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中国的理论渊源探究

2018-04-03 13:03王丽莎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自然界资本主义马克思

王丽莎

(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北京 100872)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倡导全国人民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建设美丽中国首次出现在人民的视野中。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美丽中国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它不仅涵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美,还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之美。建设美丽中国的理念之所以被提出,不仅因为这一理念是党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更因为它有深厚的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意蕴

很多西方学者认为,生态环境问题出现在20世纪后期,而产生于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不存在生态哲学思想,但是实际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中已经蕴含着生态哲学的思想,而且这一思想在马克思恩格斯几个时期的著作中都有所体现。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践的人化的自然观”

人类进化发展的历史是人类与自然界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历史。从原始时期人对自然的盲目崇拜,直到当今人类开始意识到要与自然和谐发展,在人与自然持续的物质、能量的交换过程中,人类享受到了自然的馈赠,也因为过分膨胀的物质欲望而遭受过自然的惩罚。人在采集渔猎时期,生产力低下,对于自然毫无抵抗能力,但能享受一个美丽的自然,天蓝水清。人在工业文明时期,生产力水平高,可以对自然为所欲为,可是却遭受到各种各样的污染,如空气污染、水污染。那么怎样来理解这种人和自然两者间的关系呢?

第一,自然界先于人类存在,人类依赖自然,人与自然在实践活动中的关系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在人类产生之前自然就已经存在;人类产生于自然,并且依靠自然界中的资源生存,人类离不开自然。自然界存在缺陷,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会产生新的缺陷。人类从自然界中获取资源,但是更应当利用自己的力量来改造自然,弥补自然的缺陷。人类要按照美的规律去美化自然界。“按照美的规律塑造自然、美化自然,是马克思为人类生产活动提出的一个更高的要求。按照这个原则,人类的生产必须把改造自然、建设自然和美化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创造出美的产品、美的环境和美的人,使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达到完美的境界。”[1]马克思认为,人有能力改变自然,将自然塑造得更加符合人类的审美,但是人类的生产活动,必须得遵循美的客观规律,符合三大原则,也就是改变自然、建设自然和美化自然,从而使生产产品更美,生存环境更美,生产者更美。这里可以得出结论:自然界存在美,这种美具有客观性、自然性和原生态性。我们承认自然界中是存在美的,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曾多次列举自然中存在生态美的例子。自然界中的美是随处可见的,比如雄伟的山川、清澈的流水、葱郁的树木、鲜艳的花朵、飞翔的雄鹰、温顺的绵羊等。动植物的外形、自然景色的呈现自然界每时每刻都蕴含着美。自然的美,人类是能够欣赏的,并且人类可以按照自然界美的客观规律来对自然对象进行改变、形成新的美的客观对象。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界进化的产物。“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2]马克思将自然看作是人的肉体的延伸,所以人和自然的关系可以通过生产调节,也可以通过生产工具调节。人类产生于自然界,人类所从事的活动,带有主观意识和目的的活动也是在自然发展的过程中发生的。“人直接地是自然的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也就是说,他的欲望的对象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存在于他之外的。”[3]马克思一方面明确肯定人是自然的存在物,和其他动植物一样,受到自然的制约,自然永远都是第一性的;另一方面也指出人类具有能动性,有主观意识和欲望。可尽管如此,人类作为“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只能在自然规律的限制下发挥一定程度的能动作用。“人类从自然界分化出来以后,在以自己的本质力量即生产劳动改造和利用自然界的时候,就在对自然界的关系上具有了二重性,即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4]

第二,人类通过劳动对自然进行改造,在自然中获得生活资料维持生存。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思想,如“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作为有用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5]。人类要通过劳动与自然进行物质变换,将自然界中的物质转换成符合人类需求的物质形态,进行消耗,将废弃物又排到自然界。马克思承认自然界创造财富的基础作用,劳动能够创造财富,但如果没有自然界提供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劳动就是不能存在的。马克思的“实践的人化自然观”是在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自然观和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马克思恩格斯分析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对于当今我国生态文明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要正确地看待自然的价值,既要尊重自然,又要在一定限度内利用自然满足人类的需求,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马克思恩格斯还曾经强调:“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把他作为尽可能完整和全面的社会产品生产出来(……他必须是具有高度文明的人)。”[6]这就要求我们在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公民的环保意识,增强公民的生态观念,运用道德约束公民的行为,营造一个公民与自然和谐的生存环境。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其中,要满足人民在环境方面的要求,就要积极建设美丽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认为人类需要按照美的规律改造自然,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完美的统一。当今中国正在建设的美丽中国可以看作是在自然环境方面的实践。尽管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雾霾、污染等,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群众的需求呼唤着建设美丽中国时代的到来。同时,建设美丽中国又要求公民增强环保意识和环保理念。

