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 道 权
(陕西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 汉中 723000)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入学困难、打通上升通道、改变命运的德政工程,既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是推动教育公平,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工程。多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高校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节点。在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牢固树立和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对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资助工作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惠民工程。我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建立经历了“无偿资助→以奖代助→奖助结合”的渐进式发展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体现了资助效能由片面追求教育公平向公平与效率兼顾的转变;资助主体由政府独揽向政府主导和学校、社会多方参与的转变;资助理念由“输血”式经济扶困向“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的发展型资助转变;资助方式也由单一的“经济扶困”向立体化、多元化的“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相结合的综合模式拓展。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是推动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发展变革的直接动因,为缓解收费制度改革前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主体单一、结构简单、社会资源不足、政府负担过重以及无法有效满足贫困学生发展需求等问题,在借鉴西方高等教育学生资助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党和政府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经过实施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奖助学金等资助方式的有效探索,2007年5月国务院颁发《关于建立健全普通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标志着以“奖、贷、助、补、勤、绿色通道”等多位一体的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确立。这个体系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国家励志奖学金为辅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住宿费问题;以国家助学金为主,勤工助学、困难补助等为辅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费问题。新资助政策体系的实施焕发出勃勃生机,取得了显著成效,资助资金由2006年的163亿元[1]增涨到2016年的956亿元[2],年均增幅57.1%,从量上基本能够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生活所需;受助人数也从2006年的370万人次上升到2016年的4281万人次,基本实现“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困而辍学”和“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的目标任务。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纳入重大教育改革发展项目,使高等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和制度工作进入规范发展的黄金时期,政策体系不断健全且运行良好,社会满意度高,教育公平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的不断推进,党和国家对学生资助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十三五”期间要进一步完善资助方式,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全覆盖;十九大作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战略部署,要求“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3]。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在党和政府的关心重视下,通过完善资助制度、扩大资助范围、提高资助标准、加强资助管理等措施,经费投入和受助学生人数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迈出重大步伐。但在实际操作层面仍存在精准化不足、政策衔接薄弱、资助育人亟待加强等问题[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确保新时期发展目标的实现。党的十九大强调高校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在学生资助工作中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就是要在资助工作实践中坚持以助学为目的,以需求为原则,以精准为目标,以育人为根本,在优化理念、拓展功能、创新方式、健全体系上下功夫,促进教育公平,实现资助工作全过程、全方位育人[5]。
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发展居于首位,创新是引领时代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发展完善的原动力。
1.促进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理念与模式的创新。先进的工作理念有利于科学体系的形成发展,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实践证明,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教兴国、教育精准扶贫战略是搞好资助工作的基础。在“创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我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工作理念实现了从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的重大拓展[6]。“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有机融合的工作机制基本形成,政府主导、学校和社会广泛参与的“三位一体”资助主体得到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普惠、助困、奖优、引导”复合型资助模式不断得到丰富发展,政府在资助工作中的保障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在国家实施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还应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加快学生资助工作体系建设,树立全面系统思维,掌握科学方法,尽快完成以经济扶持为目标导向的“小资助”向促进学生发展成才为目标导向的“大资助”转变,将学生资助育人工作融入到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4]。
