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 英
(贵州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评价,其实就是依据一定的指标和标准,借助一定的平台和技术手段,在一定的时间按照某种程序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的过程、效果和目标实现做出某种意义上的价值判断,从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升,达到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因此,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评价机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网络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延伸和深化。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特点,引导大学生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点转化为现实价值追求,坚定理想信念,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从而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实现的内在要求。2015年7月,中宣部、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中强调:“要注重发挥教与学两个积极性,形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互支撑,理念手段先进、方式方法多样、组织管理高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该计划发布后,各高校都纷纷贯彻落实其精神,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了一系列大胆尝试和探索,切实加强和改进了网络教学,并有所收获,积累了一定的相关经验。但仍然存在缺乏对该课程网络教学外延、目标和内容的统一界定,缺乏对其中各门课程网络教学的整体规划、过程的监控、教学结果的科学合理评判,以及缺乏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的共识和网络教学的目标导向,使得网络教学纷繁芜杂、无章可循,重形式、轻内容,敷衍了事,以致于难以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导向、鉴别、激励、反思等育人功能,使网络教学形式化、表象化,大多情况下成了“名存实虚”的一种教学模式。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网络教学评价机制,对网络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监控和评估、分析和反馈,是规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的现实需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评价是网络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网络教学实效的内在要求。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中,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其不仅能够进一步促进网络教学资源配置的优化,实现师师、师生、生生之间的紧密配合,为网络教学顺利开展提供保障;而且能够客观公正地检测、衡量师生“教”与“学”的实绩和质量,督促和鼓励师生调整“教”与“学”的理念与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师生参与网络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有力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的可持续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评价主要由评价主客体、评价指标和标准、评价内容和方法、评价目标等要素组成。网络教学评价机制就是由以上要素在特定时空中形成的有机统一体。网络教学评价机制的有效运行必须以正确形成大学生“三观”为出发点,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调动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原则,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实效为最终目的。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实效不高的重要原因就是评价机制尚不完善。存在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指标不规范、评价标准不统一、评价内容不全面、评价方法不科学、评价目标不明确等问题。因此,只有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网络教学评价机制,才能有效地规约评价主体,确立统一的评价指标和标准,形成科学的考核和评价方法,明确评价目标,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质量,进一步推进网络教学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中,由于网络教学开展的场所、形式、方法和内容等方面有其特殊性,评价主体往往就是任课教师,学校被游离于评价主体之外,学生的评价也几乎被忽视。这不但导致了评价主体的缺失,加重了教师负担,甚至使评价结果不科学,带有随意性,最终导致网络教学难以有序规范开展,网络教学的目的难以实现。
“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评价的对象应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育评价领域的某一特有矛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的价值运动,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价值客体、价值主体及其关系运动和结果的把握。而不是笼统地归结为大学生网络学习表现,也不是简单地归结为网络课程或网络教育,导致网络教学评价对象的模糊,影响网络教学评价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平台设计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课程基本信息、课程教学资源、网络教学活动、课程基本访问情况等一级指标,在一级指标下面又设有若干二级指标。从形式上看,指标体系所涉及的内容比较丰富、广泛,涵盖了过程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也包含了对教师和对学生的考核等内容;但实质上还存在评价指标设计不科学、不规范,较为笼统、抽象,甚至层次不清,以致于在评分上很容易受评价者主观感受的影响而出现偏差,不能较好地反映网络教学质量和效果。评价指标简单化,侧重对大学生理论知识的考察,而忽略了对大学生思维创新和具体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和考察,难以真实地反映网络教学的效果。评价指标设计不够细化、全面,不能对教师和学生的表现进行全方面的反映,如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的表现等。评价标准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网络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应更重视全过程的整体性评价,是教和学等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而不是过于注重访问次数或时间的长短等。另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评价指标虽然进行了设计,但有些高校没有对评价指标进行细化和统一要求,也没有设计分值和评价考核的等级,从而导致评价结果的主观、随意。
由于多种因素和条件的限制,有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评价内容往往都是学科共享的网络学习资源,也就是说有不同院系、不同专业、不同教师都是共享同样的学习资源,而没有自己的独创性,也没有对学习内容进行及时的更新,缺乏时效性。对学生成绩的考核认定,教师一般都是学生期末考试后,从网络平台系统中调出学生们网上学习时间,依据时间的长短给学生一个分数或等级,再按比例折算计入学生的总成绩。
这种只注重对学生挂网时间的长短进行评价,而没有考察学生实际学习网络资源的时间评价;只关注学生所耗时间的评价,而缺乏对所学时间过程的把握评价;只关注学习时间量的评价,而缺乏对学习定性的评价方法,根本无法反映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质量的过程全貌,评价具有偶然性和随意性,难以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的实际效果,从而直接导致网络教学的开展流于形式,难以深入,教师与学生的真心投入、真切体验、真正收获都无从谈起,更无法达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的目的。
