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雪兰
(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北京100091)
关于“除四害、讲卫生”运动,近年来学术界有过不少研究。①可参见《当代中国的卫生事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陈海峰《中国卫生保健史》,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版;李洪河《新中国的疫病流行与社会应对(1949-1959)》,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版;肖爱树《1949-1959年爱国卫生运动述论》,载《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l期;肖爱树《毛泽东与爱国卫生运动》,载《青海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李自典《近年来关于爱国卫生运动研究综述》,载《北京党史》2010年第3期。但大多数研究是将其看作爱国卫生运动的一部分进行阐述。对“除四害”运动的全貌和细节进行阐述的论文为数不多,②这方面目前已有的成果有曹爱莉、刘延年《1958年的除"四害"运动》,载《党史纵览》2000年第5期;梅良勇、魏瑞香《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视角看除“四害”运动》,载《学术交流》2009年第11期;赵胜、苏智良《新中国的“除四害”运动》,载《当代中国史研究》2011年第5期;熊卫民《20世纪50年代的消灭麻雀运动》,载《社会科学论坛》2012年第8期;王巧鹏《关于“除四害”运动研究的综述》,载《沧桑》2013年第3期。关于某个省份或地区的研究较为缺乏。1957年冬至1958年,“除四害、讲卫生”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并达到高潮。本文以河北省为个案,对1958年的“除四害、讲卫生”运动进行述评,不足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1955年11月,毛泽东在天津和杭州分别同14个省委书记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共同商定了农业十七条,随后于12月21日起草了《征询对农业十七条的意见》,其中第十三条是“除四害”。“除四害,即在七年内基本上消灭老鼠(及其他害兽),麻雀(及其他害鸟,但乌鸦是否宜于消灭,尚待研究),苍蝇,蚊子。”[1]263《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1956年1月23日提出)中第二十七条规定“从1956年开始,分别在5年、7年或者12年内,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基本上消灭老鼠、麻雀、苍蝇和蚊子”[2]56。1958年1月8日《关于开展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的通知》和2月12日《关于除四害、讲卫生的指示》(以下简称《指示》),《指示》要求全国各地的除四害、讲卫生要达到“消灭疾病、人人振奋、移风易俗、改造国家的目的”。《指示》的发布,标志着“一个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高潮已经在全国形成”[3]164。
1958年8月29日出台的《关于继续开展除四害运动的决定》指出:“除四害、讲卫生、消灭疾病,是增强人民体质、保护劳动力、提高劳动效率的一项带根本性的重要措施。”[4]同年12月,刘少奇在全国爱国卫生运动评比会议及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代表会议合并召开的大会上作出指示:“争取在最近几年内,除尽四害,逐步消灭危害人民最严重的疾病,把我国卫生事业的水平大大提高一步。”[5]9除四害、讲卫生运动还有保护农田水利和提高粮食产量的动机。《指示》指出:“老鼠除了传播疾病以外,还大量损耗粮食,破坏衣物、房屋以及田埂堤坝。同老鼠一样,麻雀也是农作物的大敌。”[3]165以河北省为例,“据粗略的估计:全省每年仅鼠、雀糟蹋的粮食即达32亿斤,这些粮食相当于全省粮食总产量的15%,等于1958年粮食预计增产数字的1.6倍,可供800万人吃一年;如果折成钱,能买锅驼机10万台,能买500元一匹的大骡子60万匹。数字相当惊人”[6]1。可见,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流行、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国家的卫生事业,保护农田水利和提高粮食产量等动机都是“除四害、讲卫生”运动兴起的原因。
