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29)
海陆旅游发展是目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Daniel Suman[1]分析了美国和欧盟海岸带管理的六个案例,并对他们的海岸带综合管理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C.Shi和S.M.Hutchinson[2]等人分析了我国长江出海口地区海岸带可持续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海岸带综合管理政策方略。卢宁、韩立民[3]从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关联、近岸海域污染的一体化调控与海岸带区域空间结构等三个不同方面构建了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理论体系。学者们对海陆旅游的发展多从海岸带管理、海陆统筹和海陆一体化;旅游的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区域影响,旅游地演化,旅游规划与管理,可持续旅游以及旅游业与海洋综合管理一体化发展方面多角度进行研究,对海陆互动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城岛旅游互动是海陆旅游互动的一部分,主要表现在城岛旅游互动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表现特色,互动的内容包括旅游产品、旅游文化、旅游交通、旅游信息等方面。
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产品作为旅游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品设计与开发应具有多样性、特色化,同时城市与海岛旅游产品在组合上也应当具有融合性,兼顾陆域旅游特色的同时重视与海洋旅游产品的互动。目前城市旅游产品的开发已相对成熟,海岛旅游产品可充分依托城市优势,开发具有海岛特色的旅游产品。首先,从区域上,应着重加强近海旅游产品的开发,同时充分利用海岸带的缓冲作用,通过在内陆建立海洋馆,海洋主题公园、人工冲浪地等海上娱乐旅游活动基地,密切海洋和陆地的旅游发展。空间上,从不同层面加强海滨旅游产品、海底旅游产品、海面旅游产品和海空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沿海经济带作为海陆交界地,除了深切的体验渔家生活外还可以在建立人工海滩的基础上开发沙浴、泥浴和日光浴等,使人们在浪漫的沙滩中除了感受海水的凉爽外还能不出国门就可体验到梦寐以求的日光浴。同时在滨海地带也应大力开展沙滩体育、垂钓,快艇游岛等活动。海底作为令人向往的地方,其旅游产品的开发一定要具有神秘感,潜水探险必不可少,此外,在水下我们还可建立一个海洋宾馆,人们通过观光潜艇身临其境的观查海洋生物。
在发展过程中旅游交通的互动是实现海陆旅游互动的基本前提和重要途径。海陆作为两个独具特色的系统,二者最基本的联系是通过交通的传递实现的。交通便利与否、道路质量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和游客旅游满意度。此外,交通在一定程度上还决定着旅游资源开发规划效果的好坏、区域间互动合作的密切程度。海岸带作为海陆融合地带,交通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并日渐成为影响海陆地区旅游发展的吸引物。旅游交通除为旅游者提供空间位移的基本功能外,还渐渐具有满足旅游者体验、游览和娱乐的多重功能。
海港建设产业发达,港口密集,发展迅速,对海陆互动旅游发展起到集聚扩散影响。可以发展环岛快艇,上海岛品渔家风情,也可开发豪华邮轮,坐豪船赏海景,同时远洋邮轮的开发也可极大的促进太平洋地区城市与内陆腹地城市的旅游贸易往来,加强海陆旅游互动。海岛作为海洋的一部分,岛陆旅游的互动发展十分必要,海上游艇的增设极大的密切岛岛、岛陆和不同沿海区域间的旅游发展与交流,使海洋与陆地间的融合通过不同旅游交通的互动更好的实现与发展。
旅游文化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因素为依据,以旅游诸要素为依托,作用于旅游生活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从空间角度看,旅游文化可以划分为陆域旅游文化和海洋旅游文化,且二者存在较大差异。一个区域的旅游活动在绝大部分上都体现为文化的互动与交流。海洋旅游因其活动是进入庞大的海洋水体而具有独特的性质与功能,也给久居大陆的人们带来无限的向往与神秘。海洋旅游文化包括,海洋渔家文化、海洋体育竞技文化、海洋历史文化、海洋民俗风情文化等,这些文化极大程度上充实了陆域文化的内涵,同时陆域旅游文化也对海洋旅游文化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将这些独具风情的海洋旅游文化与传统的大陆旅游文化相融合,通过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使具有较大差异的海陆旅游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最终实现海陆旅游文化的互动持续发展。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各种媒介的旅游宣传,尤其是使用范围最广、传播实效性最强的旅游信息网、旅游订购网站是实现海陆旅游信息传递的有效途径。信息作为无形的线连接着陆地旅游和海洋旅游,实现二者在旅游产品交换、旅游服务质量提高、旅游资源互补、旅游交通改进等方面的信息传递。但目前旅游信息网站的建设并不完善,存在旅游信息不准确、查找困难、更新速度缓慢等问题。为了更好的实现辽宁沿海经济带海陆旅游发展的互动,应尽快建立和完善海陆旅游信息交互平台,第一时间提供海洋旅游和海岸带城市旅游发展的信息资讯。信息服务作为一个双向影响的发展因子,其传播是海陆旅游互动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海洋和陆地更好的进行营销与服务的关键。此外,信息的互动不仅包括发展海陆旅游的企业对相关资讯的传递,更应该注重旅游者感受的传递,建立专门的旅游者旅游体验交流平台,进一步了解旅游者在海陆旅游活动中的偏好,为政府、旅游企业投资旅游设施建设、创新旅游产品、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提供信息材料,也为海陆旅游各方面发展沟通提供可靠的数据保证与来源。
[1]Daniel Suman, Case studies of coastal conficts: comparative US/European experiences,Ocean & Coastal Management,vol44 2001,p1.
[2]C. Shi et al., towards a sustainable coast: an integrated coastal zone management framework for Shanghai,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cean & Coastal Management, vol44 2001, p411.
[3]卢宁,韩立民.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
福建质量管理2018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