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辽宁 沈阳 11081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大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以此来指导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这明确了基层服务型建设在党组织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高校中的基层党组织是党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战斗堡垒和中坚力量,是新时期持续推进高等教育深化改革事业的力量之源和重要保证。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与广大师生密切联系的最前沿,对党员师生来说,基层党组织的行动方针代表党的思想意志在最基层的贯彻体现,对党外人士来说,基层党组织的表现代表着中国共产党最真实最直接的政治形象。因此,深入推进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是一项尤为必要和迫切现实课题。服务意识的强弱、服务质量的高低、服务效果的好坏,都直接影响着党在广大师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
一、立足哲学向度,“发展”地“联系”地思考建设工作。
党建工作需要经由理论分析并指导实践。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是指以发挥服务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为基本价值取向的党组织作用模式,以期能够更充分地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维护和谐稳定局面、凝心聚力加快发展事业中的关键作用。党建研究者和党务工作者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中的发展、联系的观点入手,立足哲学向度审视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深入理解加强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必要性和延展性。同时,这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更深层次的探索。
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必要性。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执政范围从局部走向全国,执政地位得以不断巩固。历史真实地说明,从群众中来,扎根人民,到群众中去,服务人民,是党能够被历史和人民选择的根本原因。如今,社会发展进入到新时期,转型进程日益加快,思想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血肉相连”、“鱼水深情”的党群关系的优良传统有所淡化,党的公信力有所下降,这些在高校基层党组织中也是无法规避的考验,要求基层党组织必须找回作为政党最基本的政治依靠,提升服务能力,正确处理目前面临的问题。
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延展性。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不能“就事论事”,要从广义的范围深入理解“服务型”建设的内涵,运用联系的观点,将服务型建设真正融入基层党组织的日常建设和基础建设中,与思想引领联系起来,与教书育人等中心工作联系起来,与党员创先争优活动联系起来,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联系起来,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联系起来,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联系起来,与每一名党员最终实现政治追求和自身价值联系起来,从根本上将服务型建设融入思想、融入价值观、融入工作、融入人生追求,最终使服务型建设在基层党组织中达到自然而然且长期保持的良好状态。
二、准确定位目标,分层次把握“服务”的本质内容。
新形势下开展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首先要明确“服务”的本质与内容,了解如何回答“为谁服务、靠谁服务、服务什么、怎么服务”四个基本问题,要以马克思主义政党相关理论为行动指南,以提高党对高校的政治引领和组织领导为基本目标,以高校党组织建设实际情况为现实关照,在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础上增强服务意识,凸显服务功能,提高高校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凝聚力、实践力和成熟度,进而达到将巩固党组织基础和推进高等教育发展同步推进,共同提升。
高校作为集教育性、学术性、管理性、服务性功能为一体的组织,基层党组织服务型建设必须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内容展开,建设上级党组织服务下级党组织、基层党组织服务所有党员、党组织和党员共同服务广大师生、带领党员群众服务社会的党组织运行机制。
服务下级党组织:当前,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存在很多捉襟见肘之处:一是活动经费不足,基层党组织策划实施活动时颇为掣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现象突出;二是人员保障不足,高校基层党组织班子成员多为兼职,本职岗位教学科研任务多,工作量大,很难较好地兼顾党组织建设工作;三是设施保障不足,很多高校基层党组织没有专项的党组织活动时间、空间,基本设施和配套制度不完善。以上种种问题,要求上级党组织应为下级党组织的建设工作开辟广阔空间,创新支持形式。不仅是上级党组织服务型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经费、人员、基础设施等方面有了充足的保障后,下级党组织推进服务型建设工作也排除了后顾之忧。
服务党员:在各级党组织内部,党员只有对党组织怀有强烈的归属感,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坚持以人为本,搭建切切实实服务每一名党员的平台和机会,建立组织内部对党员的关怀、帮扶、激励机制,关心党员的思想学习、生活工作,加强高校基层党内民主建设,做到“不以成果论英雄”,重视每一名党员的作用,为最大限度发挥党员的能力提供平台。
服务师生:高校基层党组织的 “服务群众”工作,即为要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获得最广大基层师生持久的信任和支持,才能推动高等教育人才不断为党领导下的学校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力量。高校党员干部要“接地气”,定期深入基层,了解师生群体最基本、最现实的需求,帮助他们解忧排难,不断密切党群关系。尤其是高校教工党支部,不仅要关注如何为教师服务,还要积极寻找为学生服务的途径和契机,在生涯规划、学业指导、就业推荐等工作方面挖掘教师党员资源,开展导航教育工作。
