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联合空腹血糖在糖尿病前期中的诊断价值研究及对预后的影响研究

2018-04-03 12:08:22范美娟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糖化空腹入院

范美娟

潍坊市坊子区人民医院,山东潍坊 261200

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由于机体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二者兼有引起,导致患者长期血糖异常,部分患者甚至会引起多器官、功能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从大的角度来说,糖尿病的发展可以分为:高危人群、糖尿病前期、糖尿病3个阶段,加强糖尿病前期诊断能为患者制定有效的措施干预提供依据和参考。研究表明:将糖化血红蛋白联合空腹血糖用于糖尿病前期中效果理想,能提高临床确诊率,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但是该结论尚未得到验证。因此,该课题以2015年5月—2107年9月入院治疗的糖尿病前期患者71例及健康体检者70名作为对象,探讨糖化血红蛋白联合空腹血糖在糖尿病前期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入院治疗的糖尿病前期患者71例,设为观察组,男 40 例,女 31 例,年龄 45~67 岁,平均(50.44±4.61)岁;选择同期入院健康体检者70例,设为对照组,男 44 例,女 26 例,年龄 42~68 岁,平均(51.05±4.63)岁。纳入标准:①符合糖尿病前期临床诊断标准,且患者最终均得到确诊;②能遵循医嘱完成相关检查、治疗干预者。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异常及伴有明显精神异常者;②合并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慢性传染性疾病者。本课题在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下进行,患者及家属对检查方案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①血液标本的采集。观察组入院后日次早晨空腹取静脉血3 mL,健康体检者体检当天空腹取静脉血3 mL,20 min离心,速度4 500 rpm,完成血清分离后放置在冰箱中,备用。②方法。采用日立7600型生化分析仪中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水平;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两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有关操作严格遵循仪器操作说明书完成;观察组对于确诊患者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干预,包括:饮食干预、运动干预,积极下降患者宣传糖尿病前期与糖尿病的区别、危害性,让患者从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降低糖尿病发生率。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 t检验,采用(±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6.14±0.41)%,空腹血糖水平为(6.36±0.55)mmol/L,均高于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5.36±0.33)%,空腹血糖水平为(5.01±0.51)mmol/L)(P<0.05)。 观察组经过饮食、运动干预后血糖水平得到下降,尚未有1例患者演变为糖尿病。

3 讨论

糖尿病前期是一个特殊的时期,该时期患者如果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则能避免病情加重演变为糖尿病;当患者未采取有效的措施干预或干预不当,将会演变为糖尿病,影响患者健康及生活。因此,加强糖尿病前期患者早期诊断、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糖化血红蛋白联合空腹血糖在糖尿病前期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该研究中,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6.14±0.41)%,空腹血糖水平为(6.36±0.55)mmol/L,均高于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5.36±0.33)%,空腹血糖水平为(5.01±0.51)mmol/L)(P<0.05)。观察组经过饮食、运动干预后血糖水平得到下降,尚未有1例患者演变为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是人类血液中与葡萄糖、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形成的非酶催化的稳定糖基化产物,能反应患者过去6~8周血糖水平,从而能帮助患者早期确诊;而空腹血糖则能反应患者当前血糖水平,具有一定的实时性,能了解患者疾病严重程度,评估患者预后。临床上,将糖化血红蛋白联合空腹血糖用于糖尿病前期中效果理想,能发挥不同诊断方法优势,达到优势互补,能帮助患者早期确诊,为临床制定有效的措施提供依据与参考。

综上所述,将糖化血红蛋白联合空腹血糖用于糖尿病前期中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效果,指导临床治疗,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高颖,周燕雯.联合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白蛋白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8):41-42.

[2]陆丹丹,张懿.老年男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睾酮水平与其心功能及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18):4541-4542.

[3]翟文亮,王荣欣,李俊芬,等.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时伴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及预后分析[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7,23(4):275-277,292.

[4]辛全君.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检测在糖尿病诊疗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9):1709,1712.

[5]黄莉莉,胡光玲.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感知控制力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2):466-468.

[6]王浩宇,衣欣,胡奉环.高敏C反应蛋白和血浆N末端原脑钠肽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7,16(1):63-65.

[7]王齐增,范云操,叶晨希.入院时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近期心血管事件的关系研究[J].浙江医学,2016,38(17):1405-1409.

[8]马颖.老年心血管心力衰竭临床治疗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53):92,96.

[9]张斌,陈赛勇,曲环.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合并贫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32(9):792-794.

[10]王霖.空腹血糖、血清果糖胺及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9):1250-1252.

[11]吴彦.空腹血糖测定联合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3):50-51.

[12]盛燕华.剖析42例临床老年心血管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及其治疗[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6(1):95-97.

猜你喜欢
糖化空腹入院
住院医师入院教育实践与效果探索
采血为何要空腹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2:12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新型糖化醪过滤工艺
作文门诊室
空腹喝水
作文门诊室
甜酒曲发酵制备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
作文门诊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