《指示》要求:“在今年春夏两季把这一运动发展到全国一切已经基本上实现了社会主义所有制改造的地方,真正达到家喻户晓、人人动手的程度。要在今年春季,使每一省、市、自治区,每一县区,每个乡镇,每个合作社、厂矿企业、机关、学校、部队,都订出自己除四害讲卫生的年度计划和长期计划,而且务必在今年内打下实现长期计划的巩固基础。”[3]164在这一要求下,河北的“除四害、讲卫生”运动迅速开展起来。1958年1月11日,河北省省会保定市①此时河北省省会在保定。1958年2月11日,天津市划归河北省,河北省省会由保定市迁至天津市。2万余人举行“除四害、讲卫生”动员大会。大会号召全省人民积极行动起来,迅速掀起“除四害、讲卫生”的群众运动。会后,各城市随即开展了这一运动。[7]345“这场除四害讲卫生运动,规模是空前的,从平原到深山地区,从城镇到农村,都投入了这个运动。大部分地区的运动已形成高潮。临漳、平谷、香河、河间等县的200多个村庄,已经捕捉老鼠22 300多只,麻雀34 900多只。临漳县部分村庄已消灭越冬蝇蛹约50多斤。据河北省卫生厅的检查,在临漳、张北、万全、河间、献县等县,已出现410多个‘四无’村。”[8]
河北省的“除四害、讲卫生”运动基本实现了《指示》的要求,达到人人动手、家喻户晓的程度,并且落实到每一个基层单位。各市、县、乡以及社区、居委会、工厂、学校等基层单位都迅速开展起来并取得很大成绩。如蠡县人民经过两年多奋战,到春节期间,已经成为“四无县”,即在全县范围内基本消灭“四害”。[9]万全县北忻屯乡,基本上消灭了老鼠、麻雀、蚊、蝇、虱子、臭虫等六害,做到了家、院、街、畜圈、厕所五干净,门、窗、墙刷洗一新,名副其实地成为万全县清洁卫生模范乡。[10]18宣化镇城东的老红社全社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开展了人人动手除四害、户户村村搞卫生的爱国卫生运动。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四害已经基本搞净,臭虫、虱子绝迹。卫生方面,室内刷白,家具放光,箱柜垫高,柜下洒石灰,在农民家里第一次出现了痰盂、漱口缸,普遍增设了暖壶、蝇拍、“666”药粉等卫生设备。[10]33秦皇岛市海港区海晏里居委会提出“翻盆倒罐,万物翻身,彻底消灭四害”的口号,所有住户进行了大清扫,基本上达到了“四无”“四洁”居委会的要求。[10]42-43唐山钢厂从3月下旬起一个月时间内共捕打麻雀3 526只,老鼠544只,堵鼠洞272个,堵毁雀窝313个,挖蛹12斤3两,普遍用“666”熏杀花窖、菜窖,清除垃圾3 628车,清除废料交库100余吨,填平较大坑洼6处约1 000平方米,平垫场地8 300平方米。全厂已基本实现四无四洁,并做到场内的生产垃圾和生活垃圾日产日清。[10]52-55石家庄市休门小学在这次除四害讲卫生运动中,全校师生动手,短期内获得巨大成绩,除将全部教室进行了粉刷、改良了厕所,保持学校经常整洁外,挖蛹172斤12两,捕蝇1 746个,灭蚊2 408个,捉鼠380只,捉麻雀96只,堵鼠洞493个,堵雀窝139个,还帮助清整了休门工农里、学堂街、长春街、东大街、西大街、寺东街和所在街的胡同。[10]64
从1957年12月开始到1958年9月末,经过持续奋战和不断突击,河北省共消灭老鼠8 000多万只,麻雀11 000多万只,以鼠、雀两项合计,是1956年全年和1957年上半年扑杀总数的4倍以上,全省平均每人消灭鼠、雀5只以上;消灭蚊子和苍蝇180多万公斤。此外还消灭了大量的害虫、害鸟、害兽。在除四害的同时,还进行了环境卫生大扫除,清除垃圾14万吨,修建和改良厕所1 500万个,牲畜棚圈和鸡窝500多万个,疏通沟渠350万公尺,填平坑洼400多万平方公尺,改良水井16万个。老鼠、苍蝇、蚊子、麻雀等在河北的许多地方已经基本消灭,有的地方彻底变成了“四无”。[11]
“该省今年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的特点是,党委书记亲自动手,干部带领,层层布置,户户动员,运动持续时间长,波澜壮阔。中共张家口地委副书记周大川亲自在电话会议上布置冬季爱国卫生运动。中共张北县委书记胡子奇亲自在城关领导居民开展街道大扫除。”[8]滦平县县委在3月2日重新修改了全县“除四害讲卫生规划”,并根据平川容易山村难,老鼠易除麻雀难的工作特点,部署了新的工作计划,提出了“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制定了“派将援兵,突破一点,打开局面,推动全盘,突击落后,消灭死角”的战术。他们的口号是:“领导亲自挂帅出马,组织全民参战,在农田水利继续前进的前提下,苦战七昼夜,让鼠雀绝迹无踪。”“决定县委书记、县长亲自挂帅,县委委员分片包干,县委文教部长、团县委书记、卫生科长等组成参谋部,决心苦战八昼夜,不获全胜,绝不收兵。”[10]1-4
