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雯
新课程要追求的理念之一就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小学美术课对学生的升学、谋职的影响微乎其微,要求学生运用强大的意志力迫使自己努力去学习美术的可能性也不大,因此,美术学科要在大多数学生的心目中保有一席之地,就应该注意使之与学生发生兴趣方面的关系,即要激发学生的内在兴趣。
兴趣是人们认识某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是进行美术学习和创作的动力。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也是推动学生探求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在美术教学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发展美术实践能力,激发创新精神,陶冶审美情操的有效手段。激发兴趣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一件好的美术作品.一次成功的作品展览,一次精到的示范,一个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导入,一句鼓励的话语,都可以引起学生对美术教学的短暂关注和学习激情,而要使學生的学习兴趣长久保持下去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有一个长久而系统的计划,认真分析和研究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习惯和个性心理,采用能使学生快乐符合学生认知习惯,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富有时代气息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通过长久而不间断的鼓励引导,才能使学生对产生美术学习的浓厚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积极的思维和良好的效率往往建立在浓厚的兴趣之上,为了让学生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与高昂的情绪,我觉得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了解学生,因人施教
我们要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就得了解学生,因人施教,允许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允许学生兴趣的不同方向,承认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承认学对知识掌握的速度有快有慢,接受知识的能力有强有弱,给学生以充分的尊重从而培养其兴趣。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动手练习的能力各不相同,教师要经常观察、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发现其特点,找出差异,因人施教。学生动手练习时要随时给予辅导,辅导时态度要亲切,对能力差的学生,要有的放矢,并且要有启发性,要充分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增强学生作画的自信心。
二、要学会宽容和等待
美术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对全体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而不是把所有学生培养成为艺术家。作为美术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来消化和掌握知识,努力创造一个愉快、宽松、充满艺术情趣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与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逐渐地把学生引导到学习美术的兴趣上来。
三、开阔视野,丰富知识
由于条件限制,学生没有美术馆、博物馆可以参观,也没有画家的画室可访问。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美术作品展览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如:在低年级开展单线描画展览;在中年级开展水彩作品展览,泥塑展览;在高年级开展特色手工剪纸展览,国画作品展等。当同学们看到自己的作品有机会展出,就会信心大增,加倍努力,增强学习的信心。学生通过观看画展,从中吸取知识而耳濡目染受到薰陶,既丰富了校园的文化生活,也使学生受到了艺术的美。
四、运用多种多样的工具材料
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已经或多或少的掌握了一些初步的美术表现技能,如:民间剪纸、泥雕、纸浮雕、纸雕塑、布丝粘贴等。在学生能够用笔和纸参加活动,产生一定兴趣的基础上,要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使用其它各种工具材料,进行其它有趣的绘画、手工活动,以进一步巩固与提高他们的兴趣和表现能力。
五、要充分利用身边资源
众所周知,上美术课,要准备很多材料,如:橡皮泥、积木等等,要购买这些材料对于一些孩子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花费,如果没有这些材料,美术课便无法开展,于是上美术课无形中变成了学生的一种压力,自然对美术课也少了许多的兴趣。为了改变现状,我提倡学生将乡村随处可见的材料引入课堂,没有橡皮泥用作雕塑,但是粘土随处可得,面粉同样可用;随处可见的树皮、稻草,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鸡蛋壳、毛线、碎布、都可以用来制作手工艺品。于是美术课堂便成为学生的手工作坊,别有风味的装饰画也应运而生:用茅草的花穗做成的猫头鹰,用茅草杆编成的风车,用竹管做成的乐器,用碎布做成的仕女图,用皱纹纸做成的白雪公主,最精彩的是利用我们生活中各种废弃的玻璃、陶瓷、硬塑瓶子,做的砂瓶画,由于细沙质地粗糙,砂瓶画显示出了丰富的肌理效果,美妙极了……
让学生把美术创作与手工劳作相结合,全面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它不但要运用到美术的语言,如观察、分析事物的色彩、形状、线条、明暗、肌理等并进行艺术抽象,同时要考虑到如何感受和了解材料的形、色、质量、如何选择适宜的工具、如何运用适当的方法加工制作等。学生可以几乎完全自由的表达个性和自我的想法,从而体验创造的独特兴趣。
六、以教师自身的魅力感动学生
体态和颜面是对人认知的接口,体态不顺,颜面不端,常常引起不快,影响交流和沟通,从而便大大降低了某些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们常说的为人师表以及我国古人很讲究人品与画品的关系,都表明美术教师更应注重人格及修养,使学生产生敬佩感,这使学生提高对美术课的兴趣大为有利。因此,在工作和生活中,美术教师的言谈必须幽默睿智,举止必须大方得体,装束必须高雅和谐,面貌必须饱满热情,处事必须宽容豁达;时时处处体现美术教师与众不同的风采,尽显自己的人格魅力,关心和爱护学生,使自己成为学生乐于亲近、乐于仿效的老师,从而使学生亲近自己所教学科。
同时美术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不仅要了解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又要有一定的实际动手技能。学生往往讨厌枯燥的理论,喜欢实践,教师如能娴熟自如地当场演示操作,学生则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学生崇拜对象,从而使他们产生学习兴趣,并能长期保留。
七、必须有一个长久的影响计划
充分挖掘和利用学习、生活中的各种有利因素,使学生受到长久而不间断的艺术熏陶,让他们感到学习和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艺术元素无处不在,并逐渐学会自己去感受美、欣赏美,由此产生创造美的欲望,从而接受和亲睐美术教学。
我相信,美术教育只要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把趣味性与知识性、科学性结合起来,并能恰当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美术课必然会活起来,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会更浓。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增强美术课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