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明星, 赵鼎洲, 付兴林, 蔡云辉
(陕西理工大学, 陕西 汉中 723000)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的一项战略性任务,也是一项具有基础性、综合性、系统性、长远性的建设工程,是高校充分发挥教学、科研与服务社会功能的重要支撑,也是高校改革和发展的龙头与核心[1]。随着国家2015年10月实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大战略”以来,国家加大了对高校建设的投资和支持,各省也纷纷出台“双一流”建设实施方案,支持各高校的建设与发展。全国各大高校开始进入争创“双一流”高校建设的新时期,各重点高校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这给地方普通高校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同时也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这新的历史时期,尤其是地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地方性普通高校能否迎接挑战把握机遇,更是关涉到地方高校能否困中求兴、借势生长的重要课题。本文以陕西理工大学为例,分析其学科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快学科建设的基本思路与具体对策,以期对促进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国家在战略层面提出“双一流”建设为地方高校综合实力的提升和学科建设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方向引领。2015年10月国务院出台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国发〔2015〕64号),《总体方案》提出到2020年,中国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21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2]。《总体方案》明确了高等院校的办学使命和社会价值,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为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从国家层面推动大学发展的“顶层设计”,有利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公布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共137所高校入围。其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共计42所(36所A类高校和6所B类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共计95所[3]。从政策上看,“双一流”建设,绝非是再讲一遍“211”“985”的故事,它打破了传统“985”“211”工程其身份固化、竞争缺失、机制不活、重复交叉建设等弊端,为我国“量大面广”的地方高校尤其是省属大学的内涵发展、转型发展和跨越发展提供了政策机遇[4]。这一举措既有历史传承性,更有现实创新性。从挑战上来讲,对于地方高等院校,尤其是非省会城市的“四非院校”,在办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均与传统“985”和“211”等重点高校存在巨大差距、甚或不可同日而语的态势下,如何抓住历史机遇,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加快学科建设发展,已成为地方高校要面临的最大挑战。
2016年3月,陕西省政府提出“四个一流”建设的战略决策,为陕西省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奠定了发展基础。随着国家“双一流”战略决策的提出,为了更好地促进陕西省高校的快速发展,陕西省政府提出“十三五”期间,将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突出重点和特色,分批支持若干或部分学科进入国家、省级一流建设行列。将实施“四个一流”(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学院、一流专业)计划,支持1至3所高校争创世界一流大学、5至7所高校达到国内一流大学水平;支持若干个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30个学科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计划,培育30个全国一流学科,持续建设一批优势特色学科;建成5所国内一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建成3所、培育5所国内一流高职院校,建成3所、培育3所国内一流民办高校(含1所民办高职院校);持续培育保持全国领先水平的200个重点专业(含高职院校专业50个),保持行业、区域领先水平的500个特色专业(含高职院校专业150个)[5]。这一具体发展目标的提出既为省内其他高校指引了方向,也为地方高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动力。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这一发展目标,陕西省政府、教育厅专门制定颁发了关于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学院、一流专业”的实施意见和实施方案,2016年开始陕西省教育厅组织开展了“一流专业”项目遴选工作,经过严格评审,确定立项“一流专业”720个,其中本科专业520个(含军队院校20个)、高职专业200个。根据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公布陕西高校“一流专业”遴选结果的通知》(陕教〔2017〕355号),陕西理工大学共有3个专业被评为建设项目,分别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和生物科学;7个专业被评为培育项目,分别是汉语言文学、物理学、电子商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经济学、旅游管理,建设周期为三年(截止2020年6月30日)[6]。陕西省政府和教育厅将给予这些入选的“一流专业”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为此我们应抓住这个历史发展机遇,以“一流专业”建设为契机,促进学校学科建设的整体发展。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地方高校在各方面的发展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仍面临各方面的压力与挑战。外部环境面临本科生生源下降,招生方面的压力日益加大,各兄弟院校快速发展,相互之间的人才竞争、专业竞争日趋激烈。同时内部发展仍存在以下问题,需要正确面对,亟待改革完善。