2.创新精准识别与精准资助的工作途径,确保资助育人工作公平准确。习近平总书记在解读精准扶贫思想时指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精准”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追求。为提高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整体水平,真正发挥资助资源效能,高校应畅通资助信息反馈渠道,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甄别指标体系,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建立信息化采集平台,充分了解每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致贫原因,在信息化、智能化认定基础上,辅以公平评议的人工修正,努力提升识别的精度和准度。提升资助资源使用效能的核心是精准,马克思“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公平分配观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资源配置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实施精准资助就是要保证资助标准、资助对象和资助资金分配的精准,根据学生实际所需制定个性化资源分配方案,既要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基本求学需求,也要避免资助资金集中到少数人手中,努力实现“按需帮扶”和“应助尽助”。
3.创新素质资助渠道,培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5]。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成才问题。创新素质资助渠道首先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通过开展素质培训、心理疏导、文体活动等途径,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生活逆境,补足精神之“钙”,自觉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其次是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加强专业学习、科技创新和实践活动,帮助他们提升专业能力;最后是从大一开始有步骤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培养创业就业意识,确保能够高质量充分就业。
4.创新人文资助渠道,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善人格,激发内生动力。我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最初是以“输血”为前提、以解决贫困学生经济困难为目的,特点是无偿性和物质性扶困,缺点是受助学生易产生“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不主动去提升“造血”能力,资助与育人常常不能有效融合,难以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资助育人良性循环。创新人文资助渠道,就是要大力开展诚信励志教育、金融常识教育、美育教育和典型案例教育,以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为突破口,培育自立自强、知恩感恩、诚实守信、敢于担当的良好品质,让贫困学生能自觉查找差距并合理利用资源促进自我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受助获得感。
5.创新学生资助工作方式,以适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新要求。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文明建设的逐步深入,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所面临的也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突出的是因经济和环境因素所造成的个人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如性格内向、不善交际、技能素质差、学习困难、人脉资源匮乏等贫困生所具有的特质问题直接用经济帮困是无法解决的,必须在“扶贫先扶志、教育扶贫先行”等先进资助理念的引领下,结合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模式,构建物质帮扶、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等多种资助方式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通过实施精准“滴灌式”资助促进学生补齐短板,破解个人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引导他们自觉扩展社会上升通道,真正达到“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目标。
1.有利于增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整体性。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一项复杂性高、系统性强的工作,实施资助工作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树立大局意识和整体观念,努力加强工作的整体性和系统性。首先要协调教育、财政、扶贫、民政等相关部门做好资助信息的互联互通,统筹做好不同教育阶段、不同群体、不同地区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的衔接,确保国家资助政策能够覆盖到各级各类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2017年4月,财政部、教育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等四部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落实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的通知》为增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整体性提出了“四个协调”:一是做好中央部属高校与地方高校的协调,中央部属高校学生享受到的资助政策,地方高校也应同样惠及(有助于消除不平等现象);二是做好不同类型培养单位之间的协调,只要是国家统招的全日制大学生,都应该平等享受国家提供的资助政策(避免出现资助盲区);三是做好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的协调,民办高校学生应与公办高校具有享受国家资助政策的同等权利(消除不公平问题);四是兼顾高校各阶段学生之间的协调,高职生、本科生、研究生、预科生等各阶段学生都可以按规定享受相应教育阶段的国家资助政策(兼顾各教育阶段的公平)。