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研究

2018-04-04 00:44王得新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京津冀天津协同

王得新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天津行政学院,天津 300191)

自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以来,京津冀三地政府积极行动,在交通、环保、公共服务协同等方面取得了初步进展。产业的协同发展伴随非首都功能疏解初见成效,北京部分产业陆续转移到河北和天津,然而由于行政区划和资源局限性的限制,协同障碍依然存在,协同效应没有充分体现,产业协同依然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难点和重点。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的要求,为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指明了方向。加快新时代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是实现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最终目标。

一、区域产业体系的提出

(一)分工与产业体系

产业划分源于分工,产业体系概念的提出在多维性、分工形式的多样性、产业边界的模糊性三个方面拓展了产业结构概念[1],反映了分工日益深化的大趋势与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

产业体系的演化遵从分工的演进,呈现出不同的历史阶段性,即现代性。当下以工业品和资本为中心的分工体系已经演变为以知识、技术创新为中心的分工体系,分工在创新中发生“裂变”。分工形态从产业间分工、产品分工发展到产业链分工[2][3]。当产业链置于价值增值的视角时则被称之为价值链,即基于制造业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4](pp.38-41)。宏碁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施振荣先生1992年提出了著名的价值链的微笑曲线,被广泛采纳。

产业链分工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为多个产业形成共同的技术基础。它首先打破了行业的界限,产业之间的渗透融合日益活跃。一方面,制造业服务化趋势明显,在工业产品的附加值构成中,制造业环节占比逐步下降,研发设计、营销物流、产品维护等服务占比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服务业制造化倾向逐步显现。一些在价值链上处于高位的服务企业,凭借其技术、品牌、管理、销售渠道等优势,在全球范围选择工厂通过贴牌生产、连锁经营等方式嵌入制造环节,共同向消费者提供服务。此外,农业向工业渗透、工业向农业渗透、服务业向农业渗透等全产业链融合贯通亦是大势所趋。产业间多元双向互动融合发展,使得产业价值链重构为一条既包含制造业为中心的价值链增值环节,又包含服务业甚至是农业价值链增值环节的融合型产业价值链,在产业层次上表现出显著的结构升级效应。

因此,在链式分工条件下,相对于一二三次产业结构的概念,产业体系更能反映经济发展内部产业的多维性和关联性。

(二)区域产业体系及其分析框架

产业链分工同样打破了区域间的壁垒和障碍,在空间上推动资源要素充分的流动与重组,形成不同空间尺度上的多层次产业体系。

区域产业体系是以城市群为载体的产业体系,是价值链与空间链的有机统一体,它由产业价值体系和产业分布与要素环境构成[5](pp.12-44)。区域空间产业链不断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把大、中、小城市(镇)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中心与次中心、中心与外围的层次分明的空间价值体系,从而产生产业协同发展效应。因此,区域产业体系的形成不仅是区域产业间及产业内部的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过程,也是区域内部不同区位产业空间结构优化的过程,最终实现区域整体产业技术提高和产业竞争力的不断增强。

京津冀地区地域辽阔,产业部门齐全,经济发展呈梯度分布,坐拥首都中心城市、北方综合大港天津、中关村、滨海新区、雄安新区多个经济增长极,具备共同构建协同发展的现代化区域产业体系的条件。

区域产业体系的分析框架如图1,区域产业体系的纵向维度表示产业链不同环节附加值由低到高,空间布局的优化度由低到高,大中小城市分工合理化、分工效率不断提高。横向维度表示区域一体化的进程由浅入深,由表层的交通一体化到要素市场一体化再到深层次的制度一体化的过程,构成区域产业体系形成的要素环境。要素环境越成熟,一体化程度越是深层次推进,区域的产业链越完整,价值链与空间链契合度越高。区域产业体系的形成过程就是价值链和空间链不断契合的过程,在产业空间分布表现为现代生产要素在不同中心城市或城市中心聚集,形成新的城市(镇)空间价值体系,最终实现区域产业素质全面提升和产业竞争力的不断增强。

图1 区域产业体系分析框架

二、京津冀区域产业体系的发展态势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京津冀三地在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引领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经过多年的努力,从区域产业体系看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也存在明显问题。

