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中国音乐教育的影响

2018-04-03 04:42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8年12期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创作教学法

(烟台职业学院 山东 烟台 264000)

0.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已经逐渐成为当前教师的主要教学目标。在这种背景下,音乐教育也逐渐成为重要的教育科目,学生接受音乐教育,掌握音乐知识,锻炼自身的音乐能力,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并且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转变了中国音乐教育现状,推动了音乐教育的发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创造性,达到了开展素质教育的目的。

1.德国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概述

近年来音乐教育在教育活动中逐渐受到重视,学生通过学习音乐知识了解音乐文化,丰富自身的音乐文化素养,进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这与德国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不谋而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由德国音乐教育学家奥尔夫提出,并在二十世纪末期引入中国,与中国音乐相结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指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特定的动作,指挥学生掌握音乐节奏,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乐器指导学生学习,鼓励学生依据音乐节奏对音乐进行创作,提高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奥尔夫音乐教学理念的形成,为音乐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拓展了音乐教育的教学思路,丰富了音乐教学形式,让学生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学习与掌握音乐知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独属于自身的教学特征,通过掌握这些教学特征,可以更好的使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开展音乐教育活动。其一,综合性。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综合性是其教学的基本特征。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其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其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等正处于形成阶段,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正确引导学生探究音乐知识,帮助学生形成音乐思维。基于此,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使用过程中,其并不只是为学生开展单一方面的音乐教学活动,其是通过为学生开展具有综合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形成全面性的音乐体验。学生可以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学习音乐的兴趣。并且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其更加强调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把握,进而帮助学生欣赏音乐中的情感,增强学生的音乐能力。其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还具有主观性特征。这一特征其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奥尔夫认为,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其主要目标便是培养音乐人才,学生通过学习音乐知识,体会音乐中所包含的情感与精神,进而反馈给自身,形成具有积极作用的正面影响。因此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其是以学生作为音乐教学的主体,师生之间以音乐作为沟通桥梁,形成具有平等性的师生关系,构建出和谐的音乐课堂氛围。并且由于学生是音乐教学的主体,教师在音乐教学中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音乐知识,使得学生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音乐素养。其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还具有创作性的特征。学生学习音乐知识不仅是了解音乐知识,而是通过学习掌握其使用方法,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使用时,其更加强调对学生音乐创作性的激发。在教学过程中,借助乐器演奏,引导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激发学生音乐创作热情,学生利用音乐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音乐节奏,组成不同的音乐节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的创作性特征是其独有的教学特点,培养了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让学生把音乐理论知识与音乐实践完美结合。

2.中国音乐教育现状

2.1 教育观念传统,教育方式单一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化发展,我国音乐教育也进入了改革时期。在改革过程中,音乐教育中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首先,在音乐教育中,其教育观念过于传统化。由于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极易忽视音乐教育对学生发展的作用。音乐教育观念的传统性,让教师忽视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对音乐教学活动的帮助,并且导致其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认知过于片面化,无法利用其对音乐教育活动形成正面的影响。其次,由于受到传统音乐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在音乐教育活动中,仍采用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指导学生学习音乐知识。学生在音乐课堂中,接受教师的音乐理念灌输,仅是进行声音练习活动,无法学习其他方面的音乐知识。且教学方法的单一性,让音乐课堂氛围呈现出刻板化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无法发挥自身的学习自主性,失去了开展音乐教育活动的意义。

2.2 缺少创作性,音乐学习被动化

音乐教育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其不仅是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乐理知识,其还强调学生通过学习乐理知识,掌握其使用方法,进而利用乐理知识,结合音乐节奏,进行音乐创作。但在实际音乐教育中,大部分学生不具备这一音乐能力。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忽视对学生音乐创作性培养,没有合理利用音乐教育资源,为学生设置音乐场景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为学生提供音乐创作环境。并且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奥尔夫音乐教育方法的缺失,导致教师无法正确掌握指导学生提高音乐创作性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不能利用学习资源帮助自身开展音乐学习活动,进而无法完成学习任务。与此同时,在音乐教育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化的学习状态,教师没有正视学生在音乐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仍以自身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学生被动的接受音乐教育,不能及时发现音乐学习问题,降低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失去开展音乐教育的意义。

