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琼琼
(金华市磐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浙江金华 322300)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也代表着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根”和“魂”。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传承,不仅有助于弘扬传统文化,也能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满足大众新需求。磐安是非遗大县,项目多达710项,其中许多是当地民众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演绎出来的体育竞技类项目,蕴含着文化的精义,彰显着竞技的精神。本文以体育竞技类项目“迎大旗”为例,论述在未来非遗保护中,传承文化基因,创新保护机制,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经济社会相融相通、互促共荣。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传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烙有传统与民族的印记,呈现出历史、文化、艺术、社会等多方面的价值。磐安“迎大旗”非遗项目,是一项把高30余米,旗面近600平方米的大旗,由上百人在3分钟内竖起来的群体性传统体育、游艺及杂技类项目,于2007年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迎大旗”作为有代表性意义的体育竞技类非遗项目,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价值,具体体现在:
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自民间,来自实践,是老百姓日积月累的智慧结晶,是群众的社会生活和情感表达,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迎大旗”又称“迎龙虎大旗”,最初是磐安县玉山区域茶农,为纪念晋代道士许逊教会当地农民种制茶叶、扶助众生的功绩,而进行的一种古老民俗及民间文化活动,始于东晋,盛于南宋。及至明清,随着“茶场”庙会规模的扩大,“迎大旗”活动进入鼎盛。800多年来,关于“迎大旗”的历史传说不胜枚举。据传,明末抗倭名将戚继光曾在玉山训练将士,打出“龙虎大旗”旗号,令倭寇闻风而逃。另有传说,清代乾隆皇帝为品“婺州东白”游历玉山,路遇强盗,只身逃到茶场。恰逢茶场庙会,便藏身尚湖镇岭干村大旗下,借大旗掩护摆脱险情,岭干村“娘旗”称呼即由此而来。每逢竖旗,必须“娘旗”先竖,再由上一年竞技优胜的大旗开始竖,两旗竖定,其他村的大旗才能迎竖。“迎大旗”非遗项目,展示了玉山区域源远流长的独特生产生活风俗,让人清晰看到茶文化、道教文化、民俗文化等的历史发展脉络。
“迎大旗”因“道”而生,因“茶”而盛,与磐安县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玉山古茶场息息相关,一脉相承,体现了玉山“茶文化”“道教文化”独特的表现力、创造力和感染力。据《浙江乡村旅游志》载:“玉山茶场初建于晋……据传,许逊者,以传播道教文化游历于此……派道徒带名茶样品回去施茶,许仙逝后,立坛纪念。”为纪念“茶神”许逊,每年农历十月十五,磐安县玉山镇茶场庙都会举行隆重盛大的庙会,“迎大旗”是庙会的主要活动之一。史料记载,历年茶场庙会,大旗最多的一年有36面,一般的年份也有十几面。玉山《周氏宗谱》上载的《玉山竹枝诗》,形象地描述了“茶场庙会”及“迎大旗”的热闹场景:“十月中旬报赛忙,茶场卜得看场狂,裁罗百幅为旗帜,高揭旗杆十丈强。”作为茶场庙会的重要象征和组成部分,“迎大旗”包含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美好寓意,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和现代文化产业的艺术宝藏,反映出文化的延续和发展。
