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十九大报告中的中华文化论述及其践行

2018-04-03 19:13谢永鑫王亚琼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中华报告

谢永鑫,王亚琼

(许昌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报告对于文化问题与中华文化的论述高屋建瓴、内容丰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需要我们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努力践行。

一、报告对于中华文化的定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越来越重视文化问题。十五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十六大报告提出要继承与发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并且首次提出“中华文化”,肯定“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1]。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十九大报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超越已往。报告中六次提到“中华文化”,六次提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次数之多前所未有。报告中两次交替使用“中华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意味着这两个概念具有相同的意义。从逻辑上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外延小于中华文化,其内涵是指中华文化中具有普遍意义与当代价值的部分,二者是有区分的。但是,从对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角度看,二者又是一个不可分离的统一体。所以,把“中华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使用,有助于消除对中华文化的不信任心理,有助于批判地继承中华文化,是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表现。

十九大报告突出了文化的重要地位。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段话分别论述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该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指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源泉,“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必要条件,二者具有统一性。

报告第七部分专门讨论文化问题,分别论述了“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文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等五个问题。这五个方面都属于历史唯物主义中的“思想上层建筑”,其中“意识形态”既属于政治领域,也是信仰问题,意识形态领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领导权。“社会主义文艺”以及“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属于艺术与文化传媒领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道德建设”属于价值与道德问题,而这两部分都对中华文化做了着重论述。值得注意的是,报告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节中专门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报告在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时特别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报告还强调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 “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可以认为,报告把中华文化提升到了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列的地位,中华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思想,弘扬中华文化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三者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关系。

二、报告中蕴含的中华文化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文化。早在2014年,习近平就指出:“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2]541十九大报告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内容以及与传统文化相契合的因素,值得我们深入学习。

一是丰富的心学思想。“不忘初心”是十九大报告的主题词,其中的“初心”是十九大报告中的首秀词,在报告中出现六次。“初心”一词最早见于《华严经》中的“三世一切诸如来,靡不护念初发心”“如菩萨初心,不与后心俱”,具有浓厚的心学意味。 习近平一贯重视心学思想。他在2015年参加全国两会讨论时指出:“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同年12月11日,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又指出:“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 ”由此可见习近平对心学的熟悉与重视程度。十九大报告中蕴含着丰富的心学思想。例如,在讲到“全面从严治党”时提出要“坚持‘三严三实’”, 其中的“严以修身、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做人要实”,都是与儒学中的修身工夫一致的。“全面从严治党”还要求“坚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用生动活泼的语言,阐释了儒学中“内省”与“克己”的修养工夫。报告中“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这也是要求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树立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良知自觉,破除自己内心的贪欲。报告要求党员干部“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这都是明确要求党员干部要有“去其人欲而归于天理”的修心工夫。

二是儒家的民本思想。报告提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报告中“人民”一词出现203次。报告指出:“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这与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是一致的。2015年10月20日,习近平在英国议会发表讲话指出:“在中国,民本和法制思想自古有之,几千年前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说法。”[3]报告还指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这与《大学》中提出的“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民本思想也是一致的。

三是儒家的忠孝思想。与历次报告相比,“孝”也是本次报告中的一个首秀词,出现两次。报告中指出,要“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 ,把“孝老”分为“养老”与“敬老”两个层次。《论语·为政》中记载:“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里也是把孝道分为“能养”这一物质生活层次与“能敬”这一精神生活层次。二者的一致性体现了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孝经》中指出:“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意思是说,忠德与孝德具有一致性,忠德是对孝德的扩展。报告中指出:“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这是提出要把孝道与忠道相结合,提倡在孝亲的基础上忠于国家和人民。报告把传统的“忠君”发展为忠于祖国与人民,是对“忠”的创新性发展。

四是儒家的“天下大同”思想。习近平在报告中说:“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大同”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大同”思想源自《礼记·礼运》中的这段话:“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报告紧接着提出:“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可见这里的“大同”并不排斥“和”,而是与儒家“和而不同”观念一致。“和而不同”中的“不同”指的是个体事物的特殊性;“大同”是指存在私有财产的家庭以及有独立性的个体道德高尚,因而可以实现一种和而不同的多元和谐社会。换言之,“大同”正是“和而不同”的“太和”状态。在报告的最后,习近平饱含激情地指出: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这更体现了我党对从孔夫子到孙中山的大同思想的传承。

