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本插图在故事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018-04-08 05:38:23江苏南京市溧水区第二实验小学
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7期
关键词:语篇文本课文

江苏南京市溧水区第二实验小学  姚  芳

图文并茂是译林版小学英语最鲜明的特点,文中的插图色彩鲜明,人物生动活泼,非常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儿童学习语言的认知规律。这些插图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了故事的情景和发展脉络,所学的语言知识与信息嵌于插图任务的对话中。然而,有不少教师只专注于文本内容,对文中的插图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其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其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其实插图作为非文字语言,也传递着丰富的信息,只要深入挖掘,有限的插图可以发挥无限的潜力。

一、以图导文,激发阅读动机

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上,学生对文字往往不感兴趣,而对彩图却兴致勃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利用课文插图来引导学生学习新知。

1.设疑激趣

在导入新课时设置扣人心弦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一种刨根问底的冲动,激发他们的探究欲。

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We’re twins一文中,首次向学生展示Su Hai的双胞胎妹妹Su Yang。课堂上,我先组织学生用He’s/She’s...快速说出PPT中呈现的人物,最后画面定格在Su Yang身上,学生异口同声地喊道:She’s Su Hai.这时,我顺势出示Su Yang的图片,“If she’s Su Hai,then who’s she? ”学生这才定睛细看,面面相觑。 我见状,立即引导:“Yes, they look the same,because they’re twins.(揭示课题)But who’s Su Yang?Who’s Su Hai?”由于学生都有好奇心强的心理,通过抛出悬而未决的问题可以迅速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文内容上来,当学生大脑达到一定的兴奋度,学习效率就更高。

2.预测文本

小学生处于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在进入语篇文本学习前,教师不妨适时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利用插图能对课文提供直观线索的作用,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文本内容进行大胆推测或预测,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想象能力。

四年级上册Unit 4 I can play basketball!一文向我们讲述了三个孩子打篮球的故事,文中主要学习句型Can...,教师呈现课文插图:

T:What are they doing?

Ss:They’re playing basketball.

T:Can they play basketball?Guess!

S1:Yes, they can.

S2:No, they can’t.

S3:I think Wang Bing and Mike can, but Liu Tao can’t.

S4:...

T:Who is right? let’s read and check.

由于学生急切地想知道他们的预测正确与否,所以在之后的视听对话、理解文本和获取文本信息的过程中,他们异常专注,整篇故事的学习就在看图猜测、自读文本、验证预测的过程中轻松、顺利地完成。

二、以图解文,突破阅读重难点

突破教学重难点是有效教学的内核,故事中的一些重点和难点有时用语言讲不清、讲不透,学生很难掌握。教师则可以利用插图来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从而突破重点,化解难点。

1.理解词句

三年级下册Unit 4 Where’s the bird?一课主要学习方位介词in,on,under,behind, 其中介词in表达两个不同的意思,是本课的一个难点。想象一下,如果老师硬生生地讲解,学生听得枯燥乏味,难以理解 ,强制记忆的效果可想而知。于是,上课时我把文中的图片一一截取下来。

在理解课文时,一一出示图片,并把其中的介词用红色强调出来,同时辅以单词卡片在下方,有单词,有情境,学生不仅能快速记住单词,其用法也被潜移默化地记住了。最后一幅图,同时呈现了in的不同意思,把两者放在一起结合图片比较,无须过多的言辞,学生便能明白其区别,此时无声胜有声!

2.理解语法

小学英语语法教学向来是教学中棘手的问题,教师如何把抽象无味的语法知识简单形象地传授给学生呢?利用直观形象的图片调动学生的视觉器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主动性就成为第一着力点。

三年级下册Unit 7 On the farm一课通过讲述学生在农场上的见闻,学习名词复数和指示代词these,those,对于刚接触英语不久的三年级学生来说,语法量不仅多而且难,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突破如此繁杂的难点呢?我决定还是从图片入手:

T: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Ss:Pig and cow.

T:How many pigs and cows?Let’s count.

Ss:(引导学生数)One, two,three.

T:Oh,three pigs and two cows.They’re pigs and they’re cows.

T:How does Mike ask?

S:What are these?

What are those?

T:What do you find?Look at the picture.