(二)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就是资本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为资本家创造价值,但是这些价值破坏了自然环境,同时也损害了工人的健康生活。马克思恩格斯高度评价资产阶级取得的伟大成就,但是也指出其取得成就的同时严重损害了工人的利益,还破坏了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恩格斯曾写道:“在各个资本家都是为了直接的利润而从事生产和交换的地方,他们首先考虑的只能是最近的最直接的结果。一个工厂主或商人在卖出他所制造的或买进的商品时,只要获得普通的利润,他就满意了,而不再关心商品和买主以后将是怎样的。人们看待这些行为的自然影响也是这样。西班牙的种植场主曾在古巴焚烧山坡上的森林,认为木灰作为能获得最高利润的咖啡树的肥料足够用一个世代时,他们怎么会关心到,以后热带的大雨会冲掉毫无掩护的沃土而只留下赤裸裸的岩石,这同他们又有什么相干呢?”[7]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就是完全以追求利润为最终目的,对自然的征服为掠夺方式,对工人的剥削为附加价值。资本主义制度使得资本家利欲熏心,却又丝毫不关心工人的处境和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马克思指出了剥削问题和环境问题的根源就是资本主义制度,将人的解放和自然的解放联系起来。异化劳动使得工人的劳动与其本身相异化,严重破坏了他们的生活,最终成为劳动的奴隶。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包含着对工业文明的反思和批判,他们对自然生态的关注终究会落脚到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上来。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在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美丽中国,是我们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五大目标之一,是实现“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借鉴

生态马克思主义是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世界范围内的“绿色运动”,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流派之一。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开始于法兰克福学派探索科学技术与生态危机之间的关系,经历了莱斯和阿格尔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初步创立,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形成了奥康纳的双重危机理论、革命的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和马克思的生态学三种理论并存局面[8],从而使生态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技术批判成功地从科学技术批判转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批判。

(一)奥康纳:双重危机理论

奥康纳在他的著作《自然的理由》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观点,分析了资本主义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提出了资本主义第二类矛盾的思想,促进了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第一,资本主义双重矛盾和双重危机。奥康纳把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称为第一类矛盾,把资本主义生产的无限性与资本主义生产条件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称为第二类矛盾。其中第一类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生产关系与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之间的矛盾,而第二类矛盾则是资本主义生产力、生产关系与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之间的矛盾。奥康纳批判了资本主义文化的“资本”化,各种灾难的出现都与一定的文化相关联,认为资本主义的文化危机、生态危机、经济危机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奥康纳分析了全球资本主义生态危机,提出了资本主义时代的双重危机理论。他认为资本主义是不平衡的发展与联合,批判了可持续发展的资本主义的观点。资本主义的本质就是剥削,目的就是最大程度地追求利润,这样的目的会促使资本家从自然界无休无止地掠夺资源,并在发展资本主义的过程中造成污染,同时对于劳动者的身体也会造成危害。第二,双重危机产生的根源。资本主义生态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资本积累。现在资本主义的危机,“不仅是资本主义的生产过剩的危机,而且也是资本的不充分发展的危机。危机不仅来源于传统马克思主义所说的需要层面,而且也来自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所说的成本层面”[9]。为了实现资本积累,单个资本必然将剩余价值和利润中的更多部分用于购买生产原材料,进而会加大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奥康纳还通过资本积累对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开发论述了发达国家对落后国家的资源掠夺,同时生产力低下的落后国家为了发展本国经济不得不接受与发达国家的不平等交易,出售廉价生产资料和能源,而这又降低了资本积累成本,加快资本积累的速度,反过来又推动对生产资料和能源的掠夺,最终导致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二)克沃尔:革命的生态社会主义理论

