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课堂中的教师观和学生观

2018-04-07 16:43杨祥智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9期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

◎杨祥智

教育在众多的社会活动中,是独具特色的。从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本质特征来讲教育的一切活动都是以关注人、发展人本身为前提的。而人类社会又是处在永不停息的向前发展和进步着,这就要求教育只有顺应社会发展,才能更好发挥教育的应有作用,传递社会人生的经验,包括更高层意义上的反思人本身。2016年9月,教育部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它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明确了通过学习后学生应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社会综合实践能力以及人文素养。核心素养提升是核心素养课堂的核心和灵魂,这就需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转变传统观念,必须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学生学科素养。

一、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师观重建

观念是行动的指南,教师是素养课堂教学的主要实施者,所以改革必须从教师观念转变和更新开始。教师观一定意义上就是教学观,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的教学必须确立新型教学观。

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获得学科素养,首先必须培养教师的学科素养,如果一个教师没有学科素养,就只能站在学科的门外教学生怎么考试,教传统知识。学科素养是一个学科的思维、方法、实践能力、学科精神和价值趋向,这五个方面是综合于一体的,其实质是改变过去单一的从学科知识评价教师为多维度评价教师。教师的学科素养有以下几个方面:信息素养,获取信息、辨别和分析信息、支配信息、利用信息和分享信息;创新素养,对教育教学具有挑战心、好奇心、想象力;社会参与和贡献素养,教师自觉参与到社会事务中,在参与社会中体现自己的价值等。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如何创设良好的学科素养教育环境至关重要。首先,教师应积极转化角色,改变传统的师教与生学的关系,要敢于放手,充分信任学生,学习内容由师生共同分析、共同讨论、共同解决。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导”,更需要同学们去“疑”。核心素养会生长出其它素养,余文森教授说“受精卵是生命的源头,核心素养则是一个精神的源头,是其它素养的种子,为人的素养的全面形成提供持续的动力,因此也被称为素养的DNA”。其次,注重发扬民主、平等的教学与学习精神。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教师所拥有的知识量也是比较有限的。于是,在课堂教学中,就应该打破教师一言堂局面,充分发扬民主,师生建立和谐平等的地位。教师也要有意识的把自己融入到学生学习中去,以一种平等、开放、民主的心态与学生交往,使之成为了解学生、教育学生的一个重要途径。再次,创设和谐轻松的教学与学习氛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亲近学生,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新时期学生思维更为敏捷、知识容量大、容易接受新事物,教师要重视对当代学生性格特点的研究。最后,做好课堂外的延伸,上课后教师应把课堂中传授的知识布置生活化的作业,将课堂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探究,让生活与社会变成学生的活教材。

二、核心素养导向的学生观重建

如果一个学生没有学科素养,就只能是一个“做题机器”。核心素养的对象是学生,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新教学活动中,学生既是课堂的主体,也是学科素养的“受体者”,学生本人就不能把自己置身于素养课堂之外。知识为生活服务,生活让知识变活。核心素养课堂重视的是知识的应用,让学生带着生活经验学知识,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解释生活、创造生活,提高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首先,学生要强化主体意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只有在愿意学习的情况下,思维才会处于活跃状态。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参与,积极活动,既能促进学生主动、独立、充满个性的发展,又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核心素养课堂中的学生学习主要表现为学生知识的获得是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知识的发生过程,是一种自我调控学习进程,激励自己战胜困难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在讨论、质疑、对抗、合作、竞争等一系列的集体活动中,学生能充分体验到相互关心、相互支持、团结合作的精神以及这些精神产生的巨大效果。其次,学生要具备足够的自学能力。叶圣陶先生强调: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叶圣陶先生也说过:“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必须是一个具备足够自学能力的人,能够随时随地进行自我教育的人。否则,算不得是一个受过教育的人”。社会实践不断发展,需要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己去学习、去研究。人类的知识财富,其积累主要不是机械相加,而是发展演进的。因此,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来讲,决不可以“光知守而不知变”,一定要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方式。再次,学生在课堂中要“静”、“动”、“辩”结合。“静”就是让学生静心地对问题进行原始思考,提高思考的能力,这要求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动”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学生在展示交流学习成果的时候,不仅交流答案,而且要学会说“为什么”,即言简意赅地说出思路和想法。“辩”是引导学生相互质疑,并阐述观点。它要求学生必须活学活用学科知识和技能,在运用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深入培养各项相关的核心素养,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养成。

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策略是从观念走向行动、从理论走向实践的操作系统,只有将观念和理论转化为实施策略和行动方案,核心素养才能真正落地。

猜你喜欢
学科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