服务社会: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工作不能仅仅局限在学校内部,必须要开阔眼界,回归本源,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服务社会方面的特殊作用。高校和社会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一小一大两个单元,高校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认可和支持,社会需求决定了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发展方向。教职工党组织在培养学生成长成才方面,不能脱离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学生党组织发挥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精神引领作用时必须以国家和民族振兴为根本,这些是高校基层党组织服务社会的核心要义。
三、探索创新性举措,转换工作理念,改进工作方法。
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组织要认真研判当前高校党建的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顺应工作目标和组织结构的变化,立足“三严三实”,结合“两学一做”,探索创新性举措,转换工作理念,改进工作方法,充分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凝心聚力、促进发展的作用。
1、拓宽国际化全局性视野——审视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目标。
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国际政治格局也随之发生巨大变革。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政治舞台上一股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自身建设事业决不能一叶障目、固步自封,必须具备动态化的国际视野,同时结合国内改革发展形势,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工作。当前,“公共服务型政府”代替“经济建设型政府”的呼声越来越高,在中国特色政治制度下,服务型政府必然要求与之相配套的服务型政党理念,是新形势下延续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优良传统的体现。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是对服务型政党建设的具体响应,是局部与整体、被指导与指导的关系,根本目标在于夯实党的阶级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证党在风云变幻的国际意识形态斗争中,对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持续性引领和辅助,保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始终不变。
高校中的基层党组织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高校作为国家思想领域最具开放性和容纳性的前沿阵地,也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活动基地,各种政治思想在这里的交流、传播也更为复杂。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人才的培养摇篮,对意识形态的引领和掌控一直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保证高校培养出的人才能够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能够始终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根本出发点,能够真正认同党的先进性并遵循党的行动方针,这是对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的要求和考验,更加关系到国家人才队伍的整体建设和发展事业的不断推进。因此,服务型政党的执政理念在高校基层党组织中的贯彻落实,需要将之放在国际化大格局中进行考量,分析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理念转变和对策措施,更需要在与其他政治思想的比较中,能够真正凸显出党的先进性。
2、遵循群众路线——明确建设工作的奠基之石和第一要务。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在革命、改革和建设的各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将群众路线作为党的生命线。这不仅是党的优良传统,更是党具有决定意义的政治优势。十八大报告指出,“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一项关乎党的生死存亡的重要使命。全党上下学习践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发现人民群众中存在的问题,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切实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
十八大报告提出“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服务,是切实践行群众路线工作应有的题中之义,坚持群众路线和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两项工作在基层党建工作中互相交织,互为补充,都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根本体现和本原回归。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与时俱进地探索党的群众路线工作的伟大尝试,是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
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密切联系广大师生的纽带和桥梁,是确保党的各项政策惠及广大师生的“毛细血管”,担负着联系、组织、团结和服务广大师生的重要责任,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管理服务等工作中起到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高校基层党组织在服务型建设过程中必须秉承群众路线的工作宗旨,遵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回答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从夯实群众基础、优化建设环境、健全服务体系入手,将群众路线再次植根于每个党员干部的思想和价值观中,贴近群众、团结群众、引导群众、赢得群众,最大程度上服务好、实现好、维护好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
3、党风廉政和依法治党——充分发挥建设效果的必要保障。