(教师指着图辅以手势指导)

S:当物体离我们近时,用“these”,当物体离我们远时,用“those”。

整个重难点突破围绕这幅图展开,在观察图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自己体验出来的东西即使再抽象也会铭记于心。在插图的引领下,原本晦涩难懂的语言知识点变得生动形象,有利于学生读懂和理解故事文本。

三、以图述文,回顾语篇全文

复述课文是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的重要方法,复述并不是简单、机械地重复与背诵,而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经过自己大脑言语中枢对文本进行再加工,以第三人称口吻的形式把课文的主要内容传达出来。对于语言知识有限的小学生来说,教师在让学生复述前,一定要给予他们足够的信息提示,插图是最行之有效的道具。

四年级上册Unit 7 How much?的复述难点在于文中有三个小朋友分别买了不同的物品,如果让学生单凭自己的记忆去说,会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这时,插图就派上了用场。下面这几幅插图完整地呈现了整个故事发展过程,教师在给出图片信息的同时,也给予语言结构的支撑,学生复述时就更得心应手。

Su Hai and Su Yang are havig a charity sale.Liu Tao,YangLingand Mike comes.

Liu Tao would like these Shoes.They’re good.

They’re five yuan.

YangLingwouldlike these socks.They’re nice.They are four yuan

Mike would like this cool umbrella.It’sonlynineteen yuan.

Su Hai and Su Yang have twenty-eight yuan.Miss Li says “Well done”.

横线上的均是本课的重要信息,而直观形象的插图正好传递出丰富的信息。根据插图和语言支架的提示,学生对文本信息进行提炼,再构文本,并培养筛选和处理语篇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将所学的语言知识内化,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以图创文,挖掘语篇留白

文中图片隐藏着极大的资源,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展开想象,对插图内容进行拓展创造,使教材中的故事更加完整化、生活化和趣味化,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1.完善剧中情境

三年级下册Unit 3 Is this your pencil?共用五幅图、八句话演绎了找铅笔这样一个小对话。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我充分发挥了图片的作用,引导学生根据每幅图的情境,观察每个角色的面部表情,结合故事情节设身处地体会角色的心情,挖掘课文的隐形台词,充实课文内容。

T:What about their pictures?They will say...

S1:Look at my picture.How beautiful!

T:Is Mike polite at the lesson?Maybe They will say...

S2:Shh!Don’t shout!

T:This isn’t his pencil.That pencil isn’t his either.How to find the pencil quickly?They can ask about its...

S3:What colour is your pencil?

T:Do you like the pencil?

S4:Yes, it’s lovely.

T:Do you want to have a try?

S5:Can I have a try?

教师紧紧围绕文本本身,挖掘有意义的场景,要求学生根据图中人物的动作、神情,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想象隐藏在图画背后的东西,使画面中的人物鲜活丰满起来,使语篇饱满立体起来。

2.想象后续情境

下图是三年级下册Unit 8 Happy New Year!中的最后一张图片,本部分的场景是在Mike的家中,Uncle John和孩子们在庆祝新年,他给孩子们带来了新年礼物,孩子们十分开心。可是,我发现文中独独少了Tim,他没有出现在现场。于是,我抓住插图的这个留白,让学生想象Tim回来后,他们会说些什么,让学生放飞自己的思维,自由创作。学生作品如下:

Tim:Happy New Year,Uncle John!

Uncle John:Happy New Year!This is for you,Tim.

Tim:Thank you.What’s this?

Helen:Open the box, please.Ah,It’s a robot.

Tim:Look at my robot.

Helen:It’s great.

Tim:Mike,would you like this robot?

Mike:What colour is it?

Tim:It’s grey.

Mike:Oh,Yes,please.

Tim:Haha, but it’s my robot.Let’s play together.

在这个案例中,老师继续沿用并依托故事,进一步发展故事,编写故事的后续情景,使拓展情景与故事固有情景浑然一体。故事中重要的功能用语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了充分发展。

形象生动的插图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重要资源,是教材的“第二语言”,是文本的有力助手。教师要做有心人,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插图,有效利用教材中的插图,使之成为故事教学的敲门砖、故事理解的攻山石、故事演绎的牵引线、故事创造的灵感泉,让课堂教学因插图而精彩。♪

猜你喜欢
语篇文本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背课文的小偷
学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 09:28:54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电子制作(2018年18期)2018-11-14 01:48:06
背课文
新少年(2017年3期)2017-03-23 12:46:52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语文知识(2014年5期)2014-02-28 21:59:58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语文知识(2014年1期)2014-02-28 21:59:13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当代修辞学(2014年1期)2014-01-21 02:3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