首先,学术梯队结构不合理, 缺乏学术高端人才。拥有一支知识、学历、职称、学缘、年龄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是学科建设的重要保障。但长期以来, 由于受地域限制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加之用人机制的僵化,对优秀人才的优惠政策不足,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不够,人才竞争方面处于严重的劣势。人才总量不足,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比例差距悬殊;领军人才匮乏,许多急需发展的学科缺乏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人才非正常流动频繁,流失现象日趋严峻;优秀后备青年人才不足,学术队伍的学历和年龄结构不合理情况较为突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偏低,中青年骨干教师的人数比较少,严重制约地方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科研能力较弱,缺乏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成果。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水平、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又会推动学科建设的整体发展。而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由于起点低、起步晚,学术梯队不够合理,缺少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导致科研能力相对较弱,在突破国家重大项目等高端科研项目上缺少竞争力,虽然近年来科研成果的数量不少,但缺少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相关奖项成果,这是目前制约发展的瓶颈之一,也是地方高校学科建设重点要突破的关键环节之一。
再次,学科特色不鲜明,学科发展整体薄弱。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政府经济实力不强,财政支付能力弱,对所辖院校的建设经费投入相对较少。而有限的经费分布到地方高校的人才引进、设备购置、学术交流和创新平台建设中无疑杯水车薪,导致很多地方院校的学科建设难以启动,甚或无以为继。许多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发展起步较晚,学科建设的整体水平仍较薄弱,可以说尚未形成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一流学科。
最后,人才培养机制尚不健全。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较为单一,对应用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式尚缺乏创新,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环节较为薄弱,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的协同育人机制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在当前国家和地方都十分重视学科建设发展的新时期,地方普通高校发展面临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学科建设的背景、目标、要求都有了新的变化,我们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并且要把握住这种变化带来的机遇。为此,要充分认识一流学建设的内涵和特点,转变观念、统一思想,明确一流学科建设的新要求、新任务,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发展目标和定位,实施重点突破、错位发展战略,同时加强组织保障、经费保障和政策保障,以确保学科建设健康有序的发展,进而推进学校整体实力的提升。
现在,学科建设的内涵和目标要求都有了新的变化,尤其是评估方式发生了变化。过去是指标制,现在是审核制。指标制的评价体系达标是充要条件,因没有名额限制自然通过获批,现在的审核制有名额限制,达标不一定能过,关键看实力和排名位次。换言之,学科建设有指标,博士授权单位有条件,但是一流学科评审、获批博士授权单位没有标准,要看同行的水平。达标的基本条件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决议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印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办法〉的通知》(学位〔2017〕9号)及其附件《学位授权审核申请基本条件》等文件中有具体规定,分四个一级指标,十到十一个二级指标,十七到十八个三级指标,不同学科类别稍有差异[7]。这个指标体系就是学科建设的最低要求或称之为基本条件。我们要准确把握,对照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和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申请基本条件,摸清家底,以目标任务为导向、以建设周期为节点,有针对性地攻坚克难,确保学科建设无短板、出成效。
现在一流学科建设与评价强调的是一流水平、一流贡献。具体来说,一流学科的重要标志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或“特色加实力”。建设的内容不再是过去指标体系要求的内容,而是看行业发展,看同行中的水平,是在原有指标基础上的水涨船高。当然,一流也是有层次的。国际一流,研究、解决的往往是全球面临的问题和需求,引领或支撑全球的和平发展;国内一流,着眼于国家战略需求与问题,引领国内行业、产业发展;省内一流,解决的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和需求,发挥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以陕西理工大学为例,其一流学科建设的近期目标应是省内一流,即能在陕南经济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而学校的目标定位,不能总是以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样是被动的进步,将永远落在后面,对社会需求来讲是可有可无的。