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之清 胡绳
(云南师范大学 哲学与政法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胡绳(1997—),女,云南宣威人,主要从事中国哲学研究。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文化基础,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宝贵经验。学习先哲们的“和谐”思想,可以丰富我们今天和谐文化的内涵。先贤善用“中和”思想,也就是用“不偏不倚”的理念以及“灵活处事”的方法来化解自然、家庭和社会的各种矛盾。今天的我们与时俱进,要积极宣扬和谐文化、倡导和合行为、培育和睦观念,努力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积极奋进,精准把握好时代脉搏,协调好“天、地、人”三才的关系,做到中和、和谐。当今,我们要构建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生态和谐的社会,也是对“中和”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社会和谐了,个人与家庭、个人与社会也自然协调共融。大自然的阴阳之“和”就是自然无为的常态,正如王弼说的物以和为常故和为常也。可见,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责任,也应当好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
人的生命可以分为精神生命和生理生命两个方面,而道教有“重生、贵生”的理论与实践方法,尤其是《太平经》里有不少的生命伦理思想。道教认为,“生命”具有肉体、精神、灵魂三大要素 。吴筠认为,真精、元神、元气不离身心就是生命;《太平经·令人寿平治法》认为,精、气、神三者于一体就是生命,而对于一个个生命的存在应该是和谐共存。
《太平经》是道教早期的主要经典,太平解释为:“太者,大也;大者,天也;天能覆育万物,其功最大。平者,地也;地平,然能养育万物。经者,常也;天以日月五星为经,地以五岳山川为经。天地失常道,即万物悉受灾。帝王上法皇天,下法后地,中法经纬,星辰岳渎,育养万物。故有大顺之道。”[1]718《太平经》教育我们要敬天畏地、要遵循自然,以期“公平对待生命”,触及生命哲学中的和谐蕴涵,其智慧仍然是启迪我们不断进步的知识宝库。
道教强调阴阳的协调,而《太平经》的“太平”指社会的安稳太平,可社会的平稳是以自然的和谐为基调的,这要求各要素达到和谐统一。可见,《太平经》太平与和谐亦有相通之处。《太平经》认为,元气有“太阳、太阴、中和”三名,而“元气守道,乃行其气,乃生天地”[2]21。“元气行道,以生万物,天地大小,无不由道而生者也”[2]16。天与地,人与万物都由“元气”组合而成,而且有其形成的规律以及相关的运行法则。《太平经》认为,多种元气和合交织、互融互通、万物华育,而道孕育万物的玄机就在于诸多元气的和谐聚集。
一者,经云:“形体有三名,天、地、人。天有三名,日、月、星,北极为中也。地有三名,山、川、平土。人有三名,父、母、子。”[1]19应用三气和谐与相通来解释万物的化生,说明自然界万物相互和谐;万物借由基本元素组合而成,这些元素也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是相互交织、和谐共存的。
二者,经云:“共生和,三事常相通,并力同心,共治一职,共成一事,如不足一事,便凶。故有阳无阴,不能独生,治亦绝灭,有阴无阳,亦不能独生,治亦绝灭;有阴有阳而无和,不能传其类,亦绝灭。故有天而无地,凡物无于止,有地而无天,凡物无于生;有天地相连而无和,物无于相容自养也。”[1]149一起协力同心、和合共养,这是万事万物普遍联系的法则,这和谐是不容打破的;否则,协调发展就要落空。正如当今的自然灾害:洪捞、干旱、天荒、暴风等现象就是其间关系失和而导致。
三者,经云:“太平气,风雨时节,万物生多长,又好下粪地,地为之日壮且富多,可能长生。凶年雨泽不时,地上生万物疏少,短而不长,不能自粪,则地为之日贫薄少,无可能生成万物。”[1]706可见,万物平衡发展了,社会就和和美美,世界处处就呈现一片祥和景象了。
四者,经云:“元气乐即生大昌,自然乐则物强,天乐即三光明,地乐则成有常,五行乐则不相伤,四时乐则所生王,王者乐则天下无病,蚑行乐则不相伤,万物乐则守其常。”[1]13,14万物共生原理就是和谐生存、平衡发展、共同进步。
道教作为一种文化体系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是很独特的,有其特殊的内含和价值。
第一,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2]90-91说明万物生成以及相互联系的基础是和;经云:“元气恍惚自然,共凝成一,名为天也;分而生阴而成地,名为二也;因为上天下地,阴阳相合施生人,名为三也。三统共生,长养凡物。”[1]305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其他万物构成大自然,其间的协调运转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第二,经云:“夫天地中和凡三气,内相与共为一家。反共治生,共养万物。天者主生,称父;地者主养,称母;人者主治理之,称子。”[1]112天、地、万物、人构成自然统一体,然人有和谐管理的责任,如果自然系统不平衡,则为人之过也。
