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古文经典名句的教学处理

2018-04-03 04:35郭明使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名句古文道德与法治

郭明使

(永安市第一中学附属学校,福建 永安 3660 0 0)

初中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十分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在教材内容、案例选择、活动设计等方面安排了不少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引用了大量思想深邃、语言凝练的古文经典名句。三明地区是最早使用该教材的试点地区之一,于2016年开始在初中起始年段使用。在近两年的使用中,对于这些古文经典名句在教学中应如何使用,教师们意见分歧比较大:部分教师认为教材本身要展示的道理浅显易懂,用上古文经典名句反而变得艰深晦涩,课堂上要花很多时间去解释应用,没有必要也没有意义;也有教师认为古文经典名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民族精神的内涵,应当精讲深析。那么教材中的古文经典名句要不要用?应该怎么用?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一些初浅认识。

一、战略需要,时代要求

国家繁荣昌盛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发展的重要软实力,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初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工程,提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1]传统文化进校园、传统文化进课堂是时代的要求,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道德与法治课堂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用好教材中古文经典名句具有重要意义。

1.有利于传承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积累了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标识,是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渊源,也是全人类弥足珍贵的精神瑰宝。”[2]作为新时代的中国人,必须学习、了解并继承、弘扬自己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道德与法治是德育的主课程,是传统文化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的主阵地,传统文化进入道德与法治课堂势在必行。作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师,有义务、有责任在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古文经典名句语言精炼、韵律优美,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合理地应用古文经典名句,可以提升学生的国学素养,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

2.有助于培养民族精神

初中阶段是学生基本的道德素质和人生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德育课程,“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古文经典名句思想深邃、寓意高远,本身就是很好的德育素材。它是古圣先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智慧结晶,是经过历史千锤百炼后积淀下来的文化精华,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中华民族“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核心思想理念”,凝聚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1]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所在,是民族精神的根基所在。作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用好古文经典名句,以“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等积极进取、坚持不懈的人生态度,“和而不同”“周而不比”等和谐友善、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怀、社会担当等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武装当代中学生头脑,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活用古文经典,培育时代新人

古文经典名句是《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一部分,用好古文经典名句不仅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课堂教学中不能淡化处理,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也不能过分解读,背离德育课程立德树人的目标。

1.反复诵读,口诵心惟

诵读是国学经典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古文经典名句语言精炼、韵律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特别适合诵读。“口诵其言,心惟其义。”通过诵读,帮助学生识记古文经典名句的同时,也促使学生用心去思考古文经典名句中的内涵,从而达到上口上心、入耳入脑的效果。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因此不能像语文那样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朗读。对于教材中引用的古文经典名句的诵读,笔者通常作两种方法处理:一种简单释义一次诵读,课后由学生自由选择是否诵读、识记,教师不再作任何要求。例如七年级上册第四课第二框《深深浅浅话友谊》“阅读感悟”部分中引用的《木瓜》,只在课堂上简单解释整首诗表达的含义并引导学生齐读一遍。第二种做法是精选能够体现教材表达的主要观点的古文经典名句在课前三分钟反复诵读。笔者所在学校上课前三分钟有一次预备铃,提醒学生应该回归座位,做好上课的准备。以往笔者会利用这三分钟时间组织学生对上一堂课的知识进行朗读,一来巩固知识,二来收心,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但是因为学生还没有全部到位,导致部分学生开始朗读,部分学生还在找书本,甚至部分学生还在回座位的路上,等所有学生准备好,也就正式上课了。这种诵读不但没有起到收心效果,反而显得忙乱。后来改为经典诵读后,效果明显好转。一个单元新课开始之前,笔者会选择要求学生重复诵读的古文经典名句并让学生抄写在课本目录旁,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选择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9个句子要求学生反复诵读。预备铃响后,学科代表站起来大声朗读,其他学生自觉跟读。在开始学习新的一个单元之前,每堂课前就只读这几句,一节课前一般可以读两遍。上完这一单元最少六次课,学生至少读12遍,基本上能够记住了。由于语句优美,对仗工整,学生很快就上口上心,不用看书也能跟得上,学生可以边准备上课的必备品边诵读。因为读起来整齐有节奏,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既使学生熟悉了古文经典名句,又达到收心的效果。

