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先凤
摘要:民俗是传承了千年的中华智慧。民俗在我国的各个地区有着不同的风貌,现如今在创新浪潮的冲击下,多元化的文化组建,使得民俗文化逐渐被人们忽视,在标新立异的同时民俗文化逐渐消失,或者被国外的文化习俗所取代。想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应从理念上根除崇洋媚外、喜新厌旧的思想,从教育的角度出发,使得我国新一代成长起来的青年能够弘扬民俗文化,同时借助民俗文化了解国学精华,累积文化底蕴。在中专的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的直接导入,学生感到索然无味,那么通过怎样的形式既能够介绍民俗文化,又能够升华文学素养呢?这是中专语文教师亟待思考的命题。
关键词:民俗文化传承;中专语文教学
在中专语文教学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等待教师安排语文学习的任务,而后机械的进行记忆,且对于语文的理解也较为浅显,鲜少进行自主的发言与探究,利用民俗悬念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并借助民俗文化传承来弘扬美德,不仅充实学生的语文知识认知,同时熏陶学生的心灵,促使学生具备高水平、高素养、高文化。
一、导入民俗古诗的阅读引用
古代的诗篇中留存民俗的文化风情,教师应提炼出有关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民俗细节,将其放大引发学生的民俗讨论。例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古诗,通过月亮的变化来形容人们的悲欢情愫,又以一句“古难全”来简单的概括人生的不如意十之八九;又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通过爆竹、春风、新桃等来描绘过年的场景,彰显了我国新年期间的热闹与有关的风俗习惯;同类的古诗还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些通过民俗的描绘而后寄托忧思、怀念等情感的诗句,很容易引发中专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得学生对离家、远归、过年等一系列的思想得到释放,再通过回顾经典,进一步品味民俗文化的文化韵味。教师还可以把课堂交给学生主导,引导学生进行有关的问题互动,让学生以小组竞争的形式进行民俗的资料收集、课堂阐述,结合古今了解民俗的优缺点,能够剔除糟粕,取其精华,创新民俗的发展。
二、导入民俗情节的思维牵引
提高民俗文化传承,必然要联想到有关的名著导读,我国的古代名著中有着无数的案例,不仅提出了一些已经被现代人遗忘的民俗细节,同时还彰显了我国的文明礼仪,直至今日,虽然一些民俗已经逐渐的被新型社会互动形式取代,但传统的文化不可遗忘,有关的民俗精神应继续弘扬。例如:《红楼梦》中对于“尊敬师长”片段的描写,贾雨村是落魄诗人,林如海虽然身在官场,但并没有瞧不起这位自己女儿的私塾先生,平时称呼贾雨村为“吾兄”、“尊兄”,甚至为其苦心谋取前途,为其提供急需的资金等。但该书中另有一些与现代不相容的礼节:李纨的丫鬟素云自作主张地拿来自己的脂粉给尤氏用, 侍侯洗脸的丫头只弯着腰捧脸盘, 按大户人家规矩是应该跪着捧脸盆的。我们现代社會讲究人人平等, 自然不会有“跪着捧脸盆”这样的民俗发生,但尊卑有序、礼貌待人仍旧延续到现在,比如:递给别人剪刀时,要将尖头朝向自己,收别人送的礼物时,要双手去接,长辈提议与晚辈喝酒时,晚辈的酒杯要低于长辈的,种种的民俗细节都彰显了待人接物的礼貌。再比如《鸿门宴》中的座次讲究,现今在举家团圆时还能依稀可见座次间不经意的长幼排列,尤其是为家中老者祝寿时,寿星必然要坐在中间最里面的位置,鲜少见到将老者安排在侧面的,主要是方便长辈夹菜、与晚辈训话等。从生活的细节着手,使得学生很快被民俗文化吸引,并鼓励学生自主地列举一些有关的民俗情节,指引学生正确的看待民俗,并将民俗文化穿插在自己的生活当中。
三、导入民俗实践的观察体验
民俗文化传承至今还保留了诸多的节日与习惯,说起中国的传统节日,就不得不提到国外的“圣诞节”等。今年过年之际,网络上一名少数民族的女明星发微博表示自己从来不过春节,而后在圣诞节却大肆庆祝,被网民痛加批评,最后不堪其扰删除了全部的微博。从这次事件可以看出,我国国民对于民俗文化的维护还是较为关注的,但同时也应引起人们的反思,从辩证的角度来看,我們不反对接受外来文化,该女星的民族本身就有着自己的“春节”,那么本次事件也不能完全的代表其不爱国。在民俗的教学中,中专生思想还不够成熟,教师应正确的引导,让学生自主的去体验民俗文化与外来文化,在多元化文化并存的今天,我们对国外文化不抵触、但也不宜太过热烈,保持一颗平常心,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加重对民俗文化的实践参与,比如情人节与七夕节,如果单纯的关注外国的情人节,而不关注我国的七夕节,将情人节完全的代替七夕,反而使得我国的传统节日与七夕的美好愿景被排斥在外。对于民俗的实践目前争议纷纷,教师可借此契机让学生表述自己的观点,不偏颇的看待事物,提高学生的民俗认知思想。
想要改变中专语文的教学状况,导入相应的语文素质教学方案,就应从民俗文化传承的视角出发,勾起学生的求知兴趣,以及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心,促进他们语文素养、文化底蕴、文化力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