“迎大旗”项目,大旗是载体。大旗之大,体现在规模上,旗面有600多平方米,差不多有一亩地;大旗之美,体现在图案上,龙腾虎跃,锦凤起舞,制作相当精美。“迎大旗”竞技之前,各村首先要比大旗的规模、图案和色彩,看哪个村的大旗最高、最大、图案最艳丽,越是宏大越是壮观,越是鲜艳亮丽越能吸人眼球。大旗制作涉及丝织、缝纫、印染、绘画等诸多传统手工技艺,因此孕育了当地一大批制旗艺人。如清末玉山镇岭口村的胡奎连及周连根(师)、厉香岳(徒)三人,多次为各村绘制大旗,画工精湛、技艺过人,制作的大旗精美绝伦。尚湖镇忠信庄村至今还保存着一面清代大旗,旗面宽13.8米,长15.8米,由16条宽63、长15的白色手织蚕丝布拼接,加上宽53的蓝、黄、暗红三色蚕丝布镶边;旗头新颖别致并饰有流苏飘带,极像彩凤点头,绸面绘有双龙抢珠、三猛虎下山、凤、玉如意等写意农民画,色彩艳丽如新,蔚为壮观,让人叹为观止。丰富多彩的图案题材,独一无二的制作样式,无不证明了民间艺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多样的创造力,使“大旗”本身就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大旗”所到之处,都得到了当地群众的喜爱。
“迎大旗”被誉为“平地起高楼的空间艺术”,旗杆高耸入云,大旗迎风招展,气势磅礴,规模宏大,场面甚为震撼,通常需要80—120名壮汉各司其职、齐心协力方能完成。“竖”旗时,由于旗杆下粗上细,每个部位拉力和推力都要严格保持相等、均衡,稍有疏忽便会折断旗杆。“迎”旗过程中,为保持旗杆垂直、平衡,每个人必须围着旗杆保持“原状”整体移动。整个“迎大旗”过程,需要极强的向心力、凝聚力,必须同心同向、凝心聚力。“迎大旗”充分体现了众志成城、团结拼搏、协作配合、奋进向上的时代精神。全国政协副主席、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2016年到玉山茶场调研,现场观摩“迎大旗”后,称赞其不仅代表“磐安精神”,也代表着“浙江精神”,老百姓就是需要多一些这样的活动,振奋精神,凝聚合力。如今的“迎大旗”不只是一门非遗技艺,更展现了磐安民俗的大情怀和磐安人民的精气神,是滋养心灵的清泉、培育精神的沃土、凝聚人心的纽带,具有教化价值、社会价值。
非遗凝结传递民族和地域的历史记忆、共同情感和经验智慧,是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源泉,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文化多样性的呵护,也是对文化创造力的珍视。随着时代的变迁,由于传承人匮乏、经济效益不佳、生存环境受冲击等因素,非遗保护面临困境。磐安县与时俱进,大胆探索,从组织架构、管理机制、政策体系和运作方式等方面做了全方位的创新,形成了体育竞技类非遗项目保护传承的“大旗”模式。
作为团队体育竞技类非遗项目,“迎大旗”需要整个团队的传承人相互之间默契的配合。上百人的团队中,指挥、拉旗索、拢耸竹等每个岗位的技艺都是口传心授、言传身教,要花费大量时间操作演练,涉及人员组织、场地安保等一系列问题。过去,每逢举办“迎大旗”活动,都是临时指定一个牵头人,缺乏计划性、统一性、连续性,组织活动费时耗力,工作量大。传承“迎大旗”项目,必须明确责任人,确定专人牵头负责、统筹协调,才能够指挥有力、步调一致。磐安县从改变组织架构入手,将“迎大旗”活动列入相关村村委会工作计划,明确村委会主任为“迎大旗”团队第一责任人,负责制定培训及展演活动的方案和预案,负责开展活动的人员、场地、车辆、安保等具体事务的分工落实,记录活动开展情况、新增传承人基本情况、师带徒教学记录、代表性传承人的签约传承情况等内容。同时负责做好大旗、服装、器材等团队资产的管理工作,落实管理人员,明确管理制度,确保随时供得上、用得起。实行村主任负责制,克服了群龙无首、职责不明的状况,一呼百应,招之即来,提高了团队的统领力。
非遗传承人是非遗之魂的体验者和非遗艺术生命的延续者,掌握并承载着非遗的知识和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奖补,是确保非遗传承工作能顺利进行的重要一环。体育竞技类非遗项目中有许多是集体项目,如踩高跷、叠罗汉、迎大旗等,由于参与人员较多,无法认定某一人为代表性传承人。磐安县完善代表性传承人认定机制,探索团队传承机制,将村委会作为“迎大旗”项目非遗传承主体,由村集体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出非遗特色团队认定申请,再经县文化主管部门审定后确认。每年接受县文化主管部门的考核,设一、二、三级团队,分别给予3万元、2万元、1万元的补助。对于“复制性”培训出一支新的团队的,给予额外奖励,如2016年岭干村对接三水潭村,采用工种一对一传承,“复制”出新的三水潭村“迎大旗”团队,在三水潭大旗队能独立进行展演后,分别给予岭干村和三水潭村5万元补助。目前,全县有“迎大旗”团队6支,登记在册的传承人580多人,更富人性化、更具操作性的认定传承机制,提高了传承能力,增强了传承后劲。
