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产业资源类型及其价值分析

2018-04-03 18:12□陈
山西农经 2018年15期
关键词:农耕民俗文化文化产业

□陈 钰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四川 南充 637000)

1 目前我国农村文化产业资源的类型

1.1 农业生产文化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具有非常深厚的历史文化。我国的农业文化从本质看是农耕文化。在中国文化体系中,农业生产文化包括农业农村文化和农业智能文化[1]。

农业农村文化资源是指,在农民在生产的过程中使用和沿袭下来的物品以及农耕的文化。农业智能文化资源是指,农民在进行生产活动时,通过自身经验不断总结出的理论以及相关的内容等,其中有农业耕作制度、农业谚语、相关的播种时节等。

农业农村文化中一系列的生产工具不仅是农业生产活动的载体,满足了农民的耕作需求,同时还在无形中推动农业的发展和前进。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传统的农耕工具已经被逐渐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在其基础上不断创新的新型工具。

1.2 民俗文化

所谓民俗文化,就是指民间一些生活在下层的民众,根据自身的生活经历,习惯喜好而创造出的风俗。随着城市在不断发展,风俗却在不停被替代和丢失。相比之下,农村保留着更多民俗。民俗世代相传,使得农村中的民俗文化更有地方特色,以及多元性、多样性。不管民俗如何发展,实用性是其本质特征。通过在生活中不断使用,才能尽最大可能将民俗资源保留,从而保证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得以传承。

1.3 美食文化

我国是一个美食大国。随着历史发展,食物在不同区域、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习惯和特点,而这些习惯和特点逐渐演变成了美食文化[2]。

对于农村而言,美食文化涵盖了食品的开发、使用,以及生产、销售等环节,具有多层、多角度的特性。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加之各地区风俗不同、喜好口味不同,产生了风格各异的美食。例如,山西人民喜好面食,有多种特色面食。西北人性格豪爽而热烈,培育出粗犷、豪放的美食文化。这些都是农村独有的文化产业资源。

2 农村文化产业的价值

2.1 文学价值

农村的农耕文化,代表着我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演变,是先人在农村生产生活中思想和智慧的结晶,能够传承到现在的都是文化的精髓和经典。研究农村的农耕以及传统文化,有助于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保留并传承下去。同时,城镇化建设的脚步也逐渐从经济建设上,过渡到精神文化建设上。政府不仅关注农民的经济利益,更在乎他们的精神、文化,以及综合素养。在不断提升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希望能够提升国民的素质,如此才能推动我国农村文化建设水平、推动国家发展。

2.2 经济效益

随着城市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生态环境遭到了一定程度破坏,导致越来越多的城市人愿意走进农村,感受清新的空气和缓慢的生活节奏。开发和利用农村的文化产业资源,能够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使农村不再局限于农业生产,使农村旅游资源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元。例如,以农村的特色美食文化为卖点,进行专门的开发,打造农村美食一条街,开展“农家乐”等一系列的活动。让游客感受到农村新鲜空气的同时,也能有味觉和视觉上的体验。从而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推动农村健康发展。

2.3 社会管理

沿袭至今的农村文化,包含很多古人为了规范生产活动而提出的制度和要求。虽然不是固体的物质形态,但作为一种文化,对农民也具有一定的约束性。农业制度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在不断的融入当代的法律。农民在进行文化产业发展和利用的时候,能够很好的遵循传统、遵守制度,也使得我国社会秩序更加稳定,营造出和谐的乡村生产生活氛围。

3 结束语

农村文化产业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和文学价值,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分析,农村文化产业都具有极高的价值和意义。我国正处于发展的新时代,作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只有不断推动文化产业资源开发和利用,提升农民素养,才能推动我国农村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农耕民俗文化文化产业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农耕初体验
农耕旧事十二韵
立足农耕 特色强校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
拾趣安吉,快乐“农耕”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