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探析
——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

2018-04-04 04:32王永昌何浩军王山群
关键词:服务型党组织群众

王永昌, 何浩军, 王山群, 周 亮, 李 婵

(1.湖南农业大学 党委组织部, 湖南 长沙 410128;2.湖南农业大学 党校, 湖南 长沙 410128)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党支部要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1]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高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意义重大。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服务全校师生是高校各级党组织的行动逻辑和价值取向。湖南农业大学党委以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为目标,坚持大抓基层、严抓基层,注重挖掘“农”的内涵、体现“农”的特色、发挥“农”的作用,在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中开展了有益探索。

一、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理论基础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理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2]320这主要表现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群众史观是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是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理论依据。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坚决以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来指导实践,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征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毛泽东同志强调:“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3]285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深刻揭示了党的群众史观的目的。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深化了为广大群众服务的思想,提出了“什么是服务?领导就是服务”的重要论断,明确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党执政的归宿和出发点”。江泽民同志2000年2月首次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他明确指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4]1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阐释的关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新论点和新论断,为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指明了新的方向。胡锦涛同志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基本思想。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1]。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判断,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我们党在各个时期关于正确对待人民群众的科学观点、立场和方法构成了新形势下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逻辑依据。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既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表现,也是回归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这一哲学本位思想的具体表现。

二、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基本内涵及重要意义

建设服务型党组织既是凸显党组织核心作用、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和夯实基层基础的有效载体[5],也是党员干部践行“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的生动实践。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服务学校发展,就是要紧紧围绕学校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努力构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凝聚师生群众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体系,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促进内涵发展的强大动力,为学校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二是服务基层党员,就是要形成基层组织服务党员、党员服务群众的工作格局,充分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促进党内的团结和谐,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三是服务师生员工,就是要强化服务理念,自觉把维护好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贴近师生员工、团结师生员工、引导师生员工、赢得师生员工,筑牢党在高校的执政基础。四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积极发挥知识、人才、智力等方面的优势,关注民情,通达民意,凝聚人心,将服务对象由校内辐射到校外,努力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一)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的重要举措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最关键的就是要抓好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夯实基层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当前,少数高校基层党组织“重业务轻党建”、党支部组织生活单调、党建工作创新意识不强、党员模范作用发挥不够等问题依然存在。坚持把基层党组织的工作重心转到“服务”上来,用强化服务来解决基层党组织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贯彻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的具体体现和有力举措,是高校党组织的重大责任和历史使命,必将极大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二)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践行党的宗旨的关键抓手

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加强服务型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工作路线是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核心要义就是“服务”,抓好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践行党的宗旨的具体体现。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文化价值观的多元化倾向和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为代表的不正之风侵蚀着部分党建工作者。党建工作者如何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如何以服务为纽带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成了必然选择。

(三)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是体现党员干部“不忘初心”和农业高校有为有位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高校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是理论研究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阵地。[6]坚持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是农业高校立校之本,农业高校要坚持把党建工作的着力点、落脚点放到办好人民满意高等教育的时代使命上来,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站位、宽视野、揽全局,切实肩负起实施“科教兴农”的历史重任。加强农业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的具体表现,也是高校有为有位的客观要求。农业高校尤其要发挥好独特优势,凸显自身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在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走在前面。[7]只有抓好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才能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优势与高校知识密集、人才云集、信息聚集的独特优势紧密结合,转化为推动高校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目前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服务意识不强。少数基层党组织对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着“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观念淡薄;少数党员干部缺乏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缺乏为人民服务的强烈意识,缺乏科学正确的服务理念,丢弃了群众路线这条党的生命线,一味强调责任和义务,忽视服务与关怀,师生员工诉求不能及时解决,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

(二)服务能力不足。党员干部的自身素质决定了服务能力的大小和水平的高低。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指出,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需要本领过硬的骨干队伍,[8]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基层党员干部应对新形势新问题的能力缺乏,不能满足党建工作的新要求,遇到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等诸多问题,使得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成效难以提升。

(三)服务思路不宽。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当今社会利益多元、诉求多样,而高校处于思想的前沿,传统的行政命令和思想灌输已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有效开展群众工作的需要。有的高校基层党组织仍然采取单一的活动形式,不能适应新媒体发展要求,活动的内容偏离师生员工实际需求,服务载体创新不够,缺乏新的服务平台,不能充分发挥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大大影响了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实效性。

(四)服务机制不全。高校存在“重业务、轻党务”的现象,管理岗位中从事基层服务工作的岗位数量较少,人员保障不足。相对从事教学科研及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而言,这些同志在职称晋升上空间很小,在制度层面上限制了大家从事党务工作的热情,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作开展。有些兼职党务干部容易陷于行政事务,对党务工作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9]由于党务经验不够丰富,他们在党员的发展、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中显得力不从心,从而影响了基层党组织的工作。

四、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

正如马克思所说,“问题是时代的格言,任何伟大的发现,往往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没有危机感和紧迫感,看不到问题和症结所在,那危险就不远了”。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下,高校要针对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更加自觉地进行功能创新与调适,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推动内涵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加强思想教育,强化服务理念