非遗项目的经济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它的文化传承。对于传承团队(村庄)来说,每次“迎大旗”展演投入的人力、物力资源,都需要自行解决,投入多、收益少;对于传承人个体来说,其所掌握的非遗技艺并不能转化为个人收入,传承积极性不高。非遗项目的主体是民间,要实现非遗项目的传承,政府必须搭建平台,创造条件,让优秀节目有登台亮相的机会。磐安县把非遗特色团队列入政府购买服务名单,在政府主办的重大活动中享有优先服务待遇。各“迎大旗”团队参加的磐安云峰茶文化节、第十届磐安药博会、乡村旅游文化节等活动,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共计奖补45万元。统筹使用农民培训专项经费、特色民俗文化活动补助经费,用于扶持团体性非遗项目的传承培训、展示展演。从等靠要的生存方式到市场化的竞争机制,探索出了非遗传承新路径。一大批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下的传承人加入了队伍,“结构老化、后继无人”的现象明显改观。在“迎大旗”过程中,一些村加入了腰鼓队、扭秧歌、抬花轿、小旗舞等助兴节目,大大增强了节目的可看性。
非遗项目的保护不等于抱残守缺,传承不等于僵化保守,让扎根民间的非遗重新归于火热的生活,让非遗项目丰富农村文化,接轨旅游经济发展,才能“以古人之规矩,开今日之生面”。按照习俗,只有每年农历十月十六,玉山古茶场才举行盛大的“迎大旗、赶茶场”庙会,许多游客想看看不上,成为一种遗憾。近年来,磐安县突破“庙会迎旗”的约束,鼓励“迎大旗”团队走出磐安,走进市场,常态演出,让更多的民众了解磐安精彩纷呈的非遗文化,也为旅游发展增添了新特色、新活力。近年来,“迎大旗”项目多次到杭州、金华、义乌等地表演,还登上央视七套《过年了——农民春晚》、浙江卫视《今日评说》等栏目,收到了非常好的传播效果。尚湖镇岭干村“迎大旗”团队与横店圆明新园签订合作协议,在圆明新园进行“迎大旗”展演,不仅让非遗绝活有了更多的展示和传承机会,也成为旅游经济与非遗传承相互推动的一次有益尝试。非遗项目只有走出“深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新需求,才能传承更久,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到了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社会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非遗的表现形式多样,不仅有戏曲、民间传说、民间美术,也有节日风俗、传统手工艺、传统体育杂技,适合作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和旅游经济业态的非遗项目不在少数,是一座有待挖掘的巨大宝库。在新时代背景下,遵循“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保护理念,采取切实可行的举措,实施非遗保护利用“四大工程”,进一步做好非遗的传承弘扬工作,不仅能更好地保护利用传统的精神文化,使其更为丰富,同时也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新需求,使美好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磐安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资源,目前有省级非遗12项,市级30项,县级86项。全县710个非遗项目中,体育竞技类项目有30多项,除了“迎龙虎大旗”外,还有叠牌坊、张家拳、花瓶登梯、舞大刀等。这些非遗项目,散落在山祖水源的美丽村落中,是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是全域旅游发展的珍贵资源。要组织专门人员开展实地走访踏勘等,充分了解挖掘非遗资源,对体育竞技类项目的内容与表现形式、流变过程、核心技艺和传承实践情况进行全面、真实、系统的记录。尤其是对一些传承环境或条件发生重大改变、传承面临严重困难的濒危、濒失项目,要做好抢救性记录工作,记录的核心是非遗项目的内涵和独到技艺。要科学选定记录对象,科学采用记录方法,确保记录成果全面完整,可以有效利用。
