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使用与自我身份认同研究

2018-04-04 02:06王召君
武汉广播影视 2018年3期
关键词:动机身份现实

王召君

一、“我”从哪里来?——现实身份与社交媒体使用动机

“我”是出生即刻便存在的,而身份是建构出来的。作为社会化的人和社会产物的自我,个体身份是在社会交往中逐步得到认同的。现实生活中,个体的身份属性例如姓名、性别、年龄、地址、职业等不仅是我们作为社会个体在生产和实践活动中区别于他人的标志和象征,更是与其他社会成员建立关系的纽带。个人被贴上各种社会标签,身份得到标示确认,在社会中的现实身份往往会呈现出一种固定和被动的特质。然而,这种被建构的身份从另一方面来看因缺少变化和主观能动性又会制约人的个性发展。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各类思潮的激烈碰撞引发了复杂而深刻的社会变化,不仅涉及国家社会的体制改革,而且涉及人民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触及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导向。从认识主体的角度看,转型会引发自我观念的更新,它涉及自我的存在方式、交往方式等方面的问题。固定和被动的现实身份无法满足人们为适应社会变迁和环境变化而日益强烈增长的对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角色的渴望。此外,在互联网高速发达的今天,网络营造的虚拟世界已经成为与现实世界同等重要的人类生存空间,日益增多的人群走进网络虚拟社会,在虚拟社会扮演不同的身份。

社交媒体使用出于各种需求动机。国外学者先开展了对f a c e book的研究,在《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地方:对美国大学生Facebook使用的探索性研究》(Clark、Boyer和Lee,2007)中将美国大学生face book的使用需求概括为:信息分享、维系人际关系、娱乐消遣以及社会互动。2009年李丹在《社交网站用户的行为与动机》中,概括出人际交往、打发时间、搜寻信息、方便快速、娱乐放松几种基本的社交媒体动机。2013年,通过对人人网的使用动机研究,作者指出用户使用人人网的认知动机有三点:人人网快速便捷的新鲜事满足用户的认知需求、用户使用人人网获取所需消息的动机以及用户使用人人网寻求观点共鸣的动机。在《微博用户使用动机影响因素与结构的实证研究》(赵玲和张静,2014)中,作者将微博用户使用动机分为信息动机、休闲动机和社交动机。2015年李照在《微信朋友圈信息分享行为研究》中,通过分析得出“社交需要”和“寻求认同”动机与分享行为之间呈现出显著相关。人们使用社交媒体是基于一定的动机,不是无意识的活动,而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体现。人们主动的使用社交媒体的过程其实也是人们主动建立关系,主动建构自我身份认同的过程。

二、“我”是谁?——社交媒体使用中自我身份认同的建构

顺应社会发展出现的社交媒体,一方面是技术进步的结果,一方面是出于人的需求动机。社交媒体的发展中不同类型的社交媒体也层出不穷,根据第38次CNNIC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社交作为互联网应用发展的必备要素,不再局限于信息传递,而是与沟通交流、商务交易类应用融合,借助其他应用的用户基础,形成更强大的关系链,从而实现对信息的广泛、快速传播[1]。社交媒体已然成为一个以社交为基础的全媒体形式,作为社会化媒体的两个基本属性——社交属性和媒体属性依然存在。新浪微博自2009年诞生以来,诸如人人网、聊天室、论坛等传统的社交网站使用率明显下降,网民纷纷转向拥有众多明星、学者和专家实名认证的微博,成为追随他们的一名“粉丝”。自2011年1月腾讯公司推出微信以来,就受到了广大用户的追捧,用户数呈指数型上升。根据《2017微信用户&生态研究报告》,从微信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截止到2016年12月微信全球共计8.89亿月活用户[2]。本文选取微博和微信这两大最为热门的社交媒体作为分析对象,研究社交媒体使用中自我身份认同的建构。“NBA群星秀”表情包对篮球爱好者们来说更有吸引力。单纯的文字和语音交流,已经无法满足交流时对自我个性形象展示的需要,在虚拟的网上交流中,人们的表情和肢体动作被隐藏,人们的现实社会属性被隐藏,通过表情包这些得到可视化表达,通过表情包能更好的展示“我是谁”。

(一)微信对自我认同的构建

1、表情包与自我身份认同

巴拉兹在谈到印刷术时曾说过,印刷术的发明使人的面部表情逐渐减少,许多事情都可以从书本上读到,所以靠面部来表情达意的方法便渐归淘汰,可见的思想就这样变成了可理解的思想,视觉的文化变成了概念的文化[3]。文字的出现