学校学科建设的目标,至少应该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支撑地位,理想的应该是引领社会发展,这样才可能处于重要位置,才能有作为、有地位,才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快速的发展。立足陕西理工大学60年来的办学实践,其发展定位大致可分为四层含义:其一,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定位。即立足陕西,服务基层,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这也是历史赋予我校的使命。其二,办学层次上的定位。是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的教学型大学,积聚能量,加强建设,逐步迈入教学研究型大学。其三,学科性质定位或发展目标定位,是具备教师教育、工程教育两大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其四,人才培养侧重点的定位,或称培养目标定位,即培养具有创新及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从学校学科建设的现状看,一方面有省上的政策支持、有学校的高度重视,大家都有做大做强的意愿。但是在学校办学资源有限条件下,建设考评的时间有限,以谁为主、从哪寻求突破呢?首先,应实事求是地分析陕西理工大学学科建设发展的实际,以一流为目标,以可行性论证为基础,准确定位、错位发展应是相当长的时期内的首要原则。集中资源优先建设有特色、有基础、有潜力的学科,推动其快速发展,以点带面,带动其他学科建设和学科水平的提升,形成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积极态势。其次,有选择地支持、滚动式发展是基本选择。对全校的学科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全面摸清建设现状,将全校所有学科分成三类:第一类为有特色、有基础、有积淀、有条件的学科属优先发展学科,如生物学、食品加工机械、食品科学与工程等;第二类为特色不鲜明,但有一定基础、有积淀、有条件的学科属继续发展学科,如材料科学、中国语言文学、化学等。对这两类学科,国内、国外有一批高端研究的领军人物,我们可以大力引进,为我所用,改善高端人才、领军人物不足的局面。第三类是有特色、积淀薄、难有较大起色的学科应保留扶持发展,如历史、建筑、艺术等类学科(短时间内无法解决高端人才短缺问题,只能创造条件,扶持发展)。学校将对确定的一流建设学科以及有潜力的学科增长点,持之以恒地给予倾斜支持、重点建设,采取优胜劣汰的滚动发展模式进行管理,保证锦上添花、加速建设成效。再次,集群化发展是重点,也是快速发展的途径。以秦巴生物资源为研究内容的相关学科,以生物资源深加工为主要内容的机械工程学科,以智能机械为研究内容的电子信息、控制工程学科,以生产过程环节为研究内容的管理学学科,互通互融,更容易形成代表我们地方院校特色的学科群、科研合力与建设成果,更容易获得社会影响力、美誉度,支撑或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首先,制定一流学科评估验收指标体系,从学科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对建设情况进行细化评估,评估采取主观和客观、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根据验收结果的情况,决定是否支持其进入下一轮的建设。其次,建立评估验收和绩效考核机制。一流学科建设实行年度和期满考核评价,即每年进行一次检查,建设第3年进行期满验收评估。对建设有力、进展良好、成效明显的,加大支持力度,并给予经费倾斜与奖励;对建设不力、缺乏实效、及排名倒数的学科将予以黄牌警告,责令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整改,一年后对该类学科再次进行考核检查。对整改效果显著者,学校将保留重点学科的名称继续予以重点建设;对整改成效不明显者,学校将撤销其重点学科的名称,不再将该学科列入重点建设的范围,对相关人员进行必要的追责。强化目标导向、过程管理和实绩考核,实施动态管理,着力构建优胜劣汰的良性竞争机制,激发各建设单位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首先,加强党委对学科建设工作的领导,成立由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直接负责的一流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围绕一流学科建设目标和建设任务,系统设计,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共克难关。其次,建立学科经费多元投入和持续增长机制,多途径筹措资金,积极争取中央支持地方的专项经费、中省科研立项专项经费,保障一流学科建设的正常运行,同时加强经费管理,提高使用效益。再次,根据建设的实际和实效,制定、出台相关政策,给予学科建设人、财、物倾斜性支持,营造良好的建设氛围,创造优质的建设条件,以一流的服务确保一流学科建设的积极性、时效性、持续性。
学科建设是一项集学科方向、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服务地方于一体的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在一定意义上,学科方向的正确确立和推进完全有赖于能够审时度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及与其相称的学术梯队或团队,因此引进优秀人才、培养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学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是学科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志,也是学科建设的重点与关键要突破的难点之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学科建设的中心与目标,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引领区域经济发展是学科建设的综合实力的展现。在明确了学科建设发展方向与战略思路的基础上,在加强学科建设的具体路径方面我们要从以下几方面重点突破,优先发展。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学科建设的核心要素,提高学科核心竞争力必须依靠一流的师资团队,科研能力强、行内知名度高的高端人才尤其是领军人才对学科建设和发展起着强大的聚能、带动作用。同时高校的综合实力、办学水平也是高端人才选择的主要依据,二者相辅相成。高校学科建设的整体声誉及影响力,也成为是否留得住高端人才的关键因素。
