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恺 董强
2017年6月,素有“海藏咽喉”之稱的青海古城湟源,举办了以“丝路驿站焕异彩、魅力湟源赏排灯”为主题的文化旅游节,引来各方宾朋慕名观赏。新颖多样、意趣盎然的排灯,宛若璀璨星辰,星罗棋布地映照在古城的大街小巷之中。昔日“唐蕃古道”的湟源,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青藏高原不夜城。
湟源东倚省会西宁,西临中国最大内陆湖青海湖,是进入“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的首站,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境内湟水萦绕,穿城而过,居住有汉、土、回、藏、蒙古等民族。先秦时期,湟源称为“西戎氏地”。秦代设陇西郡,汉代置临羌县,唐代建鄯州都督府,元代属西宁州,明代改称西宁卫。清雍正元年(1723),蒙古亲王罗卜藏丹津在此起事。他以湟源为据点,蓄意反清,裂土为疆,后被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平定,朝廷责令其“以日月山为集,不准擅移”。为了拱卫西陲,雍正五年(1727)加固丹噶尔城(今湟源县城)。乾隆九年(1744),西宁道佥事杨应琚奏请朝廷,“丹噶尔路通西藏,逼近青海,为汉、土、回、藏、蒙及蒙准噶尔往来交易之所”,特准“一切交易,俱在丹城,毫无他泄”。从此,湟源成为通商名衢,贸易兴盛,被誉为“小北京”。道光年间,置丹噶尔厅,属西宁府。民国初年,西宁府改称西宁兵备道,丹噶尔厅改称湟源县。
现今的湟源古城,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城内筑有城楼、腰楼、角楼、东西城门以及仓门街、九间街、北街、南街、庙巷子、灯山楼儿街、隍庙巷子、西城壕、大巷道、南城壕等街巷。遗存的官衙有丹噶尔厅署、镇海协营署、中军督司署、千总署、把总署、演武场等,以及玉皇、火祖、孔子、关帝、财神、城隍、龙王等庙宇和义学、社仓、牌坊、祠堂等建筑群。城内建筑布局规整、结构独特,颇具西北地方风貌,街巷内经纬交织,主次分明、井然有序。
丹噶尔本是藏语“东科尔”的蒙古语音译,意为“白色的海螺”。湟源自古以来就是内地通往蒙藏牧区的门户,是汉藏文化交融之地,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要津。自西汉起,湟源便成为中原贯通西域的商贸中心。初唐时,唐王朝与吐蕃在日月山下设立了青藏高原上第一个茶马互市的榷场。明清时期,湟源俨然已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贸易集散地。仅嘉庆、道光年间,茶马互市的年贸易总额就高达250万两白银,一度跃居西北之最。往来缠旅,回藏马队,促使湟源古城商贾云集,造就了独具汉藏特色的排灯文化。
旧时,人们称湟源排灯为“牌灯”,兴盛于清代嘉道年间。莅居西北要津的湟源,聚集着大批晋商和陕商。他们常年在此营生,商号众多,为招揽客商、广开门庭,便纷纷制作各式店号招牌。商家延聘当地技艺精湛的工匠精心设计招牌,并在招牌内放置蜡烛。一入夜晚,门前招牌便熠熠生辉,耀眼夺目。随着商贸活动的繁盛,牌灯艺术迅速发展,规模也日益扩大,不仅形成了底座、图案,而且构造也异彩纷呈。在重要的商业街巷中,横跨街道的大型排灯逐渐兴起,它们是在牌灯的基础上衍变而成的。
据民间流传,湟源排灯的产生源自晚清一则逸事。道光九年(1829),胡秉虔刚刚升任为丹噶尔厅同知。他本是安徽绩溪人,嘉庆四年(1799)高中进士,历任刑部主事、甘肃灵台县知县,后升任丹噶尔厅同知。胡秉虔自幼嗜学,每每夜读,必用尽两烛。眼看元宵将至,胡秉虔思乡心切,望着烛尽灯灭,心中不由回想起年幼时,徽州老家元宵赏灯的情景。于是他萌生一个想法,嘱咐侍从前往江南采办花灯。采买返乡后,侍从们用江南花灯将厅署内布置一新,引得满城民众前来观赏,赞不绝口,元宵置灯的习俗便在湟源流传开来。光绪年间,不少洋行在湟源开设分号。为了彰显阔气,洋行店购置大批纱灯、宫灯、彩灯,高悬于店内外,用于装饰。这些彩灯均出自能工巧匠之手,灯面图案惟妙惟肖,湟源排灯初具规模。
青海省湟源县,古称丹噶尔,是青藏高原上的历史文化名城。湟源古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除了湟源排灯外,刺绣、陈醋、藏靴、剪纸、根雕、石刻等民间艺术颇具地方特色,社火、曲艺、庙会、节庆等民俗文化也声名远播。2008年,湟源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称号。
民国时期,地方富商马有德聘请木匠李华、樊春芳等人,制作了百余架排灯,灯面由青海“画神”柴成桂绘制而成。排灯制成后,摆放在城内的关帝庙和城隍庙,大批民众前来观赏。这些排灯制作精美,光彩照人,引起湟源商会瞩目。他们立即组织人员,联络城内会员,仿行排灯制作工艺与技法,在全城商号和店铺内悬挂推广。一时间,城内商铺、厅署、庙宇、学堂等纷纷效仿,蔚为大观。清末民初诗人朱耀南为此称赞道:“洋洋锣鼓耳边盈,共答升平雅颂声,闹到九霄星月朗,银花火树并纷争。”
