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视角下高校网络原住民思政教育探析

2018-04-03 05:50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原住民思政教育

(福建工程学院 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8)

2017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相当于欧洲人口总量,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中国互联网行业整体向规范化、价值化发展,同时,移动互联网推动消费模式共享化、设备智能化和场景多元化。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将网络教育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高校宣传平台从校园网站不断扩展到微博、微信等各类网络平台,宣传形式从网上发布拓展为在线互动,网络思想舆论阵地建设日益重要。

随着传播技术更新周期的缩短,当代大学生个性化发展趋势逐渐明朗,高校大学生网络原住民的个性需求与传统思政教育的矛盾更加凸显。为缓和这一矛盾,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育人功能,笔者结合高校网络原住民特性,从新闻传播学角度入手,分析高校网络原住民思政教育现状,探析当前思政教育效果不佳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为优化高校思政教育提供参考。

一、高校网络原住民的概念及特征

(一)网络原住民的概念

美国的约翰·帕尔弗里和瑞士的厄尔斯·加瑟两位学者将网络原住民定义为DigitaI Natives。意为90后这代人,一出生就处在一个无所不在的网络世界,对于他们而言,网络就是他们的生活,数字化生存是他们从小就开始的生存方式。为了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在数字时代长大的这代人,依据对互联网依赖程度的递增,将人群划分为四类:

一是网络“局外人”。这类人缺乏上网的技术和条件,比如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和一些民族地区的老人、妇女和孩子们。二是网络“观光客”。这类人有时间就上网了解各种资讯,但还是习惯于读报纸、听广播、看电视。三是网络“移民”。这类人本来是看着报纸、听着广播、看着电视长大的,但认为网络宜于居住,便迁移到网络上来了。四是网络“原住民”。他们伴随着网络长大,基本是90后,网络就像一个他们离不开的器官。

(二)高校网络原住民的特征

高校网络原住民主要指高校大学生中的网络原住民群体,他们既具有网络“原住民”的特征,同时又具备在校大学生的共性,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个人身份虚实结合。网络的最大特征就是匿名性,个人在互联网上可以随意地隐匿自己的性别、姓名、年龄、职业等个人基本信息,取一个自己喜欢的昵称,自由穿行于网络中,这是个人身份虚的主要体现。但是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个人在互联网中留下的只言片语成为大数据挖掘个人真实面孔的信息来源,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个人真实写照,如通过“人肉”技术即可采集到许多个人真实信息,这是个人身份实的主要体现。高校网络原住民既享受着互联网匿名带来的极大便利,又不时展示着个人的真实面目,在虚与实之间不断切换自身身份。

第二,崇尚自我独立。高校网络原住民几乎都是90后,这类群体希望打破日常条条框框的束缚,更喜欢平等独立的关系,他们最笃定的就是要做具有破坏性的一代,打破常规,跳出束缚,敢于对一切显在的和潜在的规则发出挑战。[1]而在互联网中,人人平等,高校网络原住民可以展现自己的个性,自由表达个人观念并得到尊重和认可,同时拥有一群与他们产生共鸣的同伴,安抚他们的心灵与思想,这也正是高校网络原住民沉浸于互联网的一个主要原因。

第三,重视个人网络话语权。互联网传播开辟了个人话语权的新生态,网络空间给广大网民提供了平等表达个人意见的“新公共领域”,带来了新的民间视角和言论自由。高校网络原住民在网络空间中找到了自己的表达渠道、表达方式和影响领域,他们希望通过互联网产品能够充分展示和表达自己,希望借助互联网得到更宽广的发展空间,因此对网络赋予的个人话语权格外珍视,积极参与网络事务的讨论,勇于献言献策,以此扩大个人在网络社会的影响力。

二、高校网络原住民思政教育现状分析

从新闻传播学角度看,网络思政教育是在网络媒体下开展的传播活动,可以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对高校网络原住民而言,当前互联网对其学习、生活、价值观等方面都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高校思政教育需要融入互联网,发挥互联网实时互动的优势,基于新闻传播学视角分析高校网络原住民的思政教育应运而生。以下结合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即Who、Says What、In Which Channel、To Whom、With What Effect)对高校网络原住民思政教育现状进行分析。

Who——传播主体方面:传统教育环境下,高校思政教师作为传播主体是信息传播者,处于传播过程的首端,对信息的内容、流量和流向以及传播对象的反应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在课堂中处于主导地位,是学生获取信息的唯一渠道;学生作为传播对象是信息接受者,处于被动的地位。但在网络传播环境下,教育者所能垄断的信息资源不断减少,已无法继续保持与学生之间较大的信息落差。“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平等交互式对话,突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层级限制,教育者不再是绝对“权威”,过去二者在严格意义上的主被动关系受到冲击。

Says What——传播内容方面:互联网的出现为思政教育传播带来了契机,网络的兼容性传播,图文声形并茂,生动性趣味性增强,极大地吸引了学生注意力。网络的“零时差”开放式传播,促使各类社会思潮日益混杂。高校处于各类思潮交融的前沿阵地,在各类思政教育网站中尽管主流内容是思政教育理论,但内容良莠不齐,若未能进行正确引导,将对身心尚未成熟的青年学子造成误导与偏差。

