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 100000)
长期以来,新闻出版行业改革相对滞后,如同经济领域亟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样,当前,出版业同样存在着“供需不匹配”“产能过剩”等问题。种局面的形成,根本在于一些出版社策划能力下降,创新动力不足,导致劣质图书充斥市场。因此,通过深化出版体制机制改革,加快促进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网络出版融合发展,做强做优做大一批出版企业,为出版业繁荣注入“源头活水”,就成为新闻出版行业现阶段工作的重中之重。
进入“十二五”以来,受到纸质出版物增速下滑的影响,新闻出版产业的增长速度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趋势。营业收入,利润总额、行业增加值等经济指标的增速都在下行。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十三五期间产业增速可能还会进一步减速,这不仅影响新闻出版产业自身的规模、竞争力,影响新闻出版强国目标等,更会影响文化强国战略和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目标的实现。为此必须加快新闻出版改革寻找产业发展的新源泉、新动力(魏玉山,2016)。供给侧改革的目的是要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的、不断升级的对各种出版物的阅读需求;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优秀读物,不仅要有一定数量规模的品种、更需要的是高原上呈现高峰的精品力作,不仅需要满足市场需求的畅销实用,而且需要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品牌经典,实现两个效益。出版业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调整出版物供给结构和出版资源的配置方式。如何精准对接市场、如何生产和传播更优秀的内容和载体、如何既提高出版质量又提升出版效率、如何推动业态创新实现融合发展等一系列亟待破解的难题。(杜贤,2016)。
(一)供需结构错配
由于产能过剩、有效需求不足、资源配置不合理等当代经济原因,供需错位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之一。我国2015年出版图书47.58万种,出书的品种数量已经居全世界第一,但有一些书到了书店以后根本没有上架,甚至是没有打开包就退回来了,变成死库存(樊希安,2016)。随着出版与市场矛盾在不断激化,过剩产能成为制约出版业转型的一大包袱,巨大的库存正在危及整个出版行业,有的出版企业因此而陷入困境(何显,2016)。
(二)原创图书质量不高 、创新动力不足
原创图书质量不高,跟风、重复出版的不少;公开出版的不少,而“留得住、传得开”的不多,有世界影响力的更是寥寥无几;各类图书销售排行榜上,新面孔不多,多年前的“旧书”或者引进版的图书却不少。据2015年对全国实体书店的抽样调查显示,在书城和中等书店,动销率基本在20%~30%之间,最好的动销率不超过40%,差的则低于20%(张文忠,2016)。还有一些报纸期刊出版选题冷僻,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及时反映受众关心的热点和焦点问题,缺乏新闻价值,内容雷同,出错率高,造成期刊和报纸发行量下降(张银平,2016)。
(三)数字出版水平尚需提高
我国在新媒体与数字阅读方面存在短板的问题,随着智能手机、WIFI的普及,数字化的阅读还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数字内容的增值服务是一个重要的方向,但是从目前来看,一方面是出版主体的技术能力普遍不足(杨祖增,2016)。另一方面是出版单位对此的重视与投入不够,许多阅读客户端是由非新闻出版单位开发的,出版单位的优质内容或是被无偿使用,或是不能通过客户端为读者使用(魏玉山,2016)。
1. 从去产能方面,出版业需要寻求对图书产品结构的转型或升级,应压缩图书产品的品种和数量,从而提高图书质量(樊希安,2016)。
以供给需求的角度,一方面仍是要了解不同读者群多样化的需求,从读者的需求出发,去策划选题,对于选题源头的优化、精简、精准,关键在减少选题品种、去掉多余选题产能、提高创新性,实现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的转变,从而提升选题策划水平,提高选题质量,提供能真正满足读者需要的出版物;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来激发和满足读者潜在的需求(张文忠,杜贤,2016)。以产品结构的角度,一方面是产品结构应根据党和国家的大局发展调整,须坚持政治、行业、改革、质量、创新等的正确导向,从宏观角度去产能,导向化图书“高原”为图书“高峰”。一方面则是积极面对市场,围绕市场来调整,进行创新推动结构性改革、选题结构性改革、产品结构性改革、生产结构性改革、业态结构性改革、营销结构性改革、市场结构性改革和产业结构性改革(樊希安,2016)。
2.在去库存方面,有些学者认为出版产业可以利用专业系统,制定合理的制度,帮助出版单位提高选题策的科学性,从源头上防范库存风险(童健,2016)。
另一些学者认为首先要分析出产业的活库存和死库存,对于活库存进行创新优化,对死库存做出合理的处理,分辨出“优质库存”、“有效库存”“无效库存”“僵尸库存”,对这四种库存做加、减、乘、除法,以实现有效库存。减法减去没有价值的“僵尸库存”,除法是在“无效库存”中选出市场价值,有潜力销售的库存,转“无效库存”为“有效库存”,加法则增加有市场价值、营销价值、学术价值的选题,形成有数量规模有质量的“有效库存”,乘法需要编辑从选题、策划、生产、投放、营销每个环节做到精准,不断增加“优质库存”,以乘法叠加的模式实现“优质库存”最大化(杜贤, 2016)。
3.去杠杆的目的是要对机制体制调整,把制约发展速度和约束发展效率的条条框框去除,把妨碍生产力发展和创新力迸发的桎梏打碎。
通过创新机制完善体制、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激活思想创新理念、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等一系列有力措施,充分解放生产力、激活创新力,寻找那个翘起出版社创新发展重任的支点,实现供给侧改革发展(何华征等,2016)。
4.在降成本方面,杜贤(2016)认为对于出版业降低成本要做到两点:一是精细做好科学预算、成本预测、利润测算等;二是精细化、扁平化管理,从数量化发展转换为质量效益化。朱同芳(2016)认为,应狠抓降低图书产品的生产成本,特别是使用新技术、新工艺降低印刷成本,采用现代企业管理机制降低人力成本要将实行成本目标管理与经济责任制相结合,强化成本核算,在产、供、销、财务等各个环节都要加强管理,把生产成本中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动力、工资、制造费、行政费等项中每一项费用细化到单位产品成本中,变成本的静态控制为动态控制。
5.在补短板方面,出版业首先需要寻找到短板,以弥补不足的方面,全方面发展自身的能力。
在数字出版技术方面,传统出版业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强化借力发展意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不断创新出版方式,加强对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实践(杨祖增,2016)。加快传统出版同新兴出版的融合发展,加强出版内容传播力和影响力建设,扩大优质文化和服务覆盖面,提高出版效能(童健,2016)。
总体来看,有关新闻出版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研究论文数量比较多,质量也比较高,能基于新闻出版实践结合供给侧改革提出系统的思路。但尚有两方面不足:一是针对图书出版的研究比较多,针对报、刊、印刷复制等的研究内容较少;二是现有的研究,大多缺乏基于经济学或管理学的理论框架,特别是站在供应链和价值链的视角整体分析的相关研究论文比较稀缺。
福建质量管理2018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