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娜,赵本纲
(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217)
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到“供给侧改革”。他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2016年“两会”、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十三次会议以及7月8日的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上,他又持续强调“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是应对这一轮经济增长下行的正确对策,又是从根本上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唯一药方”。鉴于此,习总书记紧接着提出四个“没有变”,对中国经济发展趋势作出客观的判断,并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有力、有度、有效”的新要求。“十三五”时期,长沙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以战略的眼光作出判断,保持定力、顺势而为,以经济转型创新发展为突破重点,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长沙商贸流通业的改革创新,打造长沙商贸流通业提质增效“升级版”。
发展的动力是改革,改革的本质是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在改“结构性”,以制度创新优化为根本,构建发展的潜在动力,释放巨大的生产力与市场空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生产端入手,横贯供给端,不断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不断让新的需求催生新的供给,以质提质,以效生效,让新的供给创造新的需求,在互相推动中实现经济发展。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即习总书记反复强调的“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的全面展开,商贸流通业已经成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环节和主要角色。当前,湖南产业正在形成生产端、供给端可持续创新的制度环境,给长沙市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一个短期的行为,是一个打基础、利长远的“转型、创新、改革”的过程,是最大限度地放松管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从2015年长沙市商务商贸发展来看,消费环境不断改善、商贸设施不断完善、应急保障能力不断增强、行业管理日趋规范和各种措施多管齐下,商贸流通业国内市场稳步增长,流通现代化和流通效率得到有效提升,主动寻找“供给侧”改革切入点,为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15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90.59亿元,比上年增长 12.1%,增速回落 0.8个百分点;剔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2.6%。按经营地统计,城镇零售额3457.38亿元,增长11.8%;乡村零售额 233.21亿元,增长16.2%。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 3350.30 亿元,增长 11.9%;餐饮收入额 340.29 亿元,增长13.2%。根据长沙市统计局《2016年1-8月长沙经济运行快报》,1-8月,长沙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11.95亿元,同比增长11.4%,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总额1262.65亿元,同比增长11%。按行业分组,批发业实现零售额318.46亿元,增长20.0%;零售业实现零售额 2053.12亿元,增长10.1%;住宿业实现零售额30.04亿元。增长6.2%;餐饮业实现零售额 210.33 亿元,增长 12.3%。伴随举国上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线图”的日渐清晰,我市商务商贸部门科学应对,积极作为,坚定不移打好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确保行业持续平稳较快发展与“结构性”改革方式的定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改革”,是放松管制、释放活力、提质增效。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效果来看,是政策手段的传导,催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而优化供给侧环境机制更为重要。从以改革的深层次突破释放转型创新发展的更大潜能的举措来看,长沙经济活力得到有效的释放。自2014年底以来,长沙全面推动改革实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公布部门权力清单,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精简率达58%,部门行政职权精简率达61.7%,行政审批整体提速50%以上。积极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新设立商事主体10.96万户,增长50.4%。全年分两批次发布对民间资本放开的项目共156个,总投资达1971亿元。同时,我市科技创新成果明显,长沙高新区创新能力居全国高新区十强;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已经出台鼓励自主创新政策“33条”,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733项,并成功举办中国(长沙)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会。2015年,我市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全市利用外资项目(企业)118个,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44.0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0%。全年新增实际到位省外境内资金项目225个,实际到位省外境内资金684.28亿元,增长12.2%。从当前来看,长沙商贸流通业正在逐步建立高效的制度供给和开放的市场空间,必须抓住供给侧“破旧立新”的机遇。