In Which Channel——传播渠道方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各种新媒体为代表的网络传播渠道也逐步融入思政教育工作中,教育模式逐渐多元化,思政教育的形式越发丰富。各类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论坛、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日益普及。各级各类课程在超星、优客、尔雅课堂等平台逐步上线,其中不乏思政教育课,这些成为线下思政教育课程的重要补充与支撑。面对如此之多的思政教育渠道,高校网络原住民如何选择合适的教育渠道是一个不可小视的问题。

To Whom——传播对象方面:在移动互联网的背景下,传播对象由过去的网络“局外人”转变为以网络原住民为主。高校网络原住民由于从小就栖身于互联网中,受到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与洗礼,思想特点、个性、行为等与网络“局外人”具有很大的差异,若无法对传播对象进行准确把握,对高校网络原住民的思政教育将无法做到“对症下药”。

With What Effect——传播效果方面:过去对高校网络原住民的思政教育仅仅只是停留于传统的课堂教育、线下教育,但这些教育方式有的流于形式,侧重于灌输,不注重学生的反馈,属于单向传播。而从传播学的双向互动性来看,单向的传播教育未能真正突破传统思政教育的瓶颈,长此以往,将无法取得显著的教育成效。

三、高校网络原住民思政教育效果探析

在5W传播学模式中,传播主体与传播对象是最主要的两个核心,在传播活动过程中,二者都积极参与其中、进行互动交流并相互作用与影响,对传播效果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为了解高校网络原住民思政教育效果不佳的原因,需从传播主体与传播对象这二者进行深入分析。

(一)传播主体探寻

思想上对网络思政教育不重视。网络思政教育的传播主体为院(系)专职从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包括院(系)党委(党总支)副书记、学工组长、团委(团总支)书记、辅导员等专职工作人员。尽管部分思政教育工作者接受了互联网浪潮的洗礼,但是尚未真正认识到互联网对思政教育的机遇,思想不够重视,忽略时代的变化,依然延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未能将思政教育工作做到与时俱进。

对高校网络原住民认识把握不到位。目前高校网络原住民基本是90后,他们对互联网的依赖已经渗入细胞。网络的互动性和平等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他们不再轻易接受教育者的灌输,而是愿意在平等互动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如同在自助餐厅选择食物一样。但一些思政教育工作者往往忽视了教育对象的转变,忽略了高校网络原住民的特殊性,仍然视学生为被动听课的角色,教学方法单一,使得传统单向传输式的思政教育方式在新时期面临严峻的挑战。

对多媒体技术掌握不熟练。当前各大高校都逐渐实现了网络全覆盖,数字化课堂,相关网站、网络课程不胜枚举,但仍存在部分思政教育工作者对多媒体认识不深入、使用不熟练的问题。尽管部分教师已认识到多媒体的多种元素更易于被学生接受,但是在如何利用多媒体寻找教育资源、搭建并管理好网络思政教育平台方面,技术上还相对欠缺,无形中影响着思政教育的传播效果。

思政教育课程吸引力不足。目前,高校思政教育课程的设置、知识的传授与运用在很大程度上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相脱节。思政教育课程体系庞大,强调结构和内容的独立性具有一定合理性,但侧重于理论教学、课程教学内容较陈旧、原理性和继承性知识点较多、部分内容重复出现等问题,致使课程无法准确反映当前社会发展状况,实效性和针对性不够,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达到预期的思政教育效果。

(二)传播对象探寻

网络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冲击。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社会思潮交锋、利益碰撞,多元化社会思潮在高校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虽然高校网络原住民相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正确性,但是又受到个人主义、消费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价值观念的消极影响,价值取向具有内在矛盾性。[2]他们在虚拟世界里无法准确地判断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容易感到迷茫和困惑,从而导致价值观混乱,日积月累将影响高校网络原住民对高校思政教育的信任度。

自身的媒介素养不高。网络社会包罗万象,各类风格的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剧、网络直播、网络动漫、网络游戏、网络社交,加之便捷的网络购物、网络订餐等,都在不同程度地吸引着高校网络原住民与网络融为一体。网络的趣味性与日常生活的枯燥无味产生鲜明对比,使得部分大学生沉迷网络,甚至不可自拔。据笔者于2016年做的关于《QQ头像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校大学生每次上网时长在4小时以上的超过30%,这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大学生的人格发展与身体健康。[3]

从众现象普遍。处于青春期的高校网络原住民,在思想和意识方面还未全面成熟,长期生活在互联网的环境下,随时随地都能实现网络链接,接触网络上各类敏感性信息,对于周围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十分敏感,极易出现从众行为。特别是高校网络原住民对思政教育容易出现群体化漠视现象,如思政课程缺席、逃避思政教育会议、对辅导员的谈心谈话反应冷淡等,这些都直接影响着思政教育的成效。

四、高校网络原住民思政教育对策

高校网络原住民思政教育效果的好与坏,取决于思政教育主体与教育对象二者的相互配合,从新闻传播学角度而言,必须从传播主体与传播对象这两个核心着手,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

