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改革探讨

2018-04-04 09:27刘方涛
魅力中国 2018年46期
关键词:计算技术师资校企

刘方涛

摘要:本文从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基于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就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的办学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学生企业化管理、校企合作利益分配机制四方面所做的创新和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字:校企合作;混合所有制;云计算技术与应用

近年来,经过政府引导和职业院校的不断探索,校企合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并没有达到校企双方实现共同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预期效果。而在国家全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如何通过发展混合所有制职业教育来增强办学活力和提高办学效益,已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热点话题。

一、现有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主要停留在企业为学校提供项目支持、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机会、为毕业学生提供就业岗位等浅层次的合作层面上,合作内容比较简单。一些企业在安排学生顶岗实习中,把学生作为劳动力使用,实际上是顶岗工作,没有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进行知识、技能的配合教育,离“合作办学、互利共赢”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由于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是近几年才开设的新专业,高职院校无论是在师资条件还是硬件配置上均存在与社会脱节的现象。若利用现有的校企合作机制,企业方仅提供实习岗位,很少参与到前期的专业技能教学中,这将导致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不仅不能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反而还需要企业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指导和管理,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企业又是以盈利为目的,首先注重经济效益,往往忽略了社会责任,从而导致企业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积极性不高。

二、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新尝试

以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校层面已经深刻认识到,云计算技术与应用这門新兴的专业,其技术更新换代非常快,若对该专业人才的培养还停留在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上,那么培养的学生将很难满足企业的需求。因此,学校就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深度合作,开展混合所有制办学新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一)办学机制的创新。

校企共同投资建设和运营ICT行业创新基地,其企业投资设备和工程师队伍,校方提供场地、参研师资和资金。依托ICT行业创新基地,校企合作成立三级“学院”,该“学院”采取“学校主导,企业主体,师生参与,校内实施”的模式开展建设和运营。在专业建设、师资培养、课程建设和素质培养方面,由校企混编师资团队担任,属于与企业在企业大学层面的融合;其次,在学生实习就业和职业素质培养方面,由企业专门配备的招生就业经理和职业素质导师负责,提升学生职业素质技能并联系行业内优质企业作为区域内合作企业资源池,属于和企业在人事行政层面的融合;再次,在师资培养、课程建设和职业素培养中借助企业委派的研发工程师来提升师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与企业的研发体系进行融合;最后,由企业委派的市场推广经理,负责ICT行业创新基地的研发成果的推广,与企业在市场体系层面的融合。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由于云计算领域的设备以及知识更新换代非常快,为了弥补学校师资力量薄弱的缺点,来自企业一线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工程师组成教学团队,承担以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职业素质课程教学、课程实践为主的教学工作,丰富的行业工作背景使得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更具可行性。

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的课程设计和人才培养方案由校企共同研讨确定并每年更新,每届根据行业布局、企业发展和区域经济的要求,明确人才培养规格、结构和需求,体现校企合作导向下的实践技能人才培养改革。其中,人才培养方案的不断优化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行业需求强相关,即围绕国家战略和互联网+教育的发展需求,聚焦ICT产业链,开展人才培养;其次是企业强相关,即依据“行业领先企业”的技术特点,提出的人力资源体系需求,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实践型人才培养;再次是区域强相关,根据区域经济所需的人才、技术,提供人才培养解决方案,服务于区域经济,使国家产业战略在区域落地。

(三)学生企业化管理的创新。

由于学生毕业后最终是走向企业,因此除了要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外,还要着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通过多样化的“企业走进校园”活动等方式,提前让学生了解行业、企业和岗位特点和需求,提升职业素质。同时,对学生进行的企业化职业管理则注重将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融合,创造出对学生产生影响,让学生认同的社会价值文化,通过学生社会价值文化考核,对学生在校学习和实训期间的表现按照每月一次的频率进行考核及考评,促使学生缩短走入行业岗位所产生的不适期,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四)校企合作利益分配机制的创新。

校企双方在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的实训设备和师资力量等方面的投入都比非合作专业大很多,混合制办学的学生相比非混合制办学专业的学生,无论是实训基地和师资配备上,都获得了巨大的增值服务。传统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需要向学生收取额外的企业教育服务费,这笔费用用于支付给企业作为办学成本和收益。而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本着应承担更多社会职能的原则,在保证支付给企业正常办学成本和收益的前提下,并未向学生额外收取任何费用。这种让利学生的校企合作利益分配新机制能够让更多学生享受到混合所有制办学的成果,也能更好的让企业一心一意投入到办学中,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结语

通过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校企共建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实际上是在高职院校与企业在培养人才的战略上找到一条便捷的通道,打通培养障碍,积极改善学校重培养轻实用、企业重实用轻培养的弊端,在培养环节积极调动二者的参与度,使高校与企业在培养的目标上达成一致,在培养环节上充分发挥二者的作用,最终使培养的学生能够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朱向涛,哀建国,金松恒.校企合作下园林实践人才培养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报),2018,43(3):175-180.

[2]王良优.职业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办学初探[J].职业,2018,4:22-23.

[3]吴琳.计算机软件专业校企合作探讨与分析[J].价值工程,2018,26:201-202.

[4]李雅静.以校企合作为平台构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J].中国商论,2018,8:180-181.

猜你喜欢
计算技术师资校企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新时期计算机网络云计算技术研究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美国加强数据共享促进师资培育
美国加强数据共享促进师资培育
计算机技术在通信中的应用研究
云计算及其在地理信息工程中的应用
粒子群算法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