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论在齐鲁工业大学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运用

2018-04-03 15:55吕玉霞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系统论思政课程

吕玉霞

(齐鲁工业大学文法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3)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1]并要求每一门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都划出一定数量的学时专门用于实践教学,这就为实践教学的实施及其学术研究提供了支持。齐鲁工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在落实该《意见》的同时,结合正在推进的课程体系改革,本着“有效、有用、先进”的原则,对思政课进行了改革,其中把系统论引入实践教学,就是进一步完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的大胆尝试。

一、系统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理论依据

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内在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具有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层次性等特征。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贝塔朗菲指出:“要理解一个事物,不仅要知道它的要素而且还要知道要素间的相互关系。”[2]系统论的任务,就是调整系统结构,协调各要素关系,使系统达到优化目标。

我们选择系统论作为实践教学的理论平台主要源于具体校情的考量:一是我校是一个正在高速发展的地方特色大学,办学规模的扩大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要求形成一定的差距,许多教学条件的改善一时难以跟进,为了提高教育实效,就需要对内部要素进行整合,发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功效;二是我校已形成思政课的精品课程群。精品课程群的建设,需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双向提升;特别是实践教学,更是因为之前的薄弱,而成为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现在又是大学生素质养成、能力提高的关键环节。实践教学需要新的教学方法、教学设备及足够资金的引入。基于这种考虑,我们认为系统论在整合现有教学资源,节约、优化、高效地解决问题以及实现各要素、各部分的组合方面能够发挥其理论优势,并为改进与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水平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基于系统论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系统

思政课实践教学既是一个动态的、多层次的、多变量的复杂系统,又具有自己的子系统。实践教学系统由教学队伍、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子系统构成。系统整体功能最优化与子系统及其要素功能的发挥密切相关,因此,要使实践教学真正达到最理想的目标,就要引入系统论的整体性原理、动态性原理、开放性原理,优化各子系统及其要素的功能,使其以合理的方式相互联系在一起,协调合作。在实践教学体系各子系统中,对其整体功效影响最大的是教学队伍、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为此我们主要从实践教学队伍的整体性、实践课程内容的生动性、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开放性三个方面进行了优化与改进。

(一)实践教学队伍的整体性

为了提高实践教学的操作水准,我校承担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主要由三大块组成:一是理论教学的思政课教师;二是行政管理的各级党委和宣传部;三是全体辅导员。把这三部分组成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队伍也是校情使然:没有各级党委的参与就不会在工科为主的高校中引起广大师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同样没有广大辅导员的参与就不会使学生产生利益攸关的认识。当这三个组成部分各行其道时,就会出现职能交叉,导致管辖区域重叠或毫不相干。如此运作,虽然能够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但是其高消耗、低效率的运行与改革的初衷相左。依据系统论整体性原理,如果把三支次量级的队伍相互协调,在发挥各自特长的基础上明晰职责,为实践教学服务,就会出现一支新型的主量级的整体。三位一体的队伍建构是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基础,更是搞好我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前提和保证。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要素一旦进入系统,就会对系统整体产生影响,反过来系统又会制约要素。在建构教师队伍的过程中,我校据此在三个环节上着力打造:第一,组织程序。每个学期的实践教学计划由理论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要求,提出本学期的实践教学规划,并在学校教务处备案,各级党委据此提供支持,在具体实施环节中需要辅导员教师跟进。第二,教师培训。实践教学无论对长期担任理论教学的思政课教师还是新纳入思政课实践教学队伍的辅导员来说都是新生事物。要做好思政课的实践教学,队伍的素质问题是一个关键,对此我们一方面加强了内部交流,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交流经验教训,改善实践教学;另一方面通过送出去培训的方式,每年都派出一定数量的教师参加省委宣传部举办的哲学社会科学培训班、山东高校工委举办的高校思政课教师培训班以及学校各级党委组织的社会调研等,通过培训和调研较好地提高了教师指导实践教学的能力。第三,统筹协调。对于这支建构中的教学队伍,由于传统的习惯力量,难免出现运行中的对撞,需要特定的机构及时进行协调。为此,我校成立了“齐鲁工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与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由学校党委书记担任中心主任,把思政课置于公共基础课的大视野中,协调解决改革中出现的具体问题。