“三去一降一补”的五大战术任务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短期任务,这对长沙提高产品质量与商贸流通效率,推动消费结构转型升级,转换经济增长动力具有重要作用。2015年长沙积极推进商贸流通体制改革试点,不断释放消费潜力、加快构建扩大消费供给新格局。一是多领域打造消费支点:我市通过落实并完善住房政策、科学调整二手房交易政策等,加快释放刚性需求,撬动改善性需求,满足居民合理住房需求。抓住公车改革释放的购车需求,鼓励和支持经销商有针对性地出台优惠政策,扩大汽车消费。认真对接和落实国务院重点推进六大领域消费政策,配套出台相关政策和实施细则,加快发展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旅游休闲消费、教育文体消费、养老健康家政消费,积极打造多点支撑的消费增长格局。二是多角度挖掘消费潜力。适应我市居民消费的阶段性特征,举办商业零售、文化娱乐、会展经济等为主题的各类促销活动。优化农村商业网点布局,健全面向农村的售后服务网络。实施鼓励居民消费的信贷和信用政策,全面提升居民消费能力。三是多举措优化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加快红星、马王堆、金桥、高桥、三湘等中心城区批发市场的有序外迁与提质改造,推进一批高端城市综合体建设,构建层次丰富、布局合理、辐射周边的消费平台。同时,我市有力加强市场监测调控,加大对损害消费者权益行为的惩处力度,保护消费权益与安全,着力构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消费征信制度,可以有效促进消费升级。
2016年是长沙“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诸多重大改革政策将陆续出台。自2015年11月份起,“供给侧改革”自上而下,在文件通知中逐渐成为高频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成为引领我市“十三五”期间的重要宏观经济管理理念。恰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硬仗,要处理好“加法”和“减法”、当前和长远、力度和节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政府和市场“五对关系”。面对这样一个全新的改革理念、艰巨的工作任务,长沙商贸流通业如何正确落实和执行,享受供给侧改革带来的红利,仍有很长的路程要走。展望2016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将成为积极引领长沙经济新常态的必然要求与重要手段,带给我市商贸流通业新的挑战,直接影响并倒逼其转型提质。
从国际来看,随着金融危机后刺激政策效应递减,世界经济呈现“弱复苏”态势。虽经十年沉寂,美国2015年“再工业化”浪潮又起,经济复苏势头强劲;伴随英国脱欧,欧元区经济复苏步伐缓慢;日本经济出现负增长,新兴经济体增长动力仍然较弱。同时,由于美国和欧日货币政策“一收一放”,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原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地缘政治等非经济因素影响加大,全球经济不确定性较多。世界经济未来几年仍将处于去杠杆、调结构的缓慢复苏进程中。从国内来看,我国经济处于增速换档期、结构调整期和前期政策消化期,面临着需求总体偏弱、转型任重道远、潜在风险暴露等挑战,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不足并存,实体经济困难和虚拟经济风险增加并存,新兴产业发育不足与传统产业过剩并存,投资动力减弱与新动力接续不足并存等矛盾将持续相互交织。总体来看,2016年在我国后发优势逐步消退,人口红利逐步下降,全球贸易红利逐步减弱等多重压力叠加的背景下,单纯强调需求侧宏观经济管理的弊病愈发突出,所以供给侧改革是大势所趋、形势使然。与此同时,要提升我市商贸流通业现代化和流通效率,提供有效的经营方式供给,建立可持续、绿色、生态、环保、智能的发展道路,也迫切需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全面推进。
当前,商贸流通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影响日益上升,在市场经济与产业体系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地位逐渐提升为前端的主导角色。然而,长沙经济结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工业的高端和终端产品不多,“多点支撑”的格局尚在形成,现代服务业与商贸流通体制机制相对滞后,直接影响着商贸流通业全要素生产力的提升。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的五大任务来看,商贸流通业本身就是“供给侧”,实现着过剩产能与需求的对接,改善着市场的供给结构,推动其向商业本质转型。不难看出,高成本是供给侧最致命的硬伤,长沙商贸流通业机制体制的创新依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新挑战。长沙商贸流通业的“供给侧”制度创新,必然要求相应的政府管理部门简政放权、放松管制,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无疑会遇到前所未有的压力。现今,正如柳思维教授所言,长沙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已经呈现新的趋势:一是商业空间的集聚方式在改变,城市实体商业中心正在逐渐弱化,网上商流和物流正在强化;二是流通内部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专业化越来越深化和细化;三是信息流成为流通的先导性力量、发挥神经网络作用;四是流通的地区格局发生改变,形成了严重的地区分化;五是催生了新的集购物、运动、文化、休闲、娱乐、旅游为一体的商业中心与新的商业模式;六是现代商业对制度创新和人才的要求变得更高。这六个方面的新变化,都要求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充分发挥供给侧动力,实现商贸流通业发展的畅通性。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产业、要素和制度三个层面的供给,尤其是商贸流通业绝不能忽视生产端的质量,确保高质的产品与优质的流通渠道相结合,主动改革流通业经营方式,努力打造特色业态发展。众所周知,质量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一个地区越是能主动适应新常态,有品牌意识、质量观念和创新能力,其产品就越会脱颖而出,充满生机活力,并成就一个地区的商贸流通的效能;凡是墨守成规、抱残守缺,不重视创新和质量效益的地区,其生产商与商贸流通业必将陷入被动,难耐“供给侧”高压。从长沙来看,商品有效供给的结构性问题仍然突出,人们出国、去港澳台买奶粉、电器、药品甚至马桶盖、手电筒、剃须刀等现象比比皆是,关键是高质量、个性化商品供给不足,还不能满足城镇居民个性化、差别化、优质化的消费需求。商贸流通业是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的重要条件,长沙在紧抓“十个更加注重”的同时,要探索行之有效的商贸流通业“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淘汰落后产能,解决产品“供需错配”,促进有效供给。然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高质量制度供给需要一个较长时期的政策传递与产业升级,方能实现“制度变革”与“技术创新”下的数量多、质量高、个性化产品的有效供给。对长沙商贸流通业而言,整个“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仍需要足够的定力与相当的智慧。我们必须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帅,科学谋划,合理布局,推动长沙流通业的供给侧改革,打好打赢“五场歼灭战”,为长沙商贸流通业提质增效培育形成新供给,注入更强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