2、出入群与自我身份认同

微信群作为网络群体生活的新形态,是“微文化”的重要表现主体,也具有“微生活”的基本特征[4]。随着微信群聊的火热,加入群组与退出群组成为微信交流中一个经常的现象。工作群、客户群、小组群、家庭群、班级群、校友群、寝室群、项目群等等,我们的微信联系人里有各种交流群,有的时候会因为我们同属某个群体而被好友拉入某个群聊,有的时候因为想要成为某个群组成员要求加入群聊,还有的时候我们会退出某些群聊。在一个群聊小组里,来自不同地域的人汇集在这个群聊小组分享这一个公共空间,从未谋面的陌生人也能因为同在一个微信群建立起群友关系,大家在群聊话题中讨论与交流,在群聊时空里展示和认同自使得信息的接收变成一个需要做符号解码的过程,在当下讲求效率的社会,则会加大信息的传播循环成本,所以,视觉化与表情包意味着简化的信息。“我”是一个性格幽默的人,如果要用文字表达则需要长篇大论各种实例举证,通过各种风格大胆的表情包,有的夸张有的搞笑,则更加形象生动。在学生群体中“我们爱学习”表情包十分火热、“兔斯基”上班篇表情包则为拼命工作的上班族所喜爱、我。因为与认同一致而入群和因为与认同相悖的出群在微信群聊里再一次建构了个体的自我身份认同。

3、朋友圈与自我身份认同

以个人的现实社交圈为基础,微信好友圈的好友大部分来自现实生活的家人、同事、好友、同学或者网友,这种“生成”式的连接并不是单方的“跟随式关注”,而是建立在双方共同认证的基础上[5]。而在摆脱了真实的生活场景和社会关系之后,微信朋友圈里展示出来的关于自己生活状态的信息显然不是客观全面的现实,用戈夫曼的戏剧理论来说,这是一种被符号化了的戏剧展示,展示出来的内容是经过本人挑选后最能显明本人理想形象和完美生活的“符号上演”。对子女来说,朋友圈向父母展示的则多为自己学习的成绩、工作的成就,报喜不报忧,表明自己是父母的“乖孩子”;对员工来说,朋友圈向上司展示的则多是自己加班工作、项目成功的内容,表明自己是一个能干的好员工。

(二)微博使用中自我身份认同的构建

1、弱关系与匿名性下的角色变化

与微信不同,微博是一种媒体属性大于社交属性的社交媒体,微博里人与人的关系多为互不熟悉的弱关系,在互不认识的匿名环境里,在摆脱现实身份的束缚下,微博里人们经常会展示出与现实生活不一样的自我。在对自我身份的设置时,我可以设置个性化的昵称、不一致的身份信息以及有风格的简介,这些都可以是虚拟的而不是真实的,现实身份的不在场为虚拟自我的建构提供了在场的机会。众人津津乐道的优等生可能在网上是一个大胆宣泄的键盘侠;工作兢兢业业的好员工也可以在发微博大骂自己的上司;热爱电影的人可以关注各种影视博主也可以关注美食博主;足球运动员可以不关注足球信息去关注篮球咨询。固定化和被动的现实身份在多元化需求下已经无法满足个体对多层次角色的渴望,微博的弱关系性与匿名性为我们在现实生活里“不愿做”、“不敢做”以及“不能做”的角色带来了新的场所,使我们对不同角色和多元角色的期待变为可能。

2、评论与转发中展示的身份地位

每发送一条微博,在原文下面就有及时的转发、评论、点赞更新,知名博主网络红人总是会有上万的互动量,而小透明们在这个虚拟世界里依旧无声无息,微博领域里依然存在现实社会的等级秩序。并且我们在微博里经常可以看到很多账号主体会冒用相关知名博主的昵称来博取关注度,很多假冒的郑爽、杨洋、赵丽颖等在微博评论区里发声,明明不是本人却冒用身份是为了“骗取”粉丝量和互动量。王俊凯微博转发破亿成为轰动性的微博话题,创下了吉尼斯纪录,这不仅是对王俊凯作为一个明星身份的确认,同样也是王俊凯的粉丝“螃蟹们”努力与粉丝互动群体的确认。在微博评论和转发的互动中,还可以看到很多评论区不同观点的交锋,各方观点激烈碰撞,以点赞数来表明对各方观点的支持率。微博作为一个公开的平台,各种观点交锋,地位从评论中显现,身份在评论中被认同。

3、追随与被追随中的认同与被认同

我们通常可以看到各大知名小鲜肉的微博粉丝量破百万破千万,这么多粉丝,从何而来,为何而来,追随与被追随是微博的一个大趋势。一方面粉丝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微博用户的影响力,关注数则反映用户以微博作为信息来源的使用程度[6],另一方面微博是以兴趣为主导的媒体平台,个体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经历或价值观等标准选择关注者,所以关注的对象代表着自己认同的对象,或者是对自我兴趣爱好的体现,或者是对自我角色发展的期待,被关注意味着被认同。