(一)结构调整优化,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京津冀根据各自区域特点,积极调结构、转方式,创新驱动能力持续增强。科技研发投入力度不断加强,产业结构继续优化,产业素质逐步提升。京津冀地区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6.1∶43∶50.9演变为2016年的5.2∶37.3∶57.5。三地在服务业比重逐步提高的同时,积极发挥比较优势,发展优势产业,产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北京产业高端化特征明显。2016年,在服务业领域,生产性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超过50%,金融、科技、信息等高端服务行业支撑作用明显,三个行业合计占全市GDP的36.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8.4%。工业中,汽车、医药、电子等重点行业发挥支柱作用,三个行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由2012年的近1/3提高到超过4成。天津优势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91.0%,其中,航空航天、新材料、生物医药三个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16.5%。新兴服务业增势良好,2016年商务服务、信息服务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5%和27.9%,融资租赁业务总量占全国业务总量的1/4,动漫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河北省2016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26.0%,超过钢铁,成为工业第一支柱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18.4%。新兴服务业发展较快,信息服务等六大新兴服务行业营业收入占规模以上服务业的比重达到57.6%。

研发投入力度加大。从全社会投入看,2016年,三地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合计超过2400亿元,占全国的比重超过15%;R&D经费支出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3.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科技创新成果丰硕。2016年,三地专利授权量和申请量分别达到17.2万件和35.1万件,均占全国的10.7%①。

(二) 要素市场呈现双向流动迹象,市场化程度尚待加强

京津冀协同发展正在经历由交通一体化向要素市场一体化迈进阶段。

从资金流动看,京津冀大数据研究中心2014年至2015年5月的京津冀投资数据显示,京津冀相互投资规模总体呈现加速态势,北京处于资本净流出状态,期间北京对津冀的投资总额为692.6亿元,占三地互投总量的79.8%,接受津冀的投资额为98.2亿元,仅相当于前者的1/7。2015年1月~5月,北京企业对津冀的投资为298.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7.4%;天津对京冀的投资额为16亿元,河北对京津的投资为19.5亿元,较2014年同期分别减少11亿元和32.5亿元[6](pp.22-33)。津冀官方数据也印证了三地资金流动日渐活跃。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北京企业对津冀投资为2039亿元,比2014年增长3.4倍。2014年以来,京冀企业在天津投资项目达到4871个,累计到位资金5229亿元,占天津引进内资的42.9%。河北从京津引进项目4100个,涉及资金3825亿元②。

从科技合作看,宏观层面的政府间合作,包括两地政府及科委等相关部门签订协议、河北省、天津市政府与北京市的科研机构签订科技合作协议等;中观层面的园区合作包括建设分园和园区共建两种,如“中关村+”模式下的中关村海淀区秦皇岛分园、中关村海外科技园天津分园。园区共建如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天津未来科技城、石家庄“创新型特色园”等,仅河北省与京津合作共建的产业园累计达55个,创新氛围浓厚集聚作用明显③。微观上,包括政府与研究机构、机构与企业、科研团队与企业、个人(院士)等科研工作者的合作形式,总体来看北京的科技要素在政府的引导下溢出效应明显。

从人力资源流动看,京津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于2017年7月发布《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规划(2017-2030年)》,也是我国首个跨区域的人才规划。三地已实现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职称评审证书和部分医疗机构检验结果互认、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共享。由于人才的联动聚集效应,京津冀户籍壁垒以及在人才待遇、发展前景、服务保障等多方面的差异,区域内人才资源总体上呈现出有利于京津的“单向流动”现象。

总体上看,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京津冀三地四方在顶层设计上已经搭建了相对全方位的框架,一系列的合作协议和细则相对完善,但由于没有从根本上消除体制机制的障碍,协议中有些内容难以推进落实。尤其是要素市场建设滞后,除旅游、碳排放、技术等产权共同市场建设上有初步探索尝试外,资金、人才、科技等生产要素方面距离完全自由流动的统一市场还相差很远。

(三)产业链式分工关系初步显现,协同效应尚不充分

1.以北京为生产决策中心,总部—基地的区域产业链接初露端倪。在京津冀地区,北京是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聚集的区域,天津与河北还没有被商务部或当地认定的地区总部,只有若干办事处和分支机构选址在天津市。截至2015年,北京拥有世界500强企业总部52家,位居全球城市首位④。国内大型企业总部的选址与跨国企业类似,大多分布在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以及地区中心城市。中国500强企业总部在北京地区的集中分布十分明显。2013年全国500强企业在京津冀设立的总部数量分别为99家、20家和24家[7]。