(一)从传播主体入手

树立并重视网络思政教育理念。在变幻复杂的网络时代,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不再是课堂和书本的简单结合,而是立足于信息网络系统的“大融合”“大教育”。作为网络新纪元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摒弃传统僵化的教育理念,从思想上真正接受网络思政教育,认清网络是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阵地,重视网络思政教育作用。在平时的思政教育工作中,应把握好网络思政教育的机遇,深入研究当前和今后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重难点,认真制定目标任务,关注热点话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多渠道对高校网络原住民进行思想引领。

设计高校网络原住民个性化教育。“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从古沿用至今,在网络环境的教育背景下,也同样适合。思政教育工作者在与高校网络原住民这一群体进行全方位交流互动的基础上,应为其制订个性化教育方案。如学校可开设网络思想政治理论课,激发高校网络原住民学习的自主性。规定除了完成正常的网络理论课程及测试外,还需参与思政课虚拟实践作品大赛。大赛以马克思主义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理论知识为指引,分析当前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提交PPT、电子书、视频等电子化的作品;评比与免考挂钩,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学校可根据各年级学生特点,配备人生导师,精准对接,做好学习规划和职业规划。各学院还可每周固定为学生提供专业发展、能力提升、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指导,通过小型研讨、主题沙龙、读书会、户外考察、师生同乐活动等多种形式,全方位推进高校网络原住民的个性化发展。[4]

加强多媒体技术培训和指导。针对部分思政教育工作者对多媒体技术掌握不熟练这一问题,可通过举办培训班、讲座、课程竞赛、多媒体思政教育典型案例探讨等方式,指导他们掌握如何借助微视频、微电影、微小说、VR体验等媒体进行思政教育,多角度感知多媒体对网络原住民思政教育所发挥的重要作用。[5]同时通过日常的不断实践,借助多媒体之力,将思政教育工作做深做透。

合理规划思政教育传播课程。为吸引高校网络原住民在思政教育课程中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思政教育工作势必要进行改革,合理规划思政教育传播课程,结合多媒体技术,将一些系统繁杂的课程体系进行整合,扩充趣味实践环节,结合社会热点挖掘课程素材,丰富课程形式,活跃课堂气氛,调动高校网络原住民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引导高校网络原住民进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思考。

(二)从传播对象入手

加强对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冷”思考。多元化社会思潮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高校网络原住民的思想认识,如何引导高校网络原住民正确认识多元化社会思潮,已成为广大思政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棘手问题。面对网络社会思潮“热”发酵,高校网络原住民需要进行“冷”思考。首先,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几千年历史沉淀的精华,是广大高校网络原住民的精神食粮;内心坚定的信念就像一层滤网,过滤着多元化社会思潮的消极因素,净化着高校网络原住民的思想。其次,储备法律知识,提高自觉守法意识,学会辨析各种错误的言论思潮。再次,要不断增强网络道德教育,培养科学的网络评判意识。最后应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各种社会思潮的本质,不盲目跟风,不断提升自身的辨别能力。

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高校网络原住民作为国家未来的依靠,合理使用网络,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势在必行。首先,网络原住民应重视“低头族”带来的身心危害,合理规划使用网络。科学控制个人上网时长、时段,避免长期沉迷于网络,多参与户外活动和人际交往,明辨网络的虚拟性与真实性。其次,积极参加媒介素养教育专业课程学习,掌握媒介知识,明确将新媒体作为增长知识、助力学习的平台,不断提高媒介使用能力,养成良好的媒介使用习惯。最后,主动参与提高媒介素养的实践活动,将媒介素养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6]

充分发挥“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作用。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是指活跃在大学生网民中,自发形成,在学习、社会经验和社会情感等多方面具有丰富而独特的见解,同时能将自己的思想有效传递并影响身边同学和同辈的大学生网络用户。[7]“每日必网”已成为高校网络原住民学习、生活常态,从自媒体中涌现出的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凭借着个人魅力,赢得了众多高校网络原住民的追随与认同。面对网络社会的各种负面情绪,学校可选拔一批优秀的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组成网络引导志愿者队伍,在专职教师的培训指导下,主动对接社会热点、师生诉求,定期讨论网络议题,撰写时事评论文章,客观评判网络舆论,引导高校网络原住民正确认识网络百态;通过及时关注网络舆情,传播正能量,净化校园网络舆论环境,有效促进校园的和谐稳定;借助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力,扩大思政教育工作的影响;利用网络呼声评估思政教育的成效。[8]学校可组织校级的网络评论大赛,选拔优秀人才参与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引导学生关注时事、观察社会、理性表达,增强思政教育实效性。

五、结语

互联网的出现,对高校思政教育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为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成效,促进高校网络原住民的个性化成长,应从传播主体和传播对象入手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同时进一步针对受教育者所需所想,深入探索提高网络思政教育工作效果、完善网络思政教育考核机制以及推广普及等问题。

猜你喜欢
原住民思政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彻底改变殖民者和原住民关系的那一刻 精读
题解教育『三问』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无臂舞者 原住民的呐喊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原住民
思政课“需求侧”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