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荣
摘要: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教学也应当保持与时俱进,不断健全完善和改进教育模式。多媒体技术手段的应用,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以往枯燥而又乏味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本文先对大数据时代下的高校思政教育进行概述,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加强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进,谈一下个人的观点与认识,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教学;思想政治;大数据;教学模式;改进策略
高校思政教育关系着学生的三观确定,在学生思想观念、行为规范以及心理健康引导与培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觑。在当前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应当立足实际,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创新教育模式和方法,以此来加强高校思政教育管理。
一、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思政教育概述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手段,不断创新教育教数据,其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而且体现出大数据的创造性以及优越性。大数据时代下,数据量非常的大,而且其类型繁多、传播速度快,具有较高的实效性。在当前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国内高校思政教育主要表现出以下特征:第一,教育对象表现出整体性。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教育教学模式具有独立性,学生作为教学对象具有整体性。然而,在当前大数据背景下,国内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的突显。实践中为了能够有效加强学生思政教育,大数据要求超越传统教育模式,从根本上改革以往的教育教学模式。第二,教育环境更加的开放。大数据的应用为当前国内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扩大了学生收集数据信息的渠道,学生能够自主搜索所需的信息资料。在高校思政教育教學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过程整体上被大数据时代包围和扩展。同时,还可以实时关注学生们的思想动态,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思想,以便更加准确的理解和认识学生的价值观念,而且已成为现代高校教师必须掌握的技能。基于大数据思维和技术平台的应用,通过新媒体技术手段及时关注高校学生们的思想动态,加强师生交流互动。
二、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模式改进以及创新策略
基于以上对当前高校思政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大数据技术和平台的应用优势分析,笔者认为为了更好的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高校思政教育教学过程之中为教学服务,应当进一步改进教学理念和模式,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改进教育教学理念
在当前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当及时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科学认识、利用大数据技术手段。在此过程中,应当不断加强信息数据敏感性建设,能够从海量的信息数据中有效收集和综合分析利用可反映高校学生思想动态和价值观念的大数据信息。同时,有效利用现代大数据信息资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顺利进行提供信息基础。同时,还应当树立合作意识,共建共享资源。对数量较大的数据信息进行对比分析,积极需求专业技术支持,树立合作共赢的意识,积极主动与专业组织机构的技术合作,以便能够更好的活动大数据信息资源。此外,还应当形成预见性意识,这对高校思政教育至关重要。实践中,不仅仅时对学生现存问题的处理以及积极应对,更为重要的是应当防范于未然。为此,我们应当具备预见性意识,能够从海量的大数据信息中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以及潜在的隐患,从而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二)加强高校思政教育队伍建设,建立辅助教学系统
在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一贯使用,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以成绩为评价标准的模式需要创新和改进。现阶段教师可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综合评价,并且对学生客观评判,创建高校思政教育人才队伍。对于高校思政教育人员而言,应当积极搜集数据信息,并且对其进行综合分析以及优化整理,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同时,还要根据数据信息进一步深挖,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爱好和心理诉求等进行全面把握;在此基础上将学生的爱好和兴趣、需求等生成表格,分析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及时准确地跟踪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同时,学生也可以采用开放的互联网平台积极寻找所需的知识和资料,通过提高教师的素养来为学生解疑答惑,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技术、分析以及教育一体化的高校思政教育教学辅助系统。
(三)创新教育教学载体,加强评价的多元化建设
随着当前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当前国内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工作逐渐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为此需建立符合大数据背景的思政教育教学载体,从何利用现代软件终端,比如QQ、微博以及微信等新媒体技术平台,优化和提高思政教育教学。同时,还要积极传播正能量,采用高校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交流,积极主动地占领现代网络思政教育主阵地。对于每一个高校大学生而言,他们的个性以及爱好和心理诉求等都存在较大的差异,而且一直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之中。在当前新形势下,国内高校思政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再沿袭传统的统一评价标准来评判学生。为此,我们应当利用当前大数据技术平台,科学合理地对学生进行评价,通过建立大数据库对高校学生多元化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数据分析基础上的高校学生档案袋,以此来突出他们的课堂教学主体性,同时这也是现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基于大数据技术进行“全人教育”的根本要求。
结束语:
总而言之,大数据技术平台为当前高校思政教育教学提供了数据支持,对于视野的开阔具有显著的成效。高校学生思维更为活跃,而且知识架构更加的完整,尤其是大数据信息的普及对高校思政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模式的改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新时代背景下应当保持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和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以此来提高思政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王绍霞.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3(23):23-26
[2]王璐.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困境探析[J].高教论坛,2016,5(8):3-6
[3]魏魏.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6,33(2):36-39
[4]胡子祥.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变革及对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6,(02):74-78
[5]徐君莉.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思考[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7,(02):7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