最后是儒家变易日新的世界观。强调“变易”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特征之一。《周易·系辞上传》上说:“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孔子被称为“圣之时者”,都表明了这一智慧。我们党在十六大提出“与时俱进”,在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都体现了这一变易日新的智慧。习近平指出:“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这更是对这一传统智慧的创新性发展。

另外,十九大报告把“建设生态文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治国方略之一,这也体现了儒家和道家思想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周易》中的“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道破了中华文化“尊重生命、尊重自然”的特质。《中庸》中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指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王阳明发挥孟子的“不忍人之心”的思想,提出“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的命题,更是把儒家仁民爱物的生态思想发挥到了极致。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正是对儒家生态思想的准确概括。

道家提倡“自然主义”。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老子·第51章》)庄子也指出:“以道观之,物无贵贱。”(《庄子·秋水》)这都是说,在道的视域中,人与自然都是平等的存在者。所以,人要减损自己的欲望,无为而治,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十九大报告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这是对西方式的“人类中心主义”理念的有力批评,也是道家自然主义观念的表达。《庄子》指出:“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这与习近平以充满诗意的语言提出的要“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的美好追求是高度一致的。

当然,十九大报告中的中华文化因素还有许多,例如“与邻为善”“正确义利观”、忧患意识、青年观,等等,这里不再一一加以论述。

三、践行中华文化的途径

无论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还是十九大报告都充分说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华文化的重视与肯定前所未有。那么,为了贯彻十九大精神,我们要进一步弘扬和践行中华文化。

首先,要抓好学校教育这个中心环节。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其中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意见》致力于使中华文化成为学校教育的灵魂,今后一个时期,相关部门都有责任认真贯彻上述要求。

其次,要巩固社会教育的已有成果,提升社会教育的质量。近年来,全国各地在组织学生及市民读经、学习传统文化等方面都做了许多有益尝试,政府可以加以调研、规范、鼓励、提升。举例而言,道德讲堂自2009年开讲以来,已经成为社会上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渠道之一。目前的道德讲堂可以概括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宣讲身边道德典范,一种是由传统文化传播机构组织的传统文化宣讲活动。道德讲堂与以往的宣教模式最大的不同在于她进行宣讲的主体由全国范围内英雄模范人物转变成了我们身边的道德典范,百姓构成了“道德讲堂”的主体。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最近五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道德讲堂在其中功不可没。但是,近年来,道德讲堂的发展似乎缺乏后劲。其原因有二:第一,宣讲的内容局限在宣讲人们身边的好人好事与儒家的基本伦理规范方面,而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涌现出无数英雄人物与思想精华,目前的道德讲堂还不足以充分展示中华文化的优秀成分。第二,原有道德讲堂的宣讲主体来源有很大局限性。来自民间的道德典范一旦被角色固化,就容易失去自身那种来自生活的生命力,甚至有可能流于伪道德。同时,由一些文化机构组织的道德讲堂的宣讲主体往往文化水平较低,其内容往往真诚与礼仪有余而思想性不足,甚至有一些反科学的倾向。十九大报告指出,今后文化建设要“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目前正是推动道德讲堂进一步建设与创新的契机,可以从两个方面提升:第一,宣讲的内容要多样化。要有选择、有计划地把历史上的仁人志士、古圣先贤、英雄豪杰等纳入宣讲范围。第二,宣讲主体的来源要多样化,要提升宣讲主体的整体学术水平与宣讲能力,道德宣讲的定位要追求高规格与多元化的统一。一方面,要由国家与省级相关部门组织、选拔相对稳定的高规格的宣讲队伍。另一方面,要支持、鼓励有资质的民间文化团体参与到道德宣讲活动之中,给予他们政策与资金方面的支持。

最后,践行中华文化需要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在2017年11月17日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中,当习近平总书记看到两位老人站在代表们中间时,习近平握住他们的手,一再邀请他们坐到自己身旁,最后两人在总书记身边坐下。这就是习近平对敬老爱亲的传统美德的践行。《孝经》中说:“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敬一人,而千万人悦。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其意思是说,对于社会风尚的形成,领导干部具有主要作用。如果各级领导干部能够向习近平看齐,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真诚践行中华文化,那么中华文化的蔚然成风就不会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1] 习近平.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9-24(1).

[2] 胡锦涛.胡锦涛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3] 习近平.习近平在英国议会发表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21(1).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中华报告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报告
报告
报告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