2.适度解读,以文化德

《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引用的古文经典名句多数以文言文的形式呈现,对于初中学生理解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山区的学生本身文化素养有限,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做一定的解读。如何解读是一个技术活,需要教师有一定的文学水平。当然,道德与法治课堂,重点是对学生进行行为的引导和品德的培养,而不是说文解字。因此在解读时没有必要逐字逐句去解释。曾经听过一位教师的课,上的是七年级下册的第三课第二框《青春有格》,这一框题中引用的古文经典名句比较多,共有11句,上课教师对多数的句子进行了详细解释,从出处到翻译,从单字解释到整个句子的意思,一堂课45分钟,近30分钟用在古文释义上了,硬是把德育课上成了文言文翻译课。下课后听到学生长长舒了口气,问了几个学生,均回答没有听懂这节课,也没有记得这几个句子的意思,可见这节课没有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对于教材中引用的古文经典名句要解读,但是解读要适度。道德与法治是德育课程,因此在解读古文经典名句时,重点在于讲清古文经典名句所要表达的内涵:“尚和合”的处事哲学,“崇正义”的道德情操,“求大同”的社会理想……同样是上《青春有格》这一课,笔者是这样处理的:对于“运用你的经验”中“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言有物而行有格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三句话对于整句意思作个简单的叙述,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格”含有“标准、规格和品格、格调”的意思,从而引导学生理解“青春有格”——青春需要规范和引导,一些最基本的规则和界限必不可少,底线不能逾越,“行己有耻”;青春是有格调的,用品格引导青春,追求“至善”。对于部分学生自身能够理解的句子则不做任何解释,例如朱熹的“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以及梁启超的“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让学生说或读即可。有部分句子则以事例来说明,例如,“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初步释义后,用“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事例引导学生寻找榜样的力量。要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就必须把握好“度”。对于教材中的古文经典名句的解读以学生能够理解其内涵为主,不必详解,不做无用功,切记道德与法治课是德育课,不是语文课。

3.深挖故事,以典明理

《道德与法治》教材所引用的古文经典名句背后有许多发人深思的经典故事,深挖古文经典名句背后的故事,创设生动精彩的教学情境,更能够引导学生思考、体验、感悟教材所要表达的观点和哲理。例如在讲解“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时,讲述商朝开国君主商汤王将此句刻在洗澡盆上,以洗澡坚持把身体的污垢洗干净为警示,提醒自己加强自身的修养,最终开创商朝六百年历史。用历史名人典故激励学生在中学生活中每天进步一点点,从学识上、思想上、道德上做“更好的自己”。再比如学习《深深浅浅话友谊》这一话题时,引用了唐朝名将薛仁贵与平民百姓王茂生的故事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帮助学生理解“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内涵,让学生明白友谊的美好在于它可以超越物质条件、家庭背景等。

德育只有深入学生内心才能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单纯解释古文经典名句所蕴含的大道理,有种空洞说教的味道,应有鲜活的故事作铺垫。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深挖古文经典名句背后的故事,以历史名人、历史典故作为教学素材,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古文经典名句、名人典故能够留传至今是经过历史考验的,用名人典故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人生哲理教育,比口头说教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更容易震撼学生的心灵。

4.回归生活,立德树人

“回归生活”是德育课程的核心教学理念之一。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引导学生品德发展,指导学生健康生活为目的的德育课程。古文经典的引用应为引导学生回归生活服务,符合时代特点和学生生活需求,不能脱离时代,脱离现代社会。教师在教学中应将古文经典名句的教学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例如《青春有格》这一框题教材中引用了“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一古文经典名句,如果教学中教师仅是解释含义,从理论上引导学生要向榜样学习可能达不到教学效果。当时教学本课时正是3月份,结合3月1日《感动中国》颁奖晚会和3月份学雷锋活动月,笔者在教学中首先播放福建本土感动中国人物廖俊波的先进事迹(截取片段)和颁奖词,然后设计两个课堂活动:1.廖俊波的哪些事迹让你感动?我们应学习他的哪些品质?2.寻找身边的榜样:找出本班同学在学雷锋活动中先进人物,介绍他的先进事迹,为他写一段颁奖词。课堂活动中学生参与的热情极高,特别是“寻找身边榜样”的环节,学生相互推荐,正能量得到传递,学生向往美好、“止于至善”的情怀大大提升,学生品德得以提升。活动结束后布置课后作业——周末到社区参加公益活动,争当活雷锋。课堂教学是心灵的引领,课后作业是行动的引导,真正把课堂教育教学的效果落到实处。陶行知曾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古文经典名句的学习只有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与学生生活相适应,才有鲜活的生命力,才能够起到警示、教育、引导的作用。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培养合格的人才。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中国人民正走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中学生是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对中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时代的要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广大青少年从小就打好中国底色,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3]是德育课程教师的职责之一。教师在教学中要依据课程内容需要,结合时代精神和学生生活,认真整理、挖掘古文经典名句中的内涵,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文化,培育民族精神,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育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名句古文道德与法治
中古文學劄叢之二(五題)
名句默写专项训练(一)
名句默写专项训练(二)
古文中走出的“超能力者”
重点:名句名篇默写
那些你“只知其一”的千古名句
读《隶定古文疏证》札记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