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璐晶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四川,深入凉山、阿坝、成都等地,考察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围绕四川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全国两会期间《中国经济周刊》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省长尹力。
《中国经济周刊》:去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到四川代表团参加审议,叮嘱四川在脱贫攻坚上要继续下一番“绣花”功夫。四川是如何落实总书记指示的?
尹力:总书记要求脱贫攻坚要下足“绣花”功夫,就是要求我们在脱贫攻坚中要做到耐心细致、保持专注力,其核心在精细、精准。
一是强化系统部署。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全省头等大事,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科学部署谋划推动,省委作出“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省人大制定扶贫开发条例,省委省政府出台实施纲要,制定10个扶贫专项方案及年度实施方案,形成“3+10+N”组合拳。
二是强化组织领导。落实“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工作体制,从省到乡层层建立党政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做到“五级书记一起抓”。全面落实“五个一”驻村帮扶,5万多名干部常年奋战在脱贫一线。省领导带队对160个有扶贫任务的县和所有贫困村开展12轮全覆盖督导,推动脱贫任务落地。
三是强化精准发力。把秦巴山区等四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作为脱贫攻坚主战场,把藏区彝区45个深度贫困县作为重中之重。建成“六有”扶贫大数据平台,实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县有档、市有卷、省有库,做到扶贫识别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驻村帮扶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四是强化任务聚焦。锁定脱贫目标,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确保脱贫质量。围绕“不愁吃、不愁穿”,因地制宜发展贫困县贫困村特色产业,实现85万名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对纳入低保的121万贫困人口进行兜底。围绕“住房安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有保障”,推进易地扶贫搬迁,72万多贫困人口搬进新居;改善1万多所薄弱学校办学条件,136万多名高中生和中职学生免除了学费、获得助学金;健全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个人支付占比控制在10%以内。
五是强化机制创新。着力创新扶贫方式,激发要素活力。建立总规模110多亿元的“四项扶贫基金”,惠及贫困人口190多万人次。开办“农民夜校”4万多所。在抓好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同时,建立省内对口帮扶新机制。
去年全省再减贫108.5万人,3769个贫困村退出,15个贫困县摘帽通过省级达标验收。全省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171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7%。
《中国经济周刊》:脱贫攻坚面临的困难挑战依然巨大,下一步四川将开展哪些工作?
尹力:就四川貧困地区情况而言,主要分布在秦巴山片区、乌蒙山片区、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等“四大片区”,片区内现在还有贫困人口138万,占全省未脱贫人口的81%。其中最难啃的“骨头”集中在高原藏区和大小凉山彝区,还有贫困人口62.2万,这些地方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远地区于一体,深度贫困与自然、社会等多因素交织,是典型的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更具特殊性艰巨性。
一是坚持目标标准,狠抓脱贫质量。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未来三年新增转移就业30万人,易地扶贫搬迁43万多人,新改建藏区新居、彝家新寨等20万户,继续抓好民族地区15年免费教育,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二是强化要素投入,狠抓力量整合。探索创新财政金融、国土、人才等支持政策,整合各类资源,集中力量打攻坚战。未来3年,我们计划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275亿元,其中省级财政869亿元,同时注意吸收社会资金参与。
三是激发内生动力,狠抓能力提升。把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加强规划、政策、机制衔接。
四是加强作风建设,狠抓举措落实。加强组织保障,层层压实责任。坚持问题导向整治扶贫领域作风问题,坚持实打实硬碰硬、盯住抓抓到底,推动扶贫脱贫政策落地“变现”,“绣出”幸福四川新答卷。
《中国经济周刊》: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四川的经济结构有哪些调整?
尹力:我们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认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鲜明提出“转型才能更好发展、后发也要高点起步”,以壮士断腕的勇气主动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培育发展高端现代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全力推动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一号工程”落实,加速新旧动能转换,近年来,全省经济结构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一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13.6:47.1:39.3调整为11.6:38.7:49.7,实现“二、三、一”型向“三、二、一”型的重大转变。服务业跃升第一大产业,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升至2017年的53.7%,提高17.6个百分点,全省经济逐步由工业主导向工业与服务业主导并重转变。
二是动能结构进一步优化。2017年,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比2012年提高3.1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87.5%。新产业、新项目、新企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超过50%。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1.8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达6800亿元,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6.2个百分点。
三是质量效益进一步优化。5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24.2%,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35.9%。201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2610.6亿元,比上年增长29.0%,增速比2016年快23.6个百分点。
四是区域城乡结构进一步优化。2017年,经济总量过千亿元的市(州)比2012年增加7个,过百亿元的县(市、区)增加32个。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达50.79%,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下降到2.51:1。
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省还存在产业体系不优、市场机制不活、协调发展不足和开放程度不深等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任务艰巨且迫切。
《中国经济周刊》: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四川将重点在哪些方面发力?
