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同课异构
——二氧化碳的制取

2018-04-07 16:43:24林晗曦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9期
关键词:选材实验室装置

◎林晗曦

在深入中学课堂的教研中,恰逢听了2节内容大致相仿的课:浙教版科学八下第3章第4节第2课时“二氧化碳的制取”。2节课上课呈现形式截然不同,下面是2位教师在讲授实验室制取CO2原理的片段。

片段一: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CO2的性质及其相关用途,今天我们将根据其性质,并结合之前实验室制取O2的过程,共同探究CO2的制取。

教师出示探究CO2性质的3个实验,请学生分别回顾CO2的相关性质:1)CO2使蜡烛自下而上熄灭,说明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2)充满CO2的塑料瓶内加水,瓶子会变瘪,说明CO2能溶于水;3)向变瘪瓶中的溶液滴加紫色石蕊试液会变成红色,说明CO2与水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酸。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中获知:实验室制取CO2的原材料是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HCl。接着教师出示实验室制取O2的装置,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剖析实验室制取O2的发生与收集装置,尝试在比对中选择CO2的发生与收集装置。

片段二:实验探究

【实验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CO2的物理与化学性质,并通过图示举出生活中CO2的常见用途。教师以灭火用途为例,通过简易酸碱灭火器开展现场模拟灭火,并引导学生进行系列现象与原理的分析,逐步引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原材料,使学生从本质认识实验室如此选材的原因。

【实验目的】探究实验室制取CO2的原材料选择。

【实验用品】饱和Na2CO3溶液、不饱和Na2CO3溶液、Na2CO3粉末状固体、CaCO3块状颗粒、浓HCl、稀 HCl、洗涤剂、三角烧瓶、长颈漏斗、锥形瓶、双孔橡皮塞、橡皮管、玻璃导管、小试管、烧杯、集气瓶、玻璃片、镊子、药匙。

【实验操作】

用简易酸碱灭火器模拟灭火。先在小试管中装入浓HCl,再将小试管正立放入装有饱和Na2CO3溶液和少量洗涤剂的三角烧瓶里,并把塞子塞紧,将喷口对准教室无人墙角处,然后把三角烧瓶倒置,完成模拟灭火。

教师让学生描述实验现象并写出实验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追问】能否用该灭火器原理制取CO2?

【生】不行,反应速度太快来不及收集CO2。

【师】没错,此外还与浓HCl的性质有关。(教师拿出一瓶浓HCl,请学生观察打开瓶盖后的现象)我们可以看到打开瓶盖的瞬间,瓶口冒出白烟,这就是挥发的HCl气体。由此可见浓HCl具有挥发性,会导致收集的CO2不纯。

【师】同学们考虑得很全面。若把饱和Na2CO3溶液换成不饱和Na2CO3溶液,把浓HCl换成稀HCl,这样的原料可以吗?(教师用不饱和Na2CO3溶液和稀HCl在烧杯中进行实验,学生观察现象)

【生】也不行,2种溶液接触面积太大,使得反应仍太快,可用Na2CO3粉末替代不饱和Na2CO3溶液与稀HCl反应。(教师用Na2CO3粉末和稀HCl在烧杯进行实验,学生观察现象)

【师】现在调整后会发现反应还是进展很快,若把稀HCl再稀释成极稀的状态你们觉得可行吗?

【生】不行,反应物浓度太低会让生成的CO2浓度不高。

【师】大家分析的有道理,为了有足够时间收集浓度较高的CO2,实验室一般用CaCO3块状颗粒(大理石或石灰石的主要成分)和稀HCl进行反应。原理是CaCO3+2HCl=CaCl2+H2O+CO2↑。

【追问】能否用稀H2SO4代替稀HCl和CaCO3反应?

【生】理论上可以。

【师】虽然理论上可以,但实际上不行(教师示范CaCO3与H2SO4在烧杯进行实验),根据反应原理:CaCO3+H2SO4=CaSO4↓+H2O+CO2↑,生成物CaSO4是微溶的,它会包裹在石灰石表面使酸液不能和石灰石接触,从而使反应中止。因此实验室制取CO2一般要采用CaCO3块状颗粒和稀HCl。

【过渡】接着教师出示实验室制取O2的装置,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剖析O2的实验室制取装置,尝试根据原料选择CO2的制取装置。

2个片段相比之下,片段一省时省力,1节课仅用5min就能导入到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选择。但对于原料的选择是直接一笔带过,这种最传统的教学手段——灌输式,使学生只能机械的记住实验室制取CO2是通过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HCl的反应来完成,若深究选材原因,学生最多会答到大理石易获取,对于本质性的理由他们并不清楚。所以这样的知识呈现方式有些走马观花,可以说整节课只是为了教教材而设计,没替学生的终身发展而考虑。学生能在短时间内享受“鱼”的美味——成绩暂时有提升,但难以保证其日后能一直坐享其成,若遇到的情境稍有不同,他们只会在不知所措中错失更多的“鱼”——难以举一反三,最终我们的教学留给学生的将会所剩无几。

片段二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出发,并结合生活实际感受科学。通过模拟现实灭火场景,引发对科学的思考,并在教师的启发下,通过实验探究逐步解锁现象背后的秘密,学会辩证的分析。在放大简易酸碱灭火器弊端的同时,试着改进其选材,从而了解实验室制取CO2的选材意图。看似费时费力,但在教学中,学生不仅能深刻理解知识点,还能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并学会理论联系实际,从而推进有效教学。当学生理解实验室制取CO2的选材原因后,再结合实验室制取O2的原理,就能较快的掌握CO2制取装置的选择。

通过比对这2个教学片段,可以看出我们在教学中过于注重备教材,而忽略备学生,没考虑学生前概念的影响,使得教师自身对知识的引入仍处在理所当然的认识中。“稀释”课堂易使学生错失实验探究、剖析现象的机会,而这种“划水”式教学,最终会导致学生知识建构的不扎实,使得一些有探索价值的问题被无情的忽视。

未来竞争力的关键离不开前期思维品质的培养,以学科知识为载体,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当下教育的重中之重,比纯粹的知识传授更有意义。因为教师不能陪伴学生一辈子,学生要自己承担日后的发展,教师只是其成长路上的引路人,解决的是“如何铺路”的问题,而“路怎么铺”就要看学生自己的造化。因此教师在备课中,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想方设法在激发其学习动机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会知识间的衔接与拓展,即学会学习。那么学生即使离开学校,也能通过自学来完善认识,实现终身性的发展。

猜你喜欢
选材实验室装置
考场作文选材如何“闯关”
电竞实验室
电子竞技(2019年22期)2019-03-07 05:17:26
电竞实验室
电子竞技(2019年21期)2019-02-24 06:55:52
电竞实验室
电子竞技(2019年20期)2019-02-24 06:55:35
电竞实验室
电子竞技(2019年19期)2019-01-16 05:36:09
SBS装置VOCs排放控制探讨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轰趴装置指南
Coco薇(2017年10期)2017-10-12 19:43:59
一种新型消除PT二次回路压降的装置与应用
干熄焦装入装置的改进
新疆钢铁(2016年3期)2016-02-28 19:1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