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01)
合唱指的是多人合作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其中一般都有指挥者,要求高度统一单一声部音,旋律和谐,是比较常见的音乐演出形式。在合唱中,指挥者通过手势掌握整个合唱队伍的节奏,融为合唱的一部分。合唱作品往往是比较复杂,而合唱人数较多,素质参差不齐,这需要指挥者用手势提示合唱人员,统一标准,尽力提升合唱质量。并且在节奏快慢方面,指挥者手势也可以表达,除此外,还有指挥手势本身所具备的观赏艺术性。合唱指挥者应该具有基础手势,一般伴奏左手,合唱时使用两只手,遵循美观、精确、简练等原则,手势幅度不能过小,也不要过于夸张,其中快的节奏用手腕挥动,慢的节奏用肩膀和手肘挥动。
合唱指挥者负责带领合唱队完成合唱,有两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分别为排练和舞台演出。在排练过程中,合唱指挥必须通过语言提示、语言描述和指挥手势来完成排练指挥。至于舞台演出,那就只能单独依靠手势来完成排练预期的效果。指挥者在领导合唱,在曲目训练、规划、组织中,不仅要有较强的协调能力,还要较强的组织能力,同时理应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能对音乐进行分析和创新。在指挥合唱中,指挥者要事先对合唱作品进行分析,充分对作品在合唱中的声响变化和内心感受开展预设,然后再通过手势传达出来。指挥手势虽重要,但也是合唱整体的一部分,要合理规范指挥手势的空间,不能超出合唱定义范围。它的专业性很强,有独特的专业规则和专业特征,在实践当中又会根据合唱作品的不同而产生变化,需要对应的手势技法和情感表达。合唱的意图和理念决定着指挥手势,在不同的环境下,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并且指挥手势具有专业性的同时,还具有大众性,手势传达的视觉语言被合唱队员和观众理解,这是成功的指挥手势所要具备的素质。有差异的指挥手势是对声音和作品有差异的要求,包含有情绪、语言、气息、音量、速度和力度等方面。简洁、美观、自然流畅的指挥手势,能给队员信心和预测,也能给观众以高度的审美感,使合唱整体素质得以拔高。指挥手势在合唱团队中有独特的地位,必须得到指挥者以及整个合唱团队重视。
指挥者在合唱中处于重要地位,提升指挥者的指挥水平,具备合理有效的指挥手势,这是确保合唱正常进行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且指挥者不仅要掌握基础指挥手势,还要增强合唱指挥的表现力以及指挥手势的协调性,全面提升指挥水平。
在合唱中,要求指挥者手势美观、精确、简练,如此才能让队员较好地理解手势传达的意思,让观众产生视觉审美。对此,指挥者首先要做到有足够丰富的面部表情,善于利用眼睛配合手势去传达情感意思,加强指挥者和整个合唱团队的协作能力,以便更好地展现合唱水平。除此之外,指挥者要注意用听觉把握音准,注意合唱中有关音准的问题,如有不对,及时通过手势传达、纠正。再者,指挥者的标准动作理应将双臂慢慢抬到胸前,其位置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普遍是不高于双眉,不低于腰部。同时手臂在挥动中,尽量要自然而有力,舒展大方,具体要动作均匀,手心弧形,手指最好不要伸直,运动以手腕为中心,还要注意拍点和拍子的方向要准确清楚,以及力度强弱与速度快慢,做到灵活多变,流畅自然,展现出指挥手势的魅力,让合唱队员理解,让观众认可。
增强合唱指挥的表现力需要注意手腕自然放松,与五指略微分开,适当突出食指。手腕自然放松是因为在合唱指挥中,指挥手势需要靠手来完成,并且手具有相当丰富的表现力,能较好地表达出各类情感。指挥者要注意这几个细节,其指挥手势主要运用小臂和腕部,发挥出手掌的主导作用,同时要严格规范举手动作,必须保持手腕低于手背。五指略微分开,适当突出食指,这样的动作有利于加强合唱抒情部分的表现力,让观众随着手的动作陷入合唱营造的氛围当中,增强合唱演出效果。