人才资源是战略资源,对任何一所高校而言,优秀的高端领军人才都是稀缺资源。当前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各高校对高层次人才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状态,各校纷纷出台各种吸引优秀人才的政策、改革人才管理机制,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对此,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大师资队伍建设:(1)应充分认识到优秀人才的重要性,确立人才强校战略,增加人才引进投入,加强人才引进的力度,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在资金投入上、政策支持上保证各项人才引进措施能顺利有效地实施、落实。制定有吸引力的人才引进政策,吸引高端人才来校工作,引进一批学科建设急需人才,建设一支学缘结构合理、老中青相结合、业务精湛、创新能力突出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最终实现凡列入申报博士授权点的学院,其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不低于45%的建设目标。(2)要完善人才管理机制,构建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和人才评价机制,优化后勤保障机制,解决好引进人才的后顾之忧,不仅要引得进而且要留得住。不断优化人才成长环境,为优秀人才的成长发展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竞争环境和发展平台,让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和创新研究工作中去[8]。(3)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发展。通过提供发展空间和搭建发展平台、提高奖励和待遇等政策,充分发挥特聘的院士、长江学者、千人计划和百人计划学者、汉江学者等的引领作用,组建高水平创新团队,有计划地培养后续力量。(4)建立和完善学科带头人负责制度,完善学科带头人的遴选培养机制,制定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带头人的积极性,组建研究方向明确、研究力量集中、研究成果有分量的真正的科研创新团队,引领和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是学科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志,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学校的科研工作,整体布局,重点突破,不断完善和创新科研管理和奖励制度。地方高校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努力,虽然近年来已取得一些科研成果,但由于受高端人才缺乏、研究基础薄弱等因素的限制,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获奖还较为缺乏,成为制约学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薄弱环节,当然这也是今后重点要寻求突破的重要内容。(1)在政策扶持上,完善和创新科研管理机制,加大奖励力度,大幅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和水平。转变思想,从过去只重视奖励单篇科研成果转变为重视科研项目申报、团队合作、基地建设等。重视国家级、省部级项目的申报及省部级、国家级优秀科研成果奖的培育工作,从项目选题、项目申报前期的准备、项目申报过程中的答辩,以及项目立项成功督促按计划研究等全过程给予指导和帮助,邀请校外专家来校进行培训指导,提高项目申报的质量和立项的成功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致,加大对高层次科研成果及成果反响、专利技术及技术成果推广、高层次科研项目、科研平台建设及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的奖励力度,引导教师积极申报更高层次的科研成果奖,并给予相应的奖励。(2)在组织模式上,改变过去单打独斗、散兵游勇式的研究模式,以协同创新为抓手,集中优势资源建立交叉研究平台,创新科研组织形式,以项目、团队等形式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努力培育、孵化、打造一批省部级、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对内应打破学科、学院等壁垒,通过跨学科、跨部门、跨区域的资源配置整合,实现资源集聚和共享,对外应拓展与社会、企业的深度合作,加快产学研转化。(3)在研究方向上,要紧紧围绕学校学科发展的优势专业和方向,扬长避短,注重特色发展。既要与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相对接,也要与中省部署及当地地方经济发展实际紧密融合;既要重视长期的基础的理论研究,也要重视实用技术开发型研究,要在特色上多下功夫,寻找新的研究方向和着力点。
培养优秀的创新人才是地方高校的核心任务,也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涵之一,地方高校始终要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发展的首要任务来抓,始终要把教学工作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工作来抓,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不断强化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在资源配置、政策导向上全力保障人才培养工作顺利开展。(1)要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坚持立德树人,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2)不断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逐步构建方式多元、形式多样的育人模式。推进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根据文、理、工三大学科和各专业的不同性质,构建理念先进、方案科学、实践性强、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按学科大类招生的人才培养机制,积极开展“主专业+辅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赛教融合,为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学科竞赛、科技竞赛搭建平台,积极参与组织活动,做好赛前培训指导,并提供资金支持,通过各类赛事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加强科教融合,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学术研究、组建科研创新团队,积极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研究工作,将科学研究与教学融为一体、学科与专业融为一体,通过深度参与科学研究的全过程,以促进创新人才培养[9]。