这次政策的“协调”调整,实现了培养单位全覆盖、教育层次全覆盖、公办民办全覆盖、所有区域全覆盖的资助目标,形成了日臻完善的政策体系,任何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无论是长期性困难还是临时突发性困难,都能得到相应的政策救助,全覆盖的“应助尽助”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有利于政府管理部门完善政策体系以彰显资助工作的科学性。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运行是否科学,首先取决于政府管理部门制定的政策体系与管理制度是否协调,完善的政策体系需要科学的管理制度来保障贯彻落实,科学的管理制度会促进政策体系的完善。因此,政府各级主管部门应注意政策体系及管理制度之间的协调,应根据形势发展变化及时对政策体系或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完善。管理制度的修订既要保持与政策体系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更要与时俱进,让管理制度合理化、人性化和更具有操作性。政策体系也要根据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培养目标及时优化,推动政策体系与管理制度的协调发展。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为例,这是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教育部于2007年6月印发《关于认真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各校根据指导意见制定本地区、本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具体认定办法,其后9年未做修订,事实上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概念、认定标准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指导意见的很多内容对实际认定工作缺乏指导性。为此,教育部办公厅于2016年12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通知》,对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要求:合理确定困难档次的认定标准;建立健全班级、年级、院系、学校四级认定工作机制;把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低保户家庭学生纳入重点资助对象;尊重学生隐私,保护学生尊严,体现人文关怀。在认定过程中明确要求公示内容不能涉及学生个人以及家庭隐私,评定家庭经济状况不能让学生当众诉苦,推荐采用校园卡消费数据分析进行识别并隐形发放补助等等,应该说这些措施对规范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有助于推动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协调发展。当然,政府主管部门在调整资助政策体系或管理制度时也要注意政策稳定性及协调性,避免引发新矛盾。如西部某省在制定教育精准扶贫政策时没有充分考虑到与原有政策及管理制度的协调性,要求高校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子女实施优先参评励志奖学金、每学年不少于6000元的助学金及生活费补助、学费住宿费超过8000元部分给予减免等政策,对建档立卡学生给予特殊扶贫政策本身没有错,但对高校经济承受能力考虑不足,在执行过程中凸显与原有政策的矛盾,不仅执行效果不理想,还影响政策公信力。
3.有利于高校加强学生资助工作的保障机制建设,树立通盘考虑的系统思维。高校作为国家资助政策的具体执行者,首先应不断优化“三级管理体制”,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要发挥领导层作用,做好资助工作的统筹规划;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应发挥组织层作用,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加强业务培训、规范资助过程等方面入手提高专业化能力建设;各学院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及班级资助工作组要发挥实施层作用,努力构建“大资助”育人格局,充分发挥资助工作育人目的,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其次应做好中职生、高职生、本科生与研究生资助工作之间的无缝对接,充分发挥学校奖助资金效益及资助管理机构的协调作用,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平衡。最后是兼顾不同类别学生的平衡,既要考虑精准扶贫确定的六类重点资助对象,也要重视非连片贫困地区以及城镇贫困学生的帮扶工作,确保“应助尽助”全覆盖资助目标的实现,让每个贫困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1.构建资源节约型人文资助生态。绿色是促进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贫困学子追求美好生活、构筑梦想的重要体现,资助工作“绿色”发展的核心就是节约、精准和育人。节约就是不能铺张浪费,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一定要遵循孔子提出的“节用”理念,在使用资助资源时要有开源节流和“四两拨千斤”的意识,使“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工作有机融合,通过扶困、砺志、强能等措施激发学生追求全面发展的动力和信心。“精准”是资助工作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核心,整合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的资助资源,注重花好每一分钱,改大水灌溉为精准滴灌,努力实现“资助对象精准、资助力度精准、预算分配精准、资金使用与发放精准、信息管理精准、技术手段精准、政策宣传精准、资助育人精准、资助评价精准和政策执行精准”十大目标。
2.构建学生资助育人价值引领生态。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终极目标是育人,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强化资助文化建设,把励志教育、诚信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贯彻在资助工作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勤奋学习、自立自强、知恩图报、勇于担当、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最终要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学生资助育人良性循环。要加强资助工作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逐步形成政府依法履职、部门依法依规管理、高校依法依规资助、学生依法依规受助、各方权利与义务对等统一的健康发展格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资助工作全过程,培养学生“言必行,行必果”的诚信意识,倡导受助学生树立绿色环保意识和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健康消费观,在信息时代合理使用手机、电脑等学习生活必需品,不攀比、不超前消费,让绿色健康理念引领广大经济困难学生自觉走出贫困困扰。