与大量公司总部在北京聚集相伴随的是分公司在天津和河北注册,天津滨海新区、河北沧州渤海新区承接了大量总部设在北京的分公司,调查显示,天津武清开发区每年新注册的北京企业一千多家,其中接近一半是以分公司的形式注册登记。截至2016年12月,中关村企业累计在津冀两地设立分公司、子公司5849家⑤。

2.研发设计产业环节过于集中北京,天津研发能力有较大提升。借鉴杜兰顿和蒲伽[8]采用企业拥有管理人员比重来测算美国城市功能专业化水平的方法,本文利用2016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出科研开发人员所占地区人口比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的数量和占比,以此来衡量地区研发产业发展水平(参见表1)。

表1 2015年京津冀地区研发产业发展水平比较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6》《中国统计年鉴2016》计算整理。

表2 2012年~2015年京津冀规模以上有R&D活动的企业的比重比较(%)

资料来源:根据2013年~2016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计算整理。

从科研开发人员占地区总人口的比重看,京津冀地区存在明显的三个层级,北京从事科研开发人员的比重为1.13%,远高于京津冀0.43%的平均水平,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天津从事科研活动人员的比重为0.80%,与北京的差距正在缩小,河北省则仅为天津的1/6~1/5。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研究开发数据看,有研发机构的企业数量占比,北京最高占18.6%,天津次之,为16.1%。值得关注的是天津规模以上有R&D活动的工业企业比重增速加快(参见表2),从2013年开始连续三年超过北京,与天津制造业研发基地的城市定位相吻合,表明天津在研发提升能力有很大潜力,正在逐渐形成京津冀地区研发产业的次级核心。河北省无论从研发人员总量还是企业研发活动上,短板效应明显,有研发机构的企业数量占比仅为天津的1/2弱,为北京的近1/3,更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河北省的科技研发水平和能力总体偏低影响了区域科技创新资源的深度合作。2013 年,首都流向京津冀区域内的技术合同为 58668 项,流向长三角地区为 72177 项,一定程度反映出区域技术消化能力不够充分⑥。

3.天津在加工制造环节具有较强的集中度,高端服务业支撑力欠佳。天津的制造业基础雄厚,加工制造的专业化程度水平较高。在京津冀地区制造业职工人口比重的总体特征及变化趋势中,京津冀地区制造业在天津的集中较为明显(参见表3)。在2001年~2015年,制造业职工所占比重最大的均为天津,明显高于京津冀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河北的数据与京津冀地区平均水平相当;北京的比重最低,也低于京津冀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与北京的城市定位相吻合。

高水平的制造业需要高端服务业的支撑,参照我国行业分类标准,将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教育业五大类归为高端知识型服务业,近似代表地区高端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由于高端服务业发展在近几年才取得较快的发展,因此,进行纵向比较时,采用2008、2010、2012、2015年四年的统计数据。

高端服务业在京津冀地区总体发展较快(参见表4)。排除2008年~2010年金融危机的影响,2010年~2015年中,京津冀高端服务业比重均出现上升趋势,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北京一直处于最高位置,而且上升幅度也最大,表现出高端服务业在北京的聚集持续加强;2010年后,河北、天津的高端服务业发展出现下滑趋势,天津尤为显著,不但远低于京津冀的平均水平,而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天津制造业比重不断加大,加工制造环节高集中度与高端服务业发展不充分形成鲜明对比,说明天津制造业的层次还不高,二三产业没有形成较好联动;河北高端服务业重占比超过20%的主要原因是教育业这一领域的职工人数较多,而天津在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上就业职工人数明显落后。

表3 2001、2005、2010、2015年京津冀地区制造业职工人数及比重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经济统计年鉴》(2002、2006、2011、2016)数据计算整理。

表4 2008、2010、2012、2015年京津冀地区高端服务业职工人数及占比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2011、2013、2016)数据计算整理。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京津冀区域的产业链与空间链还存在链接不顺畅、契合度不高等问题,影响了产业协同发展效应的发挥。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在产业链的总部、研发设计、加工制造、高端服务主要环节上,北京作为一级中心和其他地区的分工较为明确,但天津作为次级中心城市和河北中心城市间的分工还不明朗。二是天津在制造业领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未能与高端服务形成联动,导致制造业层次不高,一般制造业转移困难,与次中心空间价值不匹配。三是无论从哪个环节看,河北省的短板效应明显,自然资源丰富、各项要素成本更低的优势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即使生产加工制造业环节的发展也相对缓慢,水平不高,缺乏空间价值支撑点。四是北京的高科技、研发能力、高端人力资源的优势过度集中,在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中未能发挥中心城市应有的辐射带动作用。

