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娜
(韶关学院 学报编辑部,广东 韶关512005)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到二〇三五年,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1]随着经济转型发展,创新型人才在我国发展战略中的作用愈加明显。目前,几乎所有高校都开设了“双创”通识课程,在政府及高校的共同努力下,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通过近20年的摸索发展,我国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在政府的支持引导下,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创业园、创新创业学院等形式不断涌现,弹性的修业条件也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
(二)课程设置趋于合理。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宽阔的国际化视野且坚毅的品格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大部分院校都开设有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模块等课程,同时辅以创新创业大赛、项目孵化等活动。部分高校采取学分制形式,个性化培养创新创业学生,增加课程的深度和广度,优化课程设置。
(三)实践平台和服务机构愈加完善。从最初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到创业孵化基地再到大学生创业园,创新创业实践平台逐步立体化;服务机构也从原来挂靠在学生处或者就业服务中心逐渐过渡到创新创业学院。
(一)教育目的急功近利。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的是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教育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淀。一些学生项目有良好的前景,但需要专业导师进行方向指引和不断完善,成果可能要在学生毕业几年后才可明显呈现。有些人对创新创业的认识依然停留在表层,急功近利而忽视了相关制度、措施、平台等要素的完善,且“以成败论英雄”的观念没有彻底转变。部分回报周期长、市场风险多、技术难度大的创新项目往往因为阶段性失误或没有达到预期目的而被“断水断电”,严重挫伤了创新创业者的积极性[2]。
(二)教学组织缺乏创新性。这包括教学主体方面的欠缺,高校现有师资中缺乏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和项目导师,大部分教师欠缺创新创业经验;培养模式缺乏系统性,与专业关联性较小。
(三)社会环境不够宽容。创新创业是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动性的有机结合[3]。创新创业难免有走错路的时候,营造“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才能形成“勇于创业、尊重创业、敢于创新、宽容失败”的风尚[4]。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机制,让创新创业者放手闯、大胆试,才能释放更多活力。
(四)创业资金缺乏。虽然各级政府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给予了财政上的支持,但是项目的启动、运行资金依然匮乏,在校大学生不具备融资能力,因此政策的支持、金融机构和风险投资、天使投资等的对接都需要不断完善。
人才培养是系统性、立体化的过程,主要是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以何种方式培养人、培养哪些人、哪些人来进行培养等问题。其关键要素包括: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主体、客体、模式、途径、体制、运行机制等。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既有一般特性,也有其特殊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国家从发展战略层面提出的,对于高校的发展起着指引作用。本文主要从高校自身层面展开讨论。
(一)教育理念
陈桂生教授认为:“教育理念是关于‘教育的应然状态’的判断,是渗透了人们对教育的价值取向或价值倾向的‘好教育’观念。”[5]《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实施方案》提出:“加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引领和带动各类科技人才的发展,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要在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造就“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局面,高校在顶层设计之初,就应构建自上而下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从校领导到一线教师,统一认识,主动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教学之中。
(二)培养目标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人才发展为支撑,推动科技创新与大众创新创业有机结合。”[6]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应该着重以创新创业意识和思维、企业家精神为培养目标,通过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使大学生不仅要变成高素质、抗压能力强的求职者,更主要的是要逐渐培养成工作岗位的创造者,拓展未来的职业发展空间,不断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欲望和创业热情,培养坚忍不拔的创业精神、创业意志,了解国家创业政策,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强大的生力军;通过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彻底激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依靠有效的保障体系,将好的创意落地开花;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有效缓解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式,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最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目标。
(三)培养模式
培养模式是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关键环节,最富于变化又最复杂。主要包括课程体系、培养机制、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价方式等。创新创业教育与其他专业教育相比,有其特殊性。创新创业教育不是脱离专业教育,而是在专业的基础上逐步开展。“通过‘通识-专业-实训-实战’四层次的课程体系,学生人数得到逐步筛选,构建‘创意-创新-创业’的完整双创教育体系。”[7]在全校学生中开设创新创业通识教育课程,打牢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结合专业背景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培养,通过实训、实战的方式,层层选拔,建立金字塔式的创新创业梯队。创新创业活动是多方面能力的有机结合,选择潜力较大的学生项目进行跟踪式服务引导,有利于提高创新项目的成功率。高校人才培养呈现出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特征[8],三者有机结合又各有特点,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应根据不同专业大类的特点,采取分层分类的培养机制。可根据专业及项目特点划分为高新技术类和一般商业类;或者按照岗位性质划分为应用技能类、理论创新类、管理类和技艺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有侧重点地进行培养。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组织方式及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安排方式[9]。创新创业教育强调的是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应理论和实践并重,注重第二课堂的培养质量,突出其重要地位。在系统的理论课程基础上,开发完善隐性课程及实践平台。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评价方式应更加灵活,教育成效回报期长,应该拉长评价期,不能单单以“双创”结果作为单一的评价指标。
(一)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在高校内营造积极创新创业的氛围,对创新创业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倾斜;在社会上营造“尊重创新创业、宽容失败”的氛围。同时,构建创新创业网络,整合资源,开通创新创业“绿色通道”,打通各相关部门壁垒,简化创新创业项目向市场转化的程序。设立专门的咨询服务公司,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提供融资、经营、管理、运作及知识产权申报、许可等服务[10],降低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风险。
(二)实行差异化发展。创新创业本质上鼓励的是差异性,只有多元化才能使社会不断进步,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才能处于优势地位。创新创业教育要在专业教育基础上开展,只有紧密围绕专业教育,在广大学生中植入创新创业意识,才有可能在条件成熟时实现岗位创新和创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地域间差异较大,高校应主动融入所在地经济社会,以创新创业项目解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实现差异化发展格局。
(三)设计系统全面的课程。系统、全面、实践性强的课程体系是创新创业教育成功的保证。首先,开设通识性“双创”课程。在专业教育基础上,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双创”基础课程,培养广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其次,根据专业区别设置“双创”课程。各专业特点各异,千篇一律的“双创”教育很难实现系统性和差异性的发展。只有紧密联系专业,分析专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结合行业项目,学生才有代入感和真实感。在此基础上,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营造浓厚的“双创”氛围,为学生提供实训平台。最后,开设精英课程。通过通识、专业、实训、实战四层筛选,面向小众学生开设精英课程,不断提供资源输入,实现由创意、创新到创业的转变,形成完整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OL].(2017-10-18)[2017-10-27].http://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2]范嘉欣.鼓励创新应宽容失败[EB/OL].[2016-03-28].http://www.jxnews.com.cn/jxrb/system/2016/03/28/014787220.shtml.
[3]徐辉.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评价标准[J].江苏高教,2009(6):107-108.
[4]李克强.营造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EB/OL].[2016-03-05].http://news.163.com/16/0305/10/BHCTM8LG00014AED.html.
[5]陈桂生.“教育学视界”辨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4-12.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2016-03-17].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lh/2016-03/17/c_1118366322_3.htm.
[7]朱思因.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科技创业月刊,2017(9):46-48.
[8]金宏妍,刘星君.系统论视域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7(4):37-41.
[9]董泽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析[J].高教与成才研究,2015(15):19-21.
[10]王启.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学大众,2016(6):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