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价值观的培养策略

2018-04-07 16:43:24王青玲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9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价值观法治

◎王青玲

引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每个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传统文化所凝练的道德精华。在道德与法治的课程中,对于学生价值观的培养是一项比较重要的环节,也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所必需学习的过程。现在的中学生由于年龄原因正是培养正确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无论对于他们的学习还是未来走上社会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现在,随着当今社会的持续改革以及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道德观念慢慢的发生了些许变化,甚至有些心浮气躁,好多不良的社会风气正在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冲击着他们的道德观念。因此加强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是教育过程中刻不容缓的,况且,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使命。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包括三个比较重要的层面,还有十二个主题。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属于公家层面,自由、法治、平等、公正是属于社会层面,个人层面则是包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立德树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教育本身就是为了向学生传授知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渗透在教育的过程当中,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和正确的价值观。在对学生进行价值观传输的过程中,不能仅仅选择生硬灌输的方法,还应该加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与之互动,这样的教育效果可能会更好。因此,要想真正的感染学生,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就需要逐渐提高教育的可行性、以及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让价值观更加有效的灌输给学生,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二、学生对价值观的了解现状

为了真实掌握初中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以及认同现状,笔者从本校的初中三个年级中各选取了两个班级的320名学生进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卷调查。在受访问的学生中,有15%的学生简单了解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有将近40%的学生知识了解一部分的价值观的内容,并不能全部清楚,有90%的学生认为价值观很重要,但是真正了解的人又是只占少数,只有5%的学生认为价值观与他们自身并无太大的关系,也不太注重价值观的培养。以上数据大致反应了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就是有一部分学生对于价值观的相关内容的了解还不够深刻,对各自的定位还不是太过准确,其次,很多学生并没有注意到学校专门为此设立的一些宣传栏,更谈不上因此而受到启发;最后有些学生都认为价值观对于学生的发展相当重要,但是他们又不想为此花时间或者经历去学习和了解关于价值观的内容,因此更不能很好的去实践价值观的内容,这对于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很不利。因此,教师要从分认识到价值观培养对于学生的重要性,认识其中的思想性和人文性,并学会主动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关于核心价值观的相关活动,践行《道德与法治》的课程要求,完成教学的任务。

三、《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价值观的培育优势

首先,讲台是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因此《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更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以及法治教育的重要场地,它承担着为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任务,也是培养学生人生观以及世界观的重要途径;其次,由于这门课程本身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中所涉及到的道德方面的教育以及法治知识的内容与价值观的内容具有很多相似之处,该课程对于学生价值观的培育具有很大程度的优势。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的第四单元,讲到了走进法治天地,讲述了法律就在学生的身边,同时又保障生活,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讲述一些学生身边经常发生的例子,比如学生打架斗殴在校园里比较常见,教师可以通过这些例子,教导学生打架斗殴不仅冲破了一个学生的道德底线,有时还是法律意识不强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别人的权利,如果不加以制止,可能最后游走在法律边缘,酿成大错。通过讲述一些权利与道德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会利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利,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四、《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价值观的培养策略

1.教学中引入故事渗透价值观 故事引入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教师应该从实际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特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不只是简单的教师讲课学生生硬的听,要采取故事引入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故事教学中抓住学生的情感变化,让学生在情感的不断驱动之下受到一种感染的力量,从而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动力。比如,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模范事迹和榜样人物,他们从不同方面对价值观进行了深刻的诠释,并且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如果教师能够将这些模范典型引入到课堂当中,能够最大限度的激起学生学习价值观内容的兴趣。比如优秀教师支月英,在偏远地区支教,培养了很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从来不畏艰难,努力克服学生各种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真心呵护每一个学生,资助贫困学生,争取不让一个孩子辍学。教师可以通过优秀教师的榜样,让学生明白每一位任课教师的辛苦,教师都是真心为他们的将来着想,让学生们在平时学会体谅教师的不易,从而加深师生之间的情谊,同时,教师还可以经常在课上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感受浓厚的师生情,从而有利于价值观的培养。

2.拓展和延伸课堂教学 培育学生价值观,教师不能仅仅局限在固定的模式上,要注重方法的多样化,只要能够使得学生的道德品质得以提升,就可以将其作为教学的资源,加以引导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学生知情意行的投入。教师可以结合《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内容,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德育方面的教学活动,将课堂加以扩展和延伸。比如,教师可以选择在国家公祭日的头一天,在整个班级里开展关于“牢记历史,缅怀英烈”的主题活动,让学生能够通过活动的举行接受心灵的洗礼和价值观念的塑造,从而在内心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也可以在学雷锋日之前,开展志愿者服务的活动,由教师组织学生的整个活动,通过志愿者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类似这样活动的开展,不仅对于建设班级班风有极大地好处,还有利于《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顺利开展。

3.结合时事,凸显价值观 将事实与教学相结合来培育学生的价值观是重要途径,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渗透价值观内容,以此来凸显价值观。比如在讲到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关于生命的思考时,教师可以在网上找一些时事或者《今日说法》里面2017年“少年的沉默”这期视频播放给学生看,比如,在视频中,学生李苏因为与同学发生口角,就用随身携带的匕首将同学刺伤,后来导致同学救治无效死亡,在这个案件中,李苏法律意识淡薄,不懂得尊重他人的生命,在与别人发生争执时采取极端的手段,甚至伤害他人的生命,这种行为是对他人生命的不尊重。通过视频的学习,教师要教导学生要珍惜自己与他人的生命,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在遇到问题时要用有效的方式化解,充分感受到生命存在的意义,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从而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以及价值观。

五、结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它是提高学生的道德和法治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方面的重要支撑。在《道德和法治》教学切实中加强对学生的价值观培养,知行统一,内化于心,无论对于落实课程目标,还是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价值观法治
我的价值观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11-26 07:41:24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人大建设(2018年3期)2018-06-06 03:11:01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德育(2017年1期)2017-02-09 13:59:41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学习月刊(2015年9期)2015-07-09 05:3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