服务型党组织内在地要求以服务为价值取向。[10]高校建设服务型党组织,首先就要通过深入持久的思想教育深化“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增强党员服务意识,解决好“愿不愿”服务的观念问题。学校党委坚持正确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推动发展、服务师生、凝聚人心、促进和谐来确定服务功能,强化群众路线教育,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引导师生党员自觉把服务群众作为根本价值取向。采取中心组学习、党课教育、专题报告、课题调研等方式,大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11],使广大师生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一步加强了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和执政意识教育,坚定了党员干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较好地发挥了服务型党组织在重大任务和关键时刻的重要推动作用。

(二)夯实组织基础,提高服务能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1]。群众工作能力强不强,是高校服务型党组织能否建设好的关键所在。要在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基层服务型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解决好“会不会”服务的问题。学校党委坚持科学设置基层党组织,并把服务意识强、服务本领高、服务作风好的党员干部选拔到服务岗位上来。教工党支部设置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行政和学术基层组织对应,推选行政和学术基层组织主要负责人担任党支部书记;本科学生党员按系或专业设置党支部,形成以老带新的工作格局;研究生党员按专业方向、学科团队等设立党支部,实现党建工作与研究生业务工作有机结合。学校党委注重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坚持校党委中心组和各二级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建立了集中心组学习、集中培训、辅导报告、选训调训、网络在线学习和自主选学为一体的学习体系。深入开展学习型党组织“五创四评”[注]创新学习载体和平台、创新学习方法、创新学习活动、创建学习制度、创建学习基地;评选五佳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先进单位、评选五佳学习载体、评选五佳学以创业先锋、评选五佳党员学习明星。活动,坚持“终身学习”理念,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本领。2001年以来,学校坚持选派优秀干部到县(市)挂职或担任科技副县(市)长或参加全省扶贫帮扶、“双百”科技富民工程、科技特派员和援疆工作,抽调了由几十名年轻干部为主体的专职队伍从事拆迁腾地等急难险重工作。这些党员干部深入农村、深入基层,服务“三农”、服务社会,加深了对世情、国情的了解,增强了使命感和责任感,增长了领导才干,提高了服务能力。

(三)创新载体建设,拓展服务平台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要求“围绕群众多样化需求,坚持立足实际,尽力而为,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开展服务”[8]。高校要采取“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等方式深入开展党建带工建、党建带团建、党支部结对共建、志愿者服务等活动,逐步形成一批贴近需求、务实管用的服务载体。要大力开展党建带工建、带团建活动,积极开辟党建工作网络阵地,加强党建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融合。湖南农业大学着力打造“高品位、宽领域、全方位”的校园文化,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已成为全员知晓、全员参与、全员留恋的品牌活动。[12]要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和服务空间,实现高校党组织零距离服务。湖南农业大学以奋发有为的姿态融入和服务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以服务和贡献开辟自身发展的新空间,成为区域发展的助推器和服务“三农”的智囊团,在国内率先探索以学校为依托的农业科技创新与服务新模式,大力推进“双百”科技富民工程,在全国首批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由学校牵头组建的“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成为教育部、财政部最终认定的24个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中唯一一个由地方农业院校牵头的协同创新中心。学校每年有200多名专家教授长期活跃在科技服务的田间地头,将论文写在大地上,将成果带进农民家。专家团队托起品牌产业,致富地方经济,大大提高了学校的社会声望和影响力。

(四)强化制度保障,健全服务机制

坚持服务导向,建立完善服务工作长效机制是高校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重要保障。一是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机制。要加强基层党内民主建设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积极推进依法治校;深化拓展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增强管党治党意识,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全面推行基层党务公开,确立了以“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为核心内容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学校章程2012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成为湖南省第一部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核准的大学章程。章程明确了师生的基本权利及其保障办法,为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提供了根本保障。二是建立健全常态化群众服务需求收集、办理和反馈机制。学校制定了校处两级领导班子“五深入五联系”[注]深入宿舍、深入课堂、深入食堂、深入基地、深入图书馆;领导班子成员至少联系一个学院,联系一个民主党派或党外群众团体,联系一个党支部,联系一个学生班,联系一名知名党外人士。制度,与师生群众深入互动,及时了解师生诉求。从2003年开始连续15年举办“校领导接待日”,师生员工围绕学习、工作、生活、成长成才、教育教学、校园文化、后勤服务等领域提出意见建议,学校积极为师生员工解决实际问题,有效提高了责任意识和服务质量。教育部工作简报作了专题推介,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同志作了重要批示,认为是高校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体现,要求总结推广。与此同时,院长接待日、团学接待日、教授接待日等20多项不同形式的接待沟通活动相继实施,学生与管理者、学生与教师、教师与管理者之间的直接对话逐步常态化。三是健全完善承诺、践诺、评诺制度。学校坚持每年3月份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集中承诺,每年底开展述职评诺活动,广泛听取党员群众意见建议,努力使评诺过程成为推动工作、深化服务、取信于民的过程。四是健全完善服务考评机制。学校从1993年开始连续25年坚持抓好集党员民主评议、党支部工作考核、二级党组织党建工作评估和创先争优为一体的“党建先锋工程”[12],坚持开展二级党组织书记履行党建工作责任述职评议考核和党支部书记“双述双评”工作,将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纳入学校党建工作考评和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体系,并把服务成效作为党员干部考核奖惩、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引导党员干部真正把服务落到实处。同时不断修订完善考核指标体系,提高群众满意度所占的比重,努力形成组织评价和群众评价有机统一的服务绩效评价机制。

猜你喜欢
服务型党组织群众
清华党组织公开
多让群众咧嘴笑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实施“三个三”工作法 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