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体验式教学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2018-04-07 14:41:59梁十五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12期
关键词:体验式数学知识创设

◎梁十五

前言:随着教学的改革,不断对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水平提出新的要求,新时代下,不但要求教师教会学生学科内容,还需要对其核心素养进行提升式培养,这就需要数学老师丰富教学方法去探索,实践证明,体验式教学方法比较适宜这种新时代的要求。

一、体验教学和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和内容

1.体验式教学的意义 小学高年级体验式教学是指,为了达到某种学习的目的,从教学的本质上出发,用创造与创设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情景,引发学生自己对情感体验的兴趣,从而迅速的掌握理论知识,达到学生心理机能全面发展与和谐发展的意义的教学方法。

体验式教学比传统式教学更加具有实际意义,有利于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学生核心素养的内容 随着课程的改革,学校开始注重学生自身的能力、潜力开发,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经慢慢成为课程的重中之重。对于教师来讲,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相对的表现为:科学精神、健康生活、责任担当以及实践创新等方面。

二、体验式教学方法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系

体验式教学方法的运用,要求学生本身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不能是刚刚上学的小学生,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讲,对老师创设的情景刚刚懂为最佳。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目标,而体验式教学是实现这个目的的重要手段。

1.有利于文化基础的形成 由于体验式教学提倡情感和认知活动的融合,体验式教学需要教师创设一定的与数学有关的场景,引发学生对教师创设的场景进行自发的、积极的、健康的体验。在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创设场景时,需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审美兴趣等要素,然后通过学生自身运用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和思维方式,对此场景进行比较全面的思考,善用理性思维、批判质疑以及探究根本的精神进行以生活场景为衬托,实际感受为知识领会的主要过程,不但积累培养了人文底蕴,而且在此过程中慢慢养成了一种探究到底的科学精神。

2.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 由于小学数学本身的学科特性,比较偏向培养学生的推理、计算能力,注重严密的逻辑思维,也注重培养学生的一定的想象能力。教师在创设情景时,需要考虑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会以学生年龄为依托,考虑其日常生活、学习的特点,然后将与学生接触的事物进行总结、归纳,将书本知识融入到情景中,有利于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兴趣,不但在学习中锻炼了乐学善学、勤于反思精神,还会从数学知识结合教学场景学会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

3.有利于培养社会参与意识 教师创设场景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年龄与实际年龄的关系,提倡创造场景时尽量靠近现实,贴近社会,尽量将小学高年级的数学课创设的井井有条,使学生不但在学习中获得新的知识,还要教会其在社会中遇到一些紧急事情解决的常识。长此以往,学生自然而然的就会从被动参与社会变为主动性极强的感产生疑问、质疑的生活小能手啦。

三、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1.培养整体性数学思维 教师在创设场景时,应该充分考虑到新旧知识、新知识之间、跨学科之间的关联性,最好让学生从宏观上对数学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数学就像立体的球体一样,主线之间有分支,而分支预分支、分支与主支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关系。可以说这是学习数学的前提,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因为,在体验式学习中锻炼了学生的审美情趣、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乐学善学、勤于反思甚至简单的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等等核心素养。例如,拿函数与一次方程和二次方程来讲,方程应该在小学低年级时就接触到过,那时只是做简单的加减乘除,还不够使老师创设太多的与生活有关的场景进行学习数学。到了高年级时,数学课上开始出现二次方程,三次方程等等,还继续学习了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以及集合的相关知识。教师可以以简单的函数开始,例如,有关种树苗的函数,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人文基础、自主发展核心素养,还从某种角度增加其社会参与意识,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因为数可以防风固沙,种植树木还可以释放充足的氧气净化城市空气等。数学是十分有趣的学科,学习它需要学生具有足够的创造思维,老师只有在对教材非常熟悉的条件下,才能锻炼学生们的对事实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自发的将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串成线、铺成面、形成体”,通过在学生脑中的形成的立体形象,锻炼其随时可以找到从某一种数学知识的位置,并且对与其相关的数学知识进行准确的判断,取出一小块立体形象,再进行加工创造,久而久之,学生自己就会出题做数学训练,培养出属于数学的核心素养。

2.注重学习数学的过程性 教师在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时,应该侧重让学生理解数学的过程性,而不是简单的定式,因为我们要培养的是学生的核心素养,而不是只会死记硬背的知识。要让学生学会自己推理,明白数学知识是灵活多用的。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渐进性,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里需要注重两个过程的相互融合: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学生思维活动过程。这两者是相互增长的,要将它们完美的结合起来,需要教师既懂得学生的思维发展知识,又要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创造性能力。例如,一定图形的内角和。小学低年级的时候,学生只简单的接触到过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并且对其内角和是死记硬背下来,还没有对其内角和上升到理论的层面。到了高年级数学学习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外角线、平行线的方式退出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这是一个从感官到理性的认识,这个过程很重要,此推理不仅仅证明的是多边形内角和的问题,而是一种逻辑思维方法,学生主要学习的是推理的过程,然后将这个推理方法运用到生活中,从而处理生活中的小事情,再或利用到紧急情况中。教师在编题时应该加强对数学概念和原理的讲解(定义、定理、公式、法则等)的概括过程和推理过程。巧用观察、计算、证明、归纳数据推理,让学生在一点一点感性感官上体验,最后形成学习和生活的方法。

3.形成一定的应用数学学习习惯 教师教授学生数学的宗旨在于,更好的适应生活和创造美好事物。不是简简单单的将定义背下来,考试的时候得高分,现在的社会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当的程度,教学宗旨也有所改变。数学本来就是来源于生活,在应用时也应该回归生活,但是没有一定的数学习惯,是解决不了数学生活难题的。数学习惯包括数学抽象学习习惯、数学推理学习习惯和数学建模学习习惯。那么在这三种习惯下又产生了很多的小方法,其中有抽象调查法、数形结合方法、函数方法等等。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对数学教材进行高度总结,深入掌握、善于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将学生带入到属于数学生活的世界里,促使学生数学行为习惯的养成。

4.提高数学学习的自觉性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应该对于教师来讲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首先,数学自觉性的养成需要两个方面的工作,需要提高学习数学的意识,又要求教师教会学生怎样将生活的事物进行简化和量化的分析方法,并且建立数学模型的思维习惯。其次,数学自觉性的养成还需要做好基础工作,那就是收集、采集、归纳。因为只有当学生付出了一定的汗水,才有收获数学知识的成就感。一次是成就,两次是成果,三次就是数学的自觉性了。采集相同或者想类似的事物,收集一定数量的事物,归纳则是总结经验了。最后,培养数学交流方法。让学生逐渐的学会、理解、表达别人或者自己的数学看法,培养一定的逻辑思维。有利于核心素养的养成。

四、总结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不断向前发展,学生学习的目标也成多元化发展。为了响应这一目标,数学教师可以利用体验式教学方法去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也是作为教师肩负的历史责任。

[1]卞苹苹.注重体验式教学提高核心素养[J].中学物理,2017,35(6):3-5.

[2]殷艳,王红兵.在数学体验过程中,发展数学核心素养——以“探索三角形相似条件”为例[J].中学数学,2017(8):10-13.

[3]郑二龙.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研究[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7(7):6-7.

[4]江正明,周勇,马竹青.传统文化背景下体验式语文教育课程创新基地建设[J].今日教育,2017(2):33-35.

猜你喜欢
体验式数学知识创设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46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0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58
振荡电路中周期计算需要的数学知识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
辅导员(2017年9期)2017-06-01 12:10:06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
中学政史地(2017年2期)2017-05-17 06:1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