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青海, 晚春东
(1. 大连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34; 2. 绍兴文理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浙江 绍兴 312000)
高校实验室机构设置分类具有很多方式,一般院校主要是基础类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和理工类科研研究中心。基础类综合实验教学中心主要承担着教学方面的人才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等重任;理工类科研研究中心主要是由工科院校各专业领军人物负责建设,主要目标是科技创新,资金投入雄厚、科技创新能力强大,是国家科技创新与科技研发的重要基地[1-2]。基础类实验教学中心以教学为主要目标,承担学校实验教学的重任并且提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全国大学生比赛的工作。长期以来,各高校存在对基础实验室建设的投入资金不足、基础类实验室定位不准确,管理方面存在较大的漏洞、课程设置不准确、实验人员队伍建设不被重视、信息化建设落后等问题。
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主要承担高校基础实验课程实验教学任务,实验教学工作量大、任务繁重。基础实验教学是高校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必须要经历的一个重要阶段,是现代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阶段的实验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后面专业实验教学的培养质量。目前国家大力提倡加大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力度,科技创新人才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高低。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基础实验教学大多采用填鸭式教育,大学生只是进行模仿式实验操作,这种落后的实验教学体系渐渐显示出不适应国家提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理念的问题[3-4]。
综合以上出现的问题,作为现代高校基础实验教学的载体,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务必进行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应当把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力的培养作为主攻方向,而这不仅仅是模仿式实验教学。首先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对实验课程的调整与定位,实验教师的培养与实验教学技能等进行调整,其次,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仪器设备、先进教学理念进行提高与加强,使得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更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5]。
目前,高校在实验课程设置期间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课程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分不清主次,很多理论课程也在实验教学中心进行,实验教学成为验证理论教学的一种手段,远远未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另外,很多实验课程在时间设置上不合理,实验课程比较少,实验时间过长,对于学生实践能力不能够进行系统化培养,没有实验环节的连续性。很多实验课程在设置过程中往往单兵作战,各自为政,实验课程追求自己的实验效果,实验教师在课程设置上存在教学内容重复出现,缺乏实验课程的连续性,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和知识系统化的培养。
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应以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为载体,以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为目标,进一步优化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设,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并加大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提高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构建验证型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3种实验课程体系建设。新的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设主要是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在每一个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把实验分为必修实验与选修实验,着重必修实验,对于选修部分不做统一要求,可以由学生自主管理、自主选修[6]。
进一步加大学生实验考核比重。对于设计性与综合性实验学时和实验时间权重提高,开放时间加大比重,学生在完成设计性实验与综合性实验的前提下才可以进行选修实验的操作。加强设计性实验与综合性实验考核力度。实验考核成绩作为本门理论成绩的重要参考指标。
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基础实验教学中心成败的根本要素。高校实验教师业务能力的高低、实验员基本业务素质与实验室管理能力的水平与素质,直接影响着各高校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水平,同时进一步决定后期学生专业实验技能的培养。目前,许多高校实验教师与实验人员不被重视,地位低、工资待遇不高,很多高校甚至直接由理论教师代替实验教师。由于实验教学工作量不被重视,很多理论教师出工不出力,导致实验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实验队伍建设不合理、实验人员情绪不稳定等诸多不利因素[7]。
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实验队伍是目前高校亟须解决的问题,调动实验教学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实验教师与实验人员的工资待遇、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各高校应当在职称评审方面加大实验人员的比重,注重实验人员的培养,鼓励实验人员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与技能,不定期选派实验人员进修学习,开阔实验人员的视野。在实验人员职称评审、工资待遇方面制定政策,维护实验人员的切身利益[8],方可充分调动实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
目前高校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实验教学中心信息化建设亟须跟上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大学生APP信息发展十分迅猛,实验教学中心利用互联网把相关实验室具体上课时间、开放时间、各实验室仪器设备公布到实验室OA系统办公平台。大学生可以根据手机APP访问实验教学中心网站进行上机实验预约、通过互联网观看教学视频,实验人员可以根据OA系统跟踪各实验室使用状况、跟踪仪器完好率,实验教师可以通过平台自主考核学生实验成绩等[9]。
转变实验教学中心开放理念极其重要。目前高校传统观念普遍认为实验教学中心开放就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开放,对于实验教学质量的认识、实验教育技术的开放认识不足。把学生进行实验学习的主动权转移到学生本身,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这些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尤其重要。另外实验教学中心的开放不仅仅局限在实验教学中心,还需要教务处、设备处、保卫处等各部门相互协调。加大实验教学中心的开放力度可以充分利用实验教学中心的现有资源,为学生在基础实验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提供新的平台,调动学生实践与科技创新学习的积极性[10]。
实验教学中心在开放过程中往往遇到学生选择实验室具体项目、实验教学内容、实验工作人员加班加点维护实验仪器设备费用等诸多问题。实验室在开放过程中对于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进行分类管理,在开放过程中考虑到开放时间、开放力度等,避免出现流于形式的开放。开放实验要避免出现理论教学的简单重复,尤其要注重学生实验能力的进一步
提高与拓展。开放内容根据教学计划进行,对于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有极大好处。另外开放过程中仪器设备的维修、实验工作人员加班工作量的考虑,以及实验耗材、维修费用等需要通盘考虑。在实验教学中心开放过程中,设备处、教务处、财务处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实验教学中心相关开放费用的投入[11]。
很多高校资金投入到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的比重较低,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不被重视,没有相关专项经费投入。这种投入模式严重影响并制约实验教学中心的发展与建设水平。很多高校实验教学中心仪器设备超期服役,但由于没有相关专项经费的投入,设备得不到及时更新补充[12-13]。另外,一些高校往往重视科研类专业实验室的建设,资金投入到见效快的理工类专业研究中心,基础实验教学中心每年得到的费用只能满足仪器设备的维修,而实验室开放过程中的相关费用无法得到满足。因此,应加大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的经费投入,以保证并满足基础教学正常进行与实验教学中心开放运转[14]。
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在高校实验教学与科研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如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对于基础实验教学中心来讲尤其重要,应该全面加强实验室资金投入和管理力度。在实验教学管理过程中,基础实验教学体系与实验队伍建设甚为重要,实验人员的培养、实验室经费的投入是基础实验室运行的根本保障。
References)
[1] 张永山,汪大洋,赵桂峰,等.高校实验室创新人才培养与建设研究[J].大学教育,2014(9):68-69.
[2] 李霞,梁齐.高校实验与工程技术队伍建设的改革与发展[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7):5G12.
[3] 张琳,郭英姿,许栋明,等.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5):227-229,244.
[4] 夏学平.创业实践平台的构建、运行与管理模式的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23):99-101.
[5] 徐洲.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探索与举措[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3):16-18.
[6] 衣俊卿.对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2(10):12-14.
[7] 李志军,胡笑涛,蔡焕杰,等.加强实验室建设促进学科发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3):259-262.
[8] 李文博.延庆区教育技术装备中心开展实验室调研活动[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6,33(增刊1):110-111.
[9] 王洪.教学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研究与建设[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20-22.
[10] 赵勇.新建本科院校开放实验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教育技术学专业为例[J].宜春学院学报,2012,34(8):148-149.
[11] 向葵,唐新功,谢兴兵.地方高校实验室建设与高层次人才培养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4(24):19-20.
[12] 洪胜宏.高校实验室建设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5(14):152-153.
[13] 李婷.教育技术学数字化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3):141-145.
[14] 沈敛敏,陈强,张巧颖.高校实验队伍建设面临的新问题及对策[J].高校实验室研究,2009(3):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