三、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的突破口

贯彻十九大对经济工作提出的新战略新部署,要求进一步理顺京津冀三地产业发展链条,打造基于制造业的价值链,形成上下游协调联动、价值链不断迈向中高端、产业空间布局日趋合理的发展格局。

(一)围绕实体经济提高区域创新发展能力,优化价值链与空间链

京津冀经济发展不均衡,以制造业为主的京津冀的实体经济技术水平不高、质量不强。应充分发挥北京科创中心作用,构筑京津冀自主创新产业链和产业价值链、空间链,协同推进,加快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1.围绕振兴实体经济,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中关村作为全国的科创中心,在区域分工中占据价值链的高端,中关村的创新能力决定了京津冀地区的产业体系水平。中关村还需在推进高端共性技术研发和关键核心部件研制上实现突破,加快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设计的软硬件开发,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提高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能力。天津继续借重首都资源,深化与北京的院市合作模式,联合攻关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促成多家企业与中科院开展技术与项目合作,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做实天津制造业研发基地的城市定位。

2.深入推进“中关村+”模式,推进城市合作。深度开展跨区域园区共建,形成中心城市与中小城市创新合作关系。推广秦皇岛(中科院)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基地的做法,在天津宝坻、武清,河北保定、唐山、沧州、承德等地成立分园或生产基地,在园区或基地引进北京科研院所的项目,延伸中关村“双创”的政策,复制中关村的模式,转移转化中关村技术,实现产业链延伸和政策优势的延伸和多方共赢。在“中关村+”模式下积极探索合作共赢的体制机制,在权利义务、合作模式、园区收入(GDP)分计、税收分成等形成合作方案。

3.争创世界级产业集群,形成链式与块状经济的生产和服务网络。依托京津、京保石、京唐秦等主要通道,推动制造业要素沿轴向集聚,协同建设汽车、新能源装备、智能终端、大数据、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链。依托北京科技资源优势和津冀先进制造业基础,打造产业集群。在河北省曹妃甸和天津南港建设炼化一体化基地,在河北省黄骅地区建设华北重要的合成材料和装备制造业基地,在天津空港、临港经济区建设高端制造产业基地,鼓励津冀钢铁企业绿色减量重组,在衡水、邯郸东部、邢台东部、沧州西部地区发展特色轻纺工业。在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同时,还须建立以互联网思维发展工业的理念,加快京津冀工业互联网建设,构建京津冀工业云,在高端装备、电子、汽车、模具、新材料、家具等制造行业和领域,为千家行业提供线上定制化服务网络。

(二)紧抓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牛鼻子”,同步提高要素市场一体化与制度一体化

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和《京津冀产业转移指南》的要求,三地政府要主动规划,研究、制定配套方案体系,创新区域合作体制机制,以非首都功能疏解为契机,促进京津冀生产要素和产业布局层面的一体化,力争在深层次制度一体化上有所突破。

1.提升区域公共服务促进产业疏解。政府应加大对产业承接集中地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其公共医疗服务资源和教育资源的优质程度。完善疏解地与承接地之间 “结对子”的定向疏解医疗和教育功能的工作机制。强化人口疏解与优质公共服务资源疏解对接。加快推进医院、名院办分院,加强区域内优质公共服务资源的均衡配置,建立优质公共服务资源整合与共享的长效机制。积极探索承接地与疏解地之间在养老、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合作与对接,实现医疗保险异地结算、社会保障及养老保险等互联互通。

2.完善区域基础设施促进产业疏解。推动北京产业及功能疏解,交通等基础设施必须先行。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打通京津冀大动脉,还须完善微循环,加强核心城市内轨道交通与市郊铁路建设,形成区域内大中小城市互联互通、出行便捷的交通体系。进一步完善核心城市公路网和区域轨道交通网,形成以公共运输网络为主体、快速交通为骨干的综合交通体系。构建京津保地区1小时交通圈、中心城市与周边卫星城 “半小时通勤圈”。