尹力: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把推动高质量发展贯彻到经济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大力转变发展方式,持续优化经济结构,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四川省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一是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重点在“破”“立”“降”上下功夫,大力破除无效供给,加快淘汰煤炭、钢铁等行业落后产能,妥善处置“僵尸企业”。落实好中央各项降低企业成本措施,加快补齐全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短板。
二是大力振兴实体经济。继续深化“项目年”活动,重点推进500个投资上亿元的工业及技改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重点做大做强电子信息、汽车制造、航空与燃机、轨道交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成长型产业。积极培育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等新经济形态,促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同时,广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实施名牌发展战略,打造更多有影响力的川字号品牌。
三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四川是科教大省、人口大省,全省有109所高校、各类专业技术人才400多万,我们将坚定把创新驱动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着力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加快建成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
四是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制约四川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我们将大力夯实多点多极支撑,加快构建区域协同共兴、整体跨越提升的新格局。打造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板块,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分工协作。持续做大市州经济梯队,支持市(州)错位发展,做大做强区域中心城市。实施特色经济强县行动,积极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五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纵深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国资管理体制,落实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措施,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支持成都加快建设西部金融中心,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全面开放合作,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深化与沿线国家贸易、产能装备等合作。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统筹沿江产业布局,办好西博会、科博会、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等重大活动。
《中国经济周刊》:作为农业大省,近年来四川贯彻落实中央“三农”工作部署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怎样的成绩?
尹力:去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就强调四川农业大省这块金字招牌不能丢,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川视察时,进一步对做好四川“三农”工作提出了重要要求,强调要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生活富裕,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四川是农业大省,农村面积辽阔,农业户籍人口近6000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局工作重中之重,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省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
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提升,粮食产量实现稳定增长,生猪、油菜产量居全国第一,“三品一标”农产品达5142个,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达99.2%。农村发展活力不断激发,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突破口,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农村土地承包經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基本完成,覆盖全省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基本建成,培育家庭农场4.6万个、农民专业合作社8.9万个、龙头企业1万多户。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建成幸福美丽新村2.3万个、惠及2000多万农村人口,2017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27元、是2012年1.6倍,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四川“三农”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城乡发展不平衡、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仍然较为突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现代化建设的薄弱环节,还需要加力加劲、攻坚克难,进一步加快农业农村发展步伐。
《中国经济周刊》:四川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体怎么干?
尹力: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要求,积极做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是构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政策体系。科学编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规划。研究出台支持乡村振兴的具体政策措施,建立乡村振兴发展基金,引导科技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向基层流动等。
二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现代农业产业链。大力培育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完善带动小农户生产扶持政策。
三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做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衔接。推进承包地“三权”分置并行,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探索开展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进一步深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改革,建立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全部用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政策。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制度试点,加强农民技能培训,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四是大力建设幸福美丽新村。抓好“四好农村路”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广“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到2020年全省80%的行政村建成幸福美丽新村。
《中国经济周刊》:四川今年将在哪些方面进一步推进污染防治工作?
尹力:近年来,我们坚定不移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美丽四川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特别是2016年《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出台后,全面打响了大气、水、土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在全国率先取消58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县GDP考核,率先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率先实现省级环保督察全覆盖,启动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两批次集中开展683个污染防治重大项目、总投资1200多亿元。生态环境质量明显好转,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减少。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全省污染防治任务还很艰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与群众的期待还有较大差距。
大气污染防治方面,以成都平原为重点,抓好“减排、压煤、抑尘、治车、控秸”五大工程,统筹治理污染源,加强联防联控联治,完善重污染天气应对措施,确保全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水污染防治方面,加大沱江、岷江等主要河流和24条严重污染的小流域整治力度,加强农业面源污染和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完善城镇污水处理和园区废水处理设施,强化源头控制和排污管控。
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加快推进污染状况详查,积极开展监测预警、分类管控和治理修复,全面推行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无害化处理,强化重金属污染防控,逐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
同时,统筹推进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发现问题的整改,推动省级环保督察制度化常态化,严格监管执法,不让问题反弹回潮,让群众真切感受到环境质量越来越好。
《中国经济周刊》:2018年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关键之年,如何细化落实中央部署的各项治理要求?
尹力:四川是“千河之省”,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境内水系发达,河湖众多,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816条,天然湖泊也有1000多个,保护好这些河流湖泊不仅关系四川自身发展,更关系全国可持续发展全局。
我們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要求,按照中央部署,扎实推动河长制、湖长制落地落实,围绕加强水资源保护、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管“六大任务”和清河、护岸、净水、保水“四大行动”,进一步细化落实工作举措。
着力加强水资源保护,坚决守住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控制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着力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抓好各级河湖划界工作,严把涉河项目审批关,重拳整治侵占河道、非法采砂等突出问题。着力加强水生态修复,稳步实施退田还湿、退渔还湖,强化水土保持监测,积极推进小流域生态治理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着力健全长效机制,探索建立联防联控机制、联合执法机制、基层巡河机制、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努力形成各部门、各区域、各方面“共抓共管共治”的流域保护格局,确保四川“千河之省”碧水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