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德经》的自然辩证法观

2018-04-03 05:24
福建质量管理 2018年13期
关键词:统治者道德经老子

 

(贵州师范大学 文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02)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是其哲学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1]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和改造自然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随着科技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开放理论体系,其旨在合理处理人与自然的矛盾,以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主要论述了“道”与“德”的思想。“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之法;[2]“德”不是通常认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法。而其中,又不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发展之理。

一、道法自然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3]宇宙之间有四大,而人是四大之一。人要效法地,地要效法天,天要效法道,道要以自然为法则。自然的“自”为“自在”之意,所以这里自然指非人为的事物。其实四者归一,人、地、天都是以自然为法则的。道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4]道是世间万物的总的源泉,万物生成。道生成气,气又化生为阴阳两气,两气交和,产生和气。两者不断交感、创生,从而产生了万物。万物禀赋着阴阳二气,这阴阳二气又相互激荡以生成新的和气,以此调和着万物和谐。

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辩证法和老子都强调人要尊重、效法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长期以来就是被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从人类依靠自然,经过千年演进,到改造自然。人类所得,皆从自然中来。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造成了自然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然而许多人未意识到,自然并不依附人类而存在,没有了人类,自然仍是自然;但是人类却依靠着自然,如果没有了自然,人类无法生存。借鉴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辩证法和《道德经》,汲取其中的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积极因素,梳理尊重自然、崇尚自然、顺应自然的理念,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做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实现良性循环。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毂,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5]孤、寡和不毂,这三种状态向来是普通人所厌恶的,但是自古王公贵族们却自称孤家寡人。所以任何事物,表面上看它受损害了,实质上它是得益的,而表面上看起来得益的,实际上受到了损害。[6]老子提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矛盾转化的思想,并从各方面论证了物极必反的观点。《淮南子·人间训》中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故事说的同样是“月盈而缺,月亏而盈”的道理。

辩证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辩证看待人与科技的关系。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也为教育带来了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环境的变革。学习内容从工业时代中的制造技能、科学知识、人文素养,到信息时代社会发展要求下的信息素养、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学习方式从听讲记忆、标准化,到混合学习、差异化;学习场所从学校、固定时间,到任意地点和弹性时间。大量碎片化的学习信息虽然给学习生活提供了极高的便利和效率,但是忽略了知识体系的建构,仅仅造成了信息的堆积,对个人教育和终身发展并无太大益处。

二、无为而治

人们都希望自己的一生有所作为,甚至大有所为,但是老子却推崇无为,道德经全篇中有十二处提到了“无为”。很多人把老子的无为学说看作是一个消极的思想,这是错误的。“无为”实则是没有人为之力作用的行为,是顺其自然,是一切遵循客观规律的行为。

在老子看来,只有统治者不恣意妄为,不以人为的态度治理国家,顺自然而行,才能国泰民安。“治大国,若烹小鲜。”[7]《韩非子·解老篇》中解释道,统治者管理民众,如果经常让他们发生变动,动摇他们,那就很难成事。收藏贵重的东西但是又时常牵动它,反而会损伤它。如果在烹煮小鱼多加翻动它,就会损坏他们的光泽;治理国家却经常改动法令规则,百姓就会受苦。真正懂得治理国家的统治者,轻视变法,因为他们认为清静无为是最可贵的。社会出现问题的原因就是统治者用虚伪的仁慈仁爱掩盖住实质上的无止无休的贪婪的欲望。人民之所以遭到饥荒,是因为统治者所收的税赋太多了,导致人民无法自给自足,因此发生饥荒;人民之所以不怕死,是因为统治者不惜一切代价来保护自己的利益,饥饿难耐的老百姓才会因此拼死反抗。而统治者之所以宣扬所谓的礼教人伦、仁义道德,就是因为真正的“道”被废弃了,淳朴的民风不复存在了,统治者才不得不大力倡导这些社会风气中十分匮乏的东西。上古之时,人民诚实质朴,不识不知,没有虚伪。到了中古,民事日繁,于是统治者创造出法令制度来治理民众,当投机取巧的智慧出现时,虚伪也随之产生了。亲人原本是和睦相处的,并不需要慈孝,当六亲失和后,有了慈孝的要求。国家清明之际,朝臣们廉洁奉公、各司其职,没有所谓的忠臣,而到国家昏乱之际,才导致忠臣产生。

如同每日所呼吸的新鲜空气,是很容易得到、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平时人们并不在意它的价值。当自然是它原本的、没有污染的形态时,是没有治理自然、尊重自然、和谐共生这种说法的。然而人类在处理自然事务时没有做到“无为”而治,而是人为的、肆意的破坏自然,竭取地球的资源。大自然有自身的循环系统,所以不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加重自然负担。当环境不再、问题频生时,人类才会意识到保护环境和新鲜空气的重要性。

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8]如今雾霾、缺水等人类生存问题,便是自然的最大的控诉和报复。近几年每当进入冬季,北京基本会被笼罩在雾霾之下,PM2.5指数爆表,北京一度亮起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能见度不足百米。直到冷空气南下,才将雾霾“吹”走。华北地区的雾霾已经持续几年,一直没有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1952年伦敦发生了毒雾事件,如今的伦敦蓝天白云,是当年用数万人的生命换来的教训。我国不应该走伦敦的老路,因此,先污染后治理并不可取,要抓住污染的源头,将危害扼杀在摇篮里,以期与自然和谐共生。

三、从量变到质变

《越绝书·越绝德序外传》中说:“故圣人见微知著,睹始知终。”意为当事物刚开始发生一些细小的、不易察觉到的变化的时候,我们就应该重视它,通过看见它的端倪,分析得知它的结果,才能防患于未然。老子的《道德经》更是形象阐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深刻内涵。“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9]合抱的大树,是由细小的萌芽长成的;九层高台,是从第一筐土开始建造的;千里路程,是从脚的第一步开始踏出的。天下难事都是从容易开始的,天下大事须在做好细小事情的基础上完成。任何成就的事物,都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当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即一个临界点的时候,就会发生质变。该观点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观不谋而合,马克思主义主张,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的条件。

对于人和自然的关系,同样如此。人们错误的理解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意思,认为大海是无穷的,它可以包容所有的东西,包括人类文明社会发展带来的代价。人们没有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和对社会的责任感,认为污染一点没有关系。殊不知,九层高台,就是这一点点积累起来的。自然的自我降解能力,跟不上人类污染的速度。如果在一开始量变的时候不引起重视,等到事物发展到质变之际,便控制不住了。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应该尊重自然的一般规律,结合马克思主义的自然科学观和自然发展观,辩证的看待社会文明,与自然和谐发展。

老子和马克思是相距2300多年的思想家,他们的自然辩证法观点不谋而合,可见人类对自然持有正确价值观和方法论的重要性。自然是人类社会不可分割的部分,人类依靠自然而生,依仗自然发展。只有辩证看待和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才能使得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持续稳定发展下去。解决生态污染的问题,仅仅依靠技术的力量是不够的。比技术更重要的是意识,一种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识,一种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意识。

猜你喜欢
统治者道德经老子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道德经》的“中和”思想探究
从几枚官印看辽统治者如何以佛教来巩固他们的统治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论蒙元统治者对“象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智者老子
《道德经》中的领导智慧
《道德经》“鸡犬之声相闻”与《桃花源记》“鸡犬相闻”
追踪迈锡尼文明:拉科尼亚的统治者
《公民大会妇女》的统治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