克沃尔在《自然的敌人——资本主义的终结还是世界的终结?》一书中,重新对生态社会主义的内容和生态社会主义的实施进行了革命性的规划。“克沃尔的生态社会主义与之前的生态马克思主义和以往改良型生态社会主义显著不同的地方有两个:其一是以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和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为理论基础;其二是根据社会主义革命的经验和教训比较详细地勾画出生态社会主义的革命理论和生态社会主义在过渡时期的建设理论。”克沃尔革命的生态社会主义理论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生态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实现劳动者的解放,恢复自然的完整。克沃尔非常看重马克思主义的异化劳动理论,他认为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是摧残人性的异化劳动,同时也造成了自然的异化。自然的异化和最终的生态危机,将导致人类历史的断裂。如果想让地球的生态系统实现其使用价值或者内在的价值,就必须推翻资本,消灭交换价值,通过联合劳动实现使用价值,在人类和地球生态系统之间重建全新的财产关系。第二,提倡生态化生产。克沃尔认为自然界是一个生态系统,自然中的每个组成部分产生新的进化形势,但是自然仅仅是一个提供进化的场所,本身不会生产任何产品。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化生产就是建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整体性。这就要求将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加以联系,并将任何事物都归于生态化生产的范畴,只有资本例外。以生态为中心的生产,必须尊重自然的联系,社会上的组织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克沃尔明确提出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根源主要在于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他还认为社会主义在苏东的失败归于缺乏民主,但是他的理论缺乏有效的阶级理论支撑,最终陷入乌托邦。

(三)福斯特:马克思的生态学

福斯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马克思的生态学》中。他通过对马克思的著作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的研究,论证了资本主义破坏生态的观点。他肯定了资本主义道德的反生态性质,分析了资本主义的体制,指出资本主义道德是导致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过程断裂的深层原因。他的主要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挖掘了马克思主义中蕴含的生态思想即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福斯特认真研究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引用大量马克思主义的原文来探究马克思的生态学理论。马克思的生态学思想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产物,人类从属于自然并受制于自然。但是人又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改变环境。福斯特认为,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阐述不是一味地强调人类利益的人类中心主义,但也不是只注重保护生态的生态中心主义,而是在自然承受限度内合理有效实现人类利益。另一方面是构建了马克思的新陈代谢断裂和可持续发展理论。马克思根据李比希的新陈代谢概念详细论述了资本主义城乡对立造成土地肥力循环的断裂现象,并将新陈代谢的概念扩大推广到自然社会范围,得出人类和自然关系的异化导致了社会与自然之间新陈代谢的断裂之论。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呼唤全球生态治理时代的到来,也提供了生态化生产的路径。建设美丽中国借鉴了生态马克思主义,全党要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环境方面就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甚至提出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足以看出党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不仅有利于保护中国的生态环境,同时也促进全球生态环境治理。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

远在古代,先民就已经有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萌芽。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包含着许多有价值的生态文明思想。其中,儒家、道家、佛家的生态思想占主导地位,影响深远。它是古代先贤的智慧结晶,也为后世环境保护提供了思想基础。建设美丽中国,发展生态文明,是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思想作出的重大战略。

(一)儒家的天人合一

儒家生态思想包括三方面。第一,天人合一。“天”是自然的总称,人生活在自然中,受到自然的控制,但又能够与自然共生共存。《礼记·中庸》写道:“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人可以和自然和谐共处,要爱护自然,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第二,尊重自然规律,有节制地开发自然资源。孟子在《孟子·梁惠王上》中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氵夸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阐述的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按照自然的客观规律运行,既能够发展农业又不会破坏自然环境。孟子还有言:“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孟子·尽心上》遵循适度的原则,不能对自然过分的掠夺,要根据万物生长的规律,适度开发。第三,爱护自然的生态伦理观。孔子思想核心就是“仁者爱人”,追溯“仁”的根源就在于天,“性自命出”也就是这个道理。最大的仁就是“爱生”,也就是爱护自然,这是保证人生存的基础。“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沦语·阳货》自然是有客观规律的,春夏秋冬四季更替,万物按照季节生长。“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要爱护人民,还要爱天地万物。孔子的环境保护思想体现在对于万物的尊重,人应该有恻隐之心,《论语·述而》中道“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主张对动物进行保护,人要有节制地满足自己的需要,不能“竭泽而渔”,万物皆有灵性。孔子还有着勤俭节约的思想,对于当代也有重要的价值。天人合一,营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有节制开发自然资源,使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爱护自然中的一切生物,使其健康有序发展。

儒家思想中的生态观让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更加深刻。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因为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会招致自然的“反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二)道家的道法自然