1949年后,湟源排灯的形式与内容发生巨大变化。1956年,湟源县发电厂投产建成。此后,排灯所用的蜡烛被电灯取代。每逢排灯展出时,周边乡民纷至沓来,四乡八堡,万人空巷,热闹非凡。改革开放以后,作为民间文化艺术精粹,湟源排灯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2006年,湟源排灯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排灯由众多单体灯组合而成,部分灯组需横跨街道,体量较大。整个排灯的制作工艺甚为复杂,需数个工匠协同配置合成。湟源排灯的框架往往选用上好木料制成,框边镌刻精美,十分考究,形状以长方形、马鞍形、扇形等为主。排灯通常长约2米,高0.6米,厚0.4米,前后分3~6档,每档图案的内容多择取历史典故、山水花鸟、吉祥图案等。排灯的制作,需经过五道工序。
第一道工序是制作框架。框架应按照排灯的形状所制,这是排灯制作的关键环节,也是塑形的首要阶段。框架制作主要分为两步:一是材料的筛选,工匠们根据排灯的不同部分,依据木材的耐水性、韧性、耐腐蚀性等特质,对制作材料进行筛选,较常见的是选用杨木、松木、桦木和榆木等木材;二是造型的设计,材料选取后,工匠需设计排灯的整体造型,囿于排灯的形状多种多样,有长方形、天桥形、吕字形、扇子形、立柜形、椭圆形等,因此整体造型和布局多采用轴对称、中心对称等方法。材料筛选和造型设计完成后,便由工匠制作成型。
第二道工序是雕刻框架。排灯的框架制作完成后,需对框架进行精雕细琢。工匠们通常将传统的吉祥图案与花纹绘制于框架之上,如镌刻龙凤、瑞兽、花草、人物等图案。缘于在框架上雕刻需掌握较高技艺,因此这一工序主要由巧手师傅制作完成。在雕刻方法上,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是绘图雕刻,即先在框架上绘制好相应的图案,然后在上面直接雕刻;一是描图雕刻,即在图纸上将图案画好,然后摆放在框架上,直接在图案框架上雕刻。所用的雕刻技艺主要有平雕、浮雕、全雕等技法。平雕,就是在平面的木料上,用阴阳刻线来展现所需的各种图形;浮雕,就是将绘好的图案轻微地雕刻在木材上;全雕就是将内容全方位、精雕细刻完完整整地雕刻出来。同时,缘于精雕细琢的需要,雕刻工具的选择也各不相同,需综合运用凿子、刀子、锯子、锤子、钻、锉等工具。此外,为了保障雕刻木料的表面具有光洁度、饱和度和透明度,后期的处理还需要使用烘烤设备以及砂纸等抛光工具。
第三道工序是上漆美化。上漆环节是排灯制作过程中重要的一步,民间有“三分雕刻、七分漆艺”之说。上漆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排灯的外观效果和使用寿命。因此,这道工序对技术要求十分严格。上漆工艺主要采用贴金箔和漆朱红两种方式。工匠们在漆艺过程中,将上色漆分两至三次使用,而且在使用“透明底漆、清面漆、亮光漆、亚光和半亚光漆、透明有色面漆”时要细致谨慎,只有每种漆加入比例适当的稀释剂,才能漆出颜色纯正、手感滑爽、光泽柔和、表面光滑、打磨性好的排灯。
第四道工序是灯面绘画。上漆完成后,待漆面干透,便可着手制作灯面。工匠们首先将框架的各个面蒙上纱,留下放置蜡烛的入口,再用胶水将纱贴在灯面上固定住,并对边边角角予以修剪。然后根据不同的框架面,聘请绘画高手和名师在上面绘制各类图画。画面所选取的故事,大多为民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演义、宗教人物等,譬如三国英杰、佛道仙众、封神演义、隋唐故事等。灯面绘画精巧别致,充满着浓郁的乡土和生活气息,使得整个排灯活灵活现,趣味盎然。
上述工序完成后,还需要最后一道工序,即排列组装。缘于排灯是一系列个体灯的组合,因此排灯最后一个环节是对灯进行排列组装,并按照制灯的大小或样式,精心构配,按序排列,从而产生整体性美感。
历经百余年的传承与发展,湟源排灯的材质、构图、形态、内容等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新时期的湟源排灯,以其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强有力的艺术生命力,成为青藏高原上的文化瑰宝。
一是材料和工艺的创新发展。早期排灯的框架主要使用木质材料,现代排灯则充分运用环保材料,诸如胶合板、有机塑料薄膜等,这不仅使排灯的造价成本更为低廉,而且制作工艺渐趋简便。在灯光艺术上,早期排灯主要利用蜡烛发光,现代排灯则加入了炫彩的灯泡、色彩的转换以及音响设备等,使得排灯不仅给人们带来视觉冲击,还形成了听觉和触觉上的感官体验,极大地提升了人们对排灯艺术的兴趣。
二是造型样式的创新发展。工匠们在不断总结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开展了多维视角的实践探索。在造型艺术上,开发出落地式架构,并衍生出中堂式、立柜式、影壁式等形态,使得排灯的造型和样式日趋丰富。摆放的形态也多种多样,还充分考虑排灯与场地和周围环境的融合,增强观赏性。
三是装饰技法的创新发展。早期的排灯,主要以单一绘画为主,后逐步融合多种装饰技艺,如刺绣、皮影、剪纸、书法等,使得排灯的装饰艺术更趋丰富,给观众以强有力的美感。同时,绘图的内容也发生巨大变化,从早期较为单一的民间故事、历史演义等,发展为逐步将时代生活、文化典故、百科知识、自然风光、风土人情以及新农村建设成就等融汇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