3. 完善金融支持政策。首先,努力构筑多层次融资平台和服务体系,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解决好产业转移、承接过程中的资金短缺问题。其次,充分发挥京津冀金融试验区的作用,鼓励金融企业根据企业需要和市场需求加快金融创新,强化金融产品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最后,推动建立协同金融支持的有效沟通平台及稳定的区域金融合作制度。政府部门应加大协商力度,建立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金融服务平台和长效沟通机制,打造透明、高效的网络金融信息平台,建立统一的征信制度。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规划和现实需要,积极鼓励金融机构和金融人才跨区域发展、选择性迁移。

4.推动人才配置协同发展。建立区域内统一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和劳务协作会商机制,加强京津冀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健全京津冀全域尤其是津冀金融等行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紧缺型人才、高技能人才的引进机制,推进区域人才资源市场的统一开放。推动北京、天津和河北省依托大中型企业、职业院校及各类培训实训基地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在三地推行企业和人才信息互通、资质互认、数据共享,最大限度方便人力资源合理流动。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以推动区域内劳动力自由流动。

(三)高水平建设雄安新区,优化城市产业空间结构

雄安新区建设为弥补京津冀中的河北短板提供了解决方案,为扭转资源、要素、产业单向度地向京津聚集提供了新空间支点。有利于完善城市群形态、形成区域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塑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1.高水平建设雄安新区,塑造新的增长极。借鉴浦东新区建设经验,在京津冀薄弱环节河北省塑造新的增值空间。产业定位立足高端,集中发展技术含量高、处于价值链高端、在产业链占据核心部位的产业。根据京津冀既有的产业基础,结合国际上新兴产业的发展前沿精心谋划。目前看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大数据、云计算、航空航天、海洋科技方面,京津冀可以提供支撑,三地在这些领域可以整合资源,开展合作研究开发,与雄安新区形成产业联动,争取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1个~2个关键环节实现突破,形成前沿性技术和前沿产能。

2.协同北京中关村、天津滨海新区,打造全球创新高地。积极引导中关村企业参与雄安新区建设。切实推进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建设,全方位支持雄安新区建设。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协同布局国家重大科研平台,联合布局一批活跃度高、产业链长、带动性强的跨界融合产业。鼓励和引导中关村投资机构投资雄安新区,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发展科技创新企业,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培育新动能,打造在全国具有重要意义的技术创新高地。

推动天津滨海新区和雄安新区互动发展。在港口建设方面,天津港可以考虑直接把无水港建在新区,以便利通关;增强与河北的秦皇岛、唐山港的合作关系,避免无序竞争;深化自贸区改革试验,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搭建高水平外开放平台;在体制机制改革、自贸区、自创区等方面与雄安新区展开合作,共建制度创新高地。

3.推动以雄安新区为中心的多层次区域协同发展。首先,加强与雄县、安新、容城三地的协同发展。在城市布局、交通、服务、基础设施上高度协同融合;帮助培育形成优质的公共服务功能,建设一流水平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体系;提升雄安新区的可达性,发展区域型交通枢纽功能。其次,牵头整合保定和石家庄资源,以各大央企、国企、总部型企业整合当地产业和要素资源。最后,与北京、天津等城市融合发展。重点围绕绿色智慧城市、高端高新产业、体制机制改革、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等方面开展各项工作,实现与北京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天津等地错位发展。

注释:

①参见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sj/sjjd/201707/t20170728_1517868.html,2017年7月28日。

②参见搜狐网:http://www.sohu.com/a/148642368_255783,2017年6月14日。

③参见陈璠:《京津手拉手共筑创新资源高地 走访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天津日报》2017年12月5日。

④参见北京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网站:http://www.bjfao.gov.cn/wsdt/news/86116.htm,2016年2月18日。

⑤参见搜狐网:http://www.sohu.com/a/130962777_355034,2017年3月29日。

⑥参见李国平:《京津冀地区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政策研究》,《经济与管理》2014年第11期。

参考文献:

[1]贺俊,吕铁.从产业结构到现代产业体系:继承、批判与拓展[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5,(2).

[2]卢锋.产品内分工:一个分析框架[J].经济学(季刊),2004,(1).

[3]魏后凯.大都市区新型产业分工与冲突管理——基于产业链分工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7,(2).

[4][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李明轩,等.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2.

[5]倪鹏飞.北京产业体系选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6]祝尔娟.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目标与路径[M].天津:天津出版传媒集团,2015.

[7]赵弘.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2013-2014)[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

[8]Duranton G.,D.Puga.From Sector to Functional Urban Specialization [M].Cambridge: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2002.

猜你喜欢
京津冀天津协同
如果天津有“画”说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天津卷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天津之眼》
天津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京津冀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