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晓闽
诗词有情。是的,每一首古诗,都有它的灵魂,这个灵魂,就是作者透过语言文字传达出来的思想主旨。阅读古诗,就是要透过那些唯美的诗句,走进诗词所建构的瑰丽世界,感受诗词气象万千的意境,去寻找诗词的灵魂,跨越时空,与作者来一场心灵的对话、情感的交融。
品悟探索诗词的情志,笔者尝试用以下五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古诗词的教学。
诗词有情,但需用心体会,这种探究,不妨从字里行间去追寻,从诗词本身、诗词的文字中去感悟。
例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一诗是历史上极为著名的送别诗,自古以来脍炙人口,为人们所熟知。诗中“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表面上是在写景,其实是“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两句诗虽然描写的是一幅明媚的春景,但却不仅仅是写景,只要用心揣摩字词,就能从中体会到含而未露的送别之情。如柳条,在古代是有特殊含义的,古人喜欢折柳送别,所以“柳色新”其实就暗含着诗人不舍的送别之情,潜藏着友人之间深深的柳丝般长的情意。咀嚼一下“客舍青青柳色新”一句,为什么诗人与元二会同在客舍呢,其实,正是表明了诗人与元二之间的深厚情感,他是从长安一直送到了渭城这里,所以,前一个晚上住在客舍里,“客舍”一词,正表明了二者之间深厚真挚的友情。所以,仔细品读,无论是“渭城”,还是“朝雨”,或是“客舍”,或是“柳色新”,这些景语其实都表达着一种深厚的、非一般的友情。
一字一词总关情,一词一字耐寻味,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读诗词的过程中学会对文本中的字、词、句细细品味,慢慢揣摩,这样才能体会藏在诗词深处的不一样的情感,才能触摸诗人的内心世界。
阅读诗词的创作背景,阅读诗人的人生经历,有助于对诗词的感悟。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读诗词的过程中了解诗词的写作背景,这能帮助学生解读出诗词中更深层的含义,准确地把握诗词的灵魂。
以苏轼的《蝶恋花》为例。“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这一首《蝶恋花》中的“天涯何处无芳草”广为人知,在许多读者的印象中,这好像是东坡先生在表达一种乐观豁达之情。但如果教师先讲解当时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东坡先生的经历,知道当时他被贬谪惠州,曾让朝云唱此词,但朝云唱至“枝上柳绵吹又少”,哽咽不能续,也许就会想得更多。教师再用屈原《离骚》中的“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讲明“无芳草”的出处,学生也许就能感受到东坡先生表达的可能是一种无奈、伤感,感受到他尽管遭遇不公、遭受贬谪,但内心深处依然对君国充满了深深的眷恋。
这种诗词深处的情感,作者深藏的灵魂,如果不了解诗词的背景,不了解作者的人生,又怎能读得出其中的真意?
读诗词,还可以结合自己的人生,结合当下去感悟。都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诗也是如此。不同的人读同一首诗,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理解,这些感受与理解是和读者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读诗词,有时完全可以让学生自由徜徉、自由想象。
例如,在教学郑板桥的《竹石》一诗时,笔者是这样设计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经验,说说你们有过的战胜困难的例子……”之后,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自己在泳池里怎么屡练屡呛,却又持之以恒最终学会游泳;有的说自己遇到的数学难题,怎么百思方解;有的说自己是如何克服种种困难,终于成功制作出一件科技作品……凡此种种,不一而足,都是学生对这句诗的独特体验,诗在这里,不是郑板桥的,而是化成了学生自己面对的“东西南北风”,他们的“东西南北风”当然与郑板桥遇到的各种风是不一样的,但是那种心理体验,却可能是相似的,甚至是相同的。这样的教学设计,对学生理解诗词的情感,是极有帮助的,也是极有意义的。
殊途同归一词,能够准确的诠释不同经历、类似经历却可以同样感受诗词灵魂、诗词真意这种品诗之法。人是不同的,经历是不同的,高低各不同,但悲伤、幸福却可以是一样的。
从诗词描写的情境画面去感悟,东坡先生说王摩诘“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实,不只是王维的诗,许多诗词都是有画的,“观赏”这些画面,何尝不是一种读诗之法。
例如,在《望洞庭》一诗的教学中,笔者带领学生走进诗词的“三重美”——两个“画面”,一样“情”,走进诗词的三重境,去感悟诗词之美。首先是第一个画面:湖光秋月两相和,遥望洞庭山水翠,这是诗词的第一重美,景美。诗词的第二个画面是思美,也就是想象美,潭面无风镜未磨,白银盘里一青螺,这都是作者的想象之美。眼前铜镜漾漾,青螺隐隐,这两个比拟,可谓是想象奇特,超乎一般,有形状、有色彩,道尽洞庭之美,非常有画面感,不见洞庭,却如身在洞庭、月下徜徉。诗歌的前两重美其实都是第三重美的铺垫,或者说,在前两个画面中就已经深深地蕴含了第三重美。为何诗人笔下的洞庭如此之美,为何诗人的想象如此奇特,不正是因为诗人对洞庭之爱之情的深沉吗?南北朝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又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正是如此,《洞庭湖》一诗中的三重美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读诗,既应读出这三重意,也应知三重美的核心集于一身——皆在于情。
读诗读词,也是一种赏山赏水,观画观情。
从诗词的意象中可以感悟到诗心词心。品悟诗词意象,往往是领悟诗词情感的有效方式。有些诗词,潜藏在诗句里的意象,如果没有用心去揣摩体会,就很难真正领悟其灵魂核心,触摸不到诗的深处。
例如,王昌龄的唐诗七绝压卷之作《出塞》,前两句是“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诗的第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一下子就把读者拉进了一个浩瀚宏大的意象之中,意象兼具时间与空间的宏阔,秦与汉是时间的跨度,明月与关是空间的跨度,苍茫纵深的时空之感扑面而来,再加上“万里长征”,更显时空的阔大,从而映衬出飞将之重要,尽显飞将之风采,对英雄的讴歌,正是在这样的时空背景下,表达得淋漓尽致,豪情壮志跃然心头。
所以,理解诗词的意象,对把握诗词的情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有意象,更诗情。
中华诗词,博大精深。教师在教授学生读诗读词时,不应只停留在表面的浅层次的理解上,而应追寻诗词的原质,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虽时空不同,却能让学生与诗人在灵魂上达到共鸣,这种共鸣能让学生感受到诗词的精美绝伦,感受到诗词无与伦比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