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涞水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金龙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对教育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确立了到2020年基本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推动下,一些县(市、区)相继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已具备向高位均衡迈进的条件。总体来看,通过实施校安工程、薄弱学校改造、标准化学校建设等重大项目,乡村学校面貌大为改观,在硬件上与优质校相差无几。但教育软实力,特别是师资、管理、质量上的差距依然明显,导致出现“县城学校挤破头、农村学校没人留”等不均衡现象。进一步缩小直至消除这些差异,从而实现县域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是我们下步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综合适龄人口流动,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等因素,“农村弱、城镇挤”的现象愈加突出。一方面农村寄宿制学校逐渐增多,而寄宿条件不足;一方面城区办学资源短缺,现有学位不能满足入学需求。据此,应对症下药,突出抓好城区学校扩容和乡村学校提升,下大力补齐短板,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科学规划,优化布局。根据城市建设发展规划,结合未来适龄人口变化趋势,编制城区学校布局规划,加大新建学校建设力度,推动新建小区和旧城改造配套建设中小学、幼儿园,确保教育资源供应与城市建设同步发展。以涞水为例,按照县城建设“把东、西、南三个方向的大外环拉开,搭建城市发展框架”的总体布局,编制了《涞水县县城学校建设规划(2016-2020年)》,拟在城区西部新建第六中学、第二幼儿园,城区北部新建第三小学和第三幼儿园,城区东部新建第五中学、迁建县职教中心,城区南部将职教中心原址改建为九年一贯制学校。项目总投资近6.7亿元,建成后新增1.2万个学位,充分满足城市发展和适龄人口入学需求。
完善设施,全面提升。抢抓“全面改薄”机遇,以寄宿制学校建设为重点,推进农村学校升级改造。逐步完善寄宿制学校食堂、宿舍、洗浴等生活设施,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充实必要的后勤服务人员,保证寄宿制学校的正常运转。加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推进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实现优质资源共享,真正做到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
教师是教育的首要资源,师资均衡是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城乡、校际之间存在办学差异,其主要原因是师资水平的不均衡,屡禁不止的义务教育“择校热”,实质上就是“择师热”。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实现教师优质均衡,对于从源头上扼制“择校热”,体现教育公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完善机制,优化配置。健全补充机制,坚持着眼长远、兼顾整体的导向,通过特岗教师、人事代理等途径,在义务教育、学前教育、高中教育三个阶段同步实施优秀人才引进,安置岗位重点向农村小微学校倾斜。通过卓有成效的教师补充,以量变激发质变,有效满足教育发展需求。完善交流机制,把教师交流作为提升薄弱学校师资力量的关键,重点推动城乡学校之间、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乡镇中心校与小微学校之间的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促进优质师资合理流动和均衡配置,带动薄弱学校发展,实现城乡学校共赢。
强化培训,专业提升。要进一步健全培训网络,优化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强化培训效益,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提升。一是要抓好国培、省培等高端培训项目,选拔各学科优秀教师接受名师指导,强化受训教师知识、技能的考核评价,搞好校级二次培训和应用实践,使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在基层学校落地生根。二是要做实校本研训。搭建联片研训平台,坚持重心下移、阵地前移、教师为本、有效引领的宗旨,引领各校立足校情、师情、学情,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思路,开展更具针对性的集体备课、同课异构等研训活动,有效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执教能力。
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县域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迈向优质均衡,实质上就是由资源均衡向质量均衡发展的过程。只有实现质量优质均衡才是真正意义的均衡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更加关注立德树人,更加关注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实现育人水平和办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德育为首,全面育人。以六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引领,推进德育课程改革,深入挖掘和提炼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切实发挥德育课堂主阵地作用。创新育人方式,突出抓好家庭教育,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落实“以文育人、以美育人”,抓好音体美等学科教学,强化考核监测,广泛开展校园足球赛、运动会、艺术节等各类活动,让学生有情操、懂技艺、会生活、重健康。
深化教改,提高质量。加强课程建设,开齐、开足三级课程,创造性的开发校本课程,促进校本课程活动化和社团活动课程化,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把课改作为新常态下的基本要求,立足“生本课堂”“有效课堂”,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促进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负担。要建立与素质教育、课程改革要求相一致的考核评估体系,全面推行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级+评语”真实反映学生发展状况,让“以分数高低论英雄”成为过去式。
规范管理,追求内涵。要以《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为统领,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为学校依法治校、规范管理提供全面系统的方法和途径,开辟一条学校管理的“高速路”。实施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常态化督导与过程性督导相结合,推进各项制度落实,纠正学校办学行为,促进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和精细化。同时,要立足新起点,深入探索义务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由之路,树立“文化立校”、“一校一品”发展战略,指导学校结合自身优势,打造独有的校园文化和特色内涵,提升办学层次和学校品位,全面构建优而不同、竞相发展、活力彰显的教育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