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疑问”表达 探寻“问题”教学
——统编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研读

2018-04-03 11:40王双莲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11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法治道德

王双莲

(厦门市海沧区教师进修学校,福建 海沧 361026)

统编本《道德与法治》教材颁行以来,吸引了教师们关注的目光。特别是带着关照全局的眼光研读教材,教材内容以活动栏、辨析栏、讨论栏等方式呈现,让教师感受到是一种思维引领导向,旨在带动学生回望生活,探究问题,解决困惑,从而实现对学生道德理性自觉发展的引导。这样的导向下,教材还有更具体的表达吗?教师又该如何把握?笔者以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为例,探析教材中的“疑问”表达,探寻教师的“问题”教学。

一、探析“疑问”表达方式

一年级学生的生活由学前时遵循自然需要转变为有目的,比较理性的生活方式。总主编鲁洁、朱小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教材力图进一步改变以往学科教学偏于知识传递和记诵、应考的积弊,根据学习内容尽可能设计多种活动形式,促进学思并举、知行合一,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感悟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努力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1]翻开统编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细细研读,领会其中变化时,可见教材中语言的疑问表达占比之多。

(一)直接采用疑问句式

整册教材16课,共包含57个话题,其中有15个话题直接以疑问的句式呈现,占总话题的26.3%。这些疑问表达句式丰富,有的以语气词“吗?”体现,如“这样做对吗?”“这样安全吗?”“这样玩好吗?”“这样做好吗?”“这样吃好吗?”;有的以“什么”“怎么”“哪里”等词语体现,如“课间还要做什么?”“受伤了怎么办?”“冬天在哪里?”等。另外,一年级学生因为识字量有限,教材编写以图为主,出现的文字不多且表达简洁,然而就在不多的文字中,或者借教材中创设的情境或绘本人物来发问,或者以“小主持人”的话来导出等直接表达疑问的地方也比比皆是。

(二)间接表达疑问语气

本册教材中的语言表达中出现了不少“省略号”,诸如:“我还想认识……”“路上有温暖,我也发现了……”“我发现校园里有……”“我最喜欢的地方是……因为……”。当教师静心读一读,会发现每一句都意犹未尽。这样的省略看似是简单的留白,实则暗藏了激活学生思维火花的心机。省略号背后传递的是一份隐性的疑问,要的是学生驾驭已有的经验或知识去搜索某些事实和现象。教师若能捕捉这样的练点,巧妙地激发学生思维,则统一的教材将因学生的差异而产生丰富的色彩。可谓是无字之处有妙境,思维和感悟得以同构共生。

二、探寻问题教学实践

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通常因内容浅显,一看就懂,道理简单,一说就明,导致对“问题教学”的价值和意义不够重视,甚至课堂教学时所提问题随意性大,思维含量低,伪对话泛滥。统编教材中的“疑问”表达形式,提醒着教师审视低年级学生问题解决意识培养;提醒着教师探寻问题教学,顺应探究天性,给予思维空间,促进深度学习势在必行。

(一)理清层次,递进探问

《学记》有言:“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问题之间是有内在联系,有主次之分。教材中直接呈现的“问题”能否拿来就用,教师需要慎重。研读教材找到主线,提炼“课眼”,即本节课教与学的主要问题,然后理清层次,让学生的思维有明确目标。例如:第9课《玩得真开心》第一课时教材内容中出现了3个问题:“放学回家玩什么?”“这样玩好吗?”“怎样玩才开心?”细细梳理这3个问题,很快能领悟到它们是有梯度的:第一问,旨在调动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考验其收集处理原有信息的能力,是识记层次;第二问,则让学生从旁观者的角度去辨析,引导学生发现并分析问题,是理解层次;第三问,引导学生反思自己,指导生活,要求学生拿出解决的方案,培养其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属于掌握层次。教师心中有数,紧紧抓住这三个相关联的问题,循序渐进设计情境,适时引导探究,触发思考,得以顺利完成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在家玩耍时要玩得健康,玩得文明,玩得安全。”

(二)转换形式,自主探问

“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2]对于年龄较小的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需要在一个能同时看到、听到、感受到的环境里酝酿,而在此产生的丰富的情绪记忆将有助于他们形成内心的情感。教师做的是扶植学生想要成为发现者,自主探问的愿望。就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请你们考虑一下,怎样才能把现在学习和即将学习的东西,变成学生乐于思考、分析和观察的对象吧。”[2]认识到这一点,教师在执教《冬天在哪里》这一课时,先从了解所在区域的冬天特点入手,告诉学生,谁最会观察,谁就能听见冬爷爷到来的脚步声。接着,带领他们走出教室,来到学校的小花园,种植基地,大操场……或者摸一摸水的温度,或者捡一捡发黄的落叶,或者看一看哪些花开了,或者比一比哪种蔬菜长得好,或者迎着风儿跑一跑。在这样的场景里,每一个人都想找到新的东西,每一个小小的发现都是那么惊喜。活动之后再回到课堂现场,“冬天在哪里”的答案就在学生兴致勃勃的观察中,思维训练就在学生把看到和想到的串联起来的表述中。

(三)拓展内涵,合作探问

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代学生发现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防止用问题扼杀问题,更要学会用问题来引发问题。因为,教学的目的不是帮主学生解决问题,而是产生问题。仍以《玩得真开心》一课为例,为了突破“怎样玩才开心?”这一问题,帮助学生学会因地制宜,有创意地玩。教师大胆放手,分好组,给每组一种材料,分别是纸杯、绸带、落叶、纸盒、吸管,然后要求各组围绕所领取的材料进行讨论,一开始学生的问题可能是:纸杯怎么变玩具?落叶可以用来画画吗?可不可以将纸盒拆开?……随着动手体验的深入,就出现了“为什么绸带的结很难打?”“如何让吸管立起来?”……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的:儿童要学会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利用自己的知识和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展现与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