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积极倡导依法治党理念,是中国共产党针对目前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和考验,提出的兼具继承性和创新性的重要举措。反腐倡廉、关注法制已经日渐成为中国社会深入人心、深入日常生活的政治新常态。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要置于党风廉政、依法治党的视野下,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整体大局的一部分。只有首先从基层党组织内部起,从党员干部自身起,切实抓好廉政建设和依法治党,才能够从思想上根本树立起党员干部人民公仆的服务奉献意识,才能将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服务人民群众、服务国家建设的战斗堡垒,才能建构处基层党组织在服务型建设过程中的自我提升和自觉约束机制。
高校是先进学术的汇聚,是宝贵知识的殿堂。学术研究的纯洁性、人才培养的公平性都需要切实的保障,这关系到中国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影响和地位,也关系到高层次人才在成长过程中确立端正的价值观。因此,高校要将党风廉政建设和依法治党理念作为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重要价值取向,以高校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作风政风建设为重点,将党风廉政、依法治党融入到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过程中,严格规范基层党员干部的一举一动,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辐射影响,保证学术纯洁,保证服务工作廉洁高效的良好形象。
4、锻炼党员干部队伍——扎实落实建设工作的重要抓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按照‘三严三实’要求,深学、细照、笃行焦裕禄精神,努力做焦裕禄式的好干部。”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过程中,党员干部具有双重身份,不仅是努力提升服务水平、牢记服务职责的主体,也是不断争先创优、服务他人的先锋。高校基层党员干部是党建工作的具体实践者,是否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党性修养,是否能够热心服务广大师生,直接关系着高教系统中党群干群基础是否稳固,关系着党与广大师生血肉联系的牢固程度。
2016年,党中央提出在全党范围内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重点在于通过学习实践,将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和行为准则,内化于心,外展于行。高校基层党组织服务型建设,就是要坚持将工作重点放在党员干部身上,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员在服务师生工作中能够真正团结群众、凝聚群众。因此,高校基层党员干部必须全面提升整体素质,拥有“要服务、服好务”的思想觉悟,深入师生、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实际行动将服务理念贯彻到每一个党支部,影响到每一名党员,推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形成良好作风和全新气象。
5、开拓新媒体平台——与时俱进更新便利服务途径。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基层党组织的服务环境、服务内容和服务对象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客观上要求基层党组织在服务型建设的过程中,大力推动党建工作信息化。高校对各类新媒体平台的接受和使用程度处于前列,广大师生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将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作为获取资讯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因此,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资源的丰富性和传播的便捷性,将信息化建设作为推动基层党组织服务型建设的重要内容,这既是积极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服务工作的时效性和实效性的必然要求。
当前,高校基层党组织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更新服务理念,搭建实用性服务平台,发挥资源共享的优势,同时方便广大师生切实参与,及时反馈意见和建议。然而,与此同时不能忽略的是,在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便捷途径和广泛影响的同时,要时刻保持开放包容又甄别警惕的态度,既要允许有不同的声音存在,从中发现实际工作中切实存在的问题,根据来自最实际的声音解决问题,虚心接受批评与监督,又要进行必要的舆情监控,及时关注“过于不同”的声音,随时把握广大师生的舆论导向和思想动向。
随着民主政治的不断进步,党长期执政地位的稳固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基层组织、党员干部服务功能的发挥。新时期新形势下,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统领党建工作全局,务必要明确服务的对象不仅是广大人民群众,也是国家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不仅要着眼于当下,更要放眼于未来。高校基层党组织处于高校各项工作的第一线,更应寓领导管理于服务之中,下力气,花功夫,将服务广大师生、服务中心工作、服务社会发展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点,把师生欢迎、师生受益、师生满意作为衡量党组织建设成果和党员先进性发挥的重要标准,了解师生需求,解决师生问题,保障师生利益,确保高校基层党组织能够在广大师生中真正发挥凝心聚力的重要作用。
[1]杨贤金.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引领高校党的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4,07.
[2]曹海翔,梁静.建设高校服务型党组织的意义与途径[J].思想教育研究,2013,12.
[3]白永生,赵君.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成就检视及展望 [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1.
[4]王劲松.服务型党组织创建与高校党建工作探讨[J].党史文苑,2011,04.
[5]周兰胜,龚永刚,徐建涛.论新时期高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J].传承,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