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飞
培养小学中年级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小学语文的宗旨,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小学中年级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只有借助综合性实践活动之力,才可以切实提高小学中年段学生语文素养。它以“实践、创新、发展”为主线;把学生校内学习与校外生活及其需要的兴趣紧密结合,使学生通过综合性、开放性实践获得积极、全面的发展。
多年教学活动,让我深深地感受到,综合性活动是语文核心素养形成的必要途径之一。
宋代诗人苏轼有诗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诗中所作:“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因此,作为语文教师,不能不深思: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纷坛繁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从而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地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掘,以渊博的知识去适应和面对未来社会的需要和挑战。
读书让人心诚、心正、心宽,更让人心静、心怡、心安,从而从容睿智地面对人生。“悦”读更能滋润孩子们的心灵,积累祖国优秀语言文字,训练语感,培养审美情趣。
每日一句的唐诗宋词、歇后语、成语典故、名言警句作为晨读的重头戏,让孩子们浸润在经典诵读中,徜徉流连;创办“班级图书角”、“温馨书吧”,举行“亲子读书会”“师生共读”等活动,拓宽孩子们探索世界的视角;开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行走阅读”主体活动:美丽兰州行——问读家乡;美丽甘肃行——桑梓情深;梦想中国行——爱我中华;绚丽世界行——放眼世界。将“亲子出行”、“寻根问祖”、“探寻奇景”、“感悟民俗”等融入其中,在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中培养了中年段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诗经·小雅·蓼莪》写道:“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报。”“孝”字在殷商时期形成之初,“象形”一子托老状:上方是一个弯腰驼背、手拄拐杖的老人,下面象个双手上举、作服侍状的小孩;后来“会义”,仍是上面“老”字头、下面一小“子”,体现子女对父母长辈等老人们的恭敬。百善孝为先,在培养语文素养的基础上,努力构建以感恩教育为特色的班级教育体系,即:感恩他人,感恩社会,感恩自然。
(一)感恩他人
1.感恩走进家庭——感谢父母养育我
以母亲节、父亲节为契机,组织开展回报亲情活动,让学生体验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爱。引导学生向父母表达感恩之情,用自己的的实际行动回馈父母,为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2.感恩走进校园——感谢教师教育我
①开展七彩卡片表心意活动:通过心意卡设计展。要求每位同学都积极参与,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将自己对教师的真情实感透过自己的设计流露在心意卡上,充分表达对老师的理解、关心和尊重。
②开展谢师恩,绘心意活动:通过绘制手抄报,查找名人尊师的故事、尊师敬师名言警句等,将最喜爱的老师画在手抄报上,或将想对老师说的话表达在手抄报上,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表达对教师的感恩之情。
③开展心语星愿传祝福活动:由班委组织,全班同学在心愿纸上书写对老师祝福的话语,叠成五角星,投放在祝福盒中,教师节时,将收集好的祝福盒送给老师。
3.感恩走进身边的人——感谢他人帮助
通过开展红领巾志愿者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建设中来,树立主人翁意识,崇尚志愿精神;并以点概面,号召其他学生积极行动,主动为他人服务。
(二)感恩社会
感恩走进社会——感谢祖国培养。
1.通过开展母语文化节活动,引导学生倾听母语呼唤,发掘母语价值,彰显母语魅力,感受母语力量,拥有母语情怀。
2.通过开展“黄河之歌”主题情境活动,引导学生走进母亲河——黄河,探秘黄河,品读黄河,抒写黄河,初步了解黄河的历史、地理及文化知识,知道黄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爱国情怀。
(三)感恩自然:
感恩走进自然——感谢大自然的赐予。
1.开展了“关爱自然,乐享绿色生活”活动。师生们走进校园,为美丽校园增添绿意。认识校园里的绿化植物;捡落叶、擦花坛、养护绿化;给学校的植物园松土,浇水。同学们分工合作,增加了对植物生长的了解,增强了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很好地达到了感恩自然、奉献爱心的活动目的。
2.通过一系列与葫芦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葫芦的知识及有关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用心观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在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中,教会学生懂得孝敬,懂得尊重,懂得担当,懂得热爱,懂得珍惜。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形成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科学素养是指当代人在社会生活中参与科学活动的基本条件。包括掌握科学知识的多少,理解科学思想的形成,运用科学方法的生熟,拥有科学知识的浓淡,解决科学问题能力的大小。综合表现为学习科学的欲望、尊重科学的态度、探索科学的行为和创新科学的成效。对小学生进行语文素养的培养与普及十分重要。
利用教学活动、班队会,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教育。“科普展览——培养兴趣;科普讲座——激发兴趣;科学实践——强化兴趣”。充分利用网络、家校联合等有利条件,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强化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生命,使语文教学变得生机盎然,使每位学生都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尽显风采,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获得未来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
[2]主编:王文,张亮《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