传承人是确保非遗生生不息、世代相传的最为重要的载体。由于当下非遗经济效益不佳,学艺过程充满艰辛,再加上学艺也需要个人禀赋等综合因素,许多农村青年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意从事非遗项目传承。要着眼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未来,科学制定传承人培养计划和制度,把非遗传承人视作专业技术人才来培养管理。非遗项目所在地要设立专项资金,给予非遗传承人必要的生活补贴,提供政策保障,让其无后顾之忧。对体育竞技类“迎大旗”“张家拳”“叠牌坊”等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走进学校、企业、文化礼堂开展传承培训,给予一定的工资待遇。特别是对那些有突出贡献的代表性传承人,政府应该提供特殊津贴和补助,用于开展展示展演、资料整理、技艺交流、带徒授艺等传承活动。要重视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创建,面向学生开展非遗知识、技艺的培训和传授,从而扩大非遗宣传,丰富校园文化。
旅游业发展到新的阶段,游客不再满足于游山玩水,更注重一地的人文古迹和民俗风情。磐安在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县的进程中,要顺应这一新的发展趋势,改变以往“爬爬山、打打牌、吃吃土菜”的乡村游“老三样”,逐步升级为“赏民俗、观非遗、看看大戏”的“新三样”。借助非遗资源丰富、民俗活动多样的优势,大力推动非遗与旅游的融合发展,科学设置非遗旅游精品线路,开发非遗旅游创意产品,开展文化旅游节庆活动。通过打造非遗旅游品牌,来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旅游新需求,引领旅游供给侧结构改革。围绕“茶文化小镇”建设,开辟茶文化广场,把“迎大旗”作为重要内容,定期展示展演,增添人文色彩,把小镇创建成非遗旅游经典景区。创建“龙虎大旗”非遗展馆,通过图片、视频、互动等形式,让游客全方位感受“龙虎大旗”的恢宏气势和迷人魅力。应用科技手段,将智慧旅游与非遗开发相结合,使大众对非遗产生新鲜感。制作各种型号的“龙虎旗”创意产品,作为磐安的特色旅游产品推广。精心排练“非遗一台戏”,在特色景区村巡回演出,让磐安的山水游、美丽乡村游、休闲养生游因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富内涵、更具吸引力。
工业化、城镇化背景下的非遗保护工作,最大的挑战来自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随着人们的生活理念、生活方式的变化,年轻人的成长经历已渐渐远离了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外出打工经商人员的增多,愿意参与到“迎大旗”“叠牌坊”等需要强大体力支撑的非遗项目的人越来越少,使得非遗项目难以找到合适的传承人。政府要谨慎处理经济发展与文化生态保护的关系,悉心维护和改善非遗文化的传承环境,努力保持文化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平衡。要加快完善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相配套的规章制度,确保各项法规制度刚性执行。完善非遗项目名录体系、代表性传承人和代表性传承团队的评审管理制度,不断提高非遗保护工作的规范化水平。根据体育竞技类项目特点,有针对性制订保护传承和振兴计划,研究保护传承的具体措施。要保留乡村文化广场,做好文化礼堂等非遗传承阵地的建设,保障大旗、服装、道具的供给,使非遗项目传承的环境空间能够得到较好的保护。要以活态保护为主,静态保护为辅的方式,落实好非遗项目的保护,依托时令节庆,开展“迎大旗”活动,让游客参与和体验乡土风俗,感受传统节日氛围。要适应时代新变化,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适当的创新变革,编排“龙虎小旗”等适合舞台的演出节目,拓展“龙虎旗”的舞台表现力,使之更加符合当代人的审美、娱乐需求,吸引更多人参与到非遗保护中来。积极鼓励“迎大旗”等项目走出去,融入旅游市场,将文化资源转为文化产业,使传承活动和传承方式能够丰富起来,不断开创非遗当代传承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