《老子·第二十五章》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这里,“道”是最大的,是道家思想的核心,道是万事万物的根本。庄子把“道”分为两种:“天道”和“人道”。其中“天道”是指天地所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人道”是指人类行为所必须遵守的准则。道家由“人法地”来倡导人要尊重自然,按照自然的规律来办事,不能违反自然万物的运行规则,这样才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如果人类仅仅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不尊重自然规律,就会遭到惩罚。但是道家所谓顺应“道”自身,并不是说让人类只听从自然的安排,做到“无为”,就是“为而不恃”,而是按照自然本来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进行适度的改造。道家认为:“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知足不辱”是让人们懂得满足;“知止不殆”是让人们知道要有限度地索取。老子的“知足”“知止”就是要人们在开发自然资源为人类所用的过程中,要根据环境的承载力,懂得节约资源,适度开发,不盲目追求人的利益。只有这样,人与自然才可永续。道教主张人与万物应该和谐共处,人和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平等的。道教认为人与万物都由“道”产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产生了一,一可以认为是原始状态的气。道家认为一是自然万物统一性的基础。庄子有言:“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天均者,天倪也。”这话意思就是宇宙万物种类不同,形态不一,但又相互联系,并不断变化。宇宙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

建设美丽中国就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与自然进行积极互动。它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为美,以人与社会的和谐为美,而人与社会的和谐必须是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前提。建设美丽中国目标的提出,是“道法自然”在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体现。

(三)佛教的生态思想

佛教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具有独特的生态观。佛教将自然生物和生态环境联系在一起,主张众生平等,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都是以自然为基础的。这种思想对于当代的生态观具有重要的价值。佛教的生态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佛教缘起论。关于缘起,佛教有专门的颂,称为“法身舍利偈”或“法身偈”,内容就是:“若法因缘生,法亦因缘灭;是生灭因缘,佛大沙门说。”万物都是相互联系共同生长的关系,不能破坏彼此之间的联系。缘起论认为,一切事物之间相互依存也就是佛教的诸法无我、自他不二的观点。佛教还认为万物无常于我,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各种原因条件所形成的,都是变化的,也就是佛教中“空”的概念。佛教的这种思想启发人们不要太执着于某物,而应当顺其自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齐头并进,它们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建设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的目标,关系到人民福祉,也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第二,众生平等,无情有性。佛教认为万物皆有生命,分为有情众生和无情众生。动物和人都属于有情众生,山川草木属于无情众生。这些众生都是平等的,并不认为人有特殊的地位。佛教教导人要从善,不杀生,不损坏草木,做到珍视世间一切众生。佛教有因果报应一说,如果人类杀害其他生命,就会遭到报应。《动物解放》中辛格向人们展示了人类对待动物的残忍场景,把动物解放和妇女解放、黑人解放并列,呼吁保护动物。这和佛家的观念不谋而合。佛教所倡导的尊重生命,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佛教的无情有性说,认为一切万物都有成佛的佛性。禅宗认为一切佛性都是平等的。“譬如雨水,不从无有,元是龙能兴致,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悉皆蒙润。百川众流,却入大海,合为一体。众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复如是。”万事万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佛教尊重自然,崇尚自然,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美丽中国,不仅要求人类之间和谐共生,也需要人类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尊重和保护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第三,佛教普渡众生,慈悲为怀。佛家引导人们要爱护生命,“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与世间的一切生命事物同苦同悲,尊重生命。佛教要求弟子不杀生,食素,放生等。佛教主张的不吃动物,能够保护动物的多样性,尤其是一些濒临灭绝的动物。放生是将得到的飞禽走兽赋予自由,让其返回自然中继续生长。放生是对生物的一种积极保护措施,这种放生活动在现在佛教活动中依然盛行,有利于帮助人们树立保护动物的观念,提高人们爱护自然的觉悟。缺少生物存在的环境是不完整不和谐的,当然更不可能是美丽的。所以,我们应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政策来保护动物,不随意猎杀捕杀,惩治一切威胁动物生存的违法犯罪行为,保护人类与动物共同生存的环境。十九大报告要求我们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综上,我国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思想,是在借鉴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意蕴、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建设美丽中国,既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生态文明的要求。因此,我们应当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1] 解保军.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哲学意蕴[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52.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5.

[3]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24.

[4] 李崇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其现实意义[J].湖南社会科学,2011(1):16.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6.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92.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19.

[8] 刘仁胜.生态马克思主义概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154.

[9] 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M].唐正东,臧佩洪,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207.

猜你喜欢
自然界资本主义马克思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饭人”
自然界中的神奇香料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自然界的一秒钟
例说“自然界的水”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