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佛山市南海外国语学校 蒋利伟
国家相关文件的号召和支持,鼓励青少年多多走进操场、走向自然,同时还十分注重对青少年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培养,推动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这已成为体育教育工作内容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和健全人格的发展并不乐观,不但对青少年全面发展有影响,还限制了未来国家人才的培养质量。本研究就针对我国青少年体育运动、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的现状进行分析,期望通过理论指导实践经验促进青少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青少年的茁长成长。
2018年1月,体育总局、教育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 《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以吸引更广泛的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可见,从国家完善体育健康的促进体系方面,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已成为热点课题。
国务院颁布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至今已有20年,然而,我国青少年体育锻炼不足的问题依然严峻,中国学生家长和学校重视学生智力而轻视体育锻炼的情况并未有根本改观。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可能包括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对教育或者分数的过度关注,当代学生对美味的食物暴饮暴食导致的肥胖;生活条件富裕下的乐享安逸;当然也包括父母对孩子的过度宠爱。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研究结果显示,体育锻炼非但对青少年的学业表现没有负面影响,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青少年改善认知能力,提升学业表现。通过查阅大量文章,结合近几十年的教学经验发现,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特别是体育加入中考的范围后,学校以及家长对培养青少年全方面发展的认识度和投入力度加强,青少年的身心素质的发展在平稳中略上升的发展趋势。
在我国的传统价值当中,形成了重视文化教育而忽略体能运动的现象。大多数学校的体育课通常都被文化课理所应当地占用。在繁重的课业和升学的压力下,学生的体育兴趣通常都得不到有效的重视。和体力运动相比较,通过学习等一些脑力劳动的方式,人们可以较易得到社会当中更好的地位与理想的工作报酬,因此人们都更倾向脑力劳动。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最好阶段是家庭时期的体育,在这一时期孩子更易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念,因此家长需改变有关青少年体育锻炼的不正确认识,正视体育锻炼习惯形成对孩子所产生的积极性影响。
现时期我国教育体制还属于应试教育,学生只有通过高考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因此学校、家庭和学生本身均都重点重视文化课的学习与考试的成绩。社会和学校及家庭各方仍是通过审视学习成绩与所在名次来对学生进行评价,造成学生将大多数时间与精神均投入到文化课的学习上,如此便很大程度的使体育运动锻炼时间明显减少,体育锻炼没有被人们所重视,因此针对青少年而言,形成体育锻炼习惯比较难,这样便会使孩子们的身体素质慢慢的降低。
学校体育对于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学校需重视创建优良的体育氛围,激发学生能够积极的参加体育锻炼,同时因人而宜的提升体育内容的乐趣性,充分有效发挥好体育器械和场地的主要作用。体育器械和场地是确保学生经常实施体育锻炼,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物质前提。学校内体育锻炼规范制度与体育传统都是制约青少年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潜在因素。经过调研发现,我国校园内专职的体育教师规模严重的不足,一些镇、村级的学校专职体育教师数量非常有限,并且体育锻炼所用的设施及场地都无法达到学生的需求。除此之外,一些社区或体育锻炼场地开放的时间有限,造成资源浪费。
在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过程中,需有效发挥好青少年的主体地位。体育教师需因人而异的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情,并维持好学生的这份热情,在教学的过程中,选用合理科学并具有趣味性的方法,有效的发现并肯定学生的优点,慢慢让学生体会体育的趣味性,提升学生体育锻炼的欲望和热忱。例如,2018年的第一场雪,江苏淮安某中学的一位班主任调换课程也要带学生滑雪、打雪仗。这就体现了课程教育也需要根据季节等变化,转换思维,挖掘学生对大自然美的惊喜和不羁。体育课不再仅是占有,而在于开发,丰富课程的多样性,反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其实,习惯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循序渐进,且不可半途而废。
教学的内容需因人而宜。学生对某一体育运动产生兴趣,随后便是欲望的形成,在此过程中,教师需主动发挥好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从基础的技术着手,构建系统科学的教学计划,并且教学内容难易度需参照学生具体的能力来明确,难易适中。此外还要关注不同水平的分类教学,尤其是对抗性活动的练习中,需平衡各组间的实力搭配,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在教学过程中需依据基本技术,设计生动趣味性强的练习运动,防止一直单调的训练,不然会影响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兴趣和运动量的相应安排。
课内和课外有效结合。在学校内,体育课通常是一周两次或三次,所以体育课的教学不可只利用这一周的几节体育课来完成,主动为学生创设课外锻炼的环境。在课堂中参照运动特点,把教学内容的手段和课外活动良好的结合,加强对抗性的训练。例如在排球的教学过程中,可在课余的时间为学生安排班级与班级间、年级与年级间的竞技比赛,通过课堂中对场地手势规则及战术等方面的讲解,使学生可以上场比赛,并且还可以实施裁判比赛及场外的指导。在此同时,教师还需定期实行辅导,对锻炼进行督导,解决学生锻炼过程中相关问题。
教学和竞赛的合理结合。具备强大的竞争性属于青少年典型的心理特点,教师需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利用好这一特点,组织丰富的比赛,让学生都有参与比赛的激情,如班级间或宿舍间进行比赛,良好的调动起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并且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意识,还对提升学生体育运动兴趣非常有利,如此促进体育运动体育锻炼习惯的充分养成。
教学需同季节相结合。季节上的变化会影响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其可能改变运动习惯,从而转移学生的兴趣。因此在设计教学计划的时候需特别重视这一因素,即参照季节气侯的相应变化,适当的组织适合当季的运动项目,如冬季的溜冰和滑雪等,如此不但能够满足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欲望,还可达到良好的锻炼效果。
首先家长应跳出体育无用武之地和体育会影响文化课的学习等认识上的误区,有效认清体育锻炼对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促进孩子树立良好的体育运动锻炼理念,并同时通过自身行为有效引导孩子喜欢体育运动。除此之外,学校需正确认清体育教学的重要作用,重视构建优良的体育气氛,激发学生积极的参与体育锻炼活动。现时期,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大多都重视对学生体育技能、体育知识与技术方面的培养,忽略了学生对体育锻炼兴趣、态度与习惯的培养,枯燥之至。
因为我国现时期拥有的体育资源相对缺乏,所以需全面高效的利用好各种体育资源。家庭体育资源通常不是很多,家长可参照自己孩子的爱好和兴趣,并同时根据家庭具体的收入情况,合理置办相应的体育设备。家庭体育资源整体看还是非常有限的,需社区与学校共同的参与。社区、学校相互结合适当购置体育的物质资源,并同时定期定向的实施开放和借用。例如节假日期间或晚上可不同程度的面向青少年群体开放。学校中的专业性体育教职人员,也可定期的走进社区或相应的场所,提升体育锻炼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如此还可增加社区人员及家长对于体育锻炼的指导能力,加大力度科学引导青少年实施体育锻炼。