2.3 课程结构单一,忽视实践教学

音乐课程结构是音乐教育开展的基础,但音乐教育课程结构存在着课程结构单一性的问题。我国音乐教育课程在安排时,以音乐鉴赏课为主要教育内容,并在其中增设声乐课程,让学生进行声乐训练。这种单一性的课程结构,无法达到提高学生音乐综合能力,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音乐教学目的。而且由于教师使用教育方法的不规范,其也无法达到增强学生音乐素养的能力。并且由于课程结构的单一性,让教师在开展音乐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忽视音乐实践教学对学生的促进作用。在音乐教育中,由于学校资金限制,教师在指导学生了解音乐乐器时,无法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导致学生对音乐乐器形成片面化的认知,无法了解其具体构造,失去音乐学习兴趣。并且在开展音乐实践活动过程中,其实践方式过于简单,不仅无法达到音乐教育目标,学生也失去了音乐积极性。

3.德国奥尔夫音乐教学对中国音乐教育的影响

3.1 转变音乐教育理念

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不仅影响音乐教育效率的提升,也不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德国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引入,拓展了我国音乐教育的教育思路,转变了我国传统音乐教育方式。并且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传统音乐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音乐教育形式,教学方式落后,学生音乐学习被动化等,这些因素共同导致音乐教育无法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德国奥尔夫音乐教育法与我国音乐教育的互相融合,极大的改变了当前音乐教育现状。通过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了解与普及,逐渐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让教师正视音乐教育对学生发展的帮助。并且引导教师树立以学生为本的音乐教育观念,促使学生可以在音乐活动中发挥学习自主性,增强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同时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的综合性音乐特征,打破了音乐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在音乐教育中,教师不在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知识为主,而是以增强学生音乐兴趣,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音乐知识。并且利用音乐教育资源,为学生构建音乐学习环境,让学生充分发挥音乐自主性,进行音乐创作。

3.2 创新音乐课程结构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引入,为我国音乐教育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并且通过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推广,发现我国音乐教育课程结构的设置与奥尔夫音乐教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基于此,结合实际音乐教育情况,对音乐课程进行了重新安排。在音乐课程中,体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时,首先应对其进行中国化调整,让其更加符合当前的音乐教育情况。并且在调整课程结构的过程中,在其中融入中国化元素,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过程中,也能够了解传统音乐文化知识,增加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同时,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影响下,我国音乐课程结构的安排更加全面化,在音乐教育中增设了乐器教学、舞蹈教学等,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兴趣学习音乐知识。

3.3 改变音乐实践方式

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音乐实践是音乐教学中的重点,因此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影响下,我国音乐教育也逐渐转变教育观念重视音乐实践。基于此,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融入乐器教学,通过使用乐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学校增进音乐教育资金的投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让学生可以利用乐器进行音乐创作,检验自身的乐理知识。并且教师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音乐郊游活动,让学生体悟大自然,丰富学生的音乐情感,增强学生的音乐素养,激发学生的音乐创作性。

4.结语

德国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引入,对我国音乐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通过掌握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内涵、结合实际情况等方法,解决了音乐教育中存在的弊端,达到了促进音乐教育改革的目的。

猜你喜欢
奥尔夫音乐创作教学法
姚晨琴歌四首《云·山·风·松》音乐创作初探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奥尔夫、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的比较研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戏曲音乐创作应把握的三重风格——以朱绍玉戏曲音乐创作为例
浅议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的应用——在“第一届中国奥尔夫教育大会”上的发言
从两篇音乐创作评论引发的思考
托布秀尔音乐创作简析
变动不居 与时偕行—奥尔夫音乐教育专家谈奥尔夫教学法在中国的本土化实践
困惑·解疑·感悟——评《嘀哩嘀哩》兼及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