主要表现在团队协作能力和有效沟通能力。团队协作指的是学生们能协作地发现和创造性地解决来自学习、社会等方面的挑战,如确立团队合作的共同目标,制定分工合作的计划并按照步骤去做,确保团队目标的最终实现。有效沟通的能力则表现在学生能清晰地组织语言表达想法、获取信息,如:向他人复述,理解并接受他人的想法,根据不同的对象修改自己的表达。

以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我会和他联系》一课为例,课堂教学设计了几次小组合作,因其对应不同的目标和内容,分组方式也相应变化(见表3)。

表3:小组合作分组方式、目标一览

自由分组,让学生根据不同的生活情境,说清楚用哪种联系方式,并说一说选择这种方式的理由,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有效沟通;教学“邮政通信”“电信通信”的定义和分类,则采用随机分组,让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理解到运用、从已知到未知、从了解到判断,实现学习力的提升;“写信这种通信方式会不会消失”则通过异质小组成员的辩论,分析、整合各来源信息想法,形成理性思辨能力。以小组合作为方式,根据学生从低阶向高阶认知、思维、能力水平发展的规律,为每一个教学环节选择不同的分组方式,激活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动机与思维潜能,孵化协调人际交往的实践智慧。

三、自主探究,孵化建构学习能力的实践智慧

赫伯特·斯宾塞说:“把教育作为一个自我演变的过程有三个好处:第一,它可以保证学生获得知识的鲜明性和巩固性,由于知识是他亲身获得的,就比通过其他途径所获得的知识会更容易内化;第二,这种做法容易使知识转变为能力;第三,它有利于学生勇于克服困难、不怕挫折等优良品格特征的形成。”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自我演变就是自主探究、学会学习的过程。学会学习,就是指学生反思和指导自身学习行为的能力,包含设定学习任务、目标,知道并使用各种学习方法、技巧来完成任务,独立学习且在必要的时候寻求帮助,明白自己的长处和弱点,知道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等。

以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 《我们为祖先而骄傲》为例,课前征求学生意见,最终确定以四大发明为研究意向,自由分组并完成前置性研究作业(见表4)。

表4:《我们为祖先而骄傲》前置性研究作业梳理

“一起做实验”环节是将了解到的方法、步骤在实际中操作、尝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感受到动手实践的快乐,让学生在真情境中产生真问题并解决;“我们的研究”要理清发明过程,进行采集、筛选、概括;“我们的思考”通过具体的对比、发现,在现实生活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达成“珍视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的目标。同一课中还有科技发明、中医药等内容,学生可以学会迁移研究方法、合作技巧,孵化建构学习能力的实践智慧。

以上只是笔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尝试,这三种策略远远没有穷尽“深度教学”改革的全部,只是打开了一扇通向“深度学习”的窗。这三种策略也不是绝对独立的,他们之间也有交叉和关联。关键不在于使用何种方法,而在于实实在在的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在于使“深度教学”孵化出更多很好的“实践智慧”,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朱开群.基于深度学习的“深度教学”[J].上海教育科研,2017(5).

[2][美]Eric Jensen,LeAnn Nickelsen.深度学习的7种有力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孵化器品德分组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09:46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分组
孵化器 倒闭潮来了?
华东科技(2016年5期)2016-03-15 11:50:16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新教育(2015年20期)2015-12-20 09:28:41
品德
读者(2015年7期)2015-04-01 12:28:14
硅谷孵化器500 Startups听课记
创业家(2015年6期)2015-02-27 07:54:00
孵化器的春天
创业家(2015年6期)2015-02-27 07:53:45
论茶的君子品德
茶叶通讯(2014年3期)2014-02-27 07:5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