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宏宇,赵天瑶,张宇晴,宗可心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麻醉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臂丛麻醉是上肢骨折中常用的麻醉方式,其局部麻醉效果好,臂丛神经阻滞充分,但是术中镇静效果不理想,因而较多文献研究提出应联合其他麻醉药物,提高镇静效果,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1]。右旋美托咪定为临床麻醉中常用的镇痛、镇静药,为进一步探明其应用于上肢骨折臂丛神经阻滞的具体效果,该次研究选择2016年5月—2017年8月期间在该院行手术治疗的62例上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右旋美托咪定应用的可信性,现报道如下。
选择2016年5月—2017年8月期间在该院行手术治疗的62例上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两组患者均因外伤导致上肢骨折,均符合内固定手术指征,已排除麻醉药物禁忌症者、严重外周神经损伤、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凝血功能异常者等。观察组中,男18例,女13例,年龄 19~67 岁,平均(43.18±24.03)岁,骨折至手术时间 18 h~5 d,平均(3.08±2.14)d,其中尺桡骨折 21例,掌骨折7例,其他3例。对照组中,男17例,女14例,年龄 20~67 岁,平均(43.18±23.65)岁,骨折至手术时间 20 h~5 d,平均(3.13±2.17)d,其中尺桡骨折 21例,掌骨折8例,其他2例。两组患者在骨折位置、骨折至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术前30 min肌肉注射阿托品(2 mL:1 mg)0.5 mg,苯巴比妥钠(苯巴比妥钠注射液,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1 mL:0.1g)0.1 g。对照组行常规肌间沟臂丛阻滞:入室后建立静脉通道,开始心电监护及相关生命体征监测,经鼻导管吸氧2 L/min,超声引导下进针至神经丛时注射局麻药:注入1%盐酸利多卡因 (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20 mL:0.4 g)+0.25% 左旋布比卡因合剂(盐酸左布比卡因注射液,5 mL:37.5 mg)20 mL,不使用其他辅助镇静药物。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臂丛麻醉:在对照组基础上,注入右美托咪定(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2 mL:0.2 mg)1.0 μ/kg。
麻醉完成后,采用针刺法,对尺/桡神经、正中神经所支配皮肤区域进行测定,观察阻滞情况,每隔2 min测定1次,记录感觉/运动神经阻滞时间与持续时间。术中,采用Ramsay镇静评分法[2]评估两组患者镇静程度,评分1~6分,分值与镇静程度呈正相关性。围术期,观察两组患者麻醉不良反应情况。
该次研究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有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 t检验;采用 χ2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感觉(6.32±1.14)min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10.05±1.37)min 均显著少于对照组(10.56±2.04)、(13.46±2.24)min,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觉(427.23±82.36)min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246.37±84.05)min 均显著长于对照组 (314.35±94.25)、(185.14±69.37)min,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静评分(4.46±1.2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67±0.98)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患者出现1例术中低血压,观察组术中出现1例低血压,1例心动过缓。观察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3.23%)与对照组(6.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臂丛麻醉,即臂丛神经阻滞,是骨科常用麻醉方式,广泛应用于上肢手术中,上肢骨折内固定治疗中也多采用该麻醉方式。但是,臂丛麻醉几乎不影响患者意识状态,患者易出现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反应,严重者可影响手术正常进行,因而需增加镇静、镇痛药以提高臂丛麻醉镇静效果[3]。
右旋美托咪定为高选择性α2-肾上腺能受体激动剂,为临床常用的术中辅助镇静药,镇静、镇痛、抗焦虑效果较好,可有效减轻患者术中紧张和恐惧状态,减少患者的不良回忆,有助于减少麻醉中应激反应。临床文献报道显示,右旋美托咪定在臂丛神经阻滞中应用较多,获得了较好的术中镇静效果,同时也提升了患者上肢运动和感觉神经阻滞效果,神经阻滞速度可提升30%以上,阻滞时间也有所延长[4]。该次研究对右美托咪定联合臂丛麻醉效果分析发现,观察组镇静评分(4.46±1.2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67±0.98)分,且观察组感觉(6.32±1.14)min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10.05±1.37)min 均显著少于对照组(10.56±2.04)、(13.46±2.24)min,观察组感觉(427.23±82.36)min 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246.37±84.05)min均显著长于对照组(314.35±94.25)、(185.14±69.37)min,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知右美托咪定联合臂丛麻醉不仅提升了术中镇静程度,而且改善了运动和感觉神经阻滞效率与效果,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右旋美托咪定几乎无中枢抑制作用,术中辅助镇静、镇痛安全性较高[5]。该次研究也发现观察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3.23%)与对照组(6.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知右旋美托咪定应用于臂丛麻醉安全可靠,未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综上所述,上肢骨折臂丛麻醉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可显著提升麻醉效果和镇静效果,且安全性可靠,临床应用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