(二)思政课实践课程内容的动态性

思政课教学全国高校基本都在使用国家重点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教材。为了保持稳定性及自身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四门课程实践教学也就不可避免地有滞后于时代发展的内容。依据系统论动态性原理,系统的状态与功能不是一成不变的,任何系统都有一个组建、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具有动态的性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对象是人,而人的思想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作为与之相对应的实践教学内容也必须与社会发展保持动态平衡,才能有力破解思政课实效性不高的难题,从而有效促进实践课程系统的优化,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思政部根据学校的办学方向、在校学生的基本构成和校园文化氛围,以思政课实践教学培养目标为中心,依据系统论动态性原理对实践教学项目进行了调整与补充,以使各个系统能充分发挥“自己运动”的功能,达到最优的目的。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课程增加区域经济、生态文明及国际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内容,突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教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课程增加齐鲁文化专题内容,提升大学生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与崇尚气节的爱国精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课程增加科技发展的内容,为科技兴鲁服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课程增加环境与法律热点问题研究,开展专业素质拓展训练,突出提升学生科学研究能力与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思政课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实践教学内容也应与时俱进,随时补充新内容。如我校通过观看视频、请专家作报告等形式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及时了解十九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与发展状况。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开放性

系统论开放性原理是指系统作为一个准稳态的开放系统,具有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性质和功能,系统向环境开放是系统得以向上发展的前提。思政课要破除封闭式的教育方式,就要在实践项目的设计与选择、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发挥系统论开放性原理,积极处身于社会环境大系统中。为确保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应尽力挖掘潜在资源,在校宣传部、各级学生会、各学院党委和辅导员等辅助下,淡化课程界限,统筹安排四门课程的实践教学项目,实现实践教学资源共享,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与科研和社会应用的密切联系。

实践活动主要指课堂实践、校园实践和校外实践(本文所指“实践教学”乃广义理解,即除了进行理论教学之外的所有与实践相关的教学方式,可以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中,也可以体现在课堂教学之外)。[3]我校课堂实践在已有的活动方式如案例教学、读书笔记、科研论文、辩论会、学生讲课以及观看纪录片等基础上,鼓励教师利用已拥有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践项目,引领学生进入学术前沿领域,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校园实践教学中,我们已开展了问题研讨、虚拟情景、实例分析、座谈交流会、读书活动等方式,还充分挖掘并利用校内资源。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课程为符合理工科学生的知识结构,邀请轻化工程学院教师介绍生态文明专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课程邀请外校专家作齐鲁文化专题报告的内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课程设计了引领学生通过参观济南科技馆、观看相关视频了解科技发展的项目,为他们将来进入社会乃至跨入国际市场提供理论储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环节有模拟法庭、邀请法学界精英作报告、法庭辩论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有关现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思政部还进一步推进了与图书馆的合作,利用校党委的支持,通过图书馆给予思政课教学一定的措施倾斜和条件,使师生便于利用图书馆完成对特定问题的学习与研究。校外实践包括红色文化、生态文化、传统文化宣讲基地、德育教育参观体验场所等。思政部联合学校其他相关专业,目前已建立和完善了3个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体验场所,并纳入多个流动的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联合法学专业在2012年与长清法院等司法机关及律师事务所进行联系,建立了山东从德律师事务所实践教学基地。校外实践这一环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提供研究方向,指导学生组成小组,合作完成相应实践项目。

为了保证实践内容的科学性,由教研室论证制定了整套实践教学大纲、可行的操作方案以及不同实践类型的文本样式。教师根据不同的实践活动,充分考虑到实践项目的学生参与度、接受能力,精心设计实践形式,并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利用已有的思政课精品课程网站,建立专门的实践教学网页,学生通过网络平台与教师进行交流沟通。

三、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

我校运用系统论对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初步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能够协调配合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丰富了实践教学内容,建设了科学合理、稳定有效的实践教学场所。通过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的运用,效果显著:

(一)通过优化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学生亲自参与及操作环节增多,自主开展的课外实践活动日益丰富;学生对教学改革的评价较高,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思政课过关率提高;学生发表的相关论文逐渐增多,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得到协调发展。思政课实践教学进一步成为肯定进步、坚定信念、锻炼学生能力的灵活机动的手段。

(二)通过调整实践教学队伍,提高了学校领导及教师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我校调整了思政课理论教学学时与实践教学学时的比例,目前实践教学学时占到总学时的百分之三十以上。

(三)通过统筹安排四门课程实践教学活动,突破了以往思政课与企业、社会团体等联合活动匮乏的困境,进一步加强了四门课程共享的实践教学基地开发与建设,充分利用了校内外各种资源,遵循了实用、安全、低耗的原则,使有限的资源、场所发挥最大的效益。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日益丰富多样,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提供了必备条件。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Z].教社改[2005]5号.

[2](美)冯·贝塔朗菲(L.Von.Bertalanffy).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GeneralSystem Theory:Foundations,Development,Applications)[M].林康义,魏宏森,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3.

[3]李松林,李会先.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6(7):53-57.

猜你喜欢
系统论思政课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2016年第20届系统论,控制和计算国际会议
系统论在故障定位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