(3)加强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各类专业实习基地建设,适当延长学生的实习时间和加大实习任务,加强考核,保证实习的实际效果。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指导方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依托“互联网+”等各种平台资源,创建大学科技园和高校创业孵化平台,为学生创业实践创造良好的环境和锻炼的机会,提高其创业能力和竞争实力,从而以创业带动就业[10]。加强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培训,使学生在校期间能有明确的就业导向和计划,为不同专业的就业标准、不同行业的准入标准,提前做好各种技能证书和专业资质的准备;加强就业信息资源整合服务工作,积极组织各级各类就业招聘大会,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和机会;做好就业前的指导培训,帮助学生提高就业能力,提高整体的就业率[11]。(4)加强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交流生、学历教育等国际合作办学,为本科生、研究生赴海外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从事教育实习、汉办志愿者工作、读研读博创造条件。
文化传承、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地方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也是学科建设主要成就的直接体现,尤其是地方高校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担负着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地方科技进步和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历史使命[1]。作为普通地方高校,与区域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不仅是高校科研发展的主要依托和基础,而且也能为学校发展赢得更多的办学资源和发展机遇。因此学校要立足区域,紧密对接区域战略需求,找准契合点,深度介入,做精做强,进一步提升服务区域社会发展的能力。 (1)加快构建分层对接的社会服务体系,即学校与地方政府对接、学院学科与各大产业对接、各研究所及团队与产业园区、企业对接,形成政产学研合作的新格局。(2)构建切实可行的产、学、研合作机制,畅通科技成果转化、专利转让渠道,加大对成果转化的奖励力度,提高科研人员成果创新与转化的积极性。(3)增强解决区域经济社会重大问题的能力,强化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实效性,充分发挥高校学科、人才优势,建立地方高校专业服务型智库,为地方政府制订政策法规、发展规划、行业标准提供咨询建议,为地方经济发展提出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政策建议,不断提高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和影响力,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方友军.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4):111-112.
[2]国务院. 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64号)[EB/OL].(2015-11-05)[2017-10-28].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11/05/content_10269.htm.
[3]教育部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EB/OL].(2017-09-21)[2017-10-28].http://education.news.cn/2017-09/21/c_129709777.htm.
[4]蔡袁强.“双一流”建设中我国地方高水平大学转型发展的若干思考——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16(10):33-37.
[5]冯丽.陕西:实施“四个一流”推进高校建设[EB/OL].(2017-01-04)[2017-10-28].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1/04/c_129431554.htm.
[6]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公布陕西高校“一流专业”遴选结果的通知(陕教〔2017〕355号)[EB/OL].(2017-09-30)[2017-10-28].http://www.snedu.gov.cn/news/jiaoyutingwenjian/201709/30/12963.html
[7]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印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办法》的通知[EB/OL].(2017-03-31)[2017-10-28].https://yz.chsi.com.cn/kyzx/zcdh/201703/20170331/1594506507.html
[8]杨炯,吴 鹏.“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人才队伍建设路径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1-4.
[9]周光礼.“双一流”建设中的学术突破——论大学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J].教育研究,2016(5):72-76.
[10]刘凤娟,侯晔.SWTO分析视角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研究[J].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104-108.
[11]刘志侃.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引导机制研究[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