不管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而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评价结果都容易失真化,往往缺少对教师具体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监督,缺少师师、师生、生生之间的交互活动,缺少对教学和学习的反思。在实际网络教学评价中,有些高校就没有针对网络管理者、教师和网络平台进行有效评价,往往都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打电话向相关人员进行咨询,或请求相关人员维护等,而至于哪些方面有问题、是平台和使用者技术问题还是管理者和教师个人导致的问题等,与各项评价指标符不符合并不清楚。而对于学生实际学习中,认真学了、没学还是虚挂网等也不是很清楚,学生也不清楚自己的网络学习结果,更不知道老师给学生网络学习结果的依据。学校和学院也没有追究管理者、教师网络教学、学生网络学习评价结果及其管理、教学、学习质量和效果,只是关注该网络课程是否在正常开展。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也主要是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基本是以时间来衡量,以致于网络教学评价结果流于形式,既没有引起相关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视,也没有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教师仍然按照自己个人的教学方法、模式处理对待网络教学;学生则按照本人的学习方法、态度对待网络学习,以致于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评价没有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更没有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及其功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评价机制的完善与构建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领导(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从实际出发,积极参与、努力思考、敢于探索,不断补充完整网络教学评价主体、明确评价标准、规范评价内容、丰富评价方式、正确处理评价结果,坚持评建结合,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的各项任务,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的长效评价机制,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实效的提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的考核评价主要是对网络管理者的评价、教师网络教学的评价和学生网络学习的评价。那么谁来评价呢?从理论角度而言,应该是网络教学管理部门负责对教师和学生考核评价、教师对网络管理者和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学生对网络管理者和教师考核评价,以及教师和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师师、生生互评等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教学评价体系。但在实际操作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组织和实施都不够规范,导致教师不把网络教学当作是正规教学、学生不把网络学习当作正规学习,教师和学生都敷衍了事,不认真对待,教学管理部门也顾不上管理,更不用说参与考核评价,从而造成教学管理部门(管理者)和学生两个重要评价主体的缺位。因此,为了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评价机制科学、合理化,就必须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建设一支包括管理者(领导和工作人员)、督导(专家)、教师及同行和学生在内的完整的、全面的、多层次的教学评价主体。形成以学校管理者和督导为指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力的评价主体联动机制,实现检测检验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共同促进网络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评价主体从另一角度来说,大多也是被评价的对象,是评价客体。因为在上述评价主体中的管理者、教师和学生都是扮演着双重角色,既是评价者,也是被评价的对象。
2015年,中宣部、教育部《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明确指出:要“坚持知行合一原则,创新考试考核办法,探索建立科学全面准确评价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系”。同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再次强调要“改革考试评价方式,建立健全科学全面准确的考试考核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考核”。这就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改革指明了方向,也为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可见,优化评价指标、标准、方法、内容、过程等全面科学的评价体系,是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环节。
1.要建立独立的网络教学评价体系。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评价主要是依附于理论课程(课堂教学)的教学评价,在实际操作中评价主体主要是倾向于课堂教学的评价,导致对网络教学评价的不重视、不规范,教学效果也不佳的状况。因此,建议建立独立的网络教学评价体系,并提高网络教学评价所占比例,促使师生提升对网络教学评价的认识和地位的把握,以对网络教学和网络学习作出一个较为准确的判断,促进网络教学和学习的改革与可持续发展。
2.要丰富网络教学评价内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的实效主要通过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来体现。因此,老师“教”和学生“学”的内容就是评价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网络教学测评的核心和重点。“教”的方面主要包含教师开展网络教学方案的制定(目标、任务、内容、要求、方式等),学生学习的组织、指导和帮助(教师是否亲自参与网络学习并指导学生),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评定和总结(教师教学态度、能力、监督、跟踪)等。“学”的方面主要包含学生参与网络学习的过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态度、创新思维和合作意识)、结果进行评价(作业的完成、学习效果和水平、情感投入、价值体现)。
3.要制定明确的评价指标和标准。统一明确的评价指标和标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效果评价发挥作用的先决条件,评价指标必须要能对教师网络教学效果、学生网络学习效果作出准确的价值判断,能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并实现效果与目标的一致。评价标准必须是统一的,使评价结果客观公正,以避免评价的主观随意性。因此,在设计评价指标和制定标准时,应多维度的思考,进行综合设计。既要考虑相关的关联性、教学要求和目标以及解决问题等多重因素,又要设计便于统计且可操作性的一套评价指标和标准,以确保评价结果的真实、客观。
4.要运用恰当的评价方法。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的评价方式,运用恰当的评价方法,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评价结果的客观真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评价机制中选择合理恰当的评价方法也是非常必要的。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必须注重定期考核评价与抽查考核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过程考核评价与终结考核评价相结合以及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5.要科学合理的处理评价结果。教学评价本身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教学评价的目的是要通过评价更好地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最终达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学习的效率,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和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的。因此,科学合理的处理评价结果,也是促进教学目的实现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要公开评价结果并及时向师生反馈评价结果。同时依据评价结果给予一定的奖惩,以营造一种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氛围,促进网络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建立多元评价主体,优化评价指标、标准、方法、内容、过程等全面科学的评价体系,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长效评价机制,以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实效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