第三,《三者为一家阳火数五诀》说:“天道常有格三气。其初一者好生,名为阳;二者好成,名为和;三者好杀,名为阴。故天主名生之也,人者主养成之,成者名为杀,杀而藏之。天地人三共同功,其事更相因缘也。无阳不生,无和不成,无阴不杀。此三者相系为一家,共成万二千物。”[1]675-676天、地、人和合作为,万物和谐共生,这一切也都离不开和谐之平衡,我们作为天地人三才之一,就负有“助天生物,助地养形”的职责,并要积极与自然友好相处。
第四,《太平经》亦云:“富之为言者,乃毕备足也,天以凡物悉生出为富足,故上皇气出,万二千物具生出,名为富足。中皇物小减,不能备足万二千物,故为小贫。下皇物复少于中皇,为大贫无瑞应,善物不生,为极下贫。子欲知其大效,实比若田家,无有奇物珍宝,为贫家也。万物不能备足,为极下贫家,此天地之贫也。……此以天为父,以地为母,此父母贫极,则子愁贫也。”[1]30虽然生物物种五彩纷呈、交织互补,可交织于其中的和谐发展才是根本。又云:“古者圣王治,能致万二千物,为上富君也。善物不足三分之二,为中富君也。不足三分之一,为下富之君也。无有珍奇善物,为下贫君也。”[1]30地球上物种逐渐减少,罪责要归咎于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这是人与自然不能友好相处的恶果。
对天人和谐共生的思想,《太平经》有云:“夫人命乃在天地,欲安者,乃当先安其天地,然后可得长安也。”[1]124“天人感应”“观天之道、执天之行”“自然之道不可违”,说明人要依附环境才能生存,故要求人们尊重自然环境。
首先,《太平经》说:“夫天道恶杀而好生,蠕动之属皆有知,无轻杀伤用之也。”[1]174启示我们要尊重生命、关爱生命,具体说要积极保护生态环境。
其次,《太平经》云:“慎无烧山破石,延及草木,折华伤枝,实于市里,金刃加之,茎根俱尽。”[1]572还有:“‘人亦须草自给’,办法是‘但取枯落不滋者,是为顺常’。还说:‘不得焚烧野田山林;不得妄伐树木;不得妄摘草花。’”[3]269-270告诫人们破坏环境即为自我伤害。
再次,《老君说一百八十戒》云:“不得以毒药投渊池江海中;不得妄凿地毁山川;不得竭水泽;不得以污秽之物投井中;不得妄开决陂湖。”[3]271-274这是朴素的环保理念,仍然需要人们与之友好共处。
因此,自然和谐、生态平衡,就会风调雨顺,生命孕育、欣欣向荣;否则,就会“元气不和,无形神人不来至;天气不和,大神人不来至;地气不和,真人不来至;四时不和,仙人不来至;五行不和,大道人不来至;阴阳不和,圣人不来至;文字言不真,大贤人不来至;万事不和得,凡民乱,财货少,奴婢逃亡,凡事失其职”[1]90。这个和谐统一体一旦打破,天下就不太平了。
道教的生命伦理有自己的特点,“劝善成仙”是道教社会伦理的基调,道教把道德修养与身心健康联系起来,核心之意还是强调和谐与平衡。
第一,《太平经》云:“父当主教化以时节,母主随父所为养之,子者生受命于父,见养食于母,为子乃当敬事其父而爱其母。”[1]113这论述了天地人的关系就如父母子,骨肉相连。也就是说,大自然应该受到像人们对待父母那样的尊重,“天地父母”化生了人、养育了人。另外,“春行生气,夏成长,秋收,使民得以供祭,冬藏余粮,复使相续,既无解时。神灵之施,莫不被荣”[1]574。人要像报答父母恩情一样来回馈天地给我们的无私供养,要待其如父母,要“不失天地之意,助四时生,助五行成,不敢毁当生之物。”[1]550。
第二,经云:“今天上良善平气至,常恐人民有故犯时令而伤之者,今天上诸神,共记好杀伤之人,畋射渔猎之子。不顺天道而不为善,常好杀伤者,天甚咎之,地甚恶之,群神甚非之。今恐小人积愚,不可复禁,共淹污乱洞皇平气。故今天之大急,部诸神共记之。日随其行,小小共记而考之。三年与闰并一中考;五年一大考。过重者则坐。小过者减年夺算。三世一大治,五世一灭之。故今天上集三道行文书,群神共记过,断好杀伤刑罚也,而兴乐,地上亦然。真人幸为善,常欲有德于皇天,而怜帝王愁苦,时气不和,实咎在人好杀伤,畋射渔猎,共兴刑罚,常有共逆天地之心意。故使久乖乱不调,帝王前后,得愁苦焉,是重过也。”[1]672人类如果逆天地之意而行之,则必遭惩罚。正如《人类与大地母亲》所云:“人类,这个大地母亲的孩子,如果继续他的弑母之罪的话,所面临的是自我毁灭。”[4]588
第三,贫穷与环境是密切相关的,贫穷的根源是自然环境中生存资源的枯竭,这是最大的环境问题,源于人们为了生存对环境进行无限制的索取。《太平经》云:“力行真道者,乃天生神助其化,故天神善物备足也;行德者,地之阳养神出,辅助其治,故半富也;行仁者,中和仁神出,助其治,故小富也。”[1]31这就是说人要行善积德,要有慈悲心,如此就可以风调雨顺、万物复苏、社会和谐,人类就共同进步,天下也就太平了。
第四,《太平经》云:“今天下失道以来,多贱女子,而反贼杀之,令使女子少于男,故使阴气绝,不与天地法相应。天道法,孤阳无双,致枯,今天不时雨。女者应地,独见贱,天下共贱其真母,共贼害杀地气,令使地气绝也不生,地大怒不悦,灾害益多,使王治不得平。”[1]33-34这方面的理念就是要消除轻视妇女,根除封建思想的余毒,因为这也是搅乱社会和谐不可忽视的因素。
综上,当今社会正朝向一个多元多变的时代发展,科技带来巨大繁荣的同时,人也面临精神危机。道家、道教作为一种提升我们生命质量和生存空间的哲学思想,其运用和实践价值不可小觑。“法自然、宗无为”是老子思想的核心,亦是道学思想的纲领,其包罗万象然有一条主线即是自然无为的法则,这个法则的灵魂就是“和谐”。中国道学所拥有的那些真知灼见应该释放出其耀眼的光芒,即能为未来世界文明作出应有的贡献。这些思想所解释的即是人类生命哲学,也朴素而辩证地阐发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必然性问题,这些宝贵的思想对于我们当今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启迪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