三、“我”去往何处?——社交媒体使用对自我认同的影响

(一)多重互动与自我确认

自我是社会的产物,在社会化时代,社交媒体与个体生活紧密相关,社交媒体使用给人们增加了互动机会,为社会个体创造了一个自我确认的新渠道。在日益多样化的生活里,我们不仅有多彩的现实生活还有自己广阔的线上空间,现实空间里难以展示的自我可以在线上交流中得到展现。一方面使用社交媒体时,我们可以接触到许多现实生活中接触不到的人,在与线上的不同社会成员的互动中看到新的“客我”。另一方面,现实社会的诸多规则制度往往阻碍了个人对本我需要的满足,而在类似微博这样的匿名弱关系环境下,个体可以大胆展示“本我”的那面。这些不同的“我”的出现,加强了自我互动,在与不同身份的互动中,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自我概念,社交媒体使用过程是一种多重身份互动的过程,在其中自我得到确认。

(二)角色转换与身份流动

在瞬息万变的当今世界,人们必须不断地适应、生存和发展,才能应对随时发生的各种变化。使用社交媒体,个体不仅仅从现实的角色进入媒体营造的角色,同时也从一个社交媒体所营造的景观世界进入到另一个景观世界。角色的转换和身份的流动为我们应对各种变化做了准备,迎接新的生存考验需要有新的角色,适应新的人际关系需要新的角色,接受新的价值取向也离不开对新角色的适应。同时,多样的角色和流动的身份又带来了新的挑战,个人如何在不同场景中正确的转换角色,角色的变化带来新的变化能否及时转变自身状态去适应角色需要?多重身份中哪个才是最真实的自我身份?这都是随之出现的问题。

(三)认同危机

网络是把双刃剑,社交媒体使用也是有利有弊。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需要正确区分,社交媒体过度沉溺对身心的危害也是不可忽视的,社交媒体对身份确认的同时亦会引发现实身份认同的危机。18岁网红Essena退出社交网络,其中所为何故?Essena在Instagram上有57万粉丝,YouTube频道有25万订阅量,她的每段视频在YouTube上的点击率都能破10万,Snap Chat上面也有六万名联系人,作为一名真正的网红,她的粉丝量和互动量展示了她的网红地位,然而,最后她却决定退出社交网络。社交网络的表演展示让她觉得与自我真实的背离,费劲时间心思经营的网红形象,完美健康积极,一方面让她陷入对虚拟身份的虚拟自我满足,另一方面离开社交媒体回到日常生活里就会有现实身份的失措,如她自己所说“现在当网红已经成了我唯一的身份,没有了社交网络我都不知道我是什么了”,认同危机出现。

四、结语

由社交媒体构建出的全新虚拟世界是社交媒体身份及其产生的实践形态基础。社交媒体世界不仅仅是一个新的社会空间,它通过建构一种视角,进入现实的人际传播关系和传播权利体系,满足了个体主动选择的权利,主动选择“自我”的身份,主动选择关注的“他者”。在社交媒体世界,个体暂时摆脱现实关系的制约和压迫,与社会生活中原有的朋友圈和人际网联系渐弱,给人们提供重塑或构建虚拟的、匿名的、具备身体不同在场全新身份的机会,多元化的角色和身份会给现实自我带来新鲜感和满足感。但是虚拟与现实终究有别,网络社会毕竟是由无数意义符号建构起来的拟态环境社会,不同的社会化媒体本身就可以形成不同的拟态媒介场域,微信虽然是建立于现实人际基础的强关系平台,但是其展示与表现仍然是对自我的完整再现;微博作为弱关系媒体,其匿名性则展露更多隐藏自我。游走于各种社交软件的网民根据所处环境的不同就会选择不同的身份,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方式,身份的流动和不同的身份的割裂会带来自我的迷失。

注释: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 2017年微信用户数据报告https://t.qianzhan.com/caijing/de tail/170424-8f9569e1.html

[3] 贝拉·巴拉兹.可见的人——电影精神[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14

[4] 蒋建国.微信群:议题、身份与控制[J].探索与争鸣,2015(11):109

[5] 张亚婷.微信朋友圈的话语传播机制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9):126

[6] 高尚,林升栋,翁路易等.基于身份识别对中国微博活跃用户的分群研究[J],2013(10):118

猜你喜欢
动机身份现实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比能力重要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漫画:现实背后(下)
跟踪导练(三)(5)
妈妈的N种身份
身份案(下)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动机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