指挥手势的协调性在指挥合唱的过程当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对整个音乐作品的把握状态。指挥者的双手要合作、分工,灵活变换,需要增强指挥手势的协调性。而增强指挥手势的协调性,要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在初学阶段,指挥者在练习中可以用双手来进行练习,当然双手同样的动作只是指挥手势中的一个部分。单一动作的训练太过枯燥,会对指挥者运用手势表达合唱作品产生不好的影响,妨碍双手的有效发挥。所以指挥者要尽一切努力,丰富指挥手段,增强协调手段,以便更好地表达合唱作品。接着指挥者要适当放松手臂,其主要挥动方向为上下、左右,往上需要用力,而往下一般不需要过量用力,最好是自然下落,保持松弛状态。如此,能增强指挥手势的协调性,确保指挥者的良好指挥状态。尤其指挥者的手臂保持松弛,能够较为容易地找到拍点,达到良好的指挥效果。手臂放松不是精神放松,在合唱指挥中,指挥者必须维持头脑清醒,准确地把握全局,保证合唱完成、成功。最后合唱指挥手势要准确、轻松自然以及大方美观,这是每个优秀的合唱指挥者都需要做到的。指挥者要掌握良好的技巧,并养成良好的习惯,准确把握拍点。拍点即合唱的节奏,掌握拍点即掌握合唱的节奏,如果指挥者能掌握好合唱的节奏,那掌握好指挥拍点就轻而易举。只有增强指挥手势的协调性,指挥者向合唱队员无阻地传达情感、意思,合唱作品才能完美地表达出来。
指挥手势离不开点和线,在合唱中,指挥者挥动手势围绕着点和线投入感情,不断丰富点和线来展现出不同情绪、不同力度、不同速度和不同风格的合唱作品。不同的线产生不同的点,不同的点表示不同的意义。合唱中变换手势,是复杂多变的,最常用的是敲击点,再者是弹上点,而这两种点以及其延伸出来的变化组成了所有指挥手势。点前运动时的加力和加速所得到的点就是击点,属于间接运动所造成的。点前线和点后线在击点前后形成,两者在根本上存在差异,前者加力、加速到产生点的线性运动,后者是减力、减速到静止点的线性运动。指挥手势根据线的作用,让合唱队员对点进行预测,其内容为声音、呼吸、力度和速度等方面的变化。没有点前运动的是弹上点,属于既定位置产生的点。它有一条点后线,合唱队员可以对此预测。指挥手势每一个变化都应该有其作用,不能随意而为,这要求事先的排练形成合唱作品既定的概念,固定合唱作品指挥手势的变化,指挥者和合唱队员有足够的默契。认为指挥手势只是随意挥一挥、动一动,合一合拍子的想法完全错误。指挥手势通过点线来传达指挥意图,而其点和线必须要从合唱的本身出发,必须符合合唱本身的要求,以期达到点线操控全局的效果,完成指挥手势的任务。
点、线的挥动过程当中,需要遵循运行规律,其点、线构成的图案必须符合大众审美。对合唱队员而言,线运动得到的点非常重要,这决定了他们的合唱的统一性。获取正确的点线,通常是从指挥者手臂最初的划圈中得到。设置一个起点,指挥者双手加速向外或者向内划圈运动,大约到九十度就要有一个停顿点,然后做减速运动,直到原点。就这样产生循环,从循环中形成节奏,论到其速度就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关于这点线的运动,展现出了人体运动的规律,在指挥手势里既有节奏,又能获得放松的间歇。合唱指挥手势基于这种运动原理,产生不同的节奏,不同的拍子以及不同意义的指挥手势。指挥手势,有的指挥者做的好,有的指挥者却做的不好,在视觉层面就存在极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点线的获得位置、清晰度和角度上,不同的获得位置、清晰度和角度,便会产生不同的指挥手势。确切的说,在选择击点上,最好应该在手臂最方便、最省力、最自然的位置。而要找这个最好的击点,则需要扩大运动范围,解开手臂的束缚。总之,指挥手势要符合大众审美。
合唱指挥者引导合唱的节奏和速度,在合唱中的地位不容忽视。指挥者需要具备优秀的节奏感和听觉能力,以及对合唱作品的分析处理能力,还要能通过指挥手势清楚明白地表达出自身的情感和意思。总而言之,指挥手势在合唱团队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必须得到指挥者以及整个合唱团队重视。指挥者要掌握基础指挥手势,还要增强合唱指挥手势的表现力以及指挥手势的协调性,全面提升指挥水平,使合唱演出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