1.促进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体系的包容开放。开放是促进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国外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一些成熟模式可供借鉴学习,如以日本为代表的高学费加贷学金模式,以英国为代表的助学贷款加助学金资助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实施包括助学贷款、国家担保贷学金、教育机会助学金、校园工读机会等并存的混合资助模式。我国现行的“普惠、助困、奖优、引导”复合型资助模式以免学费为主的“普惠”项目体现了公益性;以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为主的“助困”项目体现了公平性;以国家、高校及社会捐资而设立的各类“奖优”项目体现了激励性;以基层就业、应征入伍服兵役国家资助为主的“引导”项目体现了政府的导向性。学生资助工作涉及方方面面,仅仅依靠政府和高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立法规范和舆论倡导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让社会企事业单位及个人能够关注贫困学生,从经济、物质、信息、技术、社会实践等各方面为他们提供帮助,促使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形成多元开放的资助渠道、资助资源、资助形式,构建全员参与的“大资助”格局。
2.促进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保障平台建设。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需要各级各类主体精准施策、协同推进、统筹开展。一是要加强资助工作体制机制建设,充分发挥中央、省、市、县、校五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管理队伍、财政资金分担以及一系列工作考核及监督机制,学生资助工作全程都有政府资助在保驾护航,政府的保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二是通过与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国家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他们为学生提供“订单式”混合资助方案的经验,实现学生资助工作的精准化管理;三是大力开展工作研讨与交流来提高资助工作人员的政策执行水平和业务能力,通过开展省与省、校与校、院系与院系、年级与年级之间的工作交流与研讨来总结经验、化解矛盾问题,让工作经验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
3.促进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制度化、法制化运行。学生资助工作的“开放”不是放开。首先要从“制度管理、资金管理、程序管理、信息管理、人员管理、监督管理”上狠抓规范,通过法制化、制度化建设推动学生资助工作有章可依,避免出现随意性;二是要强化学生资助工作的责任意识,不断完善资助工作绩效评价和监测机制,加大违规处罚力度,让违规操作或弄虚作假行为无立足之地,促使政府、学校及学生各尽其责,有序运行。
1.实现资助工作资源共享。共享是推动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公正透明化的本质要求。高校资助工作是保障贫困家庭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教育的行为,是一种“共享”发展的制度安排,既不是施舍也不是照顾。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坚持“共享”理念,以发挥资助资源效益:一是积极推动信息资源的“共享”,不断加强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坚持做到所有资助项目公开、所有申请条件公开、所有评审过程公开、所有资助结果公开,让资助政策家户喻晓,让评审过程公开透明,让评审结果客观公正;二是优化资助资源利用,坚持“共享”理念不等于资助资金的平均分配或利益均沾,整合现有助学资源,依据学生困难程度统筹利用,追求资源使用效益最大化,坚决杜绝轮流坐庄、资金挪用等“共享”泛化现象发生;三是综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共享”特征,发挥微博、微信、电子邮件等互联网媒介在信息传播和收集方面所具有的信息量大、传播快捷、传递直接等特点,采用系统管理和大数据分析等现代化科技手段,通过优化资助工作方案,满足不同学生的帮扶需求,发挥资源信息“共享”优势,推动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从“量”到“质”的转型升级。
2.实现资助成效共享。坚持“共享”理念不是光享受、不回报,而是要通过拓展和加强社会公益项目的实施,积极为受助学生回报社会创造条件和机会,让他们在项目活动中施展才干,激发自我发展动力,增强荣誉感、归宿感和社会责任感。一是要选树砺志典型,分享砺志成才、自立自强事迹,激励其他学生刻苦学习,奋发图强;二是选树诚信典型,弘扬诚实守信的校园风尚,培养良好道德品质;三是选树感恩典型,鼓励学生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四是弘扬正气、惩治邪恶,让在资助工作中违规操作或弄虚作假的行为感到敬畏,不断提高资助工作效能,激发和弘扬社会正能量。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拓展功能和延伸内涵,要运用“创新”发展理念拓展高校学生资助育人的新途径;运用“协调”发展理念增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体系的整体性与科学性;运用“绿色”发展理念构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新生态;运用“开放”发展理念构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多元开放新体系;运用“共享”发展理念推动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在阳光下运行。总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一定要抓住新时代改革发展机遇,坚持“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有机融合”的基本扶贫战略,进一步完善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7],将“立德树人”融入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全方位全过程,立足学生全面发展的成才要求,既要解决助困问题,又要实现育人目标,不断提升资助育人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