抚宁县在除四害运动开始后,部分干部对短时间消灭四害,表示信心不足,决心不大,也有的半信半疑。大新家村一位教员说:“麻雀会飞,老鼠钻洞,怎样能灭干净。”还有迷信说法,“老鼠、麻雀是受皇上封的,除了它就生灾长病,麻雀吃不穷,老鼠窃不穷,一星半点填不起坑来。”根据这些落后、迷信思想,首先通过展览、算账、对比,解决了这些思想障碍;紧接着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声势浩大、深入人心的宣传活动,利用起各种各样的宣传形式,逐步达到家喻户晓,形成舆论。全县贴出大字报、标语、漫画达12万余条,利用黑板报2900块,发动起广播组2 700多个,搭牌楼、街头讲演、快板、相声等宣传随之展开,做到了村村有标语,诗歌漫画满墙。各乡镇组织了锣鼓喧天、红旗招展、携带实物的大型游行,大大振奋了人心。另外通过摸底、算账、对比教育了群众。[10]9
河间县宋王大乡召开了各村农业社党支部宣传委员、团委书记、医生等46人参加的会议,并结合生产会议,向党、团员、农业社以上干部,布置除四害工作。全乡干部以身作则,以乡书记于宗启为首的7个干部,5天时间即消灭鼠雀70多只,在全乡开展一场除四害的群众运动。该乡于屯新星农业社员于清寨下地一天挖田鼠10窝,捕鼠16只,还挖出粮食120斤。丰尔庄完全小学学生200多人,组成6个除四害先锋队,八天捕田鼠344只,家鼠175只。[8]抚宁县的除四害运动中,青少年的突击作用较显著。全县发动了11 120名团员、29 075名青年和27 349名少年,分别组织了1 210个突击大队,540个突击组,仅由2月1日至10日就捕鼠1 823只,捉雀2 050只。牛头崖的妇女清洁组,除做好家务卫生外,还帮助军属清洁院内外,她们在正月初一结合拜年帮助全村20多户军属清扫了室内外,尤其是运动后期,正值春耕浇麦、生产任务日益紧张的情况下,青年更加活跃,深入到户检查鼠洞和清扫,牛头崖村二次检查鼠洞1 270个,帮助堵好。[10]11
军事战斗化的组织形式开始于蠡县。县设总司令部,各乡设联防部,下设海军、陆军、空军,火枪游击队、红领巾侦察班、工具制造、物品供应等前锋、后勤等组织,并统一按个人特长分配兵种。年岁大、身体不灵活的当海军,挑水灌鼠洞;壮年、妇女当陆军,在地上捕鼠挖洞打麻雀;青少年身体灵活有些技术的当空军,上房、上树、掏堵、毁巢,捕打麻雀;少年儿童当侦察兵,登高瞭哨,跟踪签到,能打枪的参加火枪游击队。这种组织形式具有三个特点:第一,适合群众心理,激发群众的干劲,能够造成战斗气氛。第二,收效大,群众情绪高。第三,便于调动,指挥灵活,符合速战速决的原则。由于这条经验具备上述特点,所以不仅在全省推广开来,同时外省参观后,这条经验也传播到不少地区。[10]69-70如滦平县人民委员会向全县人民发出了“关于消灭麻雀老鼠的紧急动员令”。据初步统计,全县范围内上至81岁的老人,下至7岁的儿童,共13万余人参加了这次战斗;划分了3个战区,8个战场;组织起52个司令部,364个战斗兵团,1 520个突击队,940个红领巾侦察队。[10]2
抚宁县在运动中为了鼓舞广大群众的战斗情绪,各级党委都制定了奖励办法和评比条件。为激起各片的劲头,曾多次提出苦战20天,鏖战3昼夜,实现“四无”县等口号;还制作流动红旗18面,掀起了夺红旗、搞竞赛高潮。[10]11蠡县实现“四无”县后,为了巩固已经取得的成果,各村、各户都订立了卫生公约。县委每半月进行一次检查评比,要求乡乡有标准卫生村,村村有标准卫生户,树立榜样,推动全盘。[12]万全县北新屯乡的卫生工作与生产做到紧密结合,家家户户制定了爱国卫生公约,乡里坚持了评比制度,每半月一小评,每月一大评,到半年头发奖。评比的条件:个人模范是三多(养猪多、积肥多、出勤多)、一好(卫生好),集体模范是四多一好,填了一条增产多。就在这样的基础上,全乡的卫生工作已经转入了经常化。[10]20
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副主任、卫生部部长李德全于1958年12月30日在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代表会议上,称赞“除四害、讲卫生”消灭了危害人民最严重的疾病,改变了国家的卫生面貌,也改变了人民的思想意识和精神面貌。[13]2351958年河北的“除四害、讲卫生”运动是全国开展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取得显著效果,许多地区传染病的发病率大大降低,卫生状况也得到了极大改观。
在大部分地区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卫生较差地区。这些地区因为领导干部对“四害”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没有和生产相结合,没有很好地发动群众,导致工作开展不利而受到批评。如1958年8月1日至15日,河北省开展了三级(省、专、县)除四害讲卫生联合大检查,评出21个“除四害”工作较差县,其中霸县最差。[14]河北省除四害讲卫生检查组还作了关于霸县卫生状况的检查报告,分析了霸县落后的原因。[15]同时,由于这一时期正处在“大跃进”时期,受浮夸风、瞎指挥、高指标和“共产风”等“左”倾错误的影响,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也发生了很大的偏差。从省市到县、乡、村都积极响应“跃进”,大喊“口号”,其战果统计也不可避免地带有虚夸掺假的成分。另外,“除四害”虽然有保护农田水利和粮食增产的初衷在内,然而两者之间似乎关系不大。1950年代国家大兴水利建设对农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没有资料表明除四害起到了粮食增产的目的。此外,盲目对麻雀进行大规模捕杀,破坏了生态平衡,使森林、果园的树木和果实遭受病虫害,大量减产。
综上,1958年河北省的“除四害、讲卫生”运动是在支援农业生产大跃进的背景下,卫生领域掀起的大跃进。在防控传染病的流行、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增强人民体质、提高民众讲卫生的思想意识、改善环境卫生等方面取得很大成绩。同时,在响应“跃进”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盲目追求高指标,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生态平衡也遭到破坏。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大跃进”时期的“除四害、讲卫生”运动为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也给予我们一些启示。
[1]毛泽东选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2]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8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
[3]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
[4]关于继续开展除四害运动的决定[N].人民日报,1958-09-11.
[5]除害灭病爱国卫生运动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
[6]除四害先进方法[M].保定:河北人民出版社,1958.
[7]河北省志·大事记[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2.
[8]从平原到山区从城市到农村河北卫生运动规模壮阔[N].人民日报,1958-01-08.
[9]两年奋战蠡县实现四无七天突击重庆除掉四害[N].人民日报,1958-02-27.
[10]除四害讲卫生的旗帜[M].保定:河北人民出版社,1958.
[11]河北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河北省除四害讲卫生运动的成绩和经验[J].医学史与保健组织,1958,(4):246.
[12]史无前例的壮举消灭四害的先锋蠡县奋战两年基本实现四无县[N].河北日报,1958-02-24.
[13]李洪河.新中国的疫病流行与社会应对(1949-1959)[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
[14]我省三级除四害讲卫生联合大检查结束全省卫生面貌大改观[N].河北日报,1958-09-04.
[15]在除四害讲卫生运动中仍有落后角落霸